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宫汉女-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线甚是昏暗,有些浑浊,福临伏在御案上,一副累极的模样,神色很是不豫,我命小丫头将衣服放下,挥手要他们都出去了,一面把殿中的几扇大窗都打开来,殿里霎时明亮清净了许多。福临抬头,见是我,脸上现出些许欢喜,道:“妹妹怎么来了?”我轻笑:“给您送新衣服来了。”福临扫了一眼放在塌上的吉服,有些厌恶的转过头来,若有所思的问道:“吴三桂,仿佛是你的干爹。”我一惊,问道:“九哥怎么突的想起这个来了。”大清王朝在建国初年,曾经分封了四位汉族亲王,我的父亲为定南王,吴三桂为平西王,两家常有往来,为了实现四位汉王利益相共,唇齿相依,四王互相结为儿女亲家,因父王将此事看的颇淡,当时我与庭训又皆年幼,便将我许给了平西王吴三桂做干女儿,也算不脱离其他三人。当年定南王府遭到横祸,只剩我一个孤女,岳乐将我带进宫,太后收我做了女儿,养在身边,后来吴三桂曾上了个折子,陈述了我与他的父女关系,要接我去云南平西王府照顾,太后以喜欢我为由拒绝了他,不想,福临竟还记得此事。福临道:“我只随意问问,正好,我陪妹妹一起回慈宁宫吧。”我又怎么会忘记太后的嘱咐,笑道:“就算九哥想赶我走,也得先把衣裳试了,好让妹妹回去交差啊。”福临满脸的不情愿,也只得让吴良辅进来为他试衣。去慈宁宫的路上,我笑道:“九哥总算给了妹妹面子,好歹试了衣裳。”福临苦笑道:“额娘让你去,我不得不穿。”我只笑道:“额娘知道你不会对我发脾气,才会让我过去的,咱们皇上脾气大,听说怎么都不肯试衣服。”他亦知,我是指前几天,内务府的人把刚制好的吉服送去了乾清宫请皇上试穿,可福临怎么都不肯穿,还发了好大的脾气将人给轰了出去,太后没法,只得要我去,因为从小,福临都是让着我的。进得慈宁宫东暖阁,太后正在塌上端坐着看书,瞧见我们进去了,方才放下书,笑道:“皇帝的礼服可还合适吗?”福临答道:“回额娘,正合适。”太后命在另一塌上他坐下,我只站在太后身侧为太后揉捏肩膀,太后仔细的打量福临的神色,目光中充满了慈爱,片晌,柔声问道:“福临,可是有话要和额娘说?”福临道:“是,关于吴三桂的事情额娘怕也听说了。”我知福临是要向太后问策,此等朝廷大事,我不方便旁听,忙向太后告退,太后却道:“贞儿且不必忙着回避,听听也无妨。”我只得坐在一旁,只听太后道:“皇帝是怎么想的呢?”福临一愣,偷看了一眼太后的神色,瞧太后只是盯着自己,才张口道:“儿子觉得郑亲王和螯拜的话各有道理,一时拿不定主意。”说完,也不敢再抬头瞧太后。太后面上有些淡淡的失望,道:“两害相存,取其轻,这又何尝不是一样。”福临此时倒有些明白,问道:“额娘的意思是,他们的话都有一部分的道理,但是要按眼前的形势,找出最有利的办法。”太后点点头,继续问道:“皇帝认为此时我们大清国最需要的是什么?”福临略一思索,答道:“是政权稳固,四海一统。”太后道:“若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依重这些骁勇的将军们去浴血奋战,皇帝要记着,明朝不是灭在我们大清的手里,而是毁在他们自己手里,如果崇祯皇帝对文臣武将多几分的信任,我们大清或者此时也没能入主中原。”福临犹豫道:“可是,万一吴三桂真的有反心又如何?”太后道:“吴三桂已然背明投清,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再背叛清庭,对于此人,皇帝只需以恩宠笼络之,万不可轻生猜忌之心,否则他每日惶惶不可终日,惟恐你加害于他,不敢反也会被逼反。”又道:“就算他真的在寻找崇祯遗子又如何,明朝气数已尽,哪怕崇祯活在人世也无可奈何,又何况一小儿,再说,吴三桂如今已是辖属一方的王爷,他实在没有必要去为自己招惹不必要的麻烦,若真的找到,恐怕第一个要杀那个孩子的就是他。传言是否属实还有待查证呢。”福临此时已完全明白,一扫刚才的阴郁烦闷,郎声道:“儿子知道怎么做了,谢额娘教诲。”太后面色凝重,语重心长的道:“皇帝,为君之道,你尚要仔细摸索,做一个好皇帝不是那么容易的,从来都是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先祖们打下这片江山,你可要守住守稳了才是。”福临起身拜答道:“儿子一定不让额娘失望,这就去办正经事了。”说罢,带着吴良辅退了出去。太后说了许多,显是有些累了,我斟了杯茶递过去,太后只抿了一口,便把茶放下,道:“咱们到花园子里头走走吧。”慈宁宫花园中树木以松柏为主,间有梧桐、银杏、玉兰、丁香,大多种植在咸若馆前和临溪亭周围,花坛中则密植牡丹、芍药。其春华秋实,晨昏四季,各有不同的情趣。此时正是芍药盛开的季节,烂漫挥洒,千娇百媚,太阳底下看过去,一片繁盛。我扶太后来到绿云亭,小宫女们在背后轻轻打着扇子。苏麽麽命人搬来躺椅,太后躺在上面,半晌不语,竟是睡下了。午后,福临下了一道圣旨,加封平西王吴三桂长子为平西王世子,并褒奖吴三桂的战功,然而皇上身边的贴身侍卫倭赫却不见了踪影。
第七章
那日陪同太后从花园回来,心里就只觉得闷闷的,命碧裳磨好墨,便静静的立在窗前习字。在未进宫之前我曾在岳乐府中住了一段时日,因当时孝服未除无法入宫,太后又恐在行馆疏于照顾,岳乐便将我带回了自己的府邸。那时老安郡王尚在人世,岳乐极是清闲,每日都与我相伴。日子久了,我发现每当他心有烦忧之时,总是不做声的默默习字,写完几幅之后,又恢复成平静的模样,岳乐告诉我,身在皇族,虽比常人尊荣富贵,却也有太多的无奈和约束,就算你有天大的委屈和忧闷,也不能随意表露出来,那么多双眼睛在看着自己,甚至别有居心的就会利用这些生出事端,他自小的时候就养成了这种习惯,不开心的时候就习字,满心的情绪可以肆意挥洒在一尺白卷之上,似乎那些烦恼也随之一笔勾销。后来,我进宫了,慢慢长大,越来越能体会他的心境,再后来,我也习惯了用习字去排解自己的心绪。近些日子,太后总是有意无意的在她与皇帝商议政事之时要我旁听,我不敢想这意味着什么,只是心里慌乱的异常。阿离悄悄走进来,将一封信放在桌上,轻声道:“安郡王帐下派人送战况回来,家书中有给格格的信。”我心内一喜,扔下笔,将信拿在手中,雪白的薄薄信封上赫然是岳乐俊朗有力的大字“四贞亲启”,看着那熟悉的字体,蓦然觉得一阵莫明的心安,一时竟不急着看信,只是用手指来回在信封上摩挲着。阿离好笑的看着我,道:“格格,您倒是拆开来看看啊,小顺子还在等着拿您的回信呢。”我的脸微微发烫起来,掩饰的转过身去,小心拆开拿出一页纸来“四儿,可安好?刚打完一场胜仗,虽艰难,却丝毫不觉劳累,倒觉得思念更让人疲倦。本有千言万语,竟不知如何说起。从未象此刻这般希望你在身旁,若得你陪伴,关山大漠也会变成秀丽江南。戎马倥峒间极是仓促,我很好,勿念。”短短的几句话,却一扫这些日子的阴郁迷惘,我又何尝不想只在你的身边,富贵繁华还是雪夜寒窑,问问自己的心,搁哪儿更安生罢了。哪怕是四海为家,漂泊流浪,又何妨。阿离已为我备好了纸,我略一思索,只在纸上写下:“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相思啊,本就是难以说清楚道明白的东西。转眼,已是皇帝大婚的日子了,在前一夜宫女和太监们几乎没有阖眼,各宫里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大红色。我亲自带了人去坤宁宫布置新房,生怕差了什么。苏州织造定织、绣了全套的龙凤双喜门帘、床帐,此时也都挂在了洞房内,屋内所有的摆设上也都贴上了大红的喜字剪纸。老麽麽笑着对我说:“奴婢这是第二次瞧见皇帝大婚了,第一次是前朝皇帝大婚,可远远比不上当今万岁爷啊。格格瞧瞧,这满屋的宝贝。”我亦笑,老麽麽说的没错,这屋子里哪一件都是稀世奇珍,触目之处,皆是金灿灿红艳艳的,就象是看见春色里的嫩绿,冬日里的雪白,让人置身于一种不真实的纯粹里头,不知所以,朦胧间却欢喜异常。皆因这是满清皇室第一次皇帝大婚,又是及其重要的一次满蒙联婚,几乎倾了国库之力来操办这次婚礼,可也因为这样,福临的不满越来越深,一早起就面布乌云,直到瞧见太后几欲发怒的脸色才勉强露出来点喜色,我不禁有种深深的忧虑。:“格格,格格,迎亲的队伍马上就要到乾清宫了,太后要您赶紧过去呢。”朱颜急急过来回道,我急忙向前头走去。到了乾清宫,皇帝和太后已经端坐在御座之上,今日皆是朝服在身,我亦不例外,底下满满的站着满蒙亲贵大臣,个个翘首已待,盼望目睹大清皇后的风采。我悄悄走到太后身侧站着,福临只是深深的看着我,目光里充满了无奈,想说什么,终是没有开口。忽听喜乐由外及内的传来,皇后的凤驾已经从大清门抬了进来,到了乾清宫殿外落轿,皇后在宫女的搀扶下,着大红色锦服,披五彩绣帔,金凤盘绕,珠翠盈头,满身珠光宝气,徐徐步行上殿。顿时殿内一片安静,人人都盯着大清开国的第一位皇后,只见她容色秀丽,明眸皓齿,脸上没有半分的拘谨和不安,有的只是骄傲和尊贵。礼部尚书捧读了玉册,鸿胪寺正卿赞礼,引导皇后跪伏听命。读完玉册,鸿胪寺正卿引导皇后起身,文华殿大学士捧上皇后宝瓕,武英殿大学士捧上皇后瓕绶,由坤宁宫总监跪接,转授给宫眷佩在皇后身上。此时,福临从宝座上走下去,牵皇后的手缓缓走上御座,共受朝贺。礼毕,四位福晋引着皇后朝坤宁宫洞房走去,待走出了我的视线,我才想起刚才只顾看皇后,却忘记留意博果儿的福晋。皇帝在乾清宫宴请诸亲贵大臣,我陪着太后回慈宁宫,内外命妇们已在慈宁宫等待多时,太后进得殿来,贺喜声不绝于耳,一时间,慈宁宫内莺莺燕燕,珠光宝气,脂粉香气,热闹无比。我只觉得累,从大半夜就开始在慈宁宫,乾清宫,坤宁宫来回奔波,又站立多时,腿脚早已酸麻的厉害。太后在塌上坐下,又命我坐在身侧。我这才瞧见,陈嫔也挺了近八个月的肚子站在人群中随班道贺,此时虽已是八月,仍躁热无比,更何况挺着肚子穿着朝服的她,汗水把脸上的脂粉都打湿了大半,心下隐隐有些不忍,又想着若出了什么岔子,大喜之日的恐怕太后不喜,遂强忍下心中的厌恶,拉拉太后的衣角悄悄指给她看。太后给苏麽麽使了个眼色,苏麽麽忙道:“今儿个太后欢喜,诸位福晋夫人可随意在花园子里头走走瞧瞧,上了年纪的福晋就在这陪太后说说话吧。”此话一落,年轻的福晋格格们忙各自寻了素日交好的出了殿门,只余了几位老福晋和皇上的几个嫔妃在眼前。太后命给几位福晋赐座,又对陈嫔等道:“忙了几日了,都各自回去歇歇吧,陈嫔就不用来伺候着用膳了,好生养着吧。”诸妃大喜,谢着跪安了。我起身拿了几个厚厚的大迎枕,堆在太后的背后,扶她斜倚在上面。老安郡王福晋将我拉至身侧,抚着我的手,面上尽是欢喜和慈祥,笑道:“到底是太后有福气,这样贴心的女儿再没有第二个。”老巽亲王福晋接口道:“不知道将来谁有这个福分呢。”我不禁羞红了脸,我知道岳乐的额娘已经向太后提了无数次,希望早日能完成这门婚事,岳乐在遇见我之前已经有了福晋,可惜因病早逝去了,只留下一子,岳乐至今未娶嫡福晋,身边只几个没有名分的侍妾,是老安郡王福晋硬许给他的。说亲的人踏破了安郡王府的门槛,岳乐只是不许,老安郡王福晋只得对外人说先福晋去世不久,那么着急续娶未免太过薄情,私下里人人却都晓得,岳乐是在等着我。有时,我都不敢想象,如果庭训已然不在人世了又该怎么办?太后每每提起亦是着急,只加派人手去追查。胡宫山前些日子回宫,不久就又出宫,说是游历,我却知,是太后命他亲自去寻找庭训了。太后尽管没有说,我也很是清楚,如果真的庭训不在人世了,那么定南王府的重担只得由我一力承担了,这亦是太后要我听政的原因,她希望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能担的起。大喜的日子里,我的心蓦然生出些须凉意。只听太后笑道:“这个女儿,轻易我是绝舍不得嫁出去的。”正说着,只听外头太监通报:“贵太妃到。”贵太妃缓缓走了进来,欲跪下,太后已命苏麽麽搀住了,笑道:“姐姐快请坐。”太妃亦不推辞,斜坐在太后旁边的塌上,道:“今个皇上大喜,我竟来晚了,还请太后不要见怪。”说是如此,脸上不见欢喜之色,就连因姗姗来迟应有的惶恐都不曾有一丝表现出来。太后依然是亲热的笑道:“姐姐必是有事耽搁了。”又道:“博果儿成婚后,我竟一直不得见他的福晋,博果儿如今出息了,听外头王爷们说,练兵练的极好的,我还正想着,等皇帝大婚忙完,要给博果儿进封呢。”太妃闻言,眼底露出一丝欢喜,笑道:“那我要替博果儿好好谢谢太后了,等他练兵回来要他来给太后磕头。”下头福晋们忙凑趣,家长里短的直听的我不耐烦,太后见我心不在焉,笑道:“贞儿,别跟我们这些老人家呆一起了,去皇后那瞧瞧吧,你们姐妹几年不见,该有得话说了。”我这才想起皇后来,应着出去了。刚到坤宁宫洞房外就听到皇后的声音,她的声音是与众不同的,总是带着一种盛气凌人的骄傲,我知道那是她与生俱来的,天下间恐怕任哪一个女子处在她的地位,都会如此,美貌,地位,尊崇,普天下她都是独一份的。我喜欢她的不矫柔造做,即使任性了些,却也是真实的。:“朵云,我不喜欢喝茶叶,你给我倒奶茶来。”皇后一把清亮的声音带着不容拒绝的口吻道。:“娘娘,王爷说了您嫁进宫就要一切随皇上的喜好,皇上喜欢喝茶叶,您喝习惯了就好了。”朵云细声细气的劝道,朵云是皇后的贴身使女。:“爹爹这是什么话,怎么没有跟我提过?”皇后显是有些不满。:“王爷说给奴婢听,要奴婢在娘娘进宫后再告诉娘娘。”朵云答道。我再也掌不住笑了起来:“多年未见,王爷还是这样可爱,想是当面说与姐姐,怕姐姐给他弄的又失了一回面子吧。”谁都知道,科尔沁王爷一世英豪,却惟独怕了这个女儿。皇后一眼看见是我,欢喜起来,从床上下来紧紧抓住我的手:“贞儿,你怎么才来看我。”朵云笑着给我请安,我和皇后手牵着手一同坐在窗边塌上,笑道:“朵云,你说,你们家王爷是不是这个意思。”朵云笑道:“奴婢不敢猜测王爷的意思,不过也应该和格格说的差不离吧。”我又笑了起来,皇后亦笑:“死丫头,还不出去斟茶,只在这里饶舌。”朵云和阿离走了出去,只留我和皇后在洞房里。她嘟着嘴道:“这一天,可把我折腾死了,哦,不能说死字是吧,唉,也不知哪里来的那么多规矩,连我走路都要规定几步到哪,贞儿,你怎么在这里过的这些年啊。”我怜惜的看着她,道:“等日子久了,你慢慢习惯就好了。”皇后拉着我的手,美丽的脸上满是笑容:“我真欢喜,从此咱们就一直在一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