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孩子走出社会后面临的还是一个严酷甚至是丑恶的世界,如果孩子表现得太纯净,这对他的竞争和生存是极为不利的。就象一个生活在没有病菌的真空中的人一样,他只能生活在理想的环境之中,一但走出这种环境,等待他的就只有疾病和死亡,原因很简单,他没有一点免疫力。
这不由使我想起京剧《智取威虎山》里的扬子荣。扬子荣为什么能够在狡诈的土匪面前不露破绽、应付自如,这和他的生活、成长环境是分不开的。换句话说,杨子荣从小就在社会这所大学里摸爬滚打,对社会阴暗、丑陋的一面是很了解的甚至还尝试过。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杨子荣的世界观得到了深刻的改造,沉淀在他性格上的假、恶、丑因子受到真、善、美的规范和引导,就慢慢转变成一种随机应变、处惊不变、机智勇敢的才能,并使他最终成为一名侦察兵……我想,只要世界上还有敌我,还有正义和邪恶,还有权术和手腕,那么这种敢于说谎话,并且说过后能做到脸不红心不跳的素质对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群众利益、个人利益来说都是需要的,这种素质在正义、公正、合理这个大舞台施展起来,就是一种智慧、胆识……
所以,有时侯适当和善意的谎言还是需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个人健全性格的需要。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即使在目前这样的文明水平,真、善、美还是世界的主流道德判断标准,而且总的来说,真、善、美占据着明显的上风。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说,今天对星星说谎的纠正都是必要的。
不过,对问题多想想也是有害无益的。
这又使我产生一个联想:如果在和平年代,扬子荣性格上的这一个层面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呢?
星星的“第一个”还不止于此。有一天星星从街上回来,去拿了几个广柑出来让我剥。我没有在意,随便就把剥下的广柑皮丢到地上。
“看嘛,”陆敏娟抱怨地说,“妈才扫了的,你又把广柑皮丢到地上!”
星星在一旁也帮腔说:“奶奶才把地扫得干干净净的哎!”
“星星,你还会用形容词哎!”我夸奖她说。
我们都笑了起来,在我的印象中,“干干净净”大概是从星星嘴里说出来的第一个有水平的形容词了,而且是一个成语形容词。
一会儿,星星躺在凉板椅上,发现了在晾衣绳上挂着她的几件衣服。
“这是我的,”星星指着一件一件衣服说,“这也是我的,这些都是我的。”
陆敏娟感叹地说:“星星真聪明,还会对事物进行概况呢!”
这个时候,电视上正在播扬子电器的一个广告,其中有一个画面有“扬子电气”几个字。
“那不是‘气球’的“气”字啊!”星星指着电视画面得意地说。
睡觉前,李雪莹先洗了脚,然后又准备给星星洗,但星星要自己洗。她用小手提着裤子,嘴巴微微张开着,脸上挂着可爱的微笑,双脚在水里轻轻地互相搓擦,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情。“洗完”脚后星星还要自己用帕子擦脚,而且她还不让李雪莹拧帕子,要自己拧。她学着大人的样子把帕子在水里搓了搓,然后捞起来拧。但因为她力气不够,帕子完全拧不干。但星星却不管这些,她把身体微微后仰,把脚高高抬起来,然后就用水淋淋的帕子就往脚上擦,但她不但没有把脚擦干,还把水滴到裤子上。
李雪莹和星星去睡觉的时候,我还在客厅看电视。
李雪莹开始给星星脱衣服让她睡觉。
“妈妈,你洗脚没有?”星星明知故问。
“你看到我洗了的哎。”李雪莹提醒她。
星星指了指客厅说:“爸爸没有洗。”
李雪莹说:“他把电视看完了就来洗。”
星星又想起了什么,她对李雪莹说:“妈妈,爸爸昨天给我洗脚的。”
李雪莹解释说:“爸爸给你洗脚是喜欢你哎!”
“那今天爸爸没有给我洗脚哎!”星星有点疑惑地问。
李雪莹故意问:“那今天爸爸喜不喜欢你呢?”
“不喜欢。”星星有点怅然地说。
李雪莹纠正说:“不对,虽然爸爸今天没有给你洗脚,但是他还是喜欢你。”
星星想李雪莹和她一起睡,就对李雪莹说:“你洗脚了,那你睡噻。”
李雪莹说:“我马上就睡。”
隔了一会儿,星星看李雪莹还没有睡,就问:“你还要等爸爸吗?”
“我才不管他呢,”李雪莹故意撇撇嘴说,“我们各自早点睡哟。”说着李雪莹就睡下了。但睡下后,星星一时还睡不着,一会儿在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一会儿又在唱《小竹杆,三尺长》。原来,星星今天得了表扬,也有点兴奋呢!
二十 “1、2、3、4……”
“1、2、3、4……”
在这个世界上,父母对儿女的态度不外乎这样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偏向于强势儿女一边,第二种是偏向于弱势儿女一边,第三种是保持中立。不管是爱弱嫌强还是爱强嫌弱还是保持中立,在现实生活每一种模式都能找到许多例子。至于一个具体的家庭的父母儿女之间的关系到底是哪种模式,这主要还是取决于父母的性格和儿女的性格的关系。
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父母(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母亲)对儿女的态度就属于“爱强嫌弱”型的,母亲对我们这样的弱势子女一直是比较刻薄的。这特别反映在对星星的家教上,集中表现就是我行我素,根本不理睬我们的意见,我对此早就心怀不满。表面上看,母亲还是很爱星星的,但我总觉得这种爱没有陆敏娟显得真诚,好象这种爱必须得借助一个中介物才能实现,这个中介物就是陆敏娟;因为陆敏娟对星星是非常喜爱的,所以,母亲也“被迫”喜爱。
在一个大家庭里,如果父母尚有一定的影响力的话,父母和儿女的关系仅仅是其中的一条主线,另外还存在着一条更重要的主线,这条主线一般是由家庭中各个子女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决定的;这条主线的牵线人就是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突出的子女,它在家庭关系中起作决定性作用的。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毫无疑问,陆敏娟是这条主线的牵线人。她就象大家庭里的一种微妙的催化剂,对大家庭里的各种化学反应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幸运的是,陆敏娟这个大姐姐当得确实很够格,在为人处世方面很公正得体。可以这样说,正是她良好的人品,才保证了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气氛基本能够沿着和谐和友爱的轨道运行。
1991年元旦对于我们这个家庭来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这一天,我终于从乡下“调进”县城了,而且转了行我考取了县广播站的编辑。虽然现在只是借调,但如果不出意外,正式调动也是迟早的事情。但是,这件事并没有缓解我和母亲的矛盾,道理也很简单,虽然我调进了城,但是我在大家庭中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而我和母亲之间矛盾并不是仅仅局限在家教方面,而是性格上的根本冲突。
我的性格比较直爽,看不得母亲种种的势利表现,每次母亲对我们不满进行抱怨的时候我几乎都给予坚决反击,所以,我和母亲的矛盾在一步步发展。终于有一天,一句话不对头,我们就和父母分开吃饭了,我和李雪莹就进了县委的食堂。
我和李雪莹是分开和父母吃饭了,但星星绝大部分时间还是跟着父母一起吃。永丰小学在作息时间上是实行的所谓“老半天”的制度,就是中午休息的时间比较短,下午放学的时间稍微早一点,这样,便于离家比较远的农村孩子能够基本保证一日三餐,同时,孩子回家去后,也可以帮着大人做一点家务。但即使是“老半天“,李雪莹他们也要下午一、两点钟才回来。所以,中午饭一般是我一个人到食堂去吃,然后给李雪莹打回来留着。只有晚上才一起到食堂去。
我们刚到县委食堂搭伙的时候,星星对到外面去吃饭感到很新奇。有一天到吃晚饭的时候,我们准备去县委食堂。
“我要去。”星星在旁边很兴奋地说。
李雪莹诳星星说:“你不去,我和爸爸两个去,你在屋里吃。”
星星一本正经地说:“屋里没有人哪!”
“屋里没有人哪,”李雪莹逗星星说,“那星星是不是人呢?”
星星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过了一会儿,我又提醒李雪莹到食堂吃饭,星星立即站起来做出准备走的样子。
“走嘛,”星星催促李雪莹说,“我们三个人到食堂吃饭,吃了回来坐着烤火才不饿哎。”
“星星不去。”李雪莹还想说服星星。星星才不管呢。“拿个碗,”她自言自语地说,“去吃饭啰,吃哦吃哦!”星星做了一个吃饭的动作,她迫不及待地想和我们一起到食堂吃饭,好象她不这样强烈地把这个愿望表现出来,我们就不会让她去一样。
我注意到,继前不久表达了“两个”的概念后,今天星星又很自然地表达了“三个”的概念。别看只是“多一个”,对星星这样的小孩子来说,“多一个”反映在智力上就是大大的一步。看来,星星对“几个”的理解确实有了一定的水平。为了进一步检验星星对数字的理解能力,我伸出手指让星星数数。
我伸出一个手指头。
星星数:1个”。
我伸出两根手指头。
星星数:“1、2”她数完后我等她报数目,但她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12”我不失时机地进行辅导,“2两个。”
然后我又伸出3根指头。
星星数:“1、2、3”她数完后稍微停了一下。“3个。”
星星终于有所突破了。
我还想乘胜前进,又伸出4根指头。
星星数:“1、2、3、4”但星星数完后又不知道做总结了。
“1234”我又伸出4个指头让星星重数,但星星这时的注意力已经有点不集中了。
最近一期《婴儿画报》有一个智力评价标准:从2岁半开始,孩子就可以认识“1”和“许多”;到3岁,就可以懂得“2”,到3岁半就应该懂得“5”。现在星星两岁半还不到,已经对“3”有一定认识了。
所以,我们应该感到满足。
这段时间,星星在理解问题的时候常常搞不清楚直接和间接的关系,这可能是小孩子的一个年龄特征。
父亲午睡后就到外面去打牌,下午回来得比较迟,回来的时候家里一般已经吃过晚饭了。有一天星星看到父亲回家后,就积极地去做服务工作。父亲的酒瓶放在餐桌下面,瓶盖上倒扣着一只不大不小的酒杯。星星给父亲拿酒瓶的时候力气不济,手一晃动,酒杯就摔到了地上。
“看你,把爷爷的酒杯打破了。”李雪莹批评星星说。
星星急忙分辩:“不是我,是它各自打破的。”
要过春节了,有一天上午,小弟去外面烘烤了一些花生回来。他把装花生的背兜放在凉板床上,星星看到后就爬上凉板床,从背兜里抓花生吃。我怕她把肚子吃坏了,就把背兜提到父母的寝室去藏好。我把背兜提开后,李雪莹发现小弟放背兜的时候不注意把一个灯笼压在了下面。这个小灯笼是上午李雪莹和星星到街上去耍的时候买的,已经被压瘪了。
“看嘛,李雪莹抱怨说,“么爸眼睛是怎么看的嘛,把你的灯笼压瘪了。”
星星拿起灯笼看了看,解释说:“不是么爸,是幺爸的背兜把灯笼压瘪的。”
这不就是星星世界里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吗?
下午,我和李雪莹在客厅剥花生,星星在旁边也装模作样地帮着剥,但她剥着剥着就把花生往嘴里喂。李雪莹也怕星星把肚子吃坏了,就对星星说:“莫吃哎,这是拿来做汤圆心子的。”星星很听话,就不再往嘴里喂了。她从背兜里把花生抓出来摆在椅子上,让我们剥花生的时候更容易拿取。
“你又在吃哎!”李雪莹看到星星又把花生拿到嘴里咬,就提醒她说。
“我不是吃,”星星分辨说,“我用手剥不来哎。”
虽然我们一直提防着星星帮倒忙,但她还是不小心把装花生仁的竹筛弄倾了。李雪莹连忙用手挡住快要翻倒的竹筛,但花生仁还是倒出去了许多,我和李雪莹就一颗一颗地把掉到地上的花生仁捡起来。因为地下有许多花生壳,花生仁混杂在里面,很不好挑捡。
“看嘛,”李雪莹边捡边抱怨,“喊你莫到这边来你偏要过来,现在弄倒了安逸了还不一起来捡!”
星星真的就蹲下来捡。因为她穿得比较厚,这样弯腰躬背严重影响了她的正常呼吸,她嘴里不时地发出“嗝嗝”的憋气声。
“难得捡!”星星没有捡起几颗,就在一边开始叹苦经了。
李雪莹就趁势批评她:“你还晓得难得捡哪,哪个叫你弄倒的呢?”。
星星无奈地说:“倒都倒了。”
有一天,李雪莹带星星到街上去耍,回家的时候,星星走累了,就要李雪莹抱。
“懒虫,星星是个懒虫。”李雪莹把食指在脸上划动,这是一个表示羞耻的动作。
“我不是懒虫。”星星鼓着小嘴说。
李雪莹说:“你不是懒虫啷个不走路呢?
星星说:“我已经走累了哎!”
“我也累了,”李雪莹解释说,“你再坚持一下吧。”
但星星执意要李雪莹抱,李雪莹就故意逗她。趁星星不注意,李雪莹就突然跑开了,星星便在后面追。跑了没几步,星星就被一块松动凸起的地砖绊摔倒了,连帽子也摔飞了。也许是星星感到好玩吧,这次她居然没有哭。李雪莹连忙回转来把星星抱起来。
“摔痛没有?”李雪莹问星星。
星星勇敢地说:“没有好痛哦!”
李雪莹问星星:“哪里痛?”
星星指着摔飞的帽子说:“它哎。”星星看看脚下,指着水泥板说:“它好硬哟!”
二十一 罚站示众
罚站示众
春节过后,星星就要开始第二学期的幼儿园生活了。但星星好象还是不愿意上幼儿园,我们一提起上幼儿园她就反对。当然,星星的反对和我想推迟她上幼儿园的想法一样,根本是不可能的。开学那天,我和李雪莹带星星去报了名,然后就在幼儿园下面的坝子上让她大耍了一回,直到要回家了,星星还有点恋恋不舍。
第二天吃了早饭,李雪莹就送星星到幼儿园去,中午放学的时候我去幼儿园接她。在路上我问星星:“今天你们在幼儿园里做什么呢?”
星星说:“耍哎。”
我又问:“唱歌、跳舞、讲故事没有?”
星星说:“唱歌的,讲故事的。”
我问:“讲的什么故事呢?”
星星说:“讲的新棉衣猴子猴子穿新棉衣。”
我问:“还有呢?”
星星说:“森林里有猴子、大灰狼、兔子”
讲到这里星星就有点想不起了。
“你在幼儿园和哪个一起耍呢?”我问星星。
星星说:“和胡东晨一起耍。”
我问:“你们打架没有?”
星星说:“没有。”
我问:“胡东晨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
她说:“是男孩子。”
星星现在已经知道妈妈、奶奶、大老子是女的,爸爸、爷爷、大姑爷是男的。我想她可能是从头发、声音和衣着等方面综合来判断性别的。
中午吃饭后,星星把一块长方形的薄木块放在凉板床上当风琴弹。她用双手在木块上按,嘴里还唱着歌。这段时间,星星喜欢和小伙伴一起做“上课”游戏。我观察了一下,星星和项玉、韩悦等大孩子一起“上课”的时候,她一般都当不上“老师”,只能扮演“学生”角色。但是如果是星星、子鹃、夏昇等在一起“上课“,星星还是有机会当上老师的几乎所有的小孩子都愿意当老师。
小孩子上课实际上是学校老师上课的一个缩影,从里面可以看到我们平时无法看到的一些“真相”。
有时侯星星也和李雪莹一起做这个游戏,星星一般是当老师,李雪莹当学生。
“上课了,上课了,快进教室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