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结局依旧心伤、心痛、心碎,甚至心死,但至少心中已经了无遗憾。因为我发现,当看完整部《仙剑奇侠传》的电视剧之后,我真的真的要感谢亦菲、感谢胡歌,是他们圆了我十年来的一个梦,让我真正我才真正读懂了灵儿,也读懂了逍遥和月如,读懂了他们之间的那份不需言说的爱。
相爱不如相知!
后记:
仙剑,这个经典的游戏让我们感动太多,等候太久。是亦菲让我们圆了一个仙剑梦。是唐人与大宇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十年磨一剑。
经典永不消逝,真爱永远无敌!愿仙剑精神永存你们心间!
十年,不是一个限期,而是一段历史,一段心灵的旅程,当岁月的风吹落一地心灵的尘埃,心灵深处的一角,感动的心弦正在轻轻的奏响,那是曾经感动过我们的旋律,《蝶恋》、《白河秋水》……一曲曲、一句句,都在提醒着我们曾经的曾经有一个如此经典的游戏在感动着你我。而多年之后,当亦菲和胡歌将一部名为《仙剑奇侠传》的影视巨作再次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之时,那份沉寂了多年的回忆再度苏醒。它既圆了我们的一个梦,同时又续写了一段崭新的传奇,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仙剑,感动于仙剑!
十年梦仙剑,十年梦终圆,如能续前缘,愿再梦十年!
我心中的那个“林妹妹”去了
记得前阵子还有朋友在开玩笑,说:“我给大家出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说:林妹妹是怎么死的?”“答案就是:摔死的。因为: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嘛!”众人不禁莞尔。
然而我相信,此时此刻,再不会有人拥有这样调侃的心情。如果再有人问:“林妹妹是怎么死的。”一定会多一个很悲伤的答案:“病死的!”
是的,谁也没有想到,“黛玉”就这样走了,在举国上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红楼梦中人”的选秀活动的时候,在新版的《红楼梦》紧张地筹划之际,她走了。一如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那一句:“轻轻地你走了,正如你轻轻地来,你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陈晓旭走的时候,不但没有带走一片云彩,而且也没有带走一缕青丝,但她却带走了无数人们对她的思念与牵挂,还有那无声的祝福与惋蜡的泪水。
她的离去,让无数的人为她落泪、为她惋惜。而那些悲伤人群里,不但有她的亲人、曾经的共事,也有无数曾经感动于《红楼梦》里林妹妹的忠实观众们,也曾经亲眼看到一位老人在看到陈晓旭离去的消息时潸然泪下,那是发自内心的眼泪。我想:虽然她走的那一刻,一定还在受着病痛的折磨,但我相信,她一定是笑着离开。
虽然她就这么走了,但留给我们的其实不仅仅是伤感,还有无尽的思考。至少在我的心里,陈晓旭其人,足可以称的上是一个传奇。在她短短四十二载的青春岁月里,身为演员的她只给人们留下两部作品、两个角色,一个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而另一个是《家》里的梅表姐,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其实只有“林黛玉”。但仅仅只是这样的一个角色,就足以让所有的人们记忆深刻。也许多年之后,《红楼梦》可以被翻拍、“林妹妹”也会有她的接班人,但陈晓旭却永远也不会有人替代,正如同《射雕英雄传》里翁美龄版的俏黄蓉一样,即使后来者无数,所能够为人们深深记忆的永远只有那么一个了,而这就是经典。
我所深深思考的问题不是翁美龄,不是黄蓉,不是陈晓旭,也不是林黛玉,而是我在想,现在的影视作品如此之多,拍摄技巧也比之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但为什么真正能够留下来的如当年的《红楼梦》、《87版射雕》之类的作品越来越少了呢?为什么能够一如陈晓旭、翁美龄一般经典的演员越来越少了呢?是现在的演员不够优秀、不够敬业,还是因为现在的人越来越缺乏一种欣赏艺术的心态?我想更多的可能是后者吧!
曾几何时,“林妹妹”出家的那一刻,网上还曝出不少的传闻,最为离谱的就是宋大鳄的那张臭嘴喷出的所谓“偷漏税事件”,结果网上炒了沸沸扬扬……我想,即使是陈晓旭没有下海经商、没有出家、没有辞世,如果她至今依旧还活跃在影坛中,还活跃在人们的视线里,她还能够为人们创造多少的经典,又能够塑造多少如“林妹妹”一般经典的人物?
诚然,陈晓旭自己也坦言,之所以退出演艺圈,是因为自己已经没有信心再去塑造能够超越“林黛玉”的角色,但从另一方面讲,即使她真能够超越自我,现今的这个娱乐圈是否还会有人一如当年欣赏林黛玉一般的去欣赏她所塑造的角色?对此,我真的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有的时候,真的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人们那么的突出“演技”的份量?什么那么多的人希望一个演员去塑造各种不同的角色,甚至与自我的个性反差极大的角色来证明自己的演技?就拿现在的众多所谓的实力派演员来说,又有几人能够有信心说自己能够演出一个比之当年的林黛玉更加精彩的角色来?想当年《红楼梦》剧组开拍的时候,又有几个演员能够称的上是绝对的实力派?演技派呢?我想应该是没有的,即使是有,也为数不多吧!为什么他们可以凭借自己青涩的表演塑造那么一个个鲜活可人、感人至深的经典角色,而现在的那么多出色的演员却不能够做到呢?我想这应该不是现在的演员全都低俗了,而应该是人们的心态变了,变的不知道该如何去投入的欣赏真正的艺术了。
诚然,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它的质量不会改变的,但当时代的标准改变的时候,人们审视它的心态也就改变了。正如同我们若抛开时代的积淀,用现在的流行眼光去审视《87版射雕》和《红楼梦》,相信那种感觉就不再是美好的,甚至是会让人失望的。是经典变了吗?我想变的应该是人们的心态。正如同古人们欣赏一些书法大家的墨宝是为了品评其中的意境,而现代人收集古董是为了保值一样。
有人说,陈晓旭的一生“成也黛玉、败也黛玉”。无论是她的经典艺术成就又或者是她下海经商后的好人缘所带来的无限商机,都缘自那个饱读诗书、诚不欺我的林妹妹,而她之所以低调的隐退娱乐圈,之所以落发为尼、所以抱病辞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她与林妹妹的个性太过的相似。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天然靠近的个性成就了这样一个后人所无法超越的经典(前阵子还有人在网上讨论,这次的《红楼梦中人》选秀,究竟是选林黛玉的演员还是选陈晓旭的模仿秀,本人不禁愕然),而这样的经典,我相信也是不可复制的经典艺术。但是现在的人们却将本色演出的演员扣之以“没有演技、毫无技术含量”的大帽子,而将那些极力展现演技、出演出自己的个性特点甚至年龄性别反差极大的演员树立一个大大的“演技派”的大碑,我不知道各位做何感想,至少我本人是无法认同的。
愿我们在怀念晓旭姐的同时也能够为现今的娱乐圈,或者说是中国的影视艺术重新找回一种正常的、良好的,能够让人们真正回归到欣赏艺术的心境。晓旭姐是我心目永远的“林妹妹”。
愿“林妹妹”一路走好!
假日随感
朋友们常常形容我是一个感性多过理性的男生,没事的时候总喜欢一个人静静思考记录一些自己的人生感悟。而他们将我的文字形容为一种天马行空的想象,我不置可否。但至少我觉得我自己是一个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人,从来少有什么计划。我喜欢用文字来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一天的感想与领悟。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在这一天的晚上,我给自己好好的放了个假,买了根棒棒糖给自己过节,也想起了很多很多关于往日童年的回忆。
关于我童年的回忆,小学以前的已经很模糊了,而上学之后的大多数时光则大多是在课堂与作业中度过。可能最多最多的美好回忆就是假期吧!
对于纯真可爱、爱玩爱闹的孩子们,如果我问他们:“什么能给你最大的快乐?”也许十有八九都会回答你同样的答案,那就是:“放假!”是的,尽管在每一个假期来临的时候,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选择做许多不同的事,比如旅游、比如上网、比如看书、比如约上三五好友出外踏青、郊游,但不管怎样,对于每个孩子乃至成年人而言,“有假可放”无疑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之一,而假期也成了人们内心深处最渴望也最珍惜的一段时光。
说到假期,遥想自己所走过的岁月,依昔只记得小学的时候,没有双休日,每周只放一天的假,当时的学业啊!真是苦不堪言,就连某某公益广告都找我们一班的学生拍了一部所谓的“书包太重了”的公益广告;
而到了初中的时候,有些学校开始双休,而我所在的学校却还要强制性地拿出一天来补课。虽然老师也很辛苦,但当时的我们却只能体会到自己身为学生真的很累,也很无耐;
上了高中,这种情况才稍稍有所好转,终于有了双休日,但除了那些依旧不少的作业以外,被分割后的时间也仅够用来在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少数居家娱乐活动中进行着,偶尔和朋友上迪吧里K歌也许是最快乐的事。
而到了大学则更加的自由……当然,每年的寒暑假是不会少的,但也有补课的时候,更多的是在文科作业与理科作业的交替之中混混噩噩地度过,而且还要半工半读地完成所谓的实践内容。
等到真正走上了工作岗位,休息的时间又少了下来。一天七个半小时的工作制,一周又只有一天的时间休息,连寒暑假都“取消”了,温馨的假期渐渐成了一种奢侈。也许唯一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假期的存在的,只有一年三度的春节、五一、国庆三个黄金周了吧!甚至现在的一个新单位连黄金周也要大打折扣,残念~!
然而很多的时候,假期对于一些真正走上社会的人(尤其是一些都市白领们)而言,更多的只是一种念想,并没有太多真正的实际意义。每当到了假期,忙碌了太久的人只想要在大白天的时间睡觉睡到自然醒,然后依旧重复着每天在家里必做的功课,或是逛街,或是看电视肥皂剧,或是逛街或是上网,看看书、听听歌,一天多的功夫也就这样的打发了,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当然,真正的黄金周假期也许还有更多的人选择旅游,在人们接踵摩肩中、在辛苦的远足中去寻找快乐,甚至有人形容,旅游就是花钱买累受的一种摄影运动。而让人们真正感到激动的,往往是放假前的那种期待与企盼,然后又在迎来新的工作时候略微的那么一点失落感(又称之为假期综合症)。
是的。人就是这样自我矛盾与相互矛盾着。失去的时候想要拥有,拥有了之后又不知所谓。
现在想想,如果真的再给我一个像学生时代的寒暑期一样的长假,我又能够做些什么呢?也许还是和平时工作外的时间相差无几吧!也就是多了一些空闲的时间看书、游戏,甚至是闷头睡大觉,空虚地发呆打发着时间。
虽然现在我还没有步入中年,还没有为人父母,但是从父母那一辈人平时的絮絮叨叨中,我能够体会,人到中年,一旦有了自己的家庭与责任,有时候放假会比上班更加的辛苦的忙碌。上班的时间是为别人打工,而回到家里,是为了自己的责任和家庭的重担而打工着。
而人到了老年呢?也许真的一切都放下了,无论是家庭的重担、工作的压力以及孩童时期的学业,都不再为之困扰,但十有八九的老人到了那个年纪,身体的机能也渐渐衰退,很多事情想做也做不了了,更多的时候总是和身体上或多或少的疾病做着抗争,即使是长长的假期,也无法真正的享受快乐。
再来看一些特殊的行业,如节目主持人、演员、歌手、房产经理人……许多人都很少有时间像正常人一样的放假,或者每年只有那么一两次集中时间放大假去旅游的机会,平日里是每天都要上班工作的,而且还常常不止人前的八小时工作制。虽然拥有较之常人略高的薪水,但事实上,他们的忙碌与压力往往要超过常人。只是如果自己是热爱这样的一份工作,一切也就不觉得辛苦和劳累了。他们更加愿意用一种现实演出或者与听众观众互动交流的方式来放松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种放假吧!我想。
其实这么一想,人生中还真没有多少能够真正能称之为“假期”的概念,“假”有两个读音,一个是“放假”的“假”,一个是“真假”的“假”。也许可以这么想,“假”本身就是一个很唯心的产物,你认为你的心放假了,即使生活中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它,但心放下了,你就真的放假了,但如果你的心没有放假,即使生活中、身体上放假了,你却依旧没有享受到你的假期。
什么是真正的假?假并不在乎于它的长短期培训,而只是一种将旧有的心灵垃圾放空之后,迎接全新的动力去再度启航的一个过程,做自己喜欢的事,即使再忙,心依旧可以是充实而快乐的;反而言之,心中如果不快乐,即使再闲,也是闲的发慌,因为你的心没有放下,没有清空。
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一种有一点悲观、很唯心的说法,但事实如此,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心之所至,假期就这样来了。只要我们能够永远保持一颗年轻向上的心,时常在疲惫的时候找一种对的方法放松自己,不要让心灵深处沉淀太多的阴影和垃圾,假期就在我们的身边。
给心灵放个假,给快乐安个家吧!在每一次你觉得疲惫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