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这些领域,除了一份基本的公则以外,具体的协议就各有不同,譬如棋牌玩具、食品加工这些就是要收费地,而且不允许随便扩散,其他地方面因为李彦想要鼓励推广,就是象征性地收费,也不限制扩散。
对于华夏工场下面的这些新技术,天下地商人都是眼馋了很久,但都没有能够弄到手,倒不是华夏工场保密,而是这些技术的复杂性、精细性,并不是这些不懂技术,甚至也不搞生产的商人所能明白的。
传统的商人只是做贩卖,甚至市场上的货源越少,生意越好做,加上华夏工场强悍的背景。有实力的商人也不会去挖墙脚,一般地小作坊则没有那个实力。
华夏工场旗下工厂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工商业经营方式,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的生产,同样能够获得不亚于贩卖的利润,特别是李彦与商人合资。在天津、滦州办起了几座工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华夏工场地技术授权大受欢迎,购买授权,签署协议,加入技术联盟的商家也越来越多。
除了想要技术,以组织生产的商家,还有很多贩卖这些产品的商家,也会要求加入这个联盟。以获得更好的技术支持。
这个命名为华夏技术联盟的组织发展相当的快,很快就拥有了一千多成员,仅仅是授权费用和会员费。就已经非常可观。
而为了更好的授权,推广技术,联盟就以会费为资金,在华夏技术学校的支持下,建了一座专门地学校,向这些商家派出来的学徒教授技术知识,这个学校被命名为华夏工学院。
天启元年前后,辽东一直战火纷飞,江南江北也时有灾荒。不过华夏工场旗下的产业发展得都很好,偌大地明帝国,依然深藏着无穷的潜力。
甚至于前方的战事,也为这些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需求,直接刺激了煤铁厂、车船厂的兴建与发展。
滦州的煤铁,有一大部分是被华夏工场消耗,或者是运送往金州。
特别滦州煤炭的开采,规模扩大了十数倍不止,每天都有大量的煤炭通过马车、船只运往各地。
除了工业燃料。煤炭在民间的使用也越来越多,虽然夏天取暖地需要少了,不过普及开来的蜂窝煤炉,以其方便实用,被广泛使用,也为煤炭的消耗增加了一个稳定的出路。
煤铁是工业的基础,如果是滦州煤厂只是规模扩大得迅速,那么滦州铁厂不仅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提升的水平也相当的快。
科学生产与技术管理。大量的技术资料累积。以及通过各种方式聚集起来的,这个时代最为庞大地技术工匠。使得滦州铁厂的冶炼、铸造技术都在半年多的时间里,逐步完善,快速提升,几乎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大明最先进的铁厂。
铁厂产能的放大,以及技术的提高,可以让军器局和机器厂需要的钢铁得到及时供应,军器局也能够提供更多的火铳、火炮以及铠甲。
工部军器局制造的火铳、火炮、铠甲以及其他武器,都是优先供应复辽军,至于辽西广宁军所需,则首先清空仓库,然后才使用复辽军淘汰下来地老产品。
这倒不是李彦厚此薄彼,有句话说得好,掌握武器地还是人,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武器要想成为战场上的决定因素啊,还要看使用它地人如何。
好在工部军器局的生产能力一直不怎么样,各个军镇卫所也都有自己打造兵器的军器局,另外内监还有兵仗局,工部发下来的任务,军器局还是能够轻松完成。
徐光启被再次启用以后,与李之藻尝试用西洋人的技术铸炮,他们从澳门那边的葡萄牙处买了几门三四千斤的红夷大炮,并且打算多造这种炮。
李之藻作为工部都水司郎中负责造炮,他的重炮思想,与李彦在军器局一直灌输的轻炮思维显然并不一致。
不过李之藻也认识到军器局的铸炮能力似乎并不比那些澳门的传教士差多少,而这个军器局又十分排外,拒绝让西洋人接触他们的铸炮技术。
这一点,李之藻曾经向李彦写信提出,不过李彦给予了回绝,在他看来,这些传教士代表的始终是西洋人,李彦可不想这些技术被西洋人学去,他给军器局的命令是严格执行技术保密制度,只要不是军器局的人,就没有资格知道军器局的事情,不管他是工部主事,还是工部尚书,更别说那些洋人。
为了这件事,李之藻甚至与李彦打起了官司,李彦的回答也很明确,你想要造炮可以。想要造炮的技术则没门,除非是答应不泄露给洋人。
事实上,现在的军器局核心力量已经被李彦抽空,譬如制造火铳最核心的就是铳管,这个部分已经全部放到精作坊,相应的人手也调了过去。军器局现在只是负责将各种零件装配起来而已,就是一个总装配的车间。
对于李之藻、徐光启这样地技术官僚,李彦还是很欣赏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做得比李彦更出色。
为了这件事,李之藻甚至徐光启都与李彦闹得很不愉快,最后李之藻只能是自己组织人手,用西洋人的技术造炮,这回李彦倒是派了人给李之藻使用,实质却是偷学西洋人的造炮技术。结果得到的资料显示,这些传教士的造炮技术并不专业,但也确实有些许可取之处。可以拿来使用。
精作坊对火铳、火炮地研究一直都在进行,灭奴铳已经发展出升级版本的乙型,更便于携带与装填。
长型铳的技术并没有太多突破,倒是定型了两种短铳,一种就是普通型的手铳,便于装弹和击发,还有一种改进型的三眼铳,有三个铳管,可以连续射击三次。
这两种火铳被李彦装备在骑兵身上。虽然王国兴很想弄一支重装骑兵出来,李彦却对骑兵冲阵没有丝毫的兴趣,在他看来,用骑兵冲,还不如用火铳打过去。
李彦试着给灭虏营中军哨的骑兵装备手铳、三眼火铳和马刀、手雷,穿轻甲,这就是标准的轻骑兵装备。
李彦对骑兵使用的理念就是机动,他让这哨骑兵换装并简单训练以后,就去袭击建奴地牧场。
建奴在辽南坚壁清野。并在要地重兵防守,不过在辽南广袤的土地上,一支轻骑兵拥有足够的机动空间。
刘文炳亲自带着轻骑兵出征,他也用层出不穷地阴谋诡计证明了他是执行这种战术的最佳选择。
在情报部的配合下,刘文炳带着轻骑兵在辽南神出鬼没,如果遇上建奴牧民,他们就会毫不客气提上马刀,冲上去大砍大杀,抢夺粮食。遇上小队的建奴也不慌张。掏出三眼铳,冲上去一阵密集的射击。往往就是一次全歼。
如果是遇上防守兵力不多的村塞,轻骑兵就会点上火绳,然后伺机点燃手雷扔过去,虽然不会攻下塞子,却足以让建奴惶惶不安。
当然,轻骑兵的作用还是骚扰,尽量避免遇上敌人的大队。
整个七八月间,和轻骑兵以战代练一样,整个复辽军都在抓紧时间训练,特别是补充上来的新兵。
在将金州营充实为主力营以后,辽东道决定再扩充一个营,也就是复州营,这两个营都采用两哨长枪兵、两掖火铳手,以及中军哨刀盾兵地配置。
这两个营的训练科目也有些不一样,主要是依托城堡的防守战术训练。
参谋部估计,现在这种平静的状况不会维持很久,建奴在两个方向上面临重兵,必定会做出反应。
情报部的情报显示,建奴增加了在海州的兵力,辽南盖州、岫岩城、凤凰城的兵力都有所增加,参谋部认为建奴集中兵力拔掉辽南两颗钉子的可能性比较大,而最大的可能就是先进攻镇江堡,然后集中兵力解决金州地问题。
镇江堡毕竟距离登莱比较远,后勤供给会比较麻烦,建奴也会看到这一点,先打镇江堡,看一看辽南明军的反应,最好是能诱出城去打。
由于前次派出人去朝鲜勘探矿产,发现朝鲜的北部有不少的铁矿和煤矿,这使得镇江堡的位置一下子显得重要起来。
但是镇江堡距离辽阳近,而距离金州更远,在现有的兵力条件下,肯定不能够防守两个方向,李彦的打算是在皮岛发展,建立根据地以后,再铁山,而义州,后镇江,虽然他不甘心,但是和建奴作战,恐怕还是得作持久打算。
就某种意义上来说,辽战若是结束得太快。李彦也不会拥有如今这样的权力,当然,如果能快些结束,他倒也不会养贼自重,眼下也确实没有那个实力。
李彦让旅顺水营护送商船到朝鲜以后,就驻扎在皮岛。毛文龙占领镇江堡以后,有些洋洋得意,并没有按照李彦的意思,将后方放在海岛上,而是不停出击,先后汤站堡、险山堡,甚至打到宽甸去了。
对于毛文龙这些行动,李彦不大认同,但也觉得让毛文龙这个游击队去做这些事情倒也合适。不过这也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毛文龙野心很大,而且不属于复辽军这个系统。不大会接受李彦地指挥,与王化贞依然勾勾搭搭地。
李彦当然不会去搞那些相互拆台的派系斗争,但是有些事情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次派旅顺水营进抵皮岛、身弥岛,就要建立复辽军地直系力量。
同时,李彦也预料到毛文龙会成为后金攻击的首选目标,先将这两个岛弄起来,也可以成为毛文龙镇江营的后盾,当然。一旦到了那个时候,毛文龙不得不退向皮岛,那么他就必须接受复辽军地整编。
就在明朝因为战略问题而发生争执,而李彦大肆扩军的时候,后金的内部也不平静,乌尔古岱、李永芳在一场本以为可以轻松获胜的战斗中大败,损失六七千人,其中半数是精锐的八旗骑兵。
努尔哈赤暴跳如雷,几乎当即让人砍掉乌尔古岱、李永芳等人的脑袋。只有在诸贝勒、将领地劝说下,才饶过二人,并详细问起金州之战的概况。
乌尔古岱、李永芳自忖自己并没有犯什么错误,也就老老实实地将战斗的经过说了一遍,其中难免也有些夸大。
实际上,乌尔古岱与李永芳也一直纳闷,不知道怎么就输掉了,还被打得丢盔卸甲。
他们认为,此战失败。原因在于明军以墙为阵。而且布设了大量障碍,给他们的进攻带来很大的麻烦。
“与此同时。明军在金州拥有大量的大炮,两侧矮墙后面大致都有五六十门,而且射速很快,准确率高,当时右翼二十辆车,在五百步到二百步这段距离上,遭到明军大炮的集中轰击,尽数被毁,使得右翼的进攻遭到失败。”
金州之战中,明军的大炮确实给乌尔古岱、李永芳等人留下了深刻地印象,要不是大炮,仅凭火铳是无法应付坚实的车的。
以往明军虽然也配属一些火炮,但是在战场上发挥地作用很有限,基本上就是往人堆里砸个几炮,根本谈不上准确率。
努尔哈赤甚至不相信乌尔古岱与李永芳所说,只不过战场上幸存下来的将士还有很多,他们都看到了明军火炮的威力。
何况李永芳他们在车上加土以后,还是很好地抑制了火炮的杀伤,就算是努尔哈赤亲临,差不多也只能这样。
虽然还有些怀疑,努尔哈赤还是显得很重视,并让人按照李永芳他们用过的那种方式改装车。
李永芳认为金州军很可能是明军京营的主力,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火器用得特备娴熟,这一点倒是没有太多疑问,因为建奴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很容易就能从北京得知金州军的情况。
“明国那边传来的消息,在金州地明军确实是明军京营精锐,其中两个营来自最精锐的神机营,另外一个营是明国皇帝的宠臣所编练的厂卫军,他们要是有这样的表现,倒也并不奇怪。”
弄清楚了金州军的兵力,建奴高层倒是都松了一口气,毕竟只是万余人的兵力。
不过金州那边传来的消息也让他们很恼火,据说金州的明军正在金州城地东西两侧修建城堡,而且进展迅速,十几天不到就已经超过一人高。
建奴全民皆兵,每次打仗都要从民间征用牧民,这就使得他们不可能在短时间里集结起一支大军。
努尔哈赤让人估算了一下,以金州建造城堡的速度,等他们集合了足够的兵力,赶到金州的时候,这个城堡怕是已经快要完成了。
正文 第一五二回 内外交战
更新时间:2009…7…21 22:30:19 本章字数:7101
努尔哈赤与建奴的将领都明白,这支明军能够借着矮墙,击败近万后金大军,战斗力确实强悍,若是再有坚城可守,没有数倍的兵力优势,恐怕很难打下来。
如果要动员几万人的话,那么肯定又是一次需要努尔哈赤亲征的大战。
但是不管怎么说,辽南留着这样一支强军,对后金来说始终是个威胁,必须想办法拔去。
不过,努尔哈赤并不喜欢攻打坚城,想将明军从城堡诱出来再打。
“凤凰城那边怎么样?”努尔哈赤想起东边还有一股明军,很是恼火地皱了皱眉头。
“一股几百人的明军,与以前的明军没有什么不同,刚在凤凰城吃了败仗,”努尔哈赤的侄子,和硕贝勒阿敏说道,并主动请战。
“那就打一打,总不能让明狗到处乱跳,”努尔哈赤一巴掌拍在桌面上。
对于建奴来说,辽南是有些麻烦,但并非不能解决,问题是明国在广宁布设的重兵,那才是心腹大患。
不管辽南的明军有多强悍,那始终只是偏师,人数既少,距离辽阳又远,要派兵征讨自然不容易,但这些明军想要过来的话同样不便。
当然,要是那些明军异想天开,真的离开了城堡,长途跋涉的攻打辽阳,努尔哈赤肯定求之不得,那就可以再八旗骑兵最为擅长的野战中消灭这支所谓明军京营精锐了。
只有先解决了辽南的明军,然后再解决辽西的明军,后金在辽沈地区的统治才算稳定下来,努尔哈赤的眼中,已经有一条清晰的脉络。
这个时代地通讯方式很原始。加上建奴野蛮地民族政策。使得情报部要刺探情报变得很不容易。倒是刘爱塔降了以后。和他那些兄弟找了些关系。情报部地效率才提高了一大截。
“建奴看样子是要对镇江动手了。兵力大概是三千到六千。”王国兴咂了咂嘴。建奴到这个时候才动手。已经比预想中地晚了很多。想必是考虑到强大地金州军。不敢轻举妄动。
“建奴要是出兵一万以上也就罢了。他这么着。摆明是别有所图。”李彦呵呵笑道。建奴所图当然是金州军。建奴知道金州城不好打。肯定想着怎么将他们引出去。然后用优势地骑兵进行突击。
“不过。建奴这么大张旗鼓、磨磨蹭蹭地。毛文龙那边肯定会求援地。我们若是不救援。怕是不好交代。”王国兴知道李彦地想法。他本人倒是希望再跟建奴打一仗地。
“参谋部怎么说?”李彦看了越来越沉稳地茅元仪一眼。
“参谋部认为。镇江距离辽阳。要比金州更近。建奴从辽阳、清河。甚至是建州卫调集兵力到镇江堡。都要比金州更近。我们投放地兵力少了。很容易陷进去。”茅元仪显然不认同出兵镇江地做法。复辽军地既定策略就是择地固守。灵活出击。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旦被建奴所调动。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让李彦恼火的是毛文龙,口口声声说誓与镇江堡共存亡,这等于是和建奴一起,硬要绑架复辽军登上他们的战车。
这也是李彦不喜欢用外系将领的原因,他们的想法根本不同。当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