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极品农家女-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不过先建作坊,过完年再建房子,这样不用太赶,你说呢?娘“
”恩,是这么个理。咱们得好好想想。连翘如果明天请的人来了,我和你大姐就做你们的冬衣。先不帮忙了,你说咋样?“
”娘,我看行,以后这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明天咱们把事情和赵大婶说一遍,让她管,最后放水和花椒的事情咱们自己来就可以。您啊,就只管好咱们自己的家,每天做好吃的给我们就好了。“
”另外,娘,大哥去私塾的事情的,后天让我和小舅舅陪大哥去镇上的私塾看看什么情况行吗?再买些家里需要的。“
”行,就这么决定了。大家累了一天了。赶紧的收拾睡觉吧。“
第二天,赵大婶夫妻两个一早就领着招来的五人来到沈家。赵大婶找的五个人是:赵大婶的弟媳(大地媳妇),大柱媳妇,青山媳妇,旺财媳妇,喜庆媳妇。这五个人都是和赵大婶平时关系好,人也勤快,家里不是很好,孩子多,地少的人。所以对于每天三十文的工钱很是珍惜,表示一定会好好做的。赵大婶把几个人和吴氏他们一一介绍完后,就开始按照分工,大家忙碌起来。
人多,干活就是快。吴氏和檀香在屋里做冬衣,连翘就在外面时不时的看看。这样忙活了两天就把酸菜和泡菜都淹制好了,然后让大家歇一天,继续收白菜和萝卜。
这天连翘,舅舅平安和大哥志远穿吴氏新给他们做的夹袄和鞋子去镇上的私塾了。一路打听走到一个叫白鹭书院的大门前。志远上前敲门,三人还挺紧张的,尤其是志远和舅舅平安。连翘到是没什么,第一次来到古代的学校,还有好奇是不是和电视里演的一样的。
有个老者开了门,问:”你们有什么事情吗?“连翘赶忙的上前说:”老爷爷,我们是来打听来这里读书的事情,我哥哥要来这里读书,所以想问问。“
”哦,这样啊,那进来吧。你们等着,我通报找院长“
等了一会儿,老者过来说让他们去最里面的一个房间,院长就在里面。一行来到门前,院长已经出来了。几人向院长行礼后,连翘说:”院长您好,这是我哥哥,想来书院读书,不知道书院有什么要求?“边说边打量这个院长,穿着一身青色长袍,头高高束起,扎着青色的发带。看上去有四十岁左右,长的很富态,也白净。有读书人的儒雅和人到中年的祥和,看着是不错。
”我是白鹭书院的院长,同时也是先生,鄙人姓乔,叫我乔先生就可以。我们这有四个先生,分别教授不同的学生,每年的束缚是二两银子,午饭也可以在书院吃,要交三百文的饭钱,拿同样的粮食抵扣也可以。我要先看看你哥哥的程度,再决定他读哪个年级。“
”好的,谢谢乔先生,这是我哥哥只沈志远。“
”学生见过先生,请先生指教。“
乔院长考教一翻,决定收下志远,让他读第二个等级的班级。说明天就可以来,连翘给哥哥交了束缚和饭钱,并说明天就会来上学。乔院长又带他们在书院看一遍,书院不小,古香古色的,到处是读书的声音。
送走他们后,乔院长很奇怪,怎么是这家是妹妹送哥哥上学,说来也奇怪,不过也没多想。
出了书院,几人直接先去了书店给志远买了笔墨和纸张,笔墨也就罢了,纸可真贵。分为三种最差的是三十文一叠,估计也就二十章,中等的要五十文一叠是二十张,最贵的是一百文三十张。连翘要了一两银子的中等纸,买了笔墨和三本书,共花了差不多二十两银子。三个人那个肉疼啊,花这么多的银子买这些东西,这够一家过几年的了。志远非要最便宜的纸张,连翘不同意,不能买最好的,但是也不能用最次的,一看那最次的纸,写字肯定渲染,凹凸的。
连翘对于古代读书的事情狠狠的腹诽了一翻,原来很多人不是交不起束缚,而是后续的花费实在是太大了,一般人家还真是难承受。调的那三本书是乔先生建议买的,居然要十五两银子。读书真的是个大工程,还不说去赶考的费用。算计一了,连翘想还真的好好赚银子给哥哥读书用,竟然这次来,就不能再中途辍学。

☆、第二十四章 盖作坊

连翘和舅舅,哥哥三人去了杂货铺,买很多的盐,白糖和其他一些调料。然后又去了上次吴氏他们卖绣品的布庄买了做衣服和被子的布和棉花,老板娘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价格上也给了便宜。他们没有拿,先放到铺子里一会儿买完了东西再过来拉。连翘想家里的被子实在是不像样了,再说冬天马上到了,现在也有银子,该买的就买,不能委屈了自己。
家里没有肉了,他们也要买肉,连翘的主要目的是选一家卖肉的摊子,肉好价格合理的,自己家以后盖作坊肯定要买很多的肉,所以还是找个比较可靠的人供应比较好。三人来到卖肉的地方,有三个肉摊。三人看了好一会儿,连翘就往第二家走去,看肉摊子的是女人,看上去傍大腰圆的。连翘朝着走去,那女人就说:“小姑娘,买肉啊,你看我这肉是今天早上新杀的,肥肉厚,油汪汪的,要买多少?小姑娘,我给你算便宜点。”
“老板娘,你的猪肉多少文钱一斤啊?”老板娘一听这小姑娘说话催生生的,穿戴一新,头上两个包包头,看上去六七岁的样子,长的那叫个水灵。
“小姑娘,肥肉是二十文一斤,瘦肉是是十二文一斤,五花肉是十六文一斤,你要那种?”
“老板娘,我要十斤肥肉,五斤五花肉,五斤瘦肉,你要给我割好的哦,要给够称哦,不然我回家了,要是不够,我娘可是要打我的。”
“小姑娘你放心,我肯定给你够称,你也不要叫我老板娘了,就叫我常婶,大家都这么叫。”
“常婶,我现在没有办法拿,付了钱我等会儿我再来拿,行吗?我叫连翘,常婶你叫我连翘好了”
“行啊,放心,连翘,常婶肯定给你看好。”
买完了付钱的时候,连翘一转头看到了下面有猪头,猪蹄,还有猪下水一堆放在案板的后面。连翘就问:“常婶,那些怎么卖啊?”常婶看她指着案板后面的一堆,就笑着说:“哦,这些啊,不值钱,那些猪头什么的也没有什么肉,很少有人买,那些猪下水很臭,也不好吃。不过这些也是肉,连翘你要是要就给三十文吧。另外我再给你搭三根大骨头,你看可以吗?”
连翘一听很划算啊,立刻答应了。付了钱,三人又去卖坛子的地方,讲了半天的价格,最终买了五十个大坛子,三十个大缸,又买了些小坛子,共花了差不多五两银子。老板说是可以送货的。去铁铺又去买了四口大锅和几把菜刀。
连翘又买了杂七杂八的东西,这次算下来差不多花了四十两银子。不过作坊以后生产要用的工具算是都齐全了。三人去雇了一辆牛车,把买的东西都拉上,急忙赶回去村里去,几人在路上随便吃了在路边摊买的肉包子。到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
到了门口院里的人都出来帮忙卸车,搬东西。付了牛车的钱,连翘累的腿都抬不动了,吴氏赶紧让她屋里歇着。快到晚饭的时间,酸菜和泡菜也终于做完了。吴氏给几人发了工钱,让他们歇一天,然后再来。这五个人领到了三天的工钱是九十文,都欢欢喜喜的回家了。吴氏留了赵家夫妻吃晚饭,今天三个孩子也在连翘家帮忙。吴氏炖了连翘买来的猪肉,又炒了鸡蛋,拌野菜,分量都很足。两家人吃的开开心心。
饭后,吴氏把要盖作坊的事情和赵大叔他们说了,让他们帮忙找人。因为吴氏是不寡妇不好出面,而平安对村子里也不熟悉。所以只能求助赵家,赵大婶和赵大叔爽快的答应说一定会办好的。因为要快点开工,所以现在就得准备料。等一拿到地契就开工,所以这几天赵大叔必须带着平安准备料。晚上连翘把今天所花的钱都一一记帐。
过了两天村长就把地契送到沈家了,这样就能很快的动工了。这几天赵大叔和舅舅以及村里的几个人在山上砍了粗壮的树用来盖作坊用的,又去镇上买了其他的材料。

☆、第二十五章 盖作坊(二)

这天一早大家就齐聚沈家,来的是四个帮工,有赵大叔的弟弟赵大地,是个老实憨厚的汉子和他哥哥一样。还有沈大柱,他的媳妇也在沈家帮忙,一家有五个孩子,前四个都是女儿分别是大妞,二妞,三妞,四妞,看看这名字,一看就是父母没怎么用心取的,要不就是家里极穷的,第五个才是个儿子叫沈成材。还有三个也是村里的,估计平时都是和赵大叔关系不错的人,再就是沈天明领着他的队伍了,大概有十个人左右。
大家商量一下,拿着连翘画的图纸说说,就开始动工,因为首先要挖地基,这是个力气活,好在人多,都是一个村里的,大家说说笑笑的干的到也起劲。
另外的虽说之前白掌柜订的酸菜和泡菜都已经淹制好了,但是接下来还是要继续的,所以连翘领着大地媳妇,大柱媳妇,青山媳妇等几个人在收白菜和萝卜,一早上这个院子热闹朝天。
吴氏则带着檀香和赵大婶准备做饭,要做差不多二十人的饭,蒸得白面馒头,第一天菜要准备的丰富些。准备炖个白菜肉,五花肉红烧土豆,凉拌土豆丝,韭菜炒鸡蛋,炖豆腐,酸菜炒肉,这样就六个菜了,而且每个菜都有肉,也算是极好的。
到中午的时候,赵大叔招呼大家吃饭,干活的人一看是白面馒头,还有六个菜,菜里的肉也是十足的量。高高兴兴招呼着一起吃。收了一上午的白菜和萝卜也已经够白掌柜的订两次的量了,连就告诉大家,过几天再收。
收拾好后,吴氏和连翘在自家屋里摆一桌,是自己家人和赵大婶及三个孩子一起吃的。自然也很热闹,高高兴兴的吃完饭。工地又热火朝天的干起活来。连翘安排招来的人整理收来的白菜和萝卜,吴氏下午没有什么事情就和檀香两个人做包,是前几天连翘告诉她们的,画了样子,让她们照做,就用买来的碎布头,其实那布头也不是很小,有的几乎能做个小单肩背包。这次连翘就设计了两款,一个单肩背的,一个腰包。正好男人用一款,女人用一款。吴氏和檀香手快,这几天已经做了大概有六十几个了,连翘明天要去镇上采购,准备带上这些包和些荷包去上次吴氏她们卖绣品的铺子试试看,由于连翘想多带几个,也让赵大婶带着香儿一起做。
第二天,连翘和舅舅平安一起要去镇上,他们昨天全家人商量了一下,家里总是需要拉东西,没有辆牛车是不行的,不能总是租,不方便。所以今天去镇上要买辆合适的牛车。正好今天是大集市,去买牲畜的地方看看,估计还能比平时便宜点。两人就先来到卖牛的地方看看,连翘是不懂的,但是别看平安不大,可由于常年在种地,也是很会看牛的,不一会儿,小舅舅就看好了两头牛,然后和连翘商量看怎么样,连翘看小舅舅选定了两头,就走上前去问价格。
“大叔,你这牛是怎么卖的?”卖牛的汉子一看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和一个小姑娘来买牛。笑着说:“小伙子,你真有眼光啊,我这牛好,你看多壮士,身上光亮。你要是真心要就给十五两吧。”
连翘一听真不便宜,一头牛要十五两。所以就说:“大叔,你卖的太贵了,你看别人的都没有你要的高,你便宜些,我们就买了。”
“小姑娘,我的价格不贵啊。你看看别人的牛和我的比,一看就看出来好坏了,我这牛温顺,干活种地都好使。”
“大叔,你看这个价格你能买不,我们最多就出十两,如果你能卖,我们就买,不能,我们就再看看别家。”
哎呀,你给的太低了,十二两,少了不行。“
连翘也不和他废话,直接付了银子,去买了套车,两人赶着牛车先来到绣铺。平安在外面看车,连翘一个人拎这着一个到包裹进来,和第一次来的场景一样,店里有几个女人和孩子在挑东西,老板娘在算帐,伙计招呼客人。
”老板娘,我来了。生意好啊“
”唉呦,连翘来了,快过来,今天是来买什么的?“
”老板娘,我不是来买东西的,我有样东西给你看看,你看看你能帮我代卖不。“说着就打开包裹看看,拿出单肩包和腰包解释起来:”老板娘,你看这个是单肩包,就这样背,这个适合女人和姑娘背,有什么东西都可以里面,这样一背,省事又好看。这是腰包,就是把它系在要间的。把重要的东西放里面。你看也能防偷。“示范一翻给老板娘看,旁边的几人也围着看。就有一个穿的好点的夫人问道:”这个怎么卖?“连翘和老板娘对望了一眼,老板娘的意思让连翘定价,因为刚刚连翘说了是代卖。
”呵呵,这个单肩包是五十文一个。这个腰包是三十文一个,你看看,这里有很多不同样子的。“
围观的几个人就上前来挑自己喜欢的包,伙计忙上前招呼,老板娘和连翘到后院商谈细节。
”老板娘,你看我共带来五十个单肩包,六十个腰包。每个包我给您代卖费十文钱,如何?“老板娘当然高兴了,这样还能带动她店里的其他买卖,卖一个包还能赚十文钱。痛快的答应了。商谈好后,连翘就离开了绣铺。和舅舅去集市常婶那买了五十斤猪肉,又去粮铺买了白面三百斤。两人回去了。在回家的路上,连翘算了一下,这些天花的银子像流水一样,就还剩下二十两银子了。这肯定不够,要想办法再赚些钱。
用了十五天的时间,六间作坊终于盖完了。这天中午大伙吃完饭下午几不用来了。当初说好的盖好后就付银子,还有给那些帮工的结工钱。
幸好前两天白掌柜的派人来拉酸菜和泡菜,酸黄瓜,酱茄子等,一共得了一百四十两,付了所有的工钱还剩一百一十两。中午饭大家吃的热闹,开心,都讨论着这个沈家是要富了。

☆、第二十六章 辣椒

作坊盖好后,连翘就把制订的计划和规章和家里人商量,以后这个作坊就由吴氏和舅舅负责安排一切。
然后又说好了,明天连翘想上山把那些辣椒采摘回来,这些天忙,也没有顾的上,都不知道那些辣椒怎么样了。
第二天,早上吃过饭,舅舅,大姐檀香和连翘三人背着背篓拿袋子就上山,吴氏则安排家里的事情和带三个小的。三人顺着山路和记忆顺利的来到有辣椒的地方,远远的看去,一片彤红,有些辣椒由于成熟太长时间,都自然脱落到地上。三人开始摘辣椒,也把地上的捡了。摘了好长时间,背篓和袋子都满了,也没有摘完。决定明天再来一次估计就差不多。三人背着背篓,篓里的周围和上面都有盖着草,也是担心碰到村里的人问东问西的。
连翘想都十几天没有来了,估计那几个坑应该有东西。时间还早,不如去看看。三人又拐了另一条路,去看陷阱。这次还真是不少,每个陷阱里都有野鸡野兔什么的。他们放下背篓,舅舅平安,跳下去,把野兔野鸡什么的都捡上来,最后一数有八只野鸡,十只兔子。东西太多了,没有办法拿,平安就现场用草编成绳子,把一只的都串起来,自己拿了十只,檀香和连翘一人拿了五只和三只。三人身上的重量还真不轻,两姐妹走路歪歪斜斜的晃着,走一路歇一路。终于在下午快天黑的时候回到家,吴氏和大哥志远赶紧接过几人手里的东西。在家的人都笑的见牙不见眼的,三个小的拍手说又有肉吃了,高兴的嚷着。
现在家里的生活比以前好很多,几个孩子看着也不再瘦瘦弱弱的。把东西都归置后,开始吃晚饭。现在家里吃的都是大米白面,只要有条件吴氏也不愿意苦了孩子们,都是长身体的时候。晚上吴氏烙的油饼,炖了骨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