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盗宋-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怀远立即站了起来,他早已知道,南宋之所以能在江南偏安百多年时间,所仰仗的基本上是水军的功劳,这个时代在元朝没有建立起强大的水师之前,南宋的水师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水师,别看南宋步军和金军交战屡遭败绩,但是水军在对金国交战的时候,却战功赫赫,以至于很快便发展成为了一支堪比陆军并驾齐驱的重要兵种,战绩方面要比陆军出色的多,对于南宋维持江南半壁江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怀远虽然在军前效力一年多,但是基本上都是陆上作战,很少接触到水军,今天难得遇上鄂州水军操演,于是便兴致勃勃的走出船舱举目眺望了起来。
    这一支水军大致有数十条各式战船,分为两股,相互在进行攻击操演,随着战鼓声,各色船只进退有度,看上去颇为壮观。
    高怀远远远的看不太真切,于是招呼柳儿道:“柳儿!将我包裹中的那个望远镜给我拿来!”
    柳儿急忙回到船舱,将高怀远携带的望远镜送了出来,交给了高怀远,高怀远举起望远镜开始仔细观看水军的操练,只见其中数条大船作为主力战船,居中调度指挥周围的一些小船不断的变换各种阵列,和陆军相比,倒也别有一番气魄。
    只是高怀远有些奇怪的是,那几条大船居然没有风帆,还在江面上始终保持着行驶速度,顿时便好奇了起来,于是调整了一下望远镜之后,才看清楚这些大船两侧居然各有几个轮子,轮子旋转之中拨动水面,给船只提供了动力。
    “车船!水军用的是车船!”高怀远一下便兴奋了起来,失声叫道,这种车船他早有所闻,只是一直很少在江上行走,直到现在他才第一次看到,这种车船也算是中国古人的一项伟大的发明了,南宋的造船技术可以说达到了古代的顶峰状态,这个时代便造出了人力驱动的明轮船,高怀远不得不感叹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了。
    听到高怀远的惊呼声,纪先成好奇的打量着高怀远手中这个奇怪的铜管,这么远的距离下,他基本上看不清水军的船只是什么形制的,可是高怀远仅凭这个铜管子便能辨别出水军所用船只是车船,于是大大的引起了纪先成的好奇心。
    “高少爷手中这又是何物呢?为何你能看清水军的船只,纪某却看不清楚呢?”纪先成实在有些忍不住了,于是开口对高怀远问道。
    高怀远放下了眼睛上的望远镜,将它交到纪先成的手中,笑道:“纪先生可以看一下,这种东西是我所制,名为望远镜,可以通过它看到远处肉眼看不清的地方!”
    纪先成赶紧接过高怀远手中的这个所谓的望远镜,凑到眼前朝远处张望,结果奇道:“怪了!这东西怎么看起来越来越远了呢?”
    高怀远一扭头顿时暴汗了一把,伸手将纪先成眼前的那个望远镜掉了个头,笑道:“纪先生拿反了!要从这一端看才对!”
    纪先成也是大为尴尬,但是还是经不住诱惑,赶紧透过镜头朝远处看去:“咦?果真看的好远!清楚多了!不错,真是不错,果真是水军的车船!此乃神物也!”
    二人看了好一阵子水军的操演之后,渐渐的随着船只的远离,水军船只先于他们的坐船朝上游而去,这才再一次回到舱中坐定。
    “这种车船说来也早,据说先唐时期便有人制出车船,来往于江面之上,而真正用于水战之端,恐怕还要算是早年高宗绍兴年间的洞庭湖乱匪杨么贼众大量使用,杨么水军大批使用此种车船,洞庭湖一带屡败官军,幸好后来有岳大帅亲征,才剿灭了贼军,岳元帅也藉此俘获的贼军车船,建起了鄂州都统司水军,开始大量使用车船!因为有杨么贼军先例,现民间不得私造车船,只有水军才可使用,故此平日里倒也不算多见,但是此船确实是我大宋水军之利器,多年来屡败金军,使其不得南下,堪称战功赫赫呀!”纪先成坐定之后,对高怀远解说起了车船的来历,他毕竟读书要比高怀远多,所以对车船在南宋使用的情况比高怀远了解的多不少。
    “哦!我早已听闻过这种车船,只是今日才得以一见,果真威武!难怪金军多次南犯,都无功而返,想来水军可算是功不可没呀!只是这种车船还是有些不便之处,两侧明轮阻力太大,令船身重心过高,经不起大的风浪,驾驭也多有不便,此乃明轮船的劣势!不过眼下能有这样的战船也相当不错了!”高怀远连连点头,接着便说出了一些这种车船的劣势。
    “哦?看来高少爷还对造船颇为精通呀!居然只看了一眼,便说出了车船的如此多的缺点,似乎高少爷对于改进这种车船还有见解不成?”纪先成惊异的问道。
    “呵呵!我不过是随口一说罢了,哪儿会精通什么造船呀!只是道听途说而已!当不得真的!”高怀远知道自己又话多了一些。
    “刚才听闻少爷说这种望远镜乃你所造,此物实在神奇,高少爷又如何会造如此淫巧之物呢?现在高少爷越来越让纪某感到好奇了!”纪先成拿着高怀远那只望远镜感慨到。
第八十四章 再返鄂州
    正好柳儿为高怀远又送来了一壶酒,这么多天来,不知不觉之中柳儿也开始将纪先成当成了高怀远的自己人了,听了纪先成这句话之后,微笑着接口道:“纪先生还不知道呢!我们少爷会的东西可多了呢?岂止只会造这种东西!要说起来的话……”
    高怀远赶紧给柳儿使了个眼色,柳儿一下便反应了过来,赶紧打住了话头,不敢朝下接着说了,她也知道自己今天不知不觉之中说漏了嘴,赶紧绕过这个话题对高怀远说道:“少爷!若虎的热已经开始退了,刚才还说要喝水呢!看起来脸色也好了一点!”
    高怀远赶紧站起来抬腿跑了出去:“我去看看若虎的情况去,纪先生失陪了,你先自己喝酒吧!”
    柳儿也赶忙提着裙角跟着高怀远跑了出去,纪先成把玩着手中的那个望远镜,嘴角带着一丝微笑自言自语道:“现在我越来越对你这个高少爷感兴趣了,你到底还能给我带来什么惊喜呢?看来这次大冶之行肯定不虚此行了,真是期待呀!呵呵!”
    李若虎的伤势果真在登船之后好转了许多,少了车辆的颠簸之后,他的痛苦也少了一些,药效明显起到了作用,几天来的发烧情况正在好转,脸色看起来多少也有了一些血色,带着上船之后高怀远命船家做了鱼汤,一点点的给昏迷了几天的他灌下去,又将鱼肉捣碎喂给了他之后,现在李若虎的伤势终于稳定了下来。
    高怀远蹲在李若虎的身边,轻声呼唤着他的名字,不多时李若虎眼皮抖动了几下,然后渐渐的睁开了眼睛。
    “少爷……”李若虎口中轻声叫了一声。
    高怀远紧握着李若虎的手,用力摇晃着,半天才哽咽了一声道:“我说过你会没事的!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这个时候这句话似乎很苍白,但是高怀远找不出更合适的话了,李若虎含泪点了点头,他这个时候从高怀远的眼中看出了什么才是真挚的兄弟之情。
    不抛弃,不放弃!这句话高怀远很早之前便给他们说过,到现在他终于理解了这句话,在高怀远眼中,他们这些无依无靠的孤儿并不是什么工具,而是被他当作兄弟一般的看待,这对他们来说,足够了。
    从青阳县登船之后,他们再也没有遇上什么危险之类的事情,一路逆流而上,走的虽然不快,却很是惬意,让高怀远几个人也都得以了充分的休息,身上的伤口渐渐开始愈合了起来,李若虎的身体也一日强过一日,不待到达鄂州便可以下地走上几步了。
    这一路走来,高怀远自觉吃胖了一圈,每天闲来便是钓鱼,没事就和纪先成攀谈,双方相处的也越来越融洽了起来。
    纪先成虽然还没有完全看明白高怀远,但是通过这些天的交谈,也算是基本上看出了高怀远看似莽撞,其实许多方面他都算是一个心思缜密之人了,这和他的年纪实在有些不太相符了一些,而且纪先成更加相信,高怀远假以时日之后,定能做上一番事业,按照纪先成借用三国志的话说就是此子终非池中之物,迟早有一天会一鸣惊人的,于是也坚定了纪先成的一个念头,就是跟着高怀远一路走下去,看看他到底能做些什么事情吧!
    这段时间他们在江面上多次遇上水军船队,让高怀远大饱了眼福,也直观的了解了南宋水师的实力,单凭这段时间他们遇上的水军来看,仅仅是鄂州都统司水军,便配置有至少不下二百条战船,这些水军被宋人称之为锁江军,规模之大,按熟知国事的纪先成来说,各地至少编有近二十支水军,总兵力至少也有七八万人之多。
    这些水军和后世水军不太一样,他们不单单只进行水面作战,途中高怀远还看到一次水军登岸突袭作战的操演,大型车船掩护小型舟楫,装载水军突击上岸,这样的打法颇有点后世海军陆战队的打法,集中兵力以舟船之便,在水面上机动,然后在敌人薄弱之处进行突袭,起码这种作战思想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相当先进了,难怪不善水战的金国这百多年来,一直没法突破长江天堑,南宋的水军果真不容小觑呀!
    虽然南宋水军对南宋偏安江淮以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不能说他们没有一点局限性,毕竟这样的江防水军,再怎么说,始终还都是一支防御性的力量,受限于江河水道之中,防御还行,进攻就没有什么大用了,特别是金人占据了中原腹地之后,南北重要的运河系统因两国敌对的关系,渐渐被闲置淤塞,连盛极一时的南北大运河汴河都随着北宋的灭亡,为了阻挡金军乘船由汴河而下,也彻底被破坏淤塞成了平地。
    如此一来虽然阻止了金军南下,但是对于宋军北上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宋军以步兵为主,对于后勤的依赖远超过了这个时代其它任何国家,出兵北伐的时候,后勤保障除了要依靠骡马车辆的运输之外,大部分要靠水上的舟船进行转运,方能供应得上宋军的用度,一旦宋军离开了通航的水道之后,便会因物资短缺,而无力进攻,即便取胜也难以维持,所以也就造成了宋军无力北伐的一个因素。
    这些事情高怀远并不清楚,都是这几天之中纪先成告诉他的,对于宋金两国的情况,纪先成的了解程度远超过高怀远许多,令高怀远又了解到了一些东西。
    船只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之后,终于抵达了大冶县境内,高怀远就此带上众人登岸,回到了属于他的一亩三分地上。
    众人当踏上了大冶县的土地之后,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高怀远怎么都觉得,现在大冶才是他真正的家,他的大部分产业现在都在这里,这里才是他的根之所在。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高怀远拍了拍躺在车上的李若虎道:“你们先回大冶县去,将纪先生先安排在老宅那边!一定要照顾好纪先生的起居!我去鄂州一趟,随后便赶回来!一切待我回来之后再说!”
    李若虎点点头,想做起来给高怀远作别,但是被高怀远按在了车上,接着对柳儿吩咐道:“你先在老宅哪儿照顾纪先生,等我回来吧!”
    柳儿虽然有点舍不得,但是还是乖巧的点了点头,路上她说漏了嘴,到现在还有些惴惴不安,生怕高怀远生气。
    “纪先生!我顺路还要先去鄂州处理一些私事,暂时先不陪你回大冶县了,柳儿他们会妥善安排好先生的起居的,我三两日之后便会很快返回大冶县,到时候再陪先生四下走动一下如何?多有失礼之处,望先生多多包涵才是!”高怀远又走到纪先成的车边,对正在下车的纪先成说道。
    “高少爷请自便!纪某在大冶恭候高少爷好了!”纪先成也不便问高怀远还有何事要到鄂州,于是便和高怀远作别道。
    辞别了纪先成之后,高怀远便和他们分道扬镳朝鄂州行去,黄真的醉仙楼总店设在鄂州,现在是该让黄真回绍兴去了。
    当高怀远到达鄂州之后,这里依旧是人群熙熙攘攘,一片热闹的景象,除了城外鄂州大营来往调动的兵马之外,城中还是基本上没怎么受到战争的影响,商旅来往频繁,显得十分繁华。
    起码这也说明了宋人的一种信心,大多数宋人对待这次金军南侵,并没有感到过度恐慌,在心理上,现在宋人已经不太将金人当作回事了,这也跟金国这些年来的衰落有很大关系。
    当踏入城中之后,高怀远不由得又想起了将近一年前自己带人在知府大牢营救赵同的那件事,事后虽然听说鄂州乱了一阵,但是很快便被知府衙门给压制了下去,这种事情毕竟对知府脸上不好看,何况被救走的赵同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很快这件事便在鄂州被人淡忘了下去,恐怕这会儿也只有高怀远还记得起这件事了,至于因此多少人受到牵连丢掉饭碗,高怀远便不清楚了。
    现在鄂州的醉仙楼已经成为了鄂州最大的酒楼,因为神仙醉的名气,大多数有钱人都将醉仙楼视作鄂州最高档的酒楼了,想要在这里宴客,没提前预约是根本不可能有座位的!
    而且当醉仙楼站住了脚跟之后,逐渐的放宽了对神仙醉的销售,由原来的每日百壶,增加到了二百壶,而且还推出了一种稍微低档一些的神仙醉,悄然蚕食掉了大部分高端市场,而原来的那些大酒楼现在只得屈尊一下,去做中低端的买卖,整个鄂州的酒业基本上已经重新洗牌完毕,醉仙楼稳稳的站住了脚跟。
    而黄真这个买卖人还是相当聪明的,始终保持着和官方的良好关系,将鄂州地界上的官场重要人物打点的舒舒服服,即便醉仙楼不断的挤占市场,引起其它酒楼的不满,也没人敢擅自登门来找醉仙楼的麻烦。
    虽然有人不服,暗中请一些痞子到醉仙楼闹过事,但是这里有几个卧虎庄抽派来的少年坐镇,别看他们貌似跑堂的小二,可是一个个身上的功夫相当的不错,几次地痞闹事,没有惊动官府的情况下,便被这些少年拉出店外,堵在小巷里面暴揍了一顿,打得鄂州地面上那些游手好闲的地痞们再也不敢轻易上门滋事了。
    这些事情高怀远自然都听黄真说过,现在他怎么觉得黄真有点像是后世的黑道老大一般,在鄂州黑白两道通吃了起来。
    黄真也对眼下的状态十分满意,雄心勃勃的要将醉仙楼这个招牌用两三年的时间推向南宋各地,所以黄真在年前便着手开始将这里的事情移交给了他的堂弟打理,准备随时抽出身前往两浙一带开新的分号。
    而这种经营的形式并非是高怀远所创,南宋商业十分发达,早在北宋期间,各地商贾便开始出现了这种经营方式,王家的铺子便是一个典型,家族产业扩张到很宽的面上,在各地设置分号,而黄真也正在逐步的铺点,短短半年之中,便在京西路添置了近十家醉仙楼的分号,生意各个火爆异常。
    这种发展速度即便是放在后世,也是非常罕见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醉仙楼所售酒品天下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垄断所带来的利益自然是巨大的,高怀远也有信心在较短时间内,打造出一个遍布全国的商业王国,将他的情报网络撒下去。
    当高怀远一路走到了醉仙楼之后,这里的人立即认出了他,很快便将他请入了酒楼,黄真也很快闻讯迎了出来。
    高怀远将这次回绍兴购置房产的事情告诉了黄真,二人将黄真走后这里的生意上的一些事情做了简单的交代之后,高怀远对黄真说道:“黄伯父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