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毕业学子们也不敢太过小气了。”
“不错,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是江湖。毕业出去的学子们不会都是相亲友爱的,一定也会产生矛盾。单是为了争一口气,他们也必定竞相慷慨解囊的。”贺博感叹地摇摇头:“若是你们能早点调来北清太学院就好了,凭着你们的头脑,咱们北清太学院早就可以不受资金短缺的困扰。我们这老一辈子的人毕竟是老了,脑子转得就是不如你们年轻人快,今后,太学院就靠你们啦。”
杜远与卓非凡赶忙连连谦逊不已。
卓非凡谦虚了两句,又说道:“其实咱们倒也不指望能够在这一笔捞上多少钱,不过通过这次校友会,咱们等于将朝庭里所有毕业于北清太学院的官吏都握在了手中。到时候,咱们要办什么事,也方便得多了。毕竟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而咱们北清太学院出来的人,大都供职于朝庭里面,纵然官职不大,但他们若能够集合在一起,能量却不小。日后咱们若想申请个经费什么的,也必定少受些牵拌。”
卓非凡这话说得便过于直白了一点。贺博虽是文人出身,但他为官多年,这些事情怎么能看不出来。他作为北清太学院的祭酒,又是世祖皇帝的亲信宠臣,自然是官场中北清帮当之无愧的领头人。虽说世祖皇帝三令五申朝内不得结党,但这种小山头却是他无论如何也禁绝不了的。所以听了卓非凡的话之后,贺博只是拈须摇摇头又点点头,嘴角含笑却又不置一词。
杜远一手叉腰,另一手往前一挥,气势非凡地说道:“所以,咱们要把眼界放得开阔一点,不要把目光都集中在目前一城一地的得失上面,也不要拘泥于种种条条框框当中。比方说,咱们可以立一个碑,将捐款超过五千两银子以上的人的名字都可以刻在石碑上面去,供所有北清学子瞻仰。这样一来,又可以吸引许多好名之人大方地掏出荷包来。”
贺博低头想了想,忽然福至心灵,大笑了起来:“咱们是不是还可以将今后几年学院要建设的工程给毕业学子们说说。比方说,若是他们肯出一万两银子,咱们便可以用他这笔钱盖一所新的教学楼,或者是学生宿舍。然后将冠名权让与他。比方说,若是你卓非凡出了一万两银子,咱们就把这座教学楼取名做非凡楼,这样名垂千古的好事,还能再吸引一批有钱的主。”
杜远与卓非凡对视一眼,对于贺博这样举一反三的能力叹为观止。卓非凡提醒道:“至于咱们教授的福利问题,可不能明目张胆地提出来,最好给他们造成一个映象,就是咱们的教授们一直在清苦的环境里,坚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
贺博很快会过意来,对着卓非凡眨眨眼睛:“当然喽,如果他们看不过眼,主动提出帮助意见,咱们也不会拒绝他们的一片好意。不过就算他们不主动地提供帮助,光是那些零散捐款,应该也足以够给教授们发发奖金,建所住房了。”
“还有,咱们还可以请一些好名或者有钱的人,提供一笔资金,以他们的名字作为学生们奖学金的名称,这样一来,学生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福利,顺便也堵住了他们的嘴。我想,应该有不少出身寒微,现在却富贵起来的好心人会不吝啬这点小钱的。那些乐心公益事业的人,也不会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
“还有,咱们还可以给那些当上了各个大小衙门里小头头的北清毕业学子们套套交情,让他们从衙门小金库里拔点资金出来,买些文具、被服之类的东西支援给那些贫困学子。这种花公家的钱,却可以由自己做好人,还能顺便捞政绩的好事,一定有不少官员会做的。”
贺博捂着心口呻吟道:“好了,别再说下去了。再说下去我的心脏就该受不了了。咱们有十五万余人的毕业学子,因为路途遥远,或者来不及赶到的除外,起码可以有五万人参加这次校友会,那——那咱们可以收到多少钱啊。”
杜远恶意地又加了一句:“咱们北清太学院,可是在皇上的一手扶持下才有现在的规模。若是在校友会开幕式上能请到皇上来讲讲话——”
贺博听到这里,愉快地惨叫一声,幸福地晕死过去了
第四卷 水煮京师 第一百五十二章 杜远的演讲(上)
更新时间:2009…1…4 15:26:37 本章字数:3404
全身上下被幸福所完全包围,以至于看上去年轻了二十岁的贺博,兴奋地拉着杜远与卓非凡进了会议厅里。
昨日在他从幸福的昏迷中清醒过来之后,便兴奋地将北清太学院所有的科室主任召集在了一起,讨论了杜远提出的校友会计划。
在会议中,各个科室的主任们,对于杜远提出的这项计划反应十分热烈,大家纷纷赞扬提出这项计划的杜远和卓非凡二人。顺理成章的,杜远和卓非凡也成了这项计划的总负责人。
在这次大会上,贺博庄重地表示,校友会计划,乃是北清太学院今年工作的重点计划。也是关系到北清太学院能否从私立贵族学院手中夺回大明第一流学府名号的一项重点工程。今年所有的工作,都必须围绕着这项校友会计划展开,所有的人员,都必须听从杜远与卓非凡的调配。
贺博甚至很难得地放下脸子,说了一句很重的话。
“若是有人敢扯了校友会计划的后腿,我是不介意砸了他的饭碗的!”
作为一名皇帝的亲信宠臣,作为一个平常脸上总是挂着和煦笑容的北清太学院第一把手。贺博讲出来份量这样重的话,让所有与会领导干部的心中都是一震,所有的小心思刹那间全部都收拾了起来,人人凛然应诺,不敢稍有怠慢。
以此为契机,贺博乘热打铁,成立了一个北清太学院教育改革发展委员会,杜远与卓非凡被全票通过担任了这个委员会的正副主任。一时之间,杜远与卓非凡在北清太学院的风头无人能挡。
而现在这次会议,则是贺博专为杜远与卓非凡二人举办的一次全体教职员工大会,既可以说是把杜远与卓非凡介绍给北清太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的见面会,也是校友会计划启动的一次吹风会,还是贺博专门为杜远与卓非凡造势的造势大会。
所以不管杜远与卓非凡心里无论怎么讨厌这种官僚会议,他们既不能拒绝贺博的一番好意,也不能放弃这个凝取人心的机会。
当他们两人按照官场上的惯例,与几位北清太学院的高层领导们最后一个步入会场的时候,会议厅里已经满满当当地坐了两三百号人。
一见他们进来,会议厅里爆发出了一阵既不热烈,也不响亮的掌声。文化人就是这样,他们不是不知道杜远和卓非凡现下是朝庭中炽手可热的官场新贵,还是大明唯一的两个异性王爷。但就算是他们心中梦回魂绕地想拍杜、卓二人的马屁,但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却无论如何也不肯对他们俩表现得太过热情。这个便是文人的风骨。
杜远与卓非凡不以为忤,依然十分热情地冲着各位教授将两手高举过头顶,打着四方揖,面上还带着亲切和善的笑容,频频对着大家招手示意。
杜远和卓非凡这样和善亲切的表示,立时在各位教授心中留下了“礼贤下士”的好映象,矜持的掌声也稍稍热烈了一点。
一行四五人在主席台上礼让了一番之后,终于坐定。贺博两手虚虚地向下一按,会场内的喧哗声慢慢地小了下来。
其实坐下会场内有不少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其中有些是在前金时期就名震天下的大儒,即便是世祖皇帝在接见他们的时候,为了他那尊重文化界人士的好名声,也不得不对他们以礼相待。
对于这样的老前辈,连贺博也是不敢轻易得罪的。这些人虽然已经垂垂老矣,而且很有着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嫌疑,但他们却是桃李满天下,能量不可小觑。便是皇帝想要整治他们,也得好好考虑考虑。是以贺博明知这些年来,巨额的研究经费落到这些人的手中便如同落入宇宙里的黑洞一般,可他却连吱都不敢吱一声,他宁愿咬着牙从普通教授的牙缝里扣出几文钱,也不敢打那些研究经费的主意。
朝庭直属衙门的会议十分乏味,程序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连各个衙门的会议厅布置都差不多一样。
会场下面是犹如戏园子一样排成一排排的椅子,各科室按划定的范围入座,主席台象一个隆起的小戏台,上面排着一条长条桌,供领导们入座。为示庄重,在重要会议上,还得将长条桌围上一圈红面黑底的天鹅绒布。衙门主要负责人依着职务大小依次排着座次,身后上方悬挂着世祖皇帝的巨幅画像。有钱的衙门口,还会请秦西洋画师画上一幅西洋油画,这样会显得更加气派得多。
会议程序也大同小异,基本上一开始是全体起立,奏国歌,然后由衙门一把手带头敬祝我们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世祖皇帝陛下万寿无疆!敬祝皇后娘娘身体健康!永远健康!
再然后,还是由一把手致词,讲讲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传达世祖皇帝的最新指示,并带领大家学习一下京师中央邸报上的某篇文章,领会最新的精神。当然喽,这项学习必须跟此次会议的内容有关,也算是事先吹吹风、打打招呼。
杜远与卓非凡坐在台上昏昏欲睡,偶尔被掌声和零散的咳嗽声惊醒,抬头一看,见贺博依然精神旺健地念着一板一眼的官方文件,全不理下面神游天外、表情各异的各位属下。不由得对贺老爷子的涵养高看了一眼。
又过了约摸大半个时辰,正睡得昏天暗地的杜远感觉大腿处一痛,吃了一惊,翻身跳了起来。台上台下立即暴发出一阵哄笑。
杜远怔怔地瞪着迷迷瞪瞪地眼睛左看看、右看看,一时搞不大清楚状况。
满脸羞惭的卓非凡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但恪于情面,不得不凑近着杜远低声提醒道:“轮到你了。”
“轮到我什么?”杜远犹自搞不清楚状况。
“轮到你讲话了。”
杜远这才反应过来,对着台下憨憨一笑,也不觉得丢脸。他知道下面这群文化人都是吃完饭把手伸进口袋却迟迟不抽出来,心里巴望着别人付帐的主儿。现在看不起自己有啥关系?待会给点甜头便叭儿狗似的扑过来对你点头哈腰。
“各位前辈、各位教授、各位老师和同志们,今天杜某站在此处,心里觉得非常的不踏实啊。咱这个后生晚辈,实在没有能力做各位的领导,但是上峰的命令下来了,咱也只能勉为其难一回。但兄弟却绝不敢对各位前辈摆脸子,只会为大家做些后勤上的保障,为各位前辈扫除一些后顾之忧而已。”
杜远这番话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见堂堂一个王爷对自己如此恭敬,便止不住脸上泛出了微笑来了。再一个,杜远这些话虽然在各位文化界的人士听来稍嫌粗白了些,但却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不知不觉中,便对他生起了好感。
突然下头有人怪声怪气地喊了一嗓子。
“光说不练的可是假把势啊。”
喊话的人混杂在人群中,一时之间也分不清是谁叫的。
贺博的脸就沉了下来,台上几个领导脸色也都变得不好看了。
杜远笑容不变,只是转头对出声的那个方向微微点了点头。
这种捣乱的家伙,后世有个称呼叫他们“愤青”,通常这些人也就只能够捣捣乱而己,反正他们看什么都不顺眼,但是却什么也不会做,只会动嘴皮子而己。如果基因没有变异的话,这类愤青的胆量一般都不是太大,真要对上强势人物时一般都会因为过度的恐惧而变得疯狂起来。这也是手握权势的人不爱招惹他们的原因之一,毕竟没有哪个正常人会去平白地想招惹一个疯子。
可杜远今次却很满意这位愤青的插话,这让他有一种一唱一答的感觉。
“这位同志说得对,咱们就讲讲正题。首先,经学院管理委员会同意,我在这里宣布一条土政策。那就是从今天开始,凡是在咱们北清太学院供职的,不管是高级教授还是看门的仆役,只要是为咱们北清太学院服务的。他们的儿女,只要想到北清太学院上学,咱们北清太学院在国家统一录取分数线的水平上给他下降二十分。”
下头坐着的人们如同上了蒸锅的馒头,“发”地一下子喧闹开了。
天下间有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的。
自家的孩子能拿到北清太学院的毕业证书,本身就是能力的表现,日后再不济也能在一个清冷的衙门里谋一份公务员差事。可惜并不是这世上并不都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偶尔从书香世家里也能出一个不爱学习的忤逆子,但天下父母慈爱之心却都一样,纵然他再不成气,亦想方设法地要给他谋一个好学校、好老师,好生教导一番。
只是除了那些成名成家的老前辈们之外,那些普通老师员工哪儿找得到关系将分数线不够的儿女送到好学校里去。这条政策便是冲着这些平常看着不起眼,但却是学院中坚力量的人去的。
是以杜远一宣布了这条土政策,八成的人都热烈地鼓起掌来。
贺博亦是心里对杜远暗暗地竖起了大拇指。他一听杜远的这条建议,便明白了其中用意。如此一来,便是那些受不了私营学校高薪诱惑的教师们,出于为儿女将来的考虑,也不敢轻易离开北清太学院。
比竟就算生了一个成绩优异的好儿女,你也不能保证他考试之时临场发挥不好不是?
第四卷 水煮京师 第一百五十三章 杜远在大会上的演讲(下)
更新时间:2009…1…4 15:26:52 本章字数:3423
热烈地掌声响起。出于文人相轻的恶习,往日里就连那些名家大儒在北清太学院演讲也从未得到那么热烈地掌声。只有那些自己有门路的、或者是名望够高的高级教授们才不冷不热地轻轻拍了两下巴掌。
杜远把手按了按,下面立即鸦雀无声起来。再是愤青,听到与自己利益犹关的事情时,亦是紧张地紧紧闭住了嘴,紧张地盯着杜远,任汗水从鼻尖一滴一滴地往下掉。
“现在,我宣布第二个决定。”杜远捂着胸口,似乎很痛心的样子:“咱们北清太学院,虽然是号称大明第一的公立高等学府,但仍有一些后进的学子,因为学习方法尚未掌握,不得不在几次考试之后自动退学。对于这些,兄弟很是痛心,所以兄弟想办几个补习班,专为他们授课。”
台下又响起一阵嗡嗡之声,不过反响却不如刚才热烈了。要知道当上了所谓补习班教师,乃是需要占用不少业余时间的。而且近几年教育法改革,明令禁止打骂体罚学生。需要在补习班上课的都是学校里的后进生,若是在其中碰到一两个顽劣的,还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么?
是以杜远连问了五六遍,也只有一二个心存仁厚的教师站了起来,自愿教导补习班。
杜远惋惜地咂咂嘴,摇摇头说道:“这却不好办了,本来兄弟是想办四个补习班,每班四十人,每十天上半天课,每人收补习费五两。班主任最为辛苦,占两成。其余任课教师每节课时由学院发给二两授课费。如此一来……”
杜远话未说完,下头的教师们纷纷举手报名要求当补习班的班主任,至不济也要争个任课教师的位子。虽说文化人的性子矜持一些,但白花花的银子摆在眼前,区区面子又算得了什么。再说了,这是拿业余时间用劳动换来的,拿这钱拿得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