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特别的一年-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晃间他在这里呆了十年,十年中他七年教慢班,当慢班的班主任,但他“鸡蛋里挑骨头”,每年也有那么三四个考上大学,他的班级年年被评为“校先进班级”。三年教快班,快班的成绩更是让校领导颔首赞许,但十年中没有一次个人名誉和他有缘,因为他总是那么实在,不会讲好听话,不会巴结人。
“十年了!”倪明摸着自己满脸扎人的胡须,长长地叹了一声。十年前他来这里时还是个毛头小子,如今却是络腮胡扎人,真是岁月不饶人啊!他打开抽屉,看着抽屉里那六张填了没上交的“教师上城调动申请表”,他的眼前不由浮现出白发苍苍却依然佝偻着背操持家务的老母亲。母亲在他按政策教完三年时就盼望他能调回城,娶个媳妇接替她的班,帮她把两个弟妹拉扯大。如今两个弟妹都已考上大学了,为了供养弟妹上大学他依然孓然一身,家里那旧房子几年前就该翻新了,至今却还是“老调子重弹”。他无法做到忠孝两全,他何曾不想回城,可这里教师青黄不接,这里的孩子对他特有感情,前几天,二十几个学生又来找他,希望他能继续教他们,学生们说上他的课特来劲的。
倪明拿出第七张调动表,心里很沉重,他觉得自己似乎完成了使命,该走了;可又觉得自己走得不是时候,这里的教师如流水一样,每年都有许多熟悉的面孔调走,又有许多新鲜的血液注进,这里的校舍依旧陈陋。还有母亲,那长年累月操劳的母亲,似乎也正在用祈求的目光看着他。倪明闭了闭眼睛,揉揉眼睑,咬着牙填完了表。他怕自己反悔,马上把表交到教育局,难捱的两个月过去了,倪明又后悔自己写了调动表,他觉得自己对这地方的感情已是很深了,学校和学生似乎成了他的第二个生命了。
不久,一张调到城西中学的调令来了,他反而产生了一种留恋的情绪,拿着调令的手在颤抖,十年的辛苦换来了这纸调令,这是对他成绩的肯定,他不由感慨万千。就要走了,总有点舍不得这学校,这学生,舍不得这里的一草一木,毕竟这里的一切陪伴他走过了十个宝贵的春秋。他想该找校长告别一下。
倪明坐在校长室,他诚恳地对校长说:“校长,我要调走了,调令来了,可毕业班教师紧张……”校长笑着说:“是啊,你是该走了,你在这里干了十年了,十年来学校对你照顾不周,我惭愧得很,至于教师缺吗,那是明摆着的,我是多么想你这骨干……”
倪明沉默了,他的后脑勺颤栗了一下,一种酸酸的感觉传遍了全身,继而眼睛热热的,他两眼盯着手中的调令,蓦地站了起来,颤抖着把调令撕了,激动地说:“校长,既然……,那我就留下吧。”
校长紧紧地握着倪明的双手。倪明走出校长室,门外,齐刷刷地站着一百多个他的学生,静静地注视着倪明。
干将莫邪新说
    且说行客替干将之子赤报了杀父之仇后,雌剑哀鸣一声,升空而起,又见雄剑从楚后宫飞来,双剑合拢,亦哀亦鸣飞回莫邪之家。
莫邪见雌雄双剑飞回家中,知二剑得父子精血,千年后必有新话,就命其名为“干将莫邪”,珍藏鞘中。遂隐姓埋名,携幼孙与媳妇隐居他山。
“干将莫邪”双剑代代相传,直传到干将四百九十九代孙──干将晓龙手中。    一日,双剑在鞘中哀鸣,晓龙取出《剑史》,翻开第一页,上面写道:剑遇百姓冲天怨气则鸣不平,鸣则可取剑行,与之打抱不平也。
晓龙想:从村的里长到衙门的大小官员,无一个不张着血盆大口噬啮着百姓的精血,据说,近来又盖一宫殿,大兴土木,大征民工,害得老百姓农作物无人收割,烂在田里,误了农时。还逼死了两个民工,像扔死狗一样的扔掉。这些可恨的官儿们,确是该死。
晓龙不由默念了一遍祖训,遂取下剑鞘,随即上府郡见道台大人,说是有件国宝要献给道台老爷。道台老爷接见了晓龙。晓龙呈上莫邪双剑说:“老爷,这剑是我祖先干将所铸‘干将莫邪’剑,这剑锋利无比,既可分辨清贪官又可镇邪,现献给道台老爷。”
道台老爷高兴得站了起来,啧啧称奇。他忙接过剑鞘,把剑拔出一半,顿时寒气逼人,光芒闪耀。
“好剑,好剑!‘干将莫邪’,吾以为是传说,没想到却是真的。后生,现在就与吾一起去验证一下吧,我马上召集全府道的官员。”
议事厅。全府官员聚集一场。道台说:“今天,吾府找到了国宝‘干将莫邪’宝剑,这是百年不遇的大喜事。据说,此剑可自分忠奸,自辨清贪。”
道台话音一落,议事厅里就炸开了锅。有的将信将疑,有的心惊胆颤,有的已从椅上挪开屁股准备开溜。
道台把双剑拔出鞘,只见两股寒光直射入每个与会者的眼睛,很多人的心一下子寒了,双腿直打颤。
晓龙默念咒语,双剑忽哀鸣一声,两股寒光向与会官员飞射而去。
道台惊愕地张大嘴巴,瞪大眼睛看着那脱手飞去的两股寒光在议事厅里回旋。议事厅里奔跑声呼救声呻吟声不绝于耳。官员们如丧考妣。
议事厅里,只剩十个官员正襟危坐,其余人或缺胳膊少腿,或少鼻子缺耳朵,或头颅不知所向。
晓龙念咒语要收回双剑。忽双剑呼啸一声,哀鸣着飞出议事厅。
晓龙追出,双剑哀声更甚,越飞越高。忽向府第五十多米高的钟楼撞去,钟楼发出九十九记巨响。
百姓驻足观望,只见两把利剑悬于钟楼顶端,寒光闪闪。
巧治大财主
    邱蒙舍鬼点子多,是浦城出了名的“歪才”,且好打抱不平。
一日,他从邻居邱明家经过,听到邱明的妻子在哭,邱明坐在大厅里长吁短叹的,他就走进去问道:“邱明兄,出了啥事?”邱明见是邱蒙舍,就诉苦道:“那地主邱文彩也太不象话了,今年我家收成不好,他要收的苛捐却比去年还要多,我把所有的粮食都给了他,还是不够,现在又逼着要,再说,要过年了,我家却没一文钱,且瓮底空空,啥过年啊!因而夫妻俩就在此唉声叹气了。”
邱蒙舍知道地主邱文彩是个无恶不作的大坏蛋,昧了良心,黑了心肝。他安慰了邱明一番,又拿出一两纹银给邱明,说:“你去置办些年货准备过年吧。邱文彩,我会创治他的。”邱蒙舍走出邱家,一路思谋着如何创治邱文彩。
回到家中,邱蒙舍已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忙让家丁去买火药、草席等,并在集镇大路口贴出告示,说是邱蒙舍准备在正月十五日中午在正阳宫放大炮,一门大炮要十六人扛。
正月十五日,天气晴寒,田里的麦苗正长得欢。还未晌午,五乡七十八社的男女老幼闻讯蜂涌至正阳宫。见邱蒙舍身穿绿绸棉袍,戴着貂皮风帽,正在比手划脚地指挥着十六个五大三粗的壮汉扛一门大炮。这门大炮有一米多高,粗如水桶,炮身漆得通红,描金画上双龙戏珠,炮芯像牛绳那样粗。群众见之,不由群情高涨。 
  邱蒙舍挥着手对群众说:“这里场地太窄,恐会伤到人,大炮扛到青竹山上去吧。”群众就跟到青竹山上。
邱蒙舍站在青竹山上,东瞧瞧,西溜溜,眼珠一转,忙抱歉地恭手对群众解释说:“乡亲们,这里地势坎坷不平,恐怕大家观看时不小心滚下山去伤了身。大家看看,山下田野很宽阔平坦,我们就到田野里去吧。”邱蒙舍就指挥着扛大炮的人向麦田奔去,群众也跟着急匆匆地向麦田奔去,生怕错过了时辰。一会儿,邱蒙舍就让扛炮的人把炮停在他家的麦田里,架好了炮,他就叫一个汉子点火放炮,另一个汉子敲锣打鼓助威。
放炮开始,邱蒙舍用双手蒙住耳朵,作害怕状转头向周围麦田里奔跑,其余群众也学着他的样,朝四周的麦田里退,群众似千军万马四处奔跑。大家都害怕那震天动地的一响。这时,只见炮芯火星喷溅,白烟直冒,接着“嘶”的一声,一股黑烟直射向天空。人们惊魂未甫,未敢靠拢上前。邱蒙舍近前一看摇摇头说:“不好意思,卷炮的火药没晒干,让大家空跑一趟。”
群众一片哗然,埋怨声不断。这时,只见地主邱文彩带着家丁气急败坏地来找邱蒙舍算帐。原来邱文彩六十亩田皆被看放大炮的群众踩烂了。
                                         (据民间故事改编而成)
山沟里的金凤凰
    蔡琳是西田村唯一的大学生。
那年他考上省最高学府──省师范大学时,全村人都沸腾起来,每个人都乐得合不拢嘴,连猫儿狗儿也高兴得直喵直吠。村里传闻说:他奶奶的墓是龙穴。传闻归传闻,村里还是像过百年未遇的庆典似的连续演了三天的电影,杀猪宰羊遍请村里长辈。那时蔡琳家里穷,村民们就凑了三千元给蔡琳交学费。开学时,蔡琳戴着红花,村人敲锣打鼓把他送到三里亭外。蔡琳流着泪对村长说:“村长,我拼了─拼了读书报答你们。”
蔡琳每学期从学校寄回的成绩都是优的,村长捧着成绩单四处奔走相告,乡亲们都感到心里热乎乎的,他们一谈起蔡琳就眼放神光,以他为骄傲。自然蔡琳就成了村民们教育孩子的活教材了。只要谁家的孩子不认真学习,家长就会对他们说:“你看看人家蔡琳,读大学了,成绩还科科都是优的,你‘他妈的’,不好好给我学,看我不揍扁你。”这样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蔡琳就成了他们的楷模,他们崇拜的星。
蔡琳毕业时是全优生,学校要留他,他却执意要回老家。他说:“老家的父老乡亲培养了我,他们的孩子现在需要我,我得回去。”这样蔡琳就回到了县一中。当了教师的蔡琳二话没说,像一头牛一头扎进学校这块田地,认真地耕耘,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几年来他先后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市优秀教师,成了学校的中坚分子。每次回乡,蔡琳刚一下车,乡亲们就争着微笑地和他打招呼。一声“大学生,回来了。”的问候总让蔡琳全身热血沸腾。一到晚上他家里就坐满了乡亲们。他们从烂芝麻陈谷子谈到农活,偶尔也和蔡琳探讨一些培养子女的方法。蔡琳总是很认真地教他们。每年春节或村里过节时乡亲们要写个门联什么的就都找他,蔡琳也乐此不疲。有时他还出纸,不计报酬。蔡琳办起了夜校,帮助村民扫盲;开办讲生讲座,讲述优生优育的道理;开办科技致富讲座,给群众指明致富之路。乡亲们竖拇指称赞说:蔡琳不愧是为人师表。
蔡琳到了而立之年了,却仍未成家,乡亲们急,他父母也急,而他自己更急。什么原因呢?“穷”。
如今的女孩子最讲实际,她们宁可跟款爷受苦,也不跟教学名星享福。
“穷则思变”,蔡琳领着那份只够填饱肚子的薪水,想着孤独时没个贴己的女人说说话,暖暖被,都快“七老八十”的还不懂女人是啥时,他就直泛酸,他想:应该找条捷径迅速发家致富、曲线救国。后来他在报上看到有关传销产品和传销术的介绍,了解到传销产品是一种最重信誉最可靠的产品。他就心动了,并且行动起来。第一个月出乎意料,领到的奖金竟超过他的工资,还用保健品挽回了一个偏瘫病人的第二次生命。他高兴得蹈之舞之。他想:这可是个快速致富的捷径,我不能忘了乡亲们,应该让他们也来走这路。第二天双休日,他带着产品回老家,如同揣了个十世单传的宝贝。
晚上乡亲们洗过面泡过脚,放下卷起的裤管后就不约而同地踱到他家来了。大家先是从东家的猫儿侃到西家的狗儿,张家的媳妇侃到李家的婆姨。然后看到蔡琳摆出茶具和他从城里买回的瓜子时,大家的注意力就被它们诱惑了。接着蔡琳就如拉家常似的和乡亲们侃起“传销”。蔡琳带着笑容说:“乡亲们,我近来找到一条新的致富门路,它能使我们脱贫致富,我……。”乡亲们起初群情高涨,先是好奇,然后是惊讶,怀疑,最后是一片唏嘘声。蔡琳“传销”受益经正讲到精彩处,忽觉得客厅里的乡亲们都走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打瞌睡的六叔和在旁嗑瓜子的六根。他就有点不解了,难道乡亲们不想富吗?蔡琳想。
第二天,村里有流言说:蔡琳平日里见他斯斯文文的样子,没想到还会骗人,那是什么狗屁东西,只能哄三岁小孩。乡亲们复见蔡琳时都躲开他。
村长来找蔡琳,崩着脸说:“蔡琳啊,你可别当了干部就忘了当初我们……。”
蔡琳愕住了,张了张嘴巴没说一句。
小吴老师
    小吴老师廿九了,仍待字闺中。
小吴老师千挑百拣,在珠宝堆里找绿宝石,但没找到,她就有点恼。她想:凭她大学本科的文凭,一米七0的苗条身材,丰腴娇美的身段,要找个象模象样的帅哥有何难处,可如今另一半却还在天上飘。难道是自己超标了吗?一米七四的身材,中专以上的文凭,家境好,这可是流行标准啊。现在中专毕业的人用脚一踢,踢到的都是,大款准大款用手一抓,可抓到一大打,自己却是……
小吴啊,“要热又要结冻”,这哪找,找个靠得住的人比找个有钱有势而整天在外花心的男人好。同事们这样告诫。小吴笑了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我就不信,用爱心感化不了丈夫的花心。
小吴老师就依然故我地寻找自个儿的意中人。
同事们议论说,没想到小吴老师这么高素质的人,却如此庸俗,把钱看作自己的老公,真是怪胎一个。议论归议论,小吴老师仍不改初衷。
一日,同事明为小吴介绍了自己的小舅子。小吴老师有点心动,她进行了一番的地下活动,综合来的讯息如下:一、中专文化,身高一米七五,帅哥,房地产商。二、父亲是县城最有钱的房地产开发商。三、大姐夫是某县县委书记,二姐夫是某县组织部副部长,大哥是教育局副局长。四、一暇疵:据说犯了个青春的错误,曾把一个发廊女肚子搞大了。
小吴揣摩着这四个条件。前三个挺烫手的,可这最后一个……唉,十个男人九个花,还有一个是大傻瓜。现在的年代,哪是没得说了,只要娶了我,不再花就行了。再说自己是个语文老师,任务是塑造人类灵魂,我就不信改变不了他,听说人家这阶段已改邪归正了。
想到这儿的小吴老师顿觉神清气爽。在同事明的极力撮合下,小吴老师幸福地走进了结婚礼堂。婚后,小吴老师就开始对丈夫进行了灵魂改造工程。经改造后的丈夫,经常买高级服装,高级化妆品给她,情人节一到,也适时地买束玫瑰花送她,小吴老师就很满足。
不久,小吴老师就腆着个大肚子,骄傲地出现在同事面前,像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她成了个喜欢唠叨的女人,经常在同事面前说自己的大款丈夫,说自家经常吃老鳖的优越生活,谈自己的白鲨摩托。
一天,小吴老师无意中听到同事们在议论她丈夫怎么花心,她听了后心里不由一咯噔,难道我的爱心感化工程失败了吗?丈夫背着自己干那缺德的事怎么自己都不知呢。
小吴老师回家就审她的丈夫,丈夫被逼急了,只得坦白从宽,说他是请客户,自己是没沾半点荤腥,传闻是冤枉了他。小吴老师就信了。
学校里关于丈夫的丑闻却越来越多了。小吴老师的形容就憔悴了,她想,难道同事们只是捕风捉影吗,可他们说得很具体,有时间有地点也有人物。小吴老师坐不住了,她决定亲自挂帅,跟踪追击。
“五&;#8226;一”节,单位放假。小吴见丈夫吃过饭,洗过澡,换了身干净的衣服,说是要谈业务,就坐车出去了。小吴老师就坐上“白鲨”跟。
她见丈夫进了某酒家,她也就跟上,远远地瞅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