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门柳:算命先生谈算命(全本)-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教从来就不是为社会发展而存在,而是为心灵的安宁与解脱而存在。这个世界除了经济之外,精神的需求也是必须的;佛教的思想永远都有相当一部分人需要。

e。佛教对社会有什么好处?
佛教的五戒、十善、因果报应等导人向善的观念,与儒家、道家思想一起,数千年来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道德观念,已改头换面深入民心,凡是符合上述善的观念的,即引为自豪、受人尊崇;违背那些善的观念的即为羞耻,被人唾弃。东方礼义之邦与佛教的教化也是分不开的。
佛教的戒律严格地约束着受过戒的佛门弟子,几乎没有听说过受过戒的佛门居士从事不法行为的。居士的数量在国内至少以千万计,每个居士又在影响着家庭人员和周围的一部分人,这在客观上对社会的安定起了一定的作用。
再如佛教中的平等观念、慈悲观念、平和态度等都对我们民族的性格有着极深的影响。
因果报应思想在中国深入人心,古往今来约束着很多人的行为,减少了很多的悲剧。单凭道德的约束,对许多人基本上不起作用。法律是最底线,但法律之下有大量的漏网之鱼;道德是高一层的要求,但道德的约束力只能作用于自觉地不逾越道德底线的人。而佛教的因果思想补充着这两者的不足,如影随形的因果报应让许多人心存忌惮。大部分人在做自认为很保险的坏事时,都有罪恶感和恐惧感,这中间有很多是佛教观念在潜意识中对人的影响。

f。不信者下地狱?
这是很大的误会,信不信佛与是否下地狱没有任何关系,佛只是那些愿意接受佛陀教化的众生的精神导师,而不掌管这个世界。
不信佛对人的生活及未来没有任何副面影响;信了佛,也可以随时退出,对任何能听懂话的人说一句就可以,同样不会对未来造成任何副面影响;再想信的话,随时可以皈依佛门。信佛一天就有一天的功德。
佛教思想认为下地狱是作恶太多,性情暴虐狂乱;而上天界者是多行善事,心态平和宁静;上天界还是入地狱与任何宗教背景无关。形象地说,心轻者入天、心重者下地、心解脱者出轮回。
上天界下地狱与是否信佛教没有关系,佛虽然也指引了修到天界的道路,但终极目的不是求上天,而是求解脱。天界还在六道轮回之中,天上的寿命虽然极长,但天福享受完了,还是要在六道中轮回的,下辈子轮到哪一道还很难说,生命落在饿鬼、畜生、地狱等恶道中的概率远远高于落在人道与天道中的概率,人想下辈子继续做人,其机率比中500万大奖高不到哪里去。故彻底超脱轮回方是正途。

g。宗教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消亡吗?
人不管活得多滋润,人类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生死问题永远是个过不去的坎。宗教是解决生死问题的。任何宗教都在讨论人的来源与归宿,都在寻求解决生死问题的方法。故只要死亡这个阴影还在人类头顶上笼罩一日,宗教就会存在一天。一种宗教消亡就会有另一种宗教兴起。
以前的教科书都讲,宗教是在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对世界的解释,实际上这种解释并没有把握到宗教的核心实质。世界真相如何,许多人并不关心,但生死问题却跟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任何人都绕不过去。这就是宗教能在大众中普遍存在的真正原因。
也许部分人对宗教不屑一顾,但更多的人却在急于寻找。人年轻的时候总是充满自信,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世间的无常、虚妄与烦恼,知道自身的渺小与世界的复杂深广,也迫切感觉到生死问题的紧迫与可怕,许多人就开始寻找宗教的归宿。这就是宗教存在的理由。
佛教之外,许多天界的天主,或某些大力鬼神,为了救助世人、培养福报或出于增加眷属或奴仆的目的,也会通过种种方式在人间宣扬其主张,指示通往其道的路径。还有一些是某些特殊情况下生出的心魔,而且也产生一些神通,于是误以为达到某种层次,故自创宗教,自立为教主,误导世人,象这一类往往很快被政府铲除,命终之后随即落入地狱。也有一些纯粹是骗局。种种原因,所以世间形形色色的宗教教派层出不穷。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09…03…23 16:31
h。大家都信佛了,人类岂不灭绝?
信佛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信佛的话照样可以生儿育女,淫欲的禁忌只针对出家人。但出家人永远都只是少数,出家是要看缘分的,那是生生世世修来的缘,不是人人都会出家的,也不是人人都有条件出家的,毕竟舍弃世俗享受,割舍那么多属于自己的东西,去追求精神的信仰,没几个人做得到的。至少质疑的你及你周围的大部分人就不可能出家。
比如现在有丁克一族,如果人人都不愿生小孩的话,人类岂不几十年就灭绝了?但是有没有可能人人都选择过那种丁克生活?还有终生不婚的、不孕不育的,照你的极端思惟方式无限推广,岂不人类随时面临灭绝之险?
佛教的盛行对人类繁衍的影响可谓微乎其微,泰国绝大部分人世世代代信佛,男子一生必出家数年。虽历经二千余年,人口数量还是代代增长,现在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西藏全民信佛,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其土地的人口承载能力同样接近极限。

i。要是人人出家,岂不大家都饿死?
那我问你:要是人人都当老师,岂不个个都饿死?要是人人都当公务员,岂不个个都饿死?要是人人都当医生,岂不个个都饿死?要是人人都当歌星,岂不个个都饿死?。。。。。。但有没有可以天底下的人都做同一件事?
上述这些职业既然存在,就说明有人需要,你不需要别人需要。那么出家人的存在也是有人需要,你不需要自然有人需要。这个世界太多的人并不亲自参加物质生产与流通。
经常有人以僧人不事物质生产为由批评佛教。那请问作家、诗人、哲学家、音乐家、心理医生。。。。。。这些人都亲自参与物质生产吗?虽未参与物质生产,同样应受大众尊重与认同,因为这些人满足了一部分人的精神需求。僧人面对的群体同样是极其巨大的,给予大众的精神指导也是符合社会需求的,有需求才会有僧人这个群体存在。

j。出家人都是生活受过重大挫折,心灰意冷,逃避现实?
不否定有上述情况下出家的人,但只占极少数;即使有这种情况,不如意生活也只是个诱因,精神的信仰还是占主要因素。如果不是强大的信仰支持,不可能一辈子安于那种暮鼓晨钟、青灯古佛的平淡生活的。况且出家之前一般有一年左右的考察期,一时的失意是很难通过这么长的考察期的。绝大部分出家人都是基于信仰而出家。

k。谤佛是否有报应?
谤佛指出于恶意攻击佛教,包括佛与菩萨、罗汉、佛教理论、如法修行的僧人。正常的讨论、疑问、乃至不相信皆不算谤佛。佛教是极重智慧的宗教,由于理解的不同,佛理的争辩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佛法是需要思辨的,禅宗有个说法,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从来不疑的人,如果不是大智慧、就是还没入门。
谤佛的后果极为严重,但不是佛在计较,佛大慈大悲,自然不会计较。但业力所在,谁也救不了谤佛之人。业力如同万有引力,自然存在,谁也躲不过。正如掐死一只蚂蚁与杀一个人的后果绝对不一样。在六道中,人与蚂蚁只相隔一层,其业力相差如此之大;人之上有二十八层天道,而佛远在天道之外,你说业力大到什么程度?
佛教中明确地指示了一切福报的真正原因,也指明了世间的根本真相;是开人智慧的,否定佛法就是阻塞了许多人的福报与智慧的路,根据因果律,断人福报之源得贫穷报,断人智慧之源得痴愚报。对佛教的恶意诽谤阻断了许多人的成佛之路,按因果律而言,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所以对佛教有疑问,可以讨论,不能接受的话可以远离乃至老死不相往来,但请一定不要意气用事、恶言相向。人的智慧与能力毕竟比较粗浅,世界的复杂与深广远在人类的智慧和能力之外。如上面我所强调的,对未知事物一定要保持一点最起码的禁忌。

l。有些贪官为什么喜欢烧香拜佛?
这个问题经常有人提,很有必要解释一下。
这些贪官既然拿了不义之财,当然就怕出事。他们根本就不是信佛教,而是见神就拜,烧香拜神拜佛是求心理安慰,这与信仰无关。
再说了,若存心不正,拜佛何益?若要佛菩萨帮助,至少自心也要与佛菩萨的慈悲心相应才行,柔软善良的心中才可种下福报的种子。
真心信佛的人,是深信因果的,这种不义之财绝对不敢要。国内出过那么多贪官,我没听说有一个真正的佛门弟子。
佛门弟子是要在佛前由出家人举行正式的皈依仪式的,就如加入一个党派必须举行宣誓仪式一样,不是哪天想起来去上个香就是佛门弟子。

m。为什么有些信佛的人品行并不好?
佛教是佛的教肓。但凡教肓,都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信了佛就一夜之间变成圣人。那些人要是不信佛,绝对更自私、品行更不好,信佛对他们多少有点约束与改变。
任何一块良田中,既有稻穗也有杂草。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佛门之中也不例外。佛门根植于人世,不可能不受世间的影响。但长时间有佛教观念的熏陶;有戒律与护法神强大的约束力,怎么都比世俗生活清净得多。按律修行的正法道场很多,持戒严净的出家人也有很多。

n。信佛是不孝吗?
佛门弟子分为在家弟子与出家僧人。
在家弟子指在佛前由出家人主持受过皈依仪式,并且过世俗生活的人。对于在家弟子而言,如果不孝父母,那连来世做人的资格都不具备,更勿论于佛法有所成就了,这在佛教经典里是反复强调的。
要出家必须经父母同意。出家人将对一家之爱转化为对所有众生的慈悲,以佛陀的教导广度众生,将众生救出生死轮回之苦海,达涅槃彼岸。生生世世中,无数的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亲友,而出家修行,就有了度这些过去世和现世的父母亲友的条件。
佛门里常常把孝顺分为三种:小孝,中孝,大孝。小孝就是在生活上孝敬父母、给父母以物质和精神上的照顾,让父母衣食无忧;中孝就是光宗耀祖,出人头地,为父母脸上增光;还有一种是大孝,是佛门的大孝,就是将父母救出生死轮回。因为我们出家了,不仅是报现生的一世父母的恩,而是要报生生世世父母的恩。报恩最大的目的,就是要把父母度出三界,让他们得永恒之乐。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09…03…23 16:32
o。佛教如何看待植物?
动物是有情众生;植物是无情众生。
有情众生是有知觉与情感的,知道痛苦与恐惧、害怕死亡,将心比心,所以佛教有不杀生的戒律,此戒律是要求受过戒的佛门弟子的;而不食肉是为了不助长杀业、也是不忍食,是出于慈悲心。对在家弟子而言,可以选择吃肉也可以不吃肉,这也是一种自愿行为。
所有的佛教戒律都是自愿受持的。这些戒律对一般大众没有任何约束和要求。
植物是无情众生,即没有感知的。但毕竟是生命,故佛教同样心怀怜悯,《楞严经》上说:“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走路的时候都要尽量不踩上草,用手拔是更不允许的。
但佛门弟子同样要生存,需要借助这个身体来修证佛法,故两害相较取其轻,所以提倡食用植物而不食用动物。

p。佛教悲观厌世吗?
佛教舍弃的是短暂虚无的享受,追求是永恒的归宿,同样是积极的,只不过与世俗的追求不一样而已。君不见大部分僧人远离红尘,一辈子过着那种极为简单、清净、勤苦的生活;甚至许多出家人为了求道,或数年单独在深山中苦修,或一步一拜千里朝山,或闭关数月乃至数年,历种种苦行而求道,因为与世俗观念相异,故常被误解。现在陕西终南山深处就有很多出家人单独住在茅草蓬里或山岩下苦修,我的皈依证师就曾在终南山一个人闭关十年。出家人能舍弃世间种种享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那种简单的、无求无欲的生活,这本身就需要很强的毅力。如果不是强大的精神信仰的支持,是很难做到这些的。

q。敬佛菩萨像是偶像崇拜吗?
佛本无相,但要求普通人理解这个概念就很难。人总是愿意相信实实在在能见能闻的,造像是为了度众生,向普通人形象地表达佛教的意义。正如一个国家有国徽国旗等象征物,佛像寺塔等就是佛法住世的象征。

r。佛教不问世事吗?
大乘佛教讲究自度与度人,众生苦难,我当安之。入山修行也是学习度人的本领,大乘佛教要求佛弟子以广度众生为大愿。
地藏菩萨有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就充分表达了大乘佛教的意愿。
如果跟佛门稍有接触,就会发现佛教中教化方面的免费读物、免费光盘很多;僧人到处讲经说法,寺院经常举办各种法会、短期学佛活动、以各种方式宣扬佛的教化,这些都是佛教广度众生的具体表现。
同时,在许多灾难面前,都有寺院与信佛人士积极的慈善行为。佛教鼓励一切公益善行、孝心、慈悲心,在许多慈善活动中,有佛教观念的人士占相当大的比例。从唐宋至清末的慈善事业中,大部分都是寺院或佛教人士经办的。

s。佛菩萨为什么要受人供养?
根据因果律,凡施舍者必得相应的回报。施舍的对象心越清净、或者越需要,则回报越大。佛门是清净之地,回报自然大。又因为佛教是导人向善的,对佛门的布施让佛教能存于世,这等于是帮助很多人走向善的道路,相应地就会得到善境的回报。
佛菩萨早已超越三界之外,哪里还需要吃东西、闻香火?上供一方面是弟子对老师表达敬意的一种方法,另一方面只是众人自求的一个增加福报的路径。

t、佛教提倡的行善都有目的、求回报的吗?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只在行善就有善的回报,这个客观事实。但有目的的行善回报相对小一点,出于怜悯心或崇敬心的行善回报更大。到了不求回报的行善是更高境界。《金刚经》说行菩萨道者,应不住相布施。人的本性总是自私的,从世俗到崇高再到无所执求,有个循序渐进的阶次,不可能要求人人一开始就做圣人。
施舍的过程就是个逐步放开心量的过程,心量大了,自我执着(自私观念)就逐步轻了,这也是个修行的过程。所以《金刚经》讲修菩萨道,开篇就说布施。
度人要针对各人的根性,对上根利智之人,讲禅机、讲顿悟、讲解脱之道;对村夫农妇、小脚老太太,当然只能讲因果祸福了。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求解脱得解脱之路,求福报得福报之路,弱水三千,各取自己需要的那一瓢。这个求,也是要靠自己的行为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09…03…23 16:33
u、佛教宗派众多,是否教义不一?
佛经上说学佛途径有八万四千法门,此极言其多。各种修行的路径不同,但条条路径皆指向解脱。每个人的根性不同,所以选择修行的路径各别。比如爬山,普通人走大路,熟悉的人抄捷径,体力好身手敏捷的人攀崖而上,还可以坐车、骑马、坐索道,方法不同,目的一样。
同理,于学佛而言,悟性极高的人,就适合修禅宗,稍加点拨即可悟道;善于思辩、文化程度较高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