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品相关
写在北海之滨
转眼间,在此世间活了二十几年。
工作后,想写个社会题材的故事。此前在学校搞过一部,感觉很糟糕。
那年中秋节,丁先生自京城来青岛。下午,陪他在滨海木栈道上散步,把动笔的想法告诉了他。他问我写哪方面的。我说,一时说不清楚,题目倒想好了,叫“沧浪歌”。他说,那你就写吧。可真决定写也不容易,我的家不在青岛,我只是一个打工者。我白天工作,有时加班加到凌晨,有时礼拜天也不休息。甚至,一个月都不休息一天。我的工作,想必很多人都体会过,是些费心活。往往一阵子下来,搞得人身心俱累。一旦下班早点,或终于正常歇礼拜,读点书,构思这个小说,就算是莫大的享受。
这个小说就这样来的。不能埋怨工作,它保证了谋生,让我接触了很多。而且,是它容纳了我偶然而又不自觉的灵魂,如果还有的话,风似的灵魂。飘来飘往,多余的。
我很早参加的工作,昏天昏地好几年了。去年阴历四月十七那天,暂时辞掉某公司策划总监后,我就搬进了崂山。在个清静的小山村旁,我租了山脚下花圃中的房子,一边帮人家照看花,一边写这个小说。
我买了煤气灶,收拾好锅碗瓢盆,开始了近三个月的山中生活。我喜欢这个地方,更喜欢守着若大一个花圃。我把洁白的茶花,摆在窗台上。把从山上采的野蝴蝶兰,栽到闲花盆里,也摆放在窗前。白天,山中的蝉鸣和布谷鸟叫,成了我午间小睡的催眠曲。晚上,旁边树上或山岩上的猫头鹰,则像闹钟一样给我打鸣。还有几天,山下村里死了人,半夜里哭声连天的。到了白天出丧,又吹拉弹唱的。村人说,死者已逾八十,是喜丧。
一月中,大概有五六次暴风骤雨,都是在凌晨四五点钟发作。
那时我就得起身,把窗子关好,把书桌往床边一拉。因为窗子少块玻璃,雨会潲进来。幸好有蚊帐防着,不然真会被蚊子吃了。有时还得打上伞,看看大棚的门有没有被风鼓破,毕竟作了护花使者,得尽点责任。破晓时,天就放晴了。很多时候也是阴着。盘坐在炕上,向窗外一望,就能看到半山腰浓烟似的云雾。有时,整个山腰被遮掩,只能看到黛色的山头垂浮在半空中,那意境及色调,活象一幅美妙的水墨画。
在这里,我做了很多奇怪的梦。一天,我梦见一个绿油油的女人,坐在窗户上冲我傻笑。早晨醒来一开门,竟有一条一米来长的湛绿色蛇,正从门前徐徐爬过。我摸了棍子就吓唬它。它越跑我越追,嘴里还警告它,看你还敢再来勾引我!不过话又说回来,你再来,就不和你客气了!
后来,梦里就不再有美女蛇了,而多是小说里的人物。他们老和我争吵,我就由他们胡闹。其实,我只写下了小说的题目,最多给他们起了一些名字。是那些人物自己创造了整个小说内容。在他们面前,我无能为力,也无可奈何。尽管,我多次和他们发生过战争,可最终,我是以战俘的身份记录下了这一切。
最快时,一天能写九千字。写累了,就上山。
半山腰有几株毛桃树,那些毛桃都熟透了,没人管也没人摘,我就摘下山来洗了吃。口水溅到地上,跟血一样红。说起上山来,我还爬过一次。那次有点特别。那是我刚来的第二天,极热,没动笔写。竟愣头愣脑的爬起山来。爬到半山腰,衬衫就湿透了。而且也没路,得自己寻觅着上。但心里总觉得风就在上面,就毅然要爬上去。
这山看起来就几百米,可竟然阶梯状分作几段,一座山头接着一座。刚上一段,以为到顶了,抬头又是一段。这就累了。从九点钟开始,边歇边爬,整整爬了两小时,十一点多才到了山顶。坐在长满铜锈色苔藓的大石头上,望着东面远处的大海,果然有风徐徐吹来。但终抵不过当头烈日。
下山时就犯难了,照来时的路回,显然太费劲。倒是山的左面,是两个巨大斜坡累叠到底的。心想,就从那边下吧。这里也是无路,而且陡,我就抓者树枝下。到了山脖颈,竟是一片半裸的岩石带,上面覆盖着风化的沙子,零星的小草。我穿的是皮鞋,蹲在岩石上往下走,是有粘性的。但就在快下到底时,一不留神还是踩在了沙子上。这一下,我就一屁股仰在上面滑了下去。滑到底部的草上,冲劲很大,但还是被我一下抓住了一棵矮松。右手掌蹭去了一块皮,左手食指被划伤,血滴在草上,像红色的露珠。
站起来一看,这草坡竟是长在崮头上面的,往下几米开外,是十几丈高的断崖。手立马就不疼了。当时想,要是摔下去死了,人们是不会发现的,我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亲朋好友都不知道。他们会作何感想呢?
人生,真是一个偶然。
我的生日就在这期间过的。六月初九那天,我给自己放了假。我到园里拔了几棵葱,挖了几块新鲜土豆,这些都是老花农种的,老嫌我不吃,这回我就没跟他客气。咱又不是八路军,八路军不动群众一针一线。我还在下面村子里借了自行车,到七里外的镇子上赶大集。我称了些鸡块好炖土豆,又向包水饺的买了二十二个生饺子,准备回去自己下。炖了鸡块和土豆,炒了盘鲜海蛤蜊,最后还拌了一个香菜黄瓜。两荤一素,一瓶崂山啤酒,二十二个水饺。
本来,说好让花农来园里一块吃,他有事没来。他在村里的家,我又不知道。我也真够铺张的,一个人自斟自饮起来。而且还有响蝉伴乐,布谷打拍,倒是尽性。剩下的,到下午又凑活吃了一顿。如此爽哉,人生几何啊!
我来的时候,山脚下的玉米苗仅一尺来高。今年又闰了个二月,当我离开时早熟的玉米棒子都被掰掉了,只剩下一具残躯,在风中摇曳。好不可怜,好不萧瑟。想它的身后,也必有严冬。
生命,生命。我一抬头,风的眼神漠然穿过。更远处,山脚下的马路上,车辆如梭。搬出一大堆行李后,和人、物挥手告别,低头转身。乘着咯咯颠颠的小三轮,流淌在弯弯曲曲的土路中。
我不知道这是到哪里去,没有语言,鼻子刺痛,只想找个地方大哭。
正文
转眼间,在此世间活了二十几年。
工作后,想写个社会题材的故事。此前在学校搞过一部,感觉很糟糕。
那年中秋节,丁先生自京城来青岛。下午,陪他在滨海木栈道上散步,把动笔的想法告诉了他。他问我写哪方面的。我说,一时说不清楚,题目倒想好了,叫“沧浪歌”。他说,那你就写吧。可真决定写也不容易,我的家不在青岛,我只是一个打工者。我白天工作,有时加班加到凌晨,有时礼拜天也不休息。甚至,一个月都不休息一天。我的工作,想必很多人都体会过,是些费心活。往往一阵子下来,搞得人身心俱累。一旦下班早点,或终于正常歇礼拜,读点书,构思这个小说,就算是莫大的享受。
这个小说就这样来的。不能埋怨工作,它保证了谋生,让我接触了很多。而且,是它容纳了我偶然而又不自觉的灵魂,如果还有的话,风似的灵魂。飘来飘往,多余的。
我很早参加的工作,昏天昏地好几年了。去年阴历四月十七那天,暂时辞掉某公司策划总监后,我就搬进了崂山。在个清静的小山村旁,我租了山脚下花圃中的房子,一边帮人家照看花,一边写这个小说。
我买了煤气灶,收拾好锅碗瓢盆,开始了近三个月的山中生活。我喜欢这个地方,更喜欢守着若大一个花圃。我把洁白的茶花,摆在窗台上。把从山上采的野蝴蝶兰,栽到闲花盆里,也摆放在窗前。白天,山中的蝉鸣和布谷鸟叫,成了我午间小睡的催眠曲。晚上,旁边树上或山岩上的猫头鹰,则像闹钟一样给我打鸣。还有几天,山下村里死了人,半夜里哭声连天的。到了白天出丧,又吹拉弹唱的。村人说,死者已逾八十,是喜丧。
一月中,大概有五六次暴风骤雨,都是在凌晨四五点钟发作。
那时我就得起身,把窗子关好,把书桌往床边一拉。因为窗子少块玻璃,雨会潲进来。幸好有蚊帐防着,不然真会被蚊子吃了。有时还得打上伞,看看大棚的门有没有被风鼓破,毕竟作了护花使者,得尽点责任。破晓时,天就放晴了。很多时候也是阴着。盘坐在炕上,向窗外一望,就能看到半山腰浓烟似的云雾。有时,整个山腰被遮掩,只能看到黛色的山头垂浮在半空中,那意境及色调,活象一幅美妙的水墨画。
在这里,我做了很多奇怪的梦。一天,我梦见一个绿油油的女人,坐在窗户上冲我傻笑。早晨醒来一开门,竟有一条一米来长的湛绿色蛇,正从门前徐徐爬过。我摸了棍子就吓唬它。它越跑我越追,嘴里还警告它,看你还敢再来勾引我!不过话又说回来,你再来,就不和你客气了!
后来,梦里就不再有美女蛇了,而多是小说里的人物。他们老和我争吵,我就由他们胡闹。其实,我只写下了小说的题目,最多给他们起了一些名字。是那些人物自己创造了整个小说内容。在他们面前,我无能为力,也无可奈何。尽管,我多次和他们发生过战争,可最终,我是以战俘的身份记录下了这一切。
最快时,一天能写九千字。写累了,就上山。
半山腰有几株毛桃树,那些毛桃都熟透了,没人管也没人摘,我就摘下山来洗了吃。口水溅到地上,跟血一样红。说起上山来,我还爬过一次。那次有点特别。那是我刚来的第二天,极热,没动笔写。竟愣头愣脑的爬起山来。爬到半山腰,衬衫就湿透了。而且也没路,得自己寻觅着上。但心里总觉得风就在上面,就毅然要爬上去。
这山看起来就几百米,可竟然阶梯状分作几段,一座山头接着一座。刚上一段,以为到顶了,抬头又是一段。这就累了。从九点钟开始,边歇边爬,整整爬了两小时,十一点多才到了山顶。坐在长满铜锈色苔藓的大石头上,望着东面远处的大海,果然有风徐徐吹来。但终抵不过当头烈日。
下山时就犯难了,照来时的路回,显然太费劲。倒是山的左面,是两个巨大斜坡累叠到底的。心想,就从那边下吧。这里也是无路,而且陡,我就抓者树枝下。到了山脖颈,竟是一片半裸的岩石带,上面覆盖着风化的沙子,零星的小草。我穿的是皮鞋,蹲在岩石上往下走,是有粘性的。但就在快下到底时,一不留神还是踩在了沙子上。这一下,我就一屁股仰在上面滑了下去。滑到底部的草上,冲劲很大,但还是被我一下抓住了一棵矮松。右手掌蹭去了一块皮,左手食指被划伤,血滴在草上,像红色的露珠。
站起来一看,这草坡竟是长在崮头上面的,往下几米开外,是十几丈高的断崖。手立马就不疼了。当时想,要是摔下去死了,人们是不会发现的,我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亲朋好友都不知道。他们会作何感想呢?
人生,真是一个偶然。
我的生日就在这期间过的。六月初九那天,我给自己放了假。我到园里拔了几棵葱,挖了几块新鲜土豆,这些都是老花农种的,老嫌我不吃,这回我就没跟他客气。咱又不是八路军,八路军不动群众一针一线。我还在下面村子里借了自行车,到七里外的镇子上赶大集。我称了些鸡块好炖土豆,又向包水饺的买了二十二个生饺子,准备回去自己下。炖了鸡块和土豆,炒了盘鲜海蛤蜊,最后还拌了一个香菜黄瓜。两荤一素,一瓶崂山啤酒,二十二个水饺。
本来,说好让花农来园里一块吃,他有事没来。他在村里的家,我又不知道。我也真够铺张的,一个人自斟自饮起来。而且还有响蝉伴乐,布谷打拍,倒是尽性。剩下的,到下午又凑活吃了一顿。如此爽哉,人生几何啊!
我来的时候,山脚下的玉米苗仅一尺来高。今年又闰了个二月,当我离开时早熟的玉米棒子都被掰掉了,只剩下一具残躯,在风中摇曳。好不可怜,好不萧瑟。想它的身后,也必有严冬。
生命,生命。我一抬头,风的眼神漠然穿过。更远处,山脚下的马路上,车辆如梭。搬出一大堆行李后,和人、物挥手告别,低头转身。乘着咯咯颠颠的小三轮,流淌在弯弯曲曲的土路中。
我不知道这是到哪里去,没有语言,鼻子刺痛,只想找个地方大哭。
卷一:春梦·;诀〈1〉
“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李白
西安东郊灞桥区,古又叫灞陵,埋葬的是汉文帝。
唐朝时,送人送到了灞桥,就折柳作别,那情景往往令古人神伤,因而灞桥又叫“消魂桥”。
诗中之“乐游原”,即今“白鹿原”,灞河流经它北面,澶河流经它西面。两河均为“八水绕神京”之一,在白鹿原西北方汇入黄河。河里面的柳树,自古茂密阴森,每逢阳春时节,柳絮如棉如雪,漫天飞滚。
“灞陵飞雪”,是长安八大胜景之一。
唐都大学就在乐游原下,澶河左畔,一到春天,连绵不断的柳絮,飞入宿舍,荡进教室,风雪凄迷的。不过这会儿,一些男女却无法欣赏、陶醉了,他们正上演着“灞陵伤别”。眼见飞鸟各投林,剩下白茫茫一片,细看来不是柳絮,点点是离人泪!在毕业即失业的今天,偶然站在宿舍窗前,只见白茫茫中全飘着四个字,前途渺茫。一时间,梦已随风万里,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杨灵涵就是其中之一,在象牙塔里狂怪不已,出去了不知道何去何从。
他倒不是为工作发愁,毕业对他而言,和没毕业差不多。暑假搞过推销,寒假做过文员,读书之余还卖书,什么酸甜苦辣、跌打爬滚,农民的儿子嘛,本身就娇贵不了哪里去,根本算不了什么。
他最大的痛苦,是绝望了,心空了,是活得没一点意义了。
现在舍友们还怪他,说他不该钻究那些玄乎的东西,哲学可是面对死亡的游戏,不是谁能随便搞的。绝望的杨灵涵一想到死,心里就骂开了自已,不就是心空了吗,至于死掉吗!哪有天天想死的,好死不如赖活着,瞧你那熊样!接着又骂起“绝望幽灵“来,狗日的,我可警告你,我心里有刀山火海,你最好滚远点,你要来了,非让你灰飞烟灭不可!既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那就“奉命赚钱”吧。
这命是不死就得解决活,由不得谁不认!
杨灵涵很熟悉汉唐时报社,实习就是在那。报道那天,他直接去了社会新闻部。门是开着的,若大的办公室里,只有两个人,一个女的在伏案写作,一个男的在电脑前上网。电脑里放了一曲摇滚,是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第一个和杨灵涵说话的是小张,就是那个女的,小张热情的让他坐着,然后就去了总编室。杨灵涵坐下后,男的回头冲他裂了一下嘴,就又转回去忙自个的了。
从窗户里望下去,一个清洁工正在打扫院子。昨晚的雨真不小,打得宿舍窗子啪哧啪哧响。看着满地落叶,听着那首“梦回唐朝”,作词/丁武:
菊花、古剑和酒,被咖啡泡入喧嚣的庭院,异族在日旦膜拜古人月亮,开元盛世令人神往。风!吹不散长恨;花!染不透乡愁;雪!映不出山河;月!圆不了古梦,沿着掌纹烙着宿命,今宵酒醒无梦,沿着宿命走入迷思,梦里回到唐朝。今宵杯中映着明月,男耕女织丝路繁忙!今宵杯中映着明月,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今宵杯中映着明月,纸香墨飞词赋满江!今宵杯中映着明月,豪杰英气大千景亮!今宵杯中映不出明月,霓虹闪烁,歌舞升平。今宵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