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芸白她一眼:“那我要是真的没找到,你是不是真的不结婚啊?”
芳华嘻嘻一笑:“那肯定的啦,我说到做到。不过,我一点都不担心。因为我知道,你就算不为你自己,也会为了成全我,赶着在明年之前把自己给嫁了的。我说的对吧?”
白芸指着她直笑:“这梁嘉辉一回来,你好像越来越得瑟了!”
嘉辉一开始没听懂她们的话,问了芳华是怎么回事后,也笑了笑。
各学校研究生的开题时间不同,赵玉玲和张永去年底就过了。他们给芳华介绍了经验,鼓励她别紧张,一定能过的。
芳华想想自己这莫名其妙的重生,其实也没能给自己带来太大的优势。即使有,也只是让自己在大学里少走了些弯路,在毕业后达到了过去所没有达到的高度。
但将来的路既然是过去所没有走过的,就要面对新的人和事。在这新的世界,也就有了新的问题。
比如自己执着的神经外科专业,现在正在读的研究生、正在做的论文课题,这些都是自己没经历过的新事物,自然也都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了。
所以,芳华已经渐渐忘记自己是什么重生人士了。她只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在人生路上,都会不断遇到各种新问题,然后去一个接一个地解决它们。
这次的开题报告,就是对芳华的一个考验。不过在嘉辉的支持和帮助下,她是胜利在望了。
春节过后上班的第一天,她就将综述初稿打出来,拿去交给纪主任审阅。当天下午,纪主任就到处找她,听说她在实验室后,就直接过来找她讨论。
芳华和嘉辉正在实验室里一边解冻细胞,一边讨论实验方案。长假期间,实验室基本没有做实验的,很多癌细胞都冻起来了。芳华准备挑选自己即将实验的细胞系,就要重新解冻和复苏细胞。
她见老板来了,忙暂停手中的活儿,和主任打招呼。
纪主任看见她身边的陌生青年,自然询问了一下,得知是小林的未婚夫,不由多看了几眼。芳华就给二人作了一番介绍。
纪主任不禁感兴趣地问了嘉辉在斯坦福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做过哪些实验和课题。从言谈中,他发现如果这个年轻人所言非虚的话,那他还真是掌握了不少实验技术,而且理论知识也很扎实,难得的是自己也有独到的见解。
他开玩笑地说:“小梁,你可要好好帮小林设计一下实验啊!”
嘉辉点头答应。
纪主任干脆就在这实验台边的写字台上,摊开了芳华的初稿,和她讨论了起来。他主要是问芳华都看了些什么文献,毕竟他也不可能看完所有这方面的文献。
芳华把自己的书包拿过来,取出里面厚厚的一叠文献,足有二三十公分厚。她说:“这都是我看过的,上面这十多份是反复看过两三遍的。”
她又拿出十多张纸订在一起的文稿,这些都是我看过的摘要。
纪主任点点头,翻起上面的十几份文献,随便浏览了一下,才说:“文献量看起来还是够了。我们再说说你这综述吧!我看了看,思路还是清楚的。不过,有点主次不分,过于堆砌资料了。我觉得你这里,讲过去的研究情况时,一些重复性的研究可以一笔带过……”
纪主任边讲,边在文稿上写写画画。芳华则用心地边听边记,觉得有疑问和异议的地方,她也马上提出来,师徒俩再讨论一番后达成共识。
毕竟只是初稿,纪主任让她改的也是大框架方面的东西,他让芳华在二稿中再补充得详实一点,并且要去了芳华找的几篇重要的文献,准备自己拿回去看看。
接下来的两天,芳华忙着在老板确定好的框架下,继续补充内容。
而嘉辉这两天就帮她打文献索引,他边打也边看了一些文献。
这天晚上,两个人躺在床上一人抱一个笔记本,各忙各的。室内一时无人说话,只听到噼里啪啦的打字声。
不知过了多久,芳华忽然停下来,伸伸懒腰,满足地长叹口气:“唉,终于差不多了。”
嘉辉手里没停,眼睛也没看芳华,只是嘴里说道:“真的弄好了?”
芳华揉着自己的肩膀说:“对啊!我都佩服自己了,速度这么快。”
嘉辉停了下来,看见芳华又在转手腕,就问:“手酸了?”
“嗯,还好吧。”
嘉辉放下手中的电脑,拉过芳华的手,给她揉搓了起来。芳华嘴里说着“不用啦”,却也不收回手。
她笑着看着嘉辉的手,修长的灵活的手,暗暗想:可惜没去干外科啊。
可是再想想前两天嘉辉实验操作时精确稳定的动作,她又觉得那未必不是最适合嘉辉的道路。
她停了一会儿止住嘉辉的动作,自己反而抓过嘉辉的一只手,也给他按摩起来。嘉辉微微一笑,另一只手就将芳华搂在了怀里,然后轻轻地按摩着她的头皮。
按着按着,芳华忽然说:“嘉辉,知道今天什么日子吗?”
一百七十、通过(二)
一百七十、通过(二)
嘉辉稍微愣了一下,笑了:“知道。不过,我以为你并不在意这个的。”
“以前是的。因为这是个洋节,又都赶上放寒假的时候,过去真没在意过这个。不过,”芳华低下头靠在嘉辉怀里,轻声说:“那年我在协和实习的时候,想你想的厉害,忽然发现那年中西方的这个节都赶在同一天了。我就想,明年,也就是第二年,我们一定要一起过这个节。没想到,你却又去了美国。后来,我也就忘了这回事。”
她将嘉辉的手握住,紧贴在脸边,说道:“今天我才发现,这么多年,我们还是第一次在一起过情人节。”
嘉辉将芳华搂得更紧了一点:“对不起,我还没这个习惯,没给你准备礼物。”
芳华笑着抬头说道:“不是这个意思啦。你怎么还不明白?我要的只是有你陪着,就够了。”
嘉辉的手指轻抚芳华的脸,眼睛也随着手的动作巡视端详着芳华的眉眼、面颊、唇角。终于,他笑了,亲了亲芳华,才说道:“你就是这么好打发。”
芳华笑得更深了:“嗯,我这个人是没什么大的追求啦。”
嘉辉摇头:“是吗?我可知道你的野心的。”
芳华不好意思了:“那是年少无知的轻狂罢了。”
“年少时不轻狂,以后年老的时候就该后悔了。”
“你倒会说。可我看你,怎么这么少年老成,没见你轻狂过啊。”
嘉辉靠近芳华,鼻尖相碰、额头相抵。他微笑着说:“你没看见,那是因为我都藏在心里呢。”
芳华扑哧一笑;“能藏得住的,又怎么叫轻狂呢?”
嘉辉不解释,只是松开芳华说:“你先歇着吧,我给你校对一下文稿。”
“嗯。”
芳华绝对相信嘉辉的细心,有他帮忙校对错别字、引文什么的,自己真的省好多事。
果然,纪主任看了芳华的第二稿,只修改了小结里面的几个观点,大体通过了。芳华只需再润色一下,就差不多了。
纪主任又看了芳华的初步实验设计,见她的实验分成细胞、动物、人体三大部分,表示赞同。
不过,他也指出芳华这么设计当然不错,但就是药物的来源有问题。
科里的TMZ还是因给江波治病而直接从国外购买来的,这药这么贵,量又少,恐怕难以让芳华的实验凑够例数。
不过,纪主任还是说,他会想办法和国外药商联系,申请合作以便得到他们的赞助支持。就算不行,他还可以从自己的课题经费里给芳华拨一点钱购买药物。
最后,纪主任让芳华在实验设计中补充几个预实验的数据。
芳华答应了,等她回到实验室后,不由和几个师兄聊起了开题。
纪主任手下还有四五个博士、硕士生,他对学生们一向很好,真是视如子侄。师兄们自然也很尊重他,不过他们总说老板对小师妹是特别好。
就拿这开题的事来说,他们说当年老板都是逼着他们改了很多遍。而他只说“不行”“不行”,就是不说哪儿不好,哪儿需要改。师兄们全是靠自己揣摩、试探,才最后通过的。哪像这次,对小师妹反复面授机宜的。
芳华笑说:“那是因为你们素质高啊。自然不用老板提点也行啊。哪像我,笨鸟一只,老板生怕我毕不了业扫了他老人家面子,只好多费点心了。”
今年即将毕业、正在准备博士论文的袁师兄说道:“小师妹,你那个实验方案我看了。想法不错的。不过,我觉得对研究生论文水平来说,有点高了。你要是再加些实验内容,还有临床病例数更多些,都够博士毕业的水平了。再弄好了,完全可以发到国外的杂志上呢。”
“嗨,我也不求发国外了,只在国内发表了,混个硕士毕业就好了。”
袁师兄又问:“对了,你怎么不转博?”
芳华笑了笑:“我可不想当第三种人。”
“嗯?什么意思?”
“世上有三种人啊,男人,女人,女博士。”
几位师兄倒是都没听说过这说法,不禁呵呵大笑。
袁师兄边笑边说:“你不用怕啊。你都有主了。”
芳华也微笑着说:“说真的呢,其实是因为我那时候没心思转博。另外,我觉得虽然博士是要比硕士研究的高深一些。但是就科研方法本身来说,硕士学的这些也够用了。我不想就为了升值文凭,再花那么多时间学习了。个人觉得哈,读个硕士够了。”
她不禁又想起了当年的王立德老师,才是个工农兵大学生,既没文凭、职称也不高,但他的经验技术谁不佩服呢?
当然,文凭高的人自然是有一定的能力的,而且往往还很高,因为读书读到比较高的境界时,需要的智商和情商都很高。嘉辉就是这样的人。
这些天,嘉辉都在实验室观察几种肿瘤细胞系的生长情况。他帮芳华选定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SHG…44和大鼠胶质瘤细胞系C6作为实验对象,因为这几种比较常用而且稳定。
他也看了实验室一直在传代培养的Gx细胞株,这个还没有得到公认的癌细胞系,还不能用于实验。
说起来,当初这细胞株能被成功地培养和传代,也挺幸运的。这里面需要很高的实验技巧,也需要运气。
实验员宋老师说,他曾做了五次这种从病人手术标本取样做肿瘤细胞原代培养的实验,但就只成功传代了这么一次。
所以,宋老师挺感谢嘉辉的。因为当初嘉辉听芳华说了情况后,建议她利用手术标本尝试做原代培养,以方便研究。也是他让芳华转告了宋老师一些实验技巧,这才使得这次肿瘤细胞离体培养成功了。
不过,要建立成熟的得到公认的细胞系,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比如光镜、电镜、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染色体基因分析、移植瘤实验等等,对该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观察。而这些也都建立在该细胞株稳定传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嘉辉和宋老师等人探讨了一番该细胞系的特性,越听越觉得挺特别的。不过,他还是对芳华说,她的实验不能用这种没得到确认的、不稳定的细胞系。
芳华也知道这道理,但她坚持道:“等宋老师他们的实验弄好了,相关论文发表了,这个就算得到身份确认了吧?那我就毕业后再来研究这个细胞系好了。”
嘉辉明白她的心情:“嗯。你先忙你的事情,这细胞的事,我帮你先研究着。”
芳华答应了,静下心来写实验计划。
这又需要大量的实验知识。如果只有芳华自己,就不知道要看多少文献了。但是现在,她身边有嘉辉这个专业人士的指导,自然事半功倍。
然后她用三个细胞系做了几个预实验,将初步的数据做了统计分析。这时候快到月底了。
最后她将文献综述、实验计划、初实验结果,以及新写的选题的意义、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等开题必须阐述的内容,综合在一起,终于完成了这个开题报告。
等纪主任又给她看了、修改了两遍,他终于说可以了,让芳华开始制作幻灯演示文稿了。
芳华赶紧在电脑上一张张地制作起来。
她做了七八张的时候,嘉辉过来看她的作品。芳华还挺得意地给他看:“怎么样,我做的还可以吧”
嘉辉又看了几张后,突然笑了。他用手刮了芳华的鼻子一下:“你怎么做成这样?”
芳华不明所以,她还自我感觉良好呢,特别觉得里面的几张ppt画面都挺漂亮。
嘉辉摇头坐下,拿过来自己的电脑,找到自己做的ppt给芳华看。同时还讲解道:“你那个ppt像是给小学生看的。我们这种科学报告、论文什么的,就要用深色色调,比如深蓝、深紫、墨绿等,这样才大方,不能像你的那样选的颜色花里胡哨的。”
说着他又指着芳华的ppt上的暗影图案说:“一般,做科研报告的幻灯,最好不要加花纹图案,因为不严肃吧,还容易让人分心。”
又让芳华看两台电脑上两种风格ppt的文字部分:“你看啊,一张幻灯上的文字不能多了。我这张就三行文字,很简洁。你的呢,五行大字的,还有十几行小字。这样不好,让人看着乱。这幻灯只能写纲领性的东西,不是给你提词的。”
芳华吐吐舌头:自己还真不清楚科研人员制作ppt的惯例,而是按照过去给学生上课的习惯做的。为了要吸引学生注意力,自然做要有图画,底纹颜色也都要花才行。没想到,其实应该针对不同的听众进行风格的调整。
平时,她也看过学术交流时打的ppt。但是因为这种ppt报告的形式,在国内出现和使用的时间不长,大家都几乎没正式学过,自然不清楚国际惯例,大多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也往往为了吸引观众就会做得比较花哨。现在,她在嘉辉的指导下学习了国外成熟的ppt文风,从而改掉了自己的坏毛病。
终于在3月6日,芳华全部搞定了开题报告,在老板那儿也通过了,算是按计划实现了目标。
一百七十一、通过(三)
一百七十一、通过(三)
接下来的几天,嘉辉当听众,芳华对着他练习演讲。
虽然对着学生上课可以从容不迫地啪啦啪啦地讲一节课,但是看到坐在那儿含笑盯着自己的梁嘉辉同学,芳华还是掌不住,笑了几次场。
不过多练几次过后,她也可以不受嘉辉的眼神干扰,开始好好地讲解ppt了。
嘉辉听完一遍后说:“还不错,就是语速有点快。你要知道,一般人上台,面对台下那么多教授,多少都会紧张,语速自然就会快。所以,你现在应该练得再稍微慢一点。还有,我觉得,你要是能基本不看幻灯的提示,那样感觉会更好,更自信。”
芳华承认嘉辉说的有道理,所以她老老实实地背下了ppt的内容和串讲的内容,然后反复讲了好多遍。
其间,她又一次郁闷地发现嘉辉只听两遍就记下了,当自己讲到哪里少讲了、哪里是自由发挥的,他都能立刻反应过来。这种记忆力真是羡慕死她了。
要说自己也不算笨,记忆力也还可以的,可惜和他这样的比起来还是有不小差距。但是芳华坚信勤能补拙,多练就是她的法宝了。
终于在反复的练习后,她越练越娴熟,不但能够不打磕巴地讲完,语速和时间也控制得很准确,误差不超过20秒。
嘉辉听到后来,因为太熟了,已经不去注意她在讲什么了,只是坐那儿默默欣赏芳华每次都那么情绪饱满的演说。
他都有点纳闷了,这家伙怎么就能一遍遍地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