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阿贡火山(巴厘峰)海拔3142米,是岛上的最高点,附近有曾于1963年喷发过的巴都尔活火山。
巴厘岛的美丽毋庸置疑,但是,在巴厘岛,最美丽的地方,却是库塔。这里不但有最美丽的建筑,还有最美丽的海滩和风景。
库塔的海滩是巴厘岛最美丽的海滨浴场,这里沙细滩阔、海水湛蓝清澈。每年来此游览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而每年的七八九三个月,正是库塔地区的旅游旺季,澳大利亚北上的冷空气,给处于热带的库塔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凉爽的时间,便成为了前往库塔地区旅游的最佳季节。
曾凌风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候,乘坐着“丹兴”号来到了库塔港。
按照原计划,曾凌风应该早在一个星期之前就抵达库塔港的。只是,亚丁湾发生的海盗袭击事件拖住了他的脚步,使得他不得不在中东停留了整整五天。要是在算上在索科特拉岛临时维修“丹兴”号的那一天,更是花去了六天时间。
即使如此,曾凌风也应该是在昨天抵达库塔的,为什么没有到呢?
放心,这一次不是因为海盗袭击,而是他在半道上被人截了道了。
原来,在路过马尔代夫的时候,他得到了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的邀请,在那里停留了一天。
穆罕默德?纳希德邀请曾凌风的目的很简单,希望这位财神爷也眷顾一些马尔代夫。毕竟,曾凌风前几天在迪拜的动作太大了,一下子就是扔出数百亿美元的大单。这要是马尔代夫也得到同样的待遇,那对整个马尔代夫来说,都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穆罕默德?纳希德也有一个和默罕默德酋长一样的计划,只是,马尔代夫没有迪拜的雄厚实力,这样的计划,穆罕默德?纳希德迟迟不敢提出来。
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岛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十多万人口拥挤在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今天一下游艇,曾凌风便感觉到马累岛的拥挤。
如果修建人工岛,的确可以大大减轻马尔代夫的危机。只是,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曾先生,众所周知的原因,由于受全球变暖的影响,马尔代夫很有可能在五十年后消失,而我国一直大力展旅游业,便是希望在日后海平面上升时,能够全国搬到适宜的的地方生活。但参观迪拜之后,我认为我国完全可以重新修建一个人工岛。相对全国搬迁的费用来说,修建一个足可容纳我国居民的大型岛屿要更便宜。”穆罕默德?纳希德一脸神往的对曾凌风说道,“而且,在马累岛诸岛沉没之前,还能拓展旅游业,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
曾凌风点头,的确如果马尔代夫举国搬迁,再算上购置土地的花费,一千亿美元不止。就算是马尔代夫能够拿出这一笔钱,但是哪个国家又可能同意出售土地给马尔代夫?毕竟,那出售之后,土地已经改姓了,这可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
就算是万一有哪个傻子国家出售土地给马尔代夫了,那搬迁之后,马尔代夫的收入来源何在?靠什么生存,这又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相对搬迁而言,修建足可容纳马尔代夫居民的岛屿,相对而言就简单得多了。不但花费少得多,就是那面临的一系列无解的难题,也将消失无踪。
只是,这一切都只是单独的对马尔代夫有利的事情,和自己有何关系?他曾凌风并不是一个散财童子,而是一个商人。
最主要的是,曾凌风清楚的记得,这位马尔代夫总统,在两年之后,将被国内的暴动给撵下台
这也就是说,这位去年刚刚上任的总统在他的宝座上坐不了多久。而一旦马尔代夫更换总统,那他和纳希德达成的合作协议,将不一定能够得到保障。虽然,曾凌风要是使用强制手段,马尔代夫也不敢拿他怎么样,但是,这样的行动,对曾凌风的信誉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当然,曾凌风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将那可能爆发的马尔代夫骚乱给抹杀于萌芽状态,甚至让其连萌芽的机会都没有,这对现在的曾凌风来说,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有这样做的必要么?
他刚刚才和迪拜达成一个协议,马上就和马尔代夫达成第二个协议,让双方打对台戏,这可对他的投资没有太大的好处。而且,曾凌风最重信誉,这样的做法就是失信于人了。
另外,迪拜王室现在和他也算是朋友了,这种打朋友脸的事情,曾凌风可不能做。
看见曾凌风对他的计划毫无兴趣,纳希德知道,自己必须拿出足够的筹码。
随后,纳希德拿出了好几个方案,这些方案看上去也很不错,只是,却是达不到打动曾凌风的地步。
纳希德哪里知道,现在的曾凌风,已经在非洲控制了四个国家,正在谋求第五个国家的控制权。在亚洲,他在巴厘岛的基地,已经进行了十年的建设。而在国内,他的地位也非常的巩固,甚至,丹兴和纳土纳这两个地方,都可以说是他的后花园。
除了这些之外,他在全球各地买下了主权的各种小岛也不在少数,面积加起来甚至超过了马尔代夫的国土。
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纳希德提出将马尔代夫整个国家一并出售给曾凌风,也不一定能够打动曾凌风。
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要真的纳希德提出这样的条件,曾凌风还真的会接受。只是,纳希德可能提出这样的方案吗?即使他提出来了,美国、印度等国家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吗?马尔代夫的地理位置可不同一般,那是扼住了海上命脉的。特别是对印度来说,要是控制了马尔代夫,那是直接威胁到了他的国家安全了。这对于和中国关系一向不睦的印度来说,那是绝对难以容忍的。
曾凌风最终还是采取了较为委婉的拒绝方式,将自己的顾虑说给了纳希德听。
而纳希德在听了曾凌风的解释之后,这才想起,这位当今世界最有钱的青年的身份是中国人,而且还是中国一位国家领导人的儿子。他如此大规模的投资马尔代夫,那是绝对不能被美国和印度等国家接受的,因为这完全改变了这一地区的态势。
所以,虽然纳希德觉得很悲伤,因为他的救国计划被中止了。但是现实强于人,他也没有办法。
这个计划他之前也曾经试探的和欧美各国财团简略交涉过,对方也的确非常感兴趣。毕竟马尔代夫是世界最大的珊瑚岛国,也是最佳的度假胜地之一。马尔代夫提出修建人工岛,各国财团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只是那些财团条件太过苛玄,非但要马尔代夫负担一半资金,同时还要求百分之六十的收益权以及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毕竟财团除了提供资金还要提供技术,这也是众多财团的依仗所在。这样的条件,自然是纳希德不能接受的。所以,在不得已之下,他才在这次曾凌风路过马尔代夫的时候,提出了他的计划。
只是,这计划还是再次因为种种原因搁浅了。
不过,纳希德对曾凌风倒是没有什么抱怨。一来,曾凌风只是一个商人,人家并不是想占据更多的利益,而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才不能投资。
………………………………………………………………
PS:感谢送上月票送上月票,汗死,这两个送上月票可不一样,前一个是一位给雪恋投了月票的可敬的童鞋,后面的才是真正的送上月票。哎,咋的越说越绕了,不多说了,反正就是感谢送上月票送上月票,嘿嘿……
第143章库塔港
第143章库塔港
库塔港位于龙目海峡最南端,一直以来就是海上贸易的优质港口。只是,在以前因为海船基本上都是通过西边的马六甲海峡,使得这里的航运业并不是太发达。
而最近以来,随着马六甲海峡的日渐淤塞,通航能力受到极大减弱,龙目海峡的地位才渐渐的显现出来。而在寒雨迷蒙集团租下库塔地区以来,就一直大力投资建港。随着库塔港的港口设施越来越完备,这里的航运,更是越来越繁忙,大有取代马六甲海峡的趋势。
但是,在库塔港建成之后,曾凌风却是第一次来这里。
就在曾凌风到达库塔的第二天,印尼库塔特别区行政长官、华人巴国风就带着曾凌风一行人,乘坐直升机视察库塔港。毕竟,曾凌风是大老板,可怠慢不得。
对于库塔港的现状,曾凌风还是很满意的,毕竟,曾凌风当初选择租借这里建港,就已经充分的考虑了地形的因素。而库塔,在整个巴厘岛上,是最具有发展性的深水港。
简单的说,水位在海平面十五米以下的港口可以称为深水港,第六代集装箱船及万箱位船,其吃水至少可达到十四米,如要进港系泊,当然要求航道水深和码头前沿水深均在海平面十五米以下。
如果要在一个港口发展集装箱运输,就必须有深水航道、深水泊位。尤其是规划成为集装箱运输的枢纽港,更需要深水航道、深水泊位。现在,第六代或超大型集装箱船(能载7000-8000标准箱)一艘艘投入营运。2004年,仅丹麦马七基海陆航运公司一家,就拥有8000标准箱位的集装箱船24艘。在2004…2007年期间,全球将建造竣L7000标准箱位的队装箱船107艘,其中有8000标准箱位的巨型船87艘更有甚者,2006年,由加拿大塞斯潘公司山资建造、中国海运集剧公司租用的9600标准箱位的集装箱船将小现存远洋航线上。因此建设深水港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众所周知,油轮、散货船、自卸式杂货船等因为吨位大。吃水深,进不了港。则可以在港外海上卸载驳运,而大吨位的集装箱船只能进港系靠码头后,才能够进行装卸作业,因此集装箱货轮需要固定的码头作为堆场,更需要固定在码头上的装卸桥装卸集装箱,在港外海上装卸驳运集装箱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被允许的。如果在海上装卸集装箱,很容易造成船翻沉,或集装箱掉进海里的故。
第六代集装箱船及万箱位船,其吃水至少十四米。如果要进港系泊,当然要求航道水深和码头前沿水深均在海平面十五米以下。一个现代化的大型港口,如果没有深水航道和深水泊位,就不能接纳大型集装箱船,只能是支线港、补给港,只能为大型深水港提供配套服务。
当初,在纳土纳港和库塔港开始建设之前,全球共有低于海平面十五米以下的深水港十九个,比如说韩国的釜山港和光阳港,中国台湾地区的高雄港,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的东京港、横滨港、神户港、名古屋港和大队港等,在建的还有六个。
总而言之,能够提供此种服务的港口确实不多,而这种优势地位,也就保证了该港口在国际航运中的优势地位和稳定收入不受影响。
交通行业有个约定俗成的看法,进港航道到不了三十万吨级,港口再大也很难称雄国家队。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认识,所以,曾凌风在当初两个港口开始建设之前,都是将纳土纳港和库塔港定位在了将其建设成为三十万吨超级大港的位置。虽然在原本的条件上,这两个地方并不符合这样的条件,但是,曾凌风却是一力主张,压制了所有的反对意见。
在曾凌风看来,先天不足,那就后天补齐。自然条件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我们做事情只想着依赖自然条件的话,很多事情然做不成了。纳土纳港和库塔港这两个地方虽然水位有所欠缺,却是可以改造的,而且投入也不会很大,毕竟,两地都存在着很大的海湾,进行拓深并不太难。所以他的意思就是按照三十万吨级以上的规模去开发,将海底拓深拓宽,人为制造出一个优质的现代化深水港口来。
其他人虽然对曾凌风的这种想法心中存有腹诽,不过还是理解的。
就以上海港为例,从十九世纪后期开始,上海就依托着黄浦江以及通江达海的便利,航线辐射到长江、东海乃至东南亚地区。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上海港的年货运量就已经达到了一千四百万吨,这样的数字在当时世界上排名第七,在亚洲地区更是排名老大,上海这座城市凭借着它发达的航运,成为远东当时非常闻名的经济、贸易和金融中心。
上海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处在中国的南北之中、江海之汇,南北之中就是在中国的海岸线,上海就在中间,到南北都能呼应。对外的话它的交通也是最方便的。还有江海之汇,就是长江,是国内最长的江而且是流域最发达的一个地区,这条江跟海相会就是在上海吴泓口,所以上海处于这么有利的位置。
改革开放之后,因为黄浦江带来的机遇更是使上海的发展令人目不暇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上海港成为国内最大的港口,世界著名的大港之一。
然而,河口里面好做文章,限制也在河口里面,黄浦江七米左右的水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儿。
黄浦江的水深总是有限的,所以在船少的时候,船的吨位比较小的时候,黄浦江的岸线是没有问题的,等到船的吨位大了以后就出现问题,它在低潮位的时候进不了黄浦江,水深不够。
从九十年代开始,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国际海运业发展的主流,远洋运输船舶越来越大型化,主流型号都已经是吃水在十三米到十五米的超大型集装箱船。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上海港也加快了集装箱专用码头建设,但是新建的外高桥码头,仍然由于长江航道水深的限制,制约了港口的发展。因为它只有十米深的吃水量,但是最大的船最少需要十三到十四米的水深,所以必须要等待潮汐的时候进入,而潮汐每八个小时来一次,等潮水涨高的时候所有的船只都挤着进来,他们都在这儿等着装卸然后再出去。
与此同时,东北亚地区的一些大港口纷纷斥巨资兴建集装箱港深水泊位,韩国釜山提出建设二十一世纪环太平洋中心港,日本神户提出建设亚洲母港,虽然提法上各有不同,但焦点都是要竞争东北亚地区惟一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这给上海港形成了巨大压力。
无论是韩国人还是日本人,他们都希望上海港成为他们的支线,韩国人更把釜山和光洋港作为世界航运的中心,将中国的上海港、青岛港都作为他们的喂给港或者支线港。
大的一些航运公司,主要是停靠枢纽港,谁有枢纽港的地位,谁就是占领了航运中心的制高点。国际贸易中间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重量的货物是通过海运,所以像以海运为主的航运中心,如果不能成为枢纽港,就意味着在国际竞争中能不能取得主动。
虽然说上海港的吞吐量即将成为世界第一,但是由于码头泊位数量和水深等硬件条件的限制,上海港离香港和新加坡两大港口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的缩小。上海所有的码头都是超负荷运转,增量一点都没有了,能力也没有了,所以再增长就不可能,这对整个长三角和国家的整个经济发展,以及国际竞争能力,影响都是很大的。如果在竞争过程中间失去了市场,再要把市场份额夺回来,那个困难是很大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有过这样的记忆的曾凌风,哪能再犯下那样的错误?
而且,要使得这两地具有持久的竞争力,最终走上这样的道路都是必然的,那何不一步到位?
既然老板都这样舍得,不计成本的也要按照最好的标准来建设,下面的人自然也不会和他拧着干,曾凌风的意见最终被通过。
而也正是因为曾凌风的坚持,库塔港和纳土纳港都按照三十万吨巨港的规划来建设,这才使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