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垒生中短篇作品集-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正在诧异,只觉眼前一花,一匹高大的黑马已到了锻锋堂前。这马如炭一般黑,溶入了暮色中,自是看不到。

    许敬棠心道:“不知又是哪路英雄来了,师父的交游当真广阔。”他走上前去,先躬身行了一礼,正待说两句场面话,见到从马上跳下之人,不由得一怔。

    这人骑了一匹如此神骏的良马,他原本以为定是个江湖豪客,哪知从马上下来的竟然是个少年僧人。这和尚穿着一领青布袈裟,神情甚是清俊潇洒,只是背上背着一个长长的布包,足足有五尺多,细细长长的似是根扁担。

    石少庄主见惯良马,一见这黑马,便知这是匹少见的大宛种良马。大宛马出在西域,据说是土人以家马引天马之种而成,神骏无匹,汉武帝时远征大宛,才将大宛马引入中原。只是年深日久,这种大宛马血统多已不纯,偶尔有几匹被称大宛马的也不过个头较常马大一些,跑得稍快一点,远没有古籍中那般神异。石家大马场养马万匹,竟没有一匹如此神骏的,石少庄主相貌虽然长得可笑,相马之术却着实不低,见了这匹马,不觉大为艳羡,上前道:“这位英……大师,在下关西石玉郎,请问大师这匹宝马卖不卖?”他爱马成癖,见了这匹好马,说话也婉转了许多,待见得骑马之人竟是个和尚,也是觉得一诧。许敬棠却听得石少庄主这般黑黑矮矮一个汉子居然名叫“石玉郎”,差点笑出声来。

    那和尚跳下马来,看了看门口那两个气死风大灯笼,道:“这里是段松乔的锻锋堂么?”

    他直呼段松乔之名,又对石玉郎理都不理,许敬棠涵养甚好,心中虽怒,面上还不露出什么来,石玉郎却已眉头一竖,喝道:“小秃驴,少爷跟你说话,怎的竟敢不回?”

    那和尚眉头一扬,扫了石玉郎一眼,低低道:“你不够。”

    他的话也平和如常,石玉郎本就是个暴躁的,更是恼怒,向后一跳,手按在腰刀柄上,喝道:“小秃驴,出刀吧!”

    他在马场自是颐指气使,任谁也不敢忤他之意,杀个把人哪在石公子话下。许敬棠见两人说得僵了,连忙上前道:“石少庄主,看家师薄面上,请息怒。”

    石玉郎喝道:“许敬棠,你少管!”他石玉郎在关西一带只消打出马场的旗号,那些截道的强人都不敢出面,临入中原前,他父亲也告诫过万万不可缺了礼数,方才对这和尚已算是谦恭之极了,哪知这和尚居然说他不够,这口气石少庄主可咽不下去。

    那和尚把马牵到树下,拴好了,道:“关西石家大马场大风歌的武功也算了得,只是刀法刚猛有余,灵动不足,尚不足与我对刀,你走开吧,不然会伤了你。”

    石玉郎虽然粗鲁,毕竟不是不通时务,也知道给段松乔拜寿,若是在段家锻锋堂外杀人,实在太过狂妄了。但这和尚出言已是辱及他石家大马场,心头怒火更甚,骂道:“小秃驴,少与我动嘴皮子,有本事就手底下见个真章!”

    和尚摇了摇头道:“我没空。听说此间有少林武当的前辈耆宿,你还不够斤两。”

    他向许敬棠双手一合什,道:“许施主,请转告百慎大师和叶真人一声,就说天童寺昙光求见。”

    许敬棠也不知这天童寺是什么所在,见这昙光话语甚是有礼,也回了一礼道:“大师稍歇,待我进去禀报。”这昙光年纪甚轻,原本也称不上“大师”,只是许敬棠谨遵师训,不敢丝毫缺了礼数。正待入内,却见石玉郎一在边虎视眈眈,只怕一眨眼怕要动手,心中又有些躇踌,对昙光道:“昙光大师,百慎大师正与家师闲谈,大师何不随我入内拜见?”

    他也是怕自己一走,石玉郎便向这和尚动手,有心带着他进去,石玉郎再横暴也不至于当着宾客动手。哪知这和尚只是微微一笑,道:“不必了,请许施主通报便是,我在外面等。”

    许敬棠心中仍有些忐忑,又让了让石玉郎,可石玉郎眼珠一瞪,理都不理他,那个叫王声九的随从皮笑肉不笑地道:“许兄请便,我家少爷长途劳顿,还要在外面吹吹风歇歇。”许敬棠没法,只得快步进去,一边走,一边回头看了看,心道:“千万不要出事。”

    里面宾客多已落座,许敬棠见小师弟卓星正拿了几个花生夹在人群在吃着,他拍了拍卓星的肩道:“卓师弟,你和师父说过了么?”

    卓星伸长脖子吞了颗花生,道:“师父说知道了。他正在和百慎大师说闲话呢。”

    许敬棠皱了皱眉。此番前来贺喜的都是些江湖豪客,百十来号人围坐了十几桌,吵得沸反盈天,热闹是热闹,却乱作一团,另外几个师弟穿花也似在人群中走来走去,向长者请安,给平辈说几句吉庆话,院子里请来的弋阳班正依依呀呀地准备开唱一出《安天会》,这一切和与寻常乡里财主做寿也差不了太多。他挤过人群,走到段松乔跟前,先行了一礼,道:“师父。”

    段松乔正和百慎大师与叶灵素两位前辈高人闲谈,听得许敬棠的声音,他转过头道:“进堂,客都到齐了么?”

    许敬棠看了看坐在边上的百慎大师,吞了口唾沫道:“师父,外间有位大师,说是天童寺的昙光……”

    他话未说完,百慎大师的眉头一扬,向一边的叶灵素看了一眼,眼神中似是大有深意。许敬棠已看在眼里,心中一震,暗道:“他们似乎知道那和尚会来,难道……难道他们来拜寿是假,等那和尚是真么?”但他又见段松乔眉宇间也抹上了一层忧色,似乎师父也知道这昙光来历。

    锻锋堂在江湖上也算得名声赫赫,也跻身《名刀谱》的前十位,但与少林武当这等武林中的泰山北斗相比实是还差得远,百慎与叶灵素两人来为段松乔祝寿时,许敬棠当时虽觉有些诧异,倒也没多想。他是聪明绝顶的人物,看到这两人的眼神,心中登时大为不安,只觉这番寿宴只怕要别起风波。见段松乔已站了起来,许敬棠定了定神,道:“那个昙光大师说要来见百慎大师和叶真人。”

    百慎和叶灵素对视一眼,同时站了起来。段松乔忙道:“两位大师,此事是我锻锋堂结下的,还是让老朽去见他,两位请坐吧。”

    叶灵素微微一笑道:“退翁,此人既是与二十余前的老友有关,退翁既然将此事托付给我们,还是请在此稍候,我与慎师兄出去一趟便来。”

    段松乔老了也觉得该玩些文人雅士的事情,因此向人学诗学画。虽然学的诗还有脱不了的菜籽气,学的画也与乡里年画相去无几,却也如斗方名士般先取了个“退圃”的雅号,因此叶灵素称他为“退翁”。这一番话说得平和,段松乔心中一喜,知道有他二人出面,天大的事也摆得平,喜道:“叶真人,那便多……”

    他口中的“谢”字还不曾出口,外面突然喊起了一声惨叫。座中之人都吓了一大跳,有几个脑筋转得快的看了看院中的戈阳班,但那几个刚穿好戏装的伶人一样呆在当场,分明不是他们在喊嗓。

    许敬棠听得这正是那黑黑矮矮的麻皮石玉郎的声音,心中不由暗自叫苦,知道定是与昙光动上了手,只怕还吃了个亏。昙光与百慎和叶灵素相识,石玉郎则是石家大马场的少东,伤了哪边都不好。他转身向外冲去,刚冲出几步,只觉身边有风倏然,一道人影已飘身而过,正是武当名宿叶灵素。叶灵素年纪不轻,身法却快得异乎寻常,只两三个起落便冲出人群,到了门外,正是武当的梯云纵绝技。其时内家拳大行其道,学梯云纵的人也有不少,能有这等造诣的,却只有屈指可数的三两人而已。

    二大悲刀法

    等许敬棠冲到门外,便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石家大马场连石玉郎共来了五个人,现在已经变成了十截。五个人全都被拦腰斩断,那麻皮黑矮子石玉郎最为凄惨,上半截身子倒在门边,下半截却飞到了大路之上。地上都是血迹,连门上那气死风灯上也溅上了几点。门口两个司阍的家丁如睡里梦里,张口结舌地动也不动。许敬棠一把抓住一个家丁的领口,喝道:“到底出什么事了?”那家丁喉咙里却只挤出几声干干的声音,也不管话。其实不问也明白,那昙光正慢条斯理地在一具尸首身上擦拭着一柄长刀上的血迹。这刀足有五尺,多半便是方才他背在背上的那长布包。

    昙光慢慢地将刀口上的血迹擦尽,叶灵素扫了一眼四周的尸首,冷哼了一声,道:“原来大悲刀的传人又出世了。”

    昙光眉头一扬,脸上去仍然没有什么表情,向叶灵素行了一礼道:“这位定是武当叶真人了。家师在世时便向我说过,当年七大门派合围,叶真人是首先刺伤家师的人。”

    许敬棠也不知“大悲刀”是什么东西,“七大门派合围”按理也是件大事,但他却不曾听说过。但见叶灵素如临大敌,心中不由连连叫苦。此时高手云集,他自然也不怕昙光行凶,只是石玉郎不管再如何狂妄无礼,终究是石家大马场来为段松乔拜寿的,结果就是锻锋堂前被人腰斩为二,实在不知如何向大马场交待。

    叶灵素看了一眼地上的五个人,道:“当年印宗答应再不伤人,原来还是狼子野心不死,哼哼。”

    昙光又施一礼道:“叶真人所言差矣。家师自那次七大门派合攻之后,大彻大悟,从此再不伤人,二十七年来连蝼蚁的性命都没伤过一条。不过小僧所习是金刚禅,不避杀戮,请叶真人不要混为一谈。”

    这时段松乔和百慎也已出来了,一大群武林豪客跟在他们身后。这些人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因为来给段松乔拜寿才不得不收敛,此时听得门外发生变故,一大半人倒是兴奋多于意外。

    来拜寿原本也不能携带武器,但武林中人除了只工拳脚的,岂能不带武器?方才还藏在暗处,此时已有不少人拔出兵刃,闹嚷嚷地挤作一团,这寿宴几乎也成了个刀光剑影的鸿门宴。百慎和段松乔到了叶灵素身后,段松乔还不曾开口,百慎忽然惊道:“大悲刀!”

    昙光将长刀擦试净了,往肩上一扛,单掌竖在胸前,旁若无人地低声念着《往生咒》,也不再理百慎。将这《往生咒》念完了,他抬起头扫了一眼。许敬棠站在师父身边,只觉这两道目光如电抹,如雷震,如千钧巨石落下悬崖,心中又是一沉,还不等害怕,便看见百慎的身体也是微微一颤,低声道:“原来印宗真个有传人。”

    百慎沉默寡言,与段松乔闲聊时,倒是段松乔说,百慎偶尔插上一句,此时一见昙光,却当即开了金口。许敬棠听得身后那些贺客中有人道:“这个断成两截的麻皮是谁?”“那是关西石家大马场的少东啊。”“石家大马场的大风歌刀法也好生厉害,怎的死在这儿?是偷袭么?”有个人又低声道“只怕不是,五个人所处方位正是石家大风歌刀法的‘守四方’刀阵……”

    那人也不曾说完,许敬棠听得却不由动容。他看了看出言之人,认得那人是川西三雄中的诸葛阳。这川西三雄也是川中名手,诸葛阳据说还是诸葛武侯的后人,此人武功原算不得如何高明,却据说眼力绝高,天下武林门派无所不知,故虽然僻处川西,川西三雄也没做过什么惊人事业,名头却着实不小。此时听得他只看一眼看便已察出端倪,也当真名下无虚。石家大马场名声甚大,以众凌寡,原本已失江湖道义,他原本也觉得昙光杀人如此阴毒,心中大为不满,但听诸葛阳这般说来,石家五人是先以刀阵围攻昙光在先,昙光则是出手反击而已,倒也不能怪昙光狠毒。

    叶灵素冷哼了一声,道:“既然印宗当初已答应永世弃刀不用,为何大悲刀又有出世的一天?”

    昙光又行了一礼道:“家师二十七年苦禅,已将达天人之境,但只有一个关头一直参不破。他曾对我说过,刀在手与刀在心原本没什么不同,百慎大师精修佛理,只怕也早参透此理了?”

    百慎一合什道:“善哉,手中有刀是法我执,心中有刀是人我执,想不到印宗大师精进如此,竟已戡破皮相,实是令老衲好生佩服。”

    “我执”分法我执与人我执两种,小乘注重破人我执,大乘禅宗则要并破这两种执念。所谓“我执”,便是世俗人不懂无常之理,以为世间万相皆为实体,故有“我”之一念。这等佛理旁人自是不懂,叶灵素是道家,也不知昙光和百慎到底在说什么东西,见昙光不答己问,却去和百慎谈禅,心中大为不悦。他武功高强,但心地却不免稍嫌偏狭,此时心头怒起,脸上却仍是平平板板地没一丝喜怒之色,淡淡道:“既然手中有刀,那昙光大师只怕也已学好了令师的三十六路大悲刀法了?要为印宗报仇,便少打什么机锋,还是待贫道再见识一下大悲刀吧。”

    他的话音刚落,大袖一抖,已从中抽出一柄剑来。武当派太极两仪剑名震天下,叶灵素是武当派有数的高手,在剑上浸淫已垂五十年之久,二十七年前便已是武当派后起翘楚,如今更是天下少有的剑道大高手,这柄剑也不甚长,连柄不过二尺许,但一出袖筒,只觉寒气逼人,站得近了的人几乎要受不住这等寒气,纷纷退后一步。

    许敬棠也觉得肌肤生寒,不敢再站在师父身后,也随从退了一步。身后群豪又在窃窃私语,那见多识广的诸葛阳又低声道:“武当两仪剑分阴阳二手,叶真人的剑法如此阴寒,只怕还不曾到阴阳调和的至高境界。”他说归说,但许敬棠知道剑术之道如汪洋大海,任谁也无法穷其奥妙,叶灵素纵然未到至高境界,但剑身有如此寒意,这剑术定也是高明得紧了,诸葛阳点评起来头头是道,但若是他与叶灵素对敌,在这等极阴之剑下,恐怕连十招都接不住。

    叶灵素利剑甫出,昙光眉头忽地一扬,脸上神光大盛。他来时风尘仆仆,脸上身上都沾了尘土,也是个灰头土脸的小和尚而已,此时一张脸光润如玉,便如换了个人一般。他看向叶灵素,嘴角浮起一丝笑意,道:“叶真人若要指教,那是好得很,贫僧的金刚禅以杀证禅,一直迈不过这道门槛,能杀了叶真人这等大高手,定然豁然开朗。”

    百慎见叶灵素要动手,连忙道:“叶道兄,昙光大师已破人法二执,原本执刀与不执刀都是一般,不妨坐下来,一同参此至理。”

    叶灵素心道:“这百慎当年以一手百步伏牛神拳称雄,我们七大门派围歼印宗之时,他拳风如刀,大是威猛,怎的过了近三十年,当初雄风荡然无存,这当口还说什么参禅修行的,当真冬烘之极。”他武功极高,虽然也是个道士,但道家修行之道却学得甚少,道家也有打座练气之说,与佛门打座参禅极为相近,可他自小心性刚强,打了几十年座,修的只是一口真气,道家清静无为的道理向来是如东风吹马耳。在江湖上闯荡得久了,名声也一日大过一日,有时都忘了自己是个道士,只是凭掌中剑与天下英豪争雄。如今老了,更是姜桂之性,老而弥辣,此时听得昙光口气如此狂妄,更是激动少年时的雄心,他手腕一沉,喝道:“自然自然,杀了你也是斩妖除魔。”

    段松乔见两人说得僵了便要动手,虽然石玉郎死在门外,日后与石家大马场只怕多少会有点过节,若是叶灵素将这小和尚拿下了,也好在石场主跟前交待,但他打圆场惯了,向来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一边道:“叶真人,这位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