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S印!逼淼槐希置熬抛印痹谙晒蒙裣袂翱牧送罚闳ダ探鹬印�
“九子”下到井底,不一会儿就捞着了。金钟露出水面,金光万道,直射天空。把个老菴头高兴得直蹦高。当金钟快举到井口时,“九子”累得气喘吁吁,怎么也举不动了。老菴头一看,急了,手拍**嚷道:“他姐夫,你使劲儿举呀!”一句话说露了馅儿,那金钟一下子从九人的手中滑了下去。再下去捞,怎么也捞不着了。
人们说,老菴头以八子一婿充九子,冒渎了神灵,所以,金钟再也没现身。
井中有宝的传说一直吸引着人们。
人们为了实现“捞金钟”的梦想,又因为“九”在数字中最大,属“阳”数,人们就给自家的男孩起乳名儿叫“九”。
大凡人们给孩子起乳名儿。都是头一个叫“大”。第二个叫“二”……依次往下顺延。安仙寺周围村庄地人家为了能占住“九”字。同时也寄希望能生出九个儿子来。头一个儿子起乳名儿叫“九”。第二个叫“八”……依次往下倒延。所以。男性乳名儿叫“九”地特别多。
当然。也有不信这一套地。王长道就是个例子。因为他在兄弟行中是老幺。此是扁外话。
农村一般过了重阳节。也就地净场光。到了农闲地时候。劳作了一年地庄稼人。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沐浴着温暖地秋阳。在大街上说说笑笑逗乐和。
这天。王长道也夹个小板凳来到大街上。凑到一伙儿老头群儿里拉闲呱。
艾九也在场。说着说着。就说到打“讳九”赌上去了。
王长道自是自豪。一副洋洋得意地表情。
艾九虽然服输,但看不惯王长道这种自命不凡的神气。心想:赢了也不是你自个的能耐!咱俩八两对半斤(注:指过去的老称。一斤十六两。),谁不知道谁这两下子!想起王长道平时说话总爱带个“哪有这事”的口头语,就故意挑起话头说:“王老九,四个儿子都娶了媳妇,往后说话也该注意着点儿了,别一天到晚的光‘哪有这事’‘哪有这事’的了。真岂有此理。”
王长道笑笑说:“真是老鸹落在猪身上,光看见别人黑了看不见自个黑。你的‘岂有此理’说得也很有水平啊。哪有这事。”
二人的对话引得在场的人们“哈哈”大笑。
艾九眨巴眨巴眼说:“你看,咱俩都有个口头语,净惹人笑。我下了老长时间的决心了,怎么也改不了。这样吧,咱俩一块儿改,行么?真岂有此理!”
王长道说:“行啊。不就一句话么,记着就行了!哪有这事?”
“可不像你说的这么轻松。这玩艺不疼不痒的说改还真不好改。我看咱俩动真格的,赌一条罚规,谁要再带口头语就罚谁。怎么样?岂有此理!”
“行啊。赌什么呢?哪有这事?”
“咱就赌今天中午这顿饭。我再说‘岂有此理’,今天中午你到我家去吃。我让我最小的儿媳妇给你端菜漫酒;你再说‘哪有这事’,今天中午我到你家去吃,你让你最小的儿媳妇给我端菜漫酒。怎么样?岂有此理。”
“赌就赌呗,还捎带上儿媳妇干什么?哪有这事。”
“不叫你为为难,你会长记性?岂有此理。”艾九坏笑着说。
其实,艾九心里另有打算:他是在找机会想办法接近梅兰花,试探试探看能不能说出“九”字音来。如果说出来了,那上次的赌就不能算他输!梅兰花在王家是最小的儿媳妇,所以才提了这个条件。
原来,越是上年纪的人越把脸面看的重要。东西上吃点儿亏不要紧,要是面子上吃了亏,比剜他的心头肉还痛。艾九虽然输得服服帖帖,心里难免不别扭。这次主动提出和王长道比改口头语,也是为了往回找平衡。
王长道是赢家,自然不会考虑这些事。反正是逗乐和,也就没当回事,应了下来。
人们继续说着话拉着呱儿。
艾九和王长道可就都加了小心,避免自己再带口头语——都年级一大把的人了,就算是个游戏,也不愿当着众人的面输。
艾九有意挑起话头,说:“你说怪不怪,我家的公鸡下的都是双黄儿蛋。”
人们一下哄笑起来。知道这是和王长道逗闷子哩,都用眼睛望着他。
王长道一听逗话哩,也随话打汤浪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昨天,我家的公牛下了一头小母牛。”
艾九说:“八月十五那天晚上,拿出月饼正要吃,我表侄儿来叫我,说我那守寡二十多年已经六十多岁的大表嫂要生孩子了。我想去看看,一出门,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我赶忙提着一个灯笼照着去了。嘿,还真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王长道说:“去年腊月三十晚上,我表哥肚子痛来叫我,我走了去的。那大月亮天,铮明瓦亮的跟白天一模一样。还没进家门就听见婴儿哭,原来呀,是我表哥一下生了一对双胞胎。从来没有生过孩子的表嫂,喜得后脑勺子都砸着脚后跟了。”
艾九眼珠一转,“嘿嘿”笑了一声说:“咱别再说了,瞎话说多了脑袋会掉下来的。”
王长道把头一摇说:“哪有这事?”
艾九笑道:“赌哩,你输了,今天中午我到你家去吃饭。”说着看看在座的张老九和李老九,对王长道说:“让张老九和李老九也一块儿去,好给做个证见。老张老李,你说是不是?”
本来就是个乐和事,张老九和李老九也都笑着答应了。
王长道恍然大悟,坐了一会儿便早早回家准备去了。
按照赌的要求,午饭得由四儿媳妇梅兰花亲自端菜漫酒。王长道觉得有失脸面,怎么也说不出口。可事到临头又不得不说。就把事情的经过对老伴儿王施氏说了说,央老伴儿给四儿媳妇说过去。自己倒在炕上生起闷气来。
梅兰花听婆婆一说,觉得很好笑:真是“老小孩儿”“老小孩儿”,老头们打赌也这么认真。输就输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就走过去说:“爹,这是你们老人们说笑逗乐子的事,有什么不好!不就是一顿饭嘛,我来侍候不就得了。你老可别往心里去。”
王长道说:“我也不在乎这一顿饭。只是赌得让人堵心。”
梅兰花见说,知道公公在乎的是输赢。又说道:“既是赌,就有输有赢。我们何不再赢回来?两下里兑了,再吃饭就没这些说道了。”
王长道一听来了精神,忙问四儿媳妇如何还能再赢回来?
梅兰花“如此这般”地对老两口一说,自己进伙房做饭去了。
艾九、张九、李九在大街上跟人们聊了一上午,看看天近中午了,三人溜达着来到王常道家。见大门闩着,就敲门喊“王老九”。
王长道听见喊声,就照四儿媳妇的话趴到院里的水缸上,半截身子探进缸里。王施氏则赶过去开门。
三个“九”进到院里,看见王长道正在水缸上趴着,很是纳闷。艾九走过去拍着他的**叫道:“老伙计,你这是干什么呀?数鱼鳞啊。”
王长道一声不吭。
艾九回过头来问王施氏::“这是怎么回事?叫了半天,一声也不?”
王施氏说:“别叫,别叫。等一会儿再说。他这个人干什么都粗心大意,本来舀水要洗菜的,一不小心,满肚子的话都掉进缸里去了。现在正用笊篱捞哩。”
艾九想:“话怎么能掉进水里?就是掉进去,用笊篱也捞不着啊。”生气地说:“你们明明是在捉弄我,真岂有此理……”
话一出口,王长道“呀”地直起身,一把拉住艾九说:“你又带‘岂有此理’哩,咱俩各有一输。兑了!”
艾九一想,可是哩,怎么又带“岂有此理”啦,真是岂有此理!只好认输。蔫头耷拉耳地往回走。
梅兰花赶忙出来阻拦说:“三位大叔,您们这不是在说笑逗乐嘛,岂能当真!菜我已炒好了,四五子也烫热了,您们老哥四个好不容易聚在一起,今天就让您们的侄媳妇给您们端菜漫四五,痛痛快快在这里喝一壶吧!”
王长道两口子也热情挽留。
三个“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有些不好意思,还是留了来。
第十三章 长命锁、长命镯和剃胎毛的来历
王家祖上富裕,从老辈儿里就是过的自给自足不求人的日子。加之王长道脾气各色,人送外号“王别古”;王施氏因自身形象和经历也不怎么与人来往;刁藿改又刁的出名,王家很少有个串门的。
“聪明机智的巧媳妇”梅兰花的到来,改变了王家的门风。
结婚时间不长,梅兰花为人随和、待人热情,在吴瓷屯人们的心目中就达成共识。一些年轻的小媳妇、大姑娘,都愿意和梅兰花接近。剪件衣服呀,替个花样儿啊,解个难题啦,都来找梅兰花。梅兰花的房间里经常三五成群,叽叽嘎嘎十分热闹。
王家的这一变化,动摇了刁藿改在家里横行霸道的位置。把刁藿改气的牙咬得“嘎嘣嘎嘣”响。
最让刁藿改生气的,还是她们妯娌间的事情。
老三王立秋的媳妇商润萍。在梅兰花结婚不长时间就生了个男孩儿。女人坐月子,是最需要娘亲的时候。商润萍父亲单传,她本人又是独生。在嫁过来不久,父母因故双双离开了人世,娘家再无亲人。躺在床上的商润萍难过得直掉眼泪儿。
梅兰花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主动来到商润萍屋里,充当起其母亲的角色。做饭、侍弄孩子、打扫卫生、洗尿布……床上床下侍候的无微不至。把商润萍感动得眼里只转泪花儿。
孩子是头生又是男孩儿,商润萍两口子十分看重,就想把礼数办的周全一些。可娘家没有人,又不免遗憾。
梅兰花猜透了两口子的心事,也把这一切承揽起来。
当地有个习俗:
孩子出生一个月,要举行喜庆活动,叫“过满月”。这天一大早,孩子的舅舅要由前门进来,不言不语走到屋里,把带来的长命锁挂在孩子的脖子上,把长命镯戴在孩子的手腕上,然后才能开口说话。再由孩子的姥姥或奶奶抱着孩子过过道,回来后就开始剃胎毛(剪头),一边剃还一边唱:“前三后四两边五,吹吹打打来继祖”。这一切都进行完了,贺喜的人也来的差不多了,就开午宴庆祝。午宴散后,别人都由前门口走,只有那个给孩子挂锁戴镯子的舅舅从后门口出去。
关于这个习俗。还有一个传说哩。
传说。南朝地钟馗。是个文武全才。进京科考。他地文章出众、武艺超群。本该中头名状元。不料考卷被主考官调换。使他名落孙山。钟馗气恨交加。回到家就死了。
钟馗到了阴曹地府。向阎王诉说了自己地冤情。阎王就派巡察鬼到阳间来查访。果然如钟馗所说地那样。确是考卷被换含冤而死。阎王爷也摇头顿足拿不出主意来。
钟馗说:“阎王爷。你既然掌管着人地生死权。像主考官这样地坏蛋。为什么不派勾魂鬼把他地魂勾来。省得他再在人间作孽!”
阎王说:“咳!我也是鞭长莫及呀!”
钟馗不解地追问道:“怎么。这阴曹地府里地鬼不全归你管?”
阎王说:“钟馗,你初来乍到,还不了解这里的事。我们这阴曹地府是专管家鬼的。对于野鬼,我们就无能为力了。";
钟馗更纳闷了,忙问道:“什么叫家鬼?什么叫野鬼?”
阎王说:“人死后,尸体埋入本族墓群里的或是立了招魂牌的,这种鬼称为家鬼;人如果死在外地,尸体不能埋入族墓,家里人也没有给他立招魂牌的,这种鬼叫野鬼。这野鬼往往逃过阴曹地府的管制,四处游荡。一有机会就直接投胎。野鬼转世的人,因为没有经过地狱里的种种磨难,所以他们的心极不诚实。这样,人世间就有了男盗、女娼、花花公子、奸臣、坏蛋……。当朝主考官就是野鬼投胎的人。”
钟馗听了,忙跪倒央求说:“阎王爷,我要将野鬼全部捉尽!请你就把这个差使分配给我吧!”
阎王说:“你本是栋梁之材,只当个捉鬼的差使,确实太委屈你了。你既然立志捉野鬼,我就封你为捉鬼状元吧!”
钟馗叩头谢恩。然后训兵点将,当起了捉鬼状元。
钟馗在世时,父母双亡。只有一个妹妹,名叫钟英。兄妹俩相依为命。钟馗还有一个好朋友,姓魏名朋。钟馗考场蒙冤,回到家就病倒了。眼看着自己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将不久于人世,怕撂下妹妹一人无法生活。就把妹妹许给了好友魏朋。钟馗死后,魏朋就把钟英娶了过来。一年后,钟英生了个男孩儿。俗话说:妇女坐一次月子,等于和阎王爷见了一面。这个时候,最想的是娘家人。所以,侍候月子的大多是娘家娘。娘家人在第三天、第六天和第十二天,都要带着食品来看望。钟英家中再无亲人,想起自己屈死的哥哥,终日啼哭。哭得魏朋也没了主意,来到钟馗墓前,烧了三柱香,化了些冥钱,然后就悲悲戚戚地诉说起来。魏朋说:“钟馗兄,你妹妹是个十分贤惠的妻子。她为我们魏家生了个男孩儿。这本来是件高兴的事儿,可她因见不着娘家人,整日里哭哭啼啼的,哭的奶水都没了,这可让我怎么办呀?”
就在这天夜里,魏朋做了一个梦。梦见钟馗对他说:“魏朋,在孩子满月的那天,我变化**形去看望妹妹和孩子。咱人神不同界,我不能跟你们说话,你们也不要跟我说话。我想送外甥一件礼物。在礼物还没送到之前,你们千万别给孩子剃胎毛。没剃胎毛前为阴间人,剃了胎毛才是阳间人。成了阳间人,我就不能碰他了。”魏朋醒来,把梦中所见说给了妻子钟英,钟英说:“我也做了这么个梦,和你说的分毫不差。”
再说钟馗给妹妹妹夫托了梦,心想:该去查一查生死薄,看看我那外甥前程如何?就找到判官。判官把生死薄从头到尾查了一遍,说:“最近阴曹地府并没有安排鬼魂到魏家去投胎,可能是个野鬼吧!”钟馗闻听吓了一跳。心想:“一定是哪个野鬼知道了我的厉害,投胎到我妹妹那里躲起来了。让我没法捉他。如果不捉他吧,将来很可能是阳间的一个祸害;如果捉他,妹妹正为娘家没了亲人难过,儿子再一死,她肯定受不了这个打击。这可怎么办呀?”正在发愁,忽然看见勾魂无常鬼押着一个野鬼走来。那野鬼脖子上带着大枷,手上戴着铐子,脚上趟着镣子。灵机一动,有了主意。他变化**形,拿着一些金银,到首饰匠的铺子里打了一个小金锁、四个有豁口的小银圈儿。
孩子过满月这天,一大早,钟馗变化**形,从前门口进了妹妹的院子,到了屋里,把金锁挂在外甥的脖子上,把四个银圈儿套在外甥的手腕儿和脚腕儿上。然后抱起孩子,亲了亲他的小脸蛋儿。这时,贺喜的人们进了当院,钟馗怕碰见熟人,忙从后门口出去了。
贺喜的亲友见孩子脖子上挂着一个小金锁,手腕儿和脚腕儿上都戴着银圈儿,黄澄澄亮闪闪的,十分好看,都问这是谁送的?钟英说是孩子的舅舅。
后来,人们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怕自己的孩子也是野鬼投胎,就仿效钟馗,也都给孩子戴起了金锁银圈儿。并起名“长命锁”“长命镯”。戴完后由年长人抱着过过道,取重新脱生一次的意思。然后再剃胎毛,这个孩子才真正算是阳间的一个人了。
按着这个习俗,梅兰花回娘家央求大哥梅留申替自己买了一套“长命锁”、“长命镯”,在满月这天亲自给孩子带上。因为妯娌之间的孩子都互相喊对方娘家的兄、弟“舅舅”,也算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