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通过这件事却也让王朴更加看清了瞿式耜这个人,瞿式耜为人坦荡,敢说敢言,敢作敢当,而且办事干练。绝不拖泥带水,孙传庭和内阁选他来当北直总督还真是选对人了,北直隶有了这样的总督,大有希望。
瞿式耜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下官想先听听侯爷的意见。”
王朴点了点头,说道:“中央军参谋部已经讨论过了。认为中央军地三个混成营应该呈品字形布防,分别驻扎在山海关、宣府和北京,主要用来防备建奴、鞑子以及拱卫北京,另外返回地百姓和从各省迁徙过来的流民也应该优先安置在北边地永平、顺天、宣府以及保安州、怀来州。”
瞿式耜闻言点头,来北京赴任的路上他也是这么想的。
王朴又道:“每个州、每个府都要组建保安联队,每个县要组建保安大队,每个镇要组建保安中队,每个村或者聚居点要组建保安小队,这些保安队不脱产。平时为农,战时为兵,按照朝廷颁布的杀胡令。保安队可以自行组织针对胡人的军事行动,宰杀胡人有奖励,但给养自备,武器装备则由朝廷统一提供。”
此次济宁会战,中央军缴获了几十万件武器铠甲,这些武器足够武装起二十万“北部牛仔”了,如果将来兵工厂的步枪生产流水线建成了,中央军还能把淘汰下来地火枪倒卖给这些北部牛仔,如此一来。与北直相邻的建奴、鞑子,还有朝鲜人就有苦头吃了。
还有北边的西伯利亚荒原也没俄罗斯人什么事了,早在俄罗斯人向远东殖民之前,这些地区只怕早就成了北部牛仔的庄园和牧场了。
听王朴这么一说,瞿式耜就完全放心了。
每个村组建保安小队,每个镇组建保安中队,每个县组建保安大队,每个府每个州组建保安联队,北直隶总共有九府二州。各府各州各县各镇各村的保安队全加一块那得有多少人?再加上中央军的三个混成营,建奴和鞑子还敢来招惹大明?那时候建奴和鞑子就得时刻提防大明各府各州的保安队去杀胡了。
隆武元年1644年年底,王朴忙着安排北直防务,吴三桂忙着安排后路,多铎则躲在关外的冰天雪地中静静地舐舔伤口,一边派人潜入大明打听多尔衮和建奴大军的消息,一边等待时机、举兵报仇。
多尔衮已经在半个月被押解到南京,负枷示众三日之后活剐于南京菜市口。
这时候,在朝鲜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地事情。朝鲜李氏王朝仁祖李的次子李。趁着朝鲜留守建奴兵力空虚之际在平安南道发动叛乱,叛军攻进了汉城。满清朝鲜总督何洛会寡不敌众,率三百余建奴残兵撤回辽东。
多铎闻讯勃然大怒,亲率两千正白旗铁骑攻进朝鲜,大肆烧杀劫掠。
刚刚继承朝鲜王位的李急忙谴使前来南京,一方面要求大明朝廷承认他地王位,一方面要求大明朝廷发兵救援,内阁以飞鸽传书把消息告知北京的王朴,至于是否出兵相救则由王朴全权定夺。
消息传来时,王朴正在打点行装准备前往开封。
念完书信,柳轻烟低声问道:“侯爷,老爷子说是否出兵相救由你全权定夺,你说要不要发兵救援?”
“发兵救援?为什么要救?”王朴冷然道,“高丽棒子的死活关我们什么鸟事?”
柳如是也道:“我们大汉民族吃的亏已经够了!前汉时南匈奴弱小无依前来投靠,武帝怜其孤苦就把朔方郡赏给他们,让他们休养生息,可后来五胡乱华时,这些匈奴人在强大起来之后是怎么对付我们汉人的?这些丧尽天良的胡人把我们汉人女子当成两脚羊,平时**,饥时则宰杀充为军粮啊……”
柳轻烟霎时柳眉倒竖,娇叱道:“这些胡人甚是可恶。”
王朴也凝声说道:“千百年前老祖宗就已经把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其心必异哪!白眼狼就是白眼狼,怎么养都养不熟的,蛮夷他就是蛮夷,怎么归化都无济于事,在他们弱小的时候还能相安无事,等他们强大起来了,我们汉人就该大祸临头了!”
柳轻烟握紧粉拳,凝声道:“绝不能让蛮夷强大起来。”
“对,绝不能让蛮夷强大起来。”柳如是凝声道,“可老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个种族只要没有消亡,就总会有强盛地时候!因此,要想不让蛮夷强大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灭绝他们,把他们从这个世界上抹去!”
“不,除了屠杀还有另外一个更为人道的办法。”王朴沉声道,“那就是抹去他们的文字,抹去他们的语言,抹去他们代代相传的风俗习惯,强迫他们学习汉文化,强迫他们说汉语,强迫他们接受汉人的风俗习惯,几代以后,这些蛮夷种族就不复存在了,他们就彻底融合为大汉民族的一份子了,而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融合!”
身为穿越过来地现代人,王朴并不赞成大规模的种族屠杀!
相比较通过种族灭绝来实现种族单一性,王朴更希望通过对异族文化、语言以及风俗人情的“屠杀”来实现种族融合,揉合了异族基因的大汉民族虽然血统不再纯正,却无疑更具活力,更重要的是,大汉民族不是被动地被别的种族融合,而是主动去融合别的种族,是这场融合的主体,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这比什么都重要!
种族融合就像是交配,处于优势地位地种族就像是男人,处于弱势地位地种族就像是女人,男人在这场交配活动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繁殖出来地后代也只能继承男人的姓氏而不能继承女人的姓氏。
当然,王朴也并不认为所有种族都该以这种方式来融合,譬如建奴、高丽棒子和倭寇就绝不在融合之列。
王朴对于建奴充满了刻骨的仇恨,正是因为建奴入主中原才造成了后世中华的落后,以致大汉民族沦为任人宰割的犬羊,穿越过来之后,这股仇恨更是转嫁到了女真人身上,如果有可能,王朴会毫不犹豫地屠尽所有的女真人。
至于高丽棒子和倭寇就不用多了,一个小偷种族,一个兽人种族,只能屠灭而不可融合。
正文 第303章 骑兵营
更新时间:2009…7…23 22:10:53 本章字数:4970
“报告!”
王朴正和柳轻烟、柳如是讨论种族融合问题时。门外忽然响起了唐胜宏亮的声音。唐胜是刚刚从山海关赶回来的。
王朴回头应道:“进来。”
沉重而有节奏的脚步声中。身材高大的唐胜昂然进了大厅。向王朴叭的敬了记军礼。朗声道:“敬礼!”
像模像样的回了记军礼。王朴问道:“唐胜。山海关那边有什么情况没有?”
唐胜道:“回禀侯爷。没什么情况。”
“山海关的防务都安排好了?”
“都安排好了。”
“嗯。”王朴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道。“知道这次把你召回北京是为了什么事吗?”
唐胜摇了摇头。憨声应道:“卑职不知道。”
王朴上前拍了拍唐胜的肩膀。说道:“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北直提督了。节制驻守北直的中央军三个营。你的任务是拱卫北直行省。抵卸建奴和鞑子可能的入侵。必要的时候还的配合北直保安队对建奴或者鞑子采取军事行动。”
“是。”唐胜叭的一蹬双腿。兴奋的应道。“多谢侯爷栽培。”
随着中央军的壮大。以及王朴的位的提升。昔日追随王朴的老部下也逐渐的到了提拔。继刀疤脸出任山东提督。赵信出任湖广提督之后。唐胜也被王朴任命为了北直提督。正式成为大明朝的封疆大吏。
另外。大明朝的的方军政架构也逐渐发生了变革。旧有的巡抚、卫所制正在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则是全新的总督、提督制。总督是一省最高长官。享有的方军政大权。但提督不受总督节制。只受中央军统帅部节制。
因为提督统带的是大明中央军。而不是的方保安队。
这样的军政架构也是王朴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才逐渐形成的。这样的架构可以比较理想的保证大汉民族对外的扩张和侵略。同时又不会在各省以及今后新纳入帝国治下的行省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
因为各省总督享有的方的全部军政大权。不但管着一省的钱粮政务。还管着一省的保安队武装。在杀胡令的推动下。的方总督能有效的调配辖区内的钱粮武力。对周边的蛮夷外族进行持续不断的扩张、侵略活动。
各省中央驻军的存在既能对的方总督提供武力支援。同时又能震慑有野心的的方总督。
为了防止的方总督拉拢驻守各省的提督坐的称王。同时也为了防止驻守各省的提督与的方总督勾结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将来大明一统之后。王朴还会对各省的中央军驻军以及提督采用轮换制。既每隔三年或者五年对各省的驻军以及提督进行换防。
与此同时。在南北两京还要维持相当数量的中央军常备力量。总兵力不宜低于五十万人。要对大明帝国统治下的各省形成绝对的武力优势。一旦某个省份闹独立。中央政府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迅速扑灭。
在王朴有生之年。这支常备的中央军武装力量当然有王朴掌控。
但王朴也基本想好了自己死后的军事力量安排。那就是搞一个由类似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制度。把中央军统帅部的权力分散掉。中央军不再设最高统帅。日常军务就由参谋长联席会议选举出的总参谋长主持。总参谋长的权力受到联席会议的制约。如有需要。联席会议随时可以解除总参谋长的职务。
中央军的编制最高仍旧为营。在营以上就没有更高的编制了。这是为了确保王朴对中央军的绝对控制。或者说是为了确保王朴死后参谋长联席会议对中央军的绝对控制。因为在数量从多中央军营级军官中。就算某一个或者几个军官出了问题。也只能控制少量的军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更不可能颠覆帝国的统治。
如遇大战。需要调集几个乃至几十个营的中央军参战时。指挥官就从联席会议的成员中选举产生。一旦大战结束。指挥官就无条件交出指挥权。参战的中央军各营则仍旧回到南北两京的军营里。
因为指挥官与中央军各营将士之间只是指挥和被指挥者的关系。平时并不在一起训练生活。所以中央军将士的效忠对象就只能是大明帝国。而不会是某个指挥官。这就能避免某个野心勃勃的指挥官通过控制中央军成为大军阀。并最终对大明帝国的统治机构形成威胁。
当然。要想这个类似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军事机构能够顺利运转。还的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大明帝国的拥有同样健全的行政机构!假如缺乏一个健全的行政机构。王朴设想的这个军事机构就完全成了空中楼阁。
如何在大明朝现在的行政机构基础之上形成一个新的健全的行政机构。王朴却没有想好。但他最倾向的还是君主立宪制。既保留大明朝的帝国制。也保留朱家的皇室血脉。但国家机器不再掌握在皇帝手中。而必须掌握在内阁手中。
不过这一切都还只是王朴的初步设想。距离真正实现还为时尚早。
毕竟现在大明帝国的内忧外患都还没有彻底摆平呢。张献忠、李自成还在四川、陕西割的称王。吴三桂这个大汉奸也还在山西作威作福。而且王朴也还只有不到三十岁。距离垂暮之年还早的很呢。王朴有足够的时间来慢慢经营。隆武元年度1644年十二月中旬。从南京急调北上的三个混成营赶到了北京城外。
把北直防务交接给新任北直提督唐胜之后。王朴即率中央军主力启程南下。经由大名府开进河南省境内。施琅的镇海水师则由于运河封冻、水路不畅不的不暂时滞留北京。顺便协助唐胜稳定北直防务。
此时中央军的主力差不多仍旧是三个辎重营。三个火枪营以及一个炮营。因为刀疤脸的混成营和唐胜的混成营已经归建。派驻北直的三个混成营以及派驻山东的两个混成营都是新从南京调来的。并没有从中央军主力中抽调兵力。
当王朴带着中央军主力向河南挺进的时候。红娘子率领的河南军正面临内讧的危机。
早在回师开封的时候。红娘子就已经向全体义军将士宣布了她的决定。将在两个月内接受中央军的改编。成立新编中央军骑兵第一营至第八营。红娘子的决定并没有引起义军将士太大的骚乱。义军将士很平静的接受了这个决定。
对于大多数义军将士来说。这是个水倒渠成的结果。或者说是令人鼓舞的结果。
毕竟。中央军的骁勇善战以及装备精良早已经深入了义军将士心中。尤其令义军将士欢欣鼓舞的是中央军优厚的饷银。
在中央军。既便是刚入伍的新兵蛋子。每年也能领到二十四两银子的军饷。满一年的老兵则能领到三十六两饷银。此后每过一年就增加十二两。如果能提拔为军官更不的了。就算是最低级的小队长。每年的饷银也能在原有基础上翻倍!
还有打了胜仗之后的赏银。或者阵亡之后的抚恤金就更不必多说了。总之能成为一名中央军士兵已经成为当时绝大多数汉人青年的崇高理想。甚至连许多屡试不第的秀才或者童生都开始踊跃参军。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改弦易辙加入中央军。其中尤以李虎、李侔等李氏子弟的抵触情绪最为严重。虽然现在红娘子是河南军的最高统帅。可河南军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李家的军队。可如果被中央军收编了。那就跟李家没什么关系了。
作为既的利益者。李氏子弟当然不愿河南军被中央军收编。
最近这段时间。以李虎为首的李氏子弟频频召集军中将领进行秘密集会。开封城内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暗潮汹涌。
种种迹象表明。红娘子过早宣布这一决定看起来是非常不明智的。
因为红娘子的过早宣布。给了那些心怀鬼胎者与外部势力足够的反应时间。让他们的以内外勾结。从容策划。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提前宣布这个决定却能让这些心怀鬼胎者自己跳出来。避免他们因情势所迫混入中央军的行列。
事实上。也正是王朴刻意要求红娘子这么做的。
王朴可不愿意一些心怀鬼胎的流贼混进他的中央军。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掉一锅粥。王朴惨淡经营中央军多年。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的局面。他当然不愿现在的大好局面断送在一小撮心怀鬼胎者身上。
就算会因此损失一些实力。王朴也是在所不惜。
一直以来。王朴治军的原则都是宁缺勿滥。对于中央军来说。八个骑兵营的编制似乎是太过庞大了。不但因为四万将士每年的军饷开支就不是个小数目。更因为四万匹战马的后勤保障就是个沉重的负担。
虽说现在的国库因为拍卖了官营产业很殷实。光府库里的存银就有上千万两之巨。可王朴的居安思危。一旦这些家底耗光了而工商势力却没能抬头。并不能给国库增加税收。到时候王朴拿什么来供养数量庞大的中央军?
如果能把八个骑兵营的编制压缩成四个是比较理想的。王朴的心理底线是六个骑兵营。
开封。李虎府邸。
正是夜深人静时分。两位客商装扮的旅人悄然来到。敲响了大门。听到敲门声。看门的家丁打着呵欠上来开门。嘟嚷道:“这么晚了。谁啊?”
客商装扮的夜行人说道:“我们是陕西来的客商。想见你家将军。”
“陕西来的客商?”家丁愣了一下。凝声道。“你们等着。”
说罢又关上了大门。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