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已经举用的鲧、皋陶、契、弃、伯夷、夔、龙、垂、益等人,职责都不明确,于是此时舜命鲧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公平裁决,让所有民众能受到公平的待遇;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所有工匠都能致力而为;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上下咸让;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但任“纳言”,负责布命令,收集意见。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通过这样的整顿,庶绩咸熙,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面貌。自此,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
舜还让人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状,起警戒作用;用流放的办法代替肉刑,以示宽大。但又设鞭刑、扑刑、赎刑,特别是对不肯悔改的罪犯要严加惩治,坏人受到惩处,天下人心悦诚服。
帝舜时,中原洪水为灾,百姓愁苦不堪。鲧身为主掌水土的官员,受命治理水患,用了九年时间,洪水未平。舜巡视天下,现鲧用堵截的办法治水,一点成绩也没有,反而劳民伤财,为了显示公正,最后在羽山将其处死。
给读者的话:
今日三章结束,此章资料较多,为过渡章节,主要为引出后面章节,朋友们感觉烦的话可跳过这俩章!
第一卷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禹治水,人族更替【第一更】
鲧的妻子是有莘氏女,修己,二人生有一子,叫做大禹。
舜处死鲧后,有遍访族中治水能人,后来听人提起,说鲧的儿子大禹,治水厉害,于是舜便命大禹,代替欺负鲧,统领治水之责。
禹接受任务以后,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失败的原因,决定改革治水方法,变堵截为疏导,亲自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他与涂山氏女名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重又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著牙没有进家门。第三次经过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禹三过家门不入;正是他劳心劳力治水的最好证明。
禹亦关心百姓的疾苦。有一次,看见一个人穷得把孩子卖了,禹就把孩子赎了回来。见有的百姓没有吃的,他就让后稷把仅有的粮食分给百姓。禹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住简陋的席篷,每天亲自手持耒锸,带头干最苦最脏的活。几年下来,他的腿上和胳膊上的汗毛都脱光了,手掌和脚掌结了厚厚的老茧,躯体干枯,脸庞黧黑。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他们开辟了无数的山,疏浚了无数的河,修筑了无数的堤坝,使天下的河川都流向大海,终于治水成功,根治了水患。刚退去洪水的土地过于潮湿,禹让益发给民众种籽,教他们种水稻。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都了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
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禹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朝政教。
由于禹治水成功,帝舜在隆重的祭祀仪式上,将一块黑色的玉圭赐给禹,以表彰他的功绩,并向天地万民宣告成功和天下大治。不久,又封禹为伯,以夏(今河南万县)为其封国。禹在天下的威望达到顶点。万民称颂说:“如果没有禹,我们早就变成鱼和鳖了。”帝舜称赞禹,说:“禹啊禹!你是我的胳膊、大腿、耳朵和眼睛。我想为民造福,你辅佐我。我想观天象,知日月星辰、作文绣服饰,你谏明我。我想听六律五声八音来治乱,宣扬五德,你帮助我。你从来不当面阿谀背后诽谤我。你以自己的真诚、德行和榜样,使朝中清正无邪。你发扬了我的圣德,功劳太大了!”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将禹推荐给上天,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往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天子位,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又收取天下的铜,铸成了九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
当了天子的禹更加勤奋地为万民谋利,诚恳地招揽士人,广泛地听取民众的意见。有一次,他出门看见一个罪人,竟下车问候并哭了起来。随从说:“罪人干了坏事,你何必可怜他!”帝禹说:“尧舜的时候,人们都和尧舜同心同德。现在我当天子,人心却各不相同,我怎能不痛心?”仪狄造了些酒,帝禹喝了以后感到味道很醇美,就给仪狄下命令,要他停止造酒,说:“后代一定会有因为酒而亡国的。”
禹继帝位不久,就推举皋陶当继承人,并让他全权处理政务。在皋陶不幸逝世以后又推举伯益为继承人,负责政务。
帝禹在位第十年南巡。过江时,一条黄龙游来,拱起大船,船上的人很害怕。帝禹仰天叹息道:“我受命于天。活着靠上天的佐助,死了要回到天上去。你们何必为这一条龙担忧?”龙听到这一席话,摇摇尾巴,低下头就不见了。帝禹到涂山,在那里大会天下诸侯,献上玉帛前来朝见的诸侯竟达万名之众。
帝禹在帝位十年后逝世;共在位四十五年。
大禹在位的四十五年,为洪荒人族做出了无尽的贡献。他不仅为洪荒人族,祛除了水患,更是分封了九州大地,并分别铸造九鼎,以镇守九州平安。这九鼎因由镇守九州之功,借着大禹之手,尽皆得到了上天功德,成为了功德九鼎。
在大禹治水之时,这洪荒之中,也多有截教门人的足迹,这大禹治水,有几宝,分别是黄河河伯赠与的黄河河图,避水剑,开山斧,还有测量海水的定海针,赶山移位的驱山铎。
这几件法宝之中,其中有避水剑,开山斧,驱山铎皆是截教所赐,而跟随大禹治水之人,也多有阐截两教修士的身影。
借着大禹治水之顾,两教修士积累了一些功德,同时也正是此时,开启了修士进入人族,帮助人族君王治理朝政之事。
数十年后,大禹年老,禅让帝位于伯益。但是大禹之子启也是一位能力出众之人,大禹尚在之时,启就团结了一大批的臣子在自己身边。等到大禹传位与伯益,身死之后,启在自己手下的帮助下,突然袭击了钧台,杀死了伯益,自立为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部落王朝。从此以后,禅让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王位的世袭制。
启有五子,启死之后,五子争权,将一个强大的王国弄得内乱四起,民不聊生。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被九夷族的有穷氏的乘机夺取了政权。直至有穷领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杀,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乘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出兵打败了寒浞,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
少康彻底肃清了寒浞的残余势力,又大力征伐东夷各部,一直打到东海。后来,又还都伊洛之间。在季杼统治时期,形成为夏代中期的极盛时期。少康以后,到孔甲以前,在这期间经历了五代六帝,夏王朝的统治一直是比较稳定,基本上保持着向上展的趋势。夏王朝以伊、洛一带的河南地为中心,东通东海,西连西河,北及燕山,南逾长淮,所有夏、夷诸部的众多邦国,大都臣服在它的统治之下。
少康死后,传位与予,予传槐,槐传芒,芒传泄,泄传不降,不降传扃,扃传胤甲,胤甲传孔甲。
孔甲在位期间,肆意,沉湎于歌舞美酒之中,传说他是一种叫做“东音”的乐调的创始人,又笃信鬼神。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使得各部落领纷纷叛离,夏朝国势渐渐衰落。
到了夏代末年,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挥霍无度。
夏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挡不住,进贡给他一个美女,名叫妹喜。桀十分宠爱妹喜,特地为她造了富丽堂皇的琼室、象廊、瑶台和玉床,这一切的负担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异常,敢怒而不敢言。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个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宠信。
早在大禹治水之时,便有一位截教的弟子名叫伊尹的人,因受到大禹贤德的感召,投入在大禹麾下,此时伊尹见到这夏桀如此残暴,白白断送了夏朝大好河山,不由于心不忍,于是他以唐尧、虞舜的仁政来劝说桀,希望桀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听不进去,伊尹无奈,只好离去。
桀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无度,竟命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一个月不上朝。太史令终古哭着进谏,桀反而很不耐烦,斥责终古多管闲事,终古知夏桀已不可救药,就投奔了商汤。夏桀手下有个叫关龙逄的臣子,听到老百性的愤怒声音,便对桀进谏说:“天子谦恭而讲究信义,节俭又爱护贤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稳固。哪今陛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灭亡。陛下已经失去了民心,只有赶快改正过错,才能挽回人心。”桀听了又怒骂关龙逄,最后更下令将他杀死。至于弄得日益失去人心,弄得众叛亲离。
这时候,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日益兴旺了起来。桀担心商汤会危及自己,就借故将他囚禁在夏台。不久,汤设计使桀释放了自己。
待商汤返回部落之后,便开始招兵买马,反抗夏桀的暴政,截教门人见此,为了积累功德,好度过后世劫难,急忙纷纷来投,商汤就在这众多修士的帮助之下,最后终于将暴君夏桀拉下了皇位,并定都照个,建立商朝。
商汤立国后,汲取夏代灭亡的深刻教训,废除了夏桀时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采用了“宽以治民”的政策,使商王国内部的矛盾比较缓和,政治局面趋于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起来。他对四周的许多国家进行了征伐,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商汤死后,因其子太丁早死,由太丁之弟外丙继位;外丙死后,其弟中壬继位;中壬死后,又以太丁之子太甲继位,太甲乃商汤之长孙。帝太甲即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迎回太甲而授之政。以后,太甲修德遵法,诸侯归服,百姓的生活比较安宁。
从仲丁算起,经九世正好到盘庚时期,这一期间商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致使外患不断。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河甲自嚣迁于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武丁是盘庚之弟小乙之子,即盘庚之侄。他年幼时,小乙曾让他到民间生活了一段时间,深知民众生活的艰难困苦。他从盘庚处继位以后,兢兢业业、不敢荒宁,励精图治,决意振兴大业。他四出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在这些征战中,商王征服了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也捉获了大量俘虏,征服了许多小的国家。武丁死后,他开创的太平盛世,又为商朝恢复了不少元气,一直传到帝乙。
帝乙为王的时候,天下太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八百镇诸侯尽朝于商――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居于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
自此,人族大兴,威德一时之间,传遍洪荒各处,无有能出其右者。
帝乙见此,自是龙颜大悦,对待天下百姓,也越加恩德加诸了。
帝乙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正宫皇后之子,帝辛,另外一个是偏妃之子启,启为长子,本应继承帝乙皇位,然帝乙以因启母贱不能立,而立少子辛为帝。帝辛自幼聪敏过人。帝乙死后,帝辛继位,他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他继续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帝辛对东南夷的用兵,保卫了商朝的安全。
帝辛敢于革除先王旧弊,不再屠杀奴隶和俘虏。而是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补充兵源,参军作战。他蔑视陈规陋俗,选贤任能,唯才是用,不论地位高低;择后选妃,不分出身贵贱,手下又有比干,商容,闻仲,黄飞虎等肱骨之臣辅助,是以商朝威仪,一时无两,八百诸侯,尽皆臣服。
只是,帝辛后期,渐渐开始居功自傲,骄傲自满起来,时常认为自己的功德可比拟上古三皇,眼中更是不在把天下之间众多修士放在眼里,做起事来,也是肆无忌惮,任意行之,如此,方引出了一段震惊后世的封神之战。
给读者的话:
今日第一章送上,下一章开始竞猜的封神之战部分,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支持!
第一卷 第一百八十八章 封神伊始,太庙进香【第二更】
纣王七年春,忽然有人来报,北海袁福通犯上作乱,起兵造反。纣王听了大怒,立刻下旨,太师闻仲领兵讨伐叛逆,闻仲领旨,点其兵马,带着一干勇猛吾将,前往北海讨伐叛逆袁福通,如此一来,朝中再无能够管束纣王之人存在,致使纣王更加肆无忌惮,长长不上早朝,还好朝中文有商容比干,武有武成王黄飞虎,如此一来,这全国大小事务,倒也算是井井有条,没有出现一丝霍乱。
这一日早朝,纣王难得上朝,众文武百官急忙上前,纷纷将这些日子以来积压下来的大小事情,逐一像纣王做了禀报。
待政务处理之后,只听纣王哈哈一笑,开口说道
“吾大商王朝,历经百年风霜,到孤这里,也算是国泰民安井井有条了,孤虽然不敢自称圣贤,然手下诸卿,皆是辅国之臣,孤王得诸位卿家相助,何愁我大商不能中兴?”
文武百官听了纣王这番话,齐齐跪倒连称不敢。
纣王见到众人如此,又是微微一笑,随后站起身来,开口说道
“好了,众位卿家不必如此,如今事情也都处理完了,诸位可还有事情启奏?若无甚大事,那么就此退朝吧。“
纣王话音刚落,只见商容从文班之中走了出来,躬身向着纣王行了一礼,开口说道
“启禀吾王,臣有事启奏。“
纣王见商容如此,顿时皱了皱眉头,回身又坐了下来,开口说道
“爱卿有何事启奏?“
只听商容满是恭敬的开口说道
“吾王,如今我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