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WZ-12、WZ-13总共只有140架,轻型的WZ-10也只有200架,作为战斗直升机的WZ-11也只有140架,武装侦察型的Z-1550架,WZ-9虽然改装了120架,但只能作为装甲运输用,Z-9也有230架可以作为战勤直升机用。Z-14已有54架。这些绝大多数是性能优良的电动直升机,可是不可能都投入西线。我们以一个刚起步的直升机生产系统要挑战几乎是整个西方的直升机工业,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困难还在于,全部处于3-4千米高原上的直升机基地,最大限度只能集结500架直升机,与印军相比差距相当大。在很多时候质量并不能代替数量。
曾司令员的报告似乎令总部官员感到欣慰,根据总参指令,替换56、57军的第21集团军和54集团军的先遣部队已经到达前沿,他们部队已严格进行筛选,26%有严重高原反应的的官兵留了下来,以56、57集团军中身体条件好,实战经验丰富的官兵补充上去,而且他们的陆航兵团全部留下。这样既增强了第21、54军的战斗力,而且有利于阵地的交接。曾司令员感叹道,第21、54军的官兵谁也不愿留下,都要上前线杀敌立功,而56、57军的又谁都要留下继续杀敌立功,部队的士气真是高啊。东线的独5师和独6师,也已调往西线。这些天,西线的战斗日趋激烈,空军和直升机的大战几乎是连续不断,由于我军采用内线作战,战机的性能也高于对方,所以胜率很高。地面上也是如此,我军采取守势,发起攻击的印军突击分队也是损失惨重。在东线陆战2师的参战部队已经回去,陆战1师的参战部队已经到达东线。其余部队也已开始换防,全线的部队都士气高涨,有决心打好下一仗。
曾司令员还汇报了部队的部署和后勤补给的情况,重点当然是西线。已经进入高峰期的雨季确实造成了后勤补给的困难,虽然经过前些年的改建,目前又部署了强大的抢修队伍,新藏公路的运输能力只能维持四分之一左右。好在有缴获的印军物资可资利用,我军的空运能力又得到了极大的加强,目前我军的阵地都处于原来印军的阵地,那里的公路条件相当好,有此三项,我军后勤完全可以支持作战的需求。
接下来是总参作战部的参谋报告他们制订的反击印军“阿格拉”行动的“藏羚羊”作战计划,汇报人就是当年“战略突击力量在未来战争中的运用”的作者冷平治上校,作战要点是:――在印军发动“阿格拉”战役前加大打击力度,并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发动若干次突击行动破坏印军的前进基地,以迫使他们把直升机和战机后置。
――一旦印军发起攻击,我军采取内线作战的方式,在自己的阵地一侧利用地面雷达指挥系统和防空阵地消耗印军的战机和直升机。可以后撤一段距离,不但是以空间换取时间,而且是以空间换取机会。
――一旦印军进入我军设置的陷阱,我军一定要在局部以优势兵力逐个歼灭陷阱内的印军,要打歼灭战。
――在总体劣势的前提下,我军一定要发挥特种兵和电子战团的突出作用。
在座的大多数将领都觉得难以置信,在印军的陆航集团军存在压倒性的优势,我军又不具备战区制空权的情况下,如何能达成第二第三点。
冷上校在电脑上演示了方案的图上作业,其中装备上的关键是从5月中旬就开始紧急启动“腾云”计划。当时,冷上校预见到中印边界战争的关键是低空制空权和垂直输运力量,可是我军无论是引进卡-50系列,米-26、卡-60的成品还是自己组建的生产线都不可能满足战时对直升机的数量上的需求。经调研提出了“腾云”行动计划,他把目光盯上了俄制的米-8直升机,这是一款举世闻名的中型直升机,最大起飞总重12吨,载货或载弹量4吨。从1961年试飞后,连同各改进型竟然总共生产了10000架之多。据俄国专家的估计在俄国和各独联体国家目前还存有2000架可用的,另有1500多架是发动机有问题停用的。米-8及其改进型米-17和米-171,我军都引进过。在金龙电池发明后,已经在俄国专家的帮助下,改进了它们的电器系统,并换装了电动机驱动的旋翼,有趣的是它们的主电动机与我军仿制法国超级大黄蜂的Z-8采用同类的2500千瓦的电机,只是设定的转速范围不同,尾翼单独用一台小电机驱动。经过改装航程可延长到2200公里,载货量提高到4500公斤。
方案是在昌河建立米…171改装厂,从前苏联各国进口1500-2500架米…8或米-8改进型,然后与俄国的厂商合作,机身按米…171的标准以及使用金龙电池的方案改装电器系统,并拆除发动机。然后把机身和旋翼运到昌河的改装厂安装电动机,再装上旋翼,机内再安装国产的GPS定位仪、半导体空调系统,新型热成象仪、火控系统稍作调试即可投入使用。估计进口1500架米…8的费用大约30…60亿人民币,改装费用大约60亿人民币,这样用100多亿人民币,陆航兵团就可以增加1500架通用突击直升机。
5月底中央军委就批准了方案,并指令突击实施。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动员了大批的专家和采购人员,奔赴俄国和独联体各国。这些国家的军方真是喜从天降,米里直升机集团更是喜出望外,由于发动机损害不成问题,竟然搜罗了2700架各种状况的米-8,各国军方得到90多亿元人民币,米里公司则得到了37亿元的改装费。而且昌河公司是搜罗到一批就委托米里公司改装,都是现款交易,军方和厂方积极性都很高,俄国军方还额外得到一笔运输费,改装好的机身和旋翼都是租用大型运输机直送昌河装配厂的。这么大量的直升机交易当然是不可能保密的,妙在居然没有引起国际上的轰动,谁都不重视这件事,包括印度军方。美国人还讽刺说中国人想直升机想疯了,居然耗巨资购买20-30年前的“古董”来装备部队。虽然到8月初只有100架运输型、50架武装攻击型陆续飞抵青藏高原,仅这些直升机一次就可以搭载3800名全副武装的战士,8100枚火箭弹和200枚反坦克导弹,再加50挺12。7毫米机枪的火力。而且经过2个多月的运作,已经从昌河的2条生产线每天可以“吐出”4-5架12吨级的中型电动直升机!这是多惊人的生产力啊,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杰作。
在座的将领精神大为振奋。当然对这个涉及前方将士生命和战役成败的作战方案,大家都提出了很多的质疑,尤其是前方将领补充了许多可操作的部分。
正在讨论到高潮时,一位参谋神情严肃地进来,对王刚和刘部长低声耳语了几句,会场顿时寂静无声。只听到刘部长激动地说道:“美国兵也上战场啦?”
“让参战的那位中队长直接向曾司令员报告。”王刚下令道。
参谋去连接通讯时,王刚对大家说道:“54军的陆航兵团三中队在直升机空战中击落了1架‘阿帕奇’,并从中俘虏了2名美国人。”
引起了与会者的震惊,难道美军直接参战了吗?等了一会儿,会议厅的大屏幕出现了一位少校的精悍的面容。
三中队队长吴志强少校充满自豪地报告道:“报告首长,从8月初以来,我军的陆航兵团与印军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印军以‘阿帕奇’与‘基沃瓦人’配对攻击我地面目标,如防空导弹阵地、炮兵阵地和指挥所等,而‘山猫’和印制的ALH武装直升机配对则与我直升机作战。由于我军采取守势,作战在我军控制的地域进行,我们有地面雷达和防空力量的支持,直升机大战中总是能获得大比分的胜利。可是最近却有好几架阿帕奇专门单独与我直升机格斗,他们都是些技艺高超的飞行好手,多次击落、击伤我武装直升机。好在战斗都在我方地域进行,损失还不大。其中一架编号为104的阿帕奇已击落、击伤我WZ-11各1架。
“师领导指示我们一定要打下他们的嚣张气焰,今天我们中队终于设计把‘104’引入了我们的伏击圈,以1架WZ-11负伤为代价把它击落了。它肯定发出了求救信号,随后引来了大批的战机和营救直升机。在空军的配合下我们赶走了这支营救队。这架阿帕奇是发动机被打坏后迫降的,我们的突击队将其包围后,竟钻出了2个美国人,他们穿的是普通飞行服,没有印军或美军的标记。他们自称是志愿人员。现已把他们送到了楚舒勒基地,已出动米-26去吊运那架损坏的阿帕奇。”
王刚十分重视此事,指示前指和中央突击师在保护好这2个美国人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打乱印军的部署。
王刚最后作了总结:“从汇总的情报来看,一场中印之间的边界冲突已经演变为中国抗击西方帝国主义代理人的战争,俄国也迫于商业竞争的压力向印度提供了武器采购贷款,大批先进武器再次将印军装备起来,前线的我军面临着沉重的压力。但是美国对印度表面上的‘慷慨’掩盖不了其自私的本质。‘阿帕奇’在海湾战争时,在地势平坦的沙漠地带发挥了效用,但在科索沃战争中就未起作用,美军现在已经开始淘汰了。OH-58D也是美军正在淘汰的机型,他们并没有把‘科曼奇’给印度。所谓帮助印度加强网络安全,大家都看到了,纯粹是设置了一个陷井。美国人完全是拿中印边界冲突这个战场作试验场。美国人的介入给我们的作战带来了困难,好在我们在前阶段的作战中得到了实战的锻炼的机会。
“我军在东线取得的胜利给印军的震动很大,但面子上还下不来,在美国人的大力煽动下还想奋力一搏。印度人应该认识到这是他们在雨季结束前最后一次大反击的机会了。有了‘海鹞’、‘虎式’直升机和‘勒克莱尔’坦克的教训,印度肯定加强了防范措施。希望你们能最终撕下他们的面子。从部队来讲希望有更多的实战锻炼的机会,但作为边界冲突还是要适可而止,及早了结。中央希望你们能‘一战定天下’。美国人的参与又怎么啦,我们打好了,就是双重威慑。
“你们要求的240架直升机、140架隐形歼-17完全能满足。你们的胜利喜讯真是鼓舞人心啊,刘部长去‘成飞’和‘西飞’给予嘉奖,作了鼓动。全厂都沸腾起来了。后方的支持是有保证的。
“现场的军事指挥你们有临机处置权。我只提一点看法。中央突击师要很好地隐蔽企图,印度人可是很注视你们的,要寻找机会给他们来一下狠的,打乱他们的部署,也打掉西线印军的锐气。
“56军、57军、第2陆战师、38军、23军、46、47、48军等部队的撤离,和进驻西线的54军、第21军;进驻东线的第1军、63军、第1陆战师的进驻一定要衔接好,不能有薄弱的时刻。”
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迎战的方略:既硬又巧更狠。参谋部人员在总部专家的支持下根据会议确定的方略策划应对“阿格拉”的“藏羚羊”作战计划。
我军加紧厉兵秣马,展开了繁忙的备战工作。回防的几支部队留下了全部的重装备和弹药物资,也都都留下了精干的参谋人员向新来的部队进行较长时间的交接工作。还动员了一批符合复员和转业官兵就地安置,政府拨付了优厚的安置费,等于留下了一支强大的后备役力量。
新投入的部队士气高昂,极欲大显身手立功受奖。其中的54军、第1军都是我军的A类部队――快速反应集团军,是解放军的“王牌军”。尤其是第五十四集团军,更是我军的战备总预备队,也是全军唯一一支整编制集团军,配备有陆军航空师、坦克师、机械化师、摩托化步兵师、炮兵师、山地师、防空旅和特种部队,装备和训练均达世界一流水平。他们将接受实战的考验。
中印二支大军将再次在高山之巅迎头相撞。
“美国武士”8月17日15:20
经心理专家的审讯和观察,这位前美军中校查里斯是一个狂热迷恋阿帕奇的人,他看不起‘科曼奇’,认为隐形技术损伤了武装直升机‘强悍’的性能。他的飞行技艺十分高超,在当年的海湾战争中立了大功。后来改任教员。对美国防部决定淘汰阿帕奇十分不满,所以听说印度引进改进的‘长弓阿帕奇’就立即应征来当教官,还动员了好几个阿帕奇迷一起来印度。当了一个月的教官还不过瘾,又亲自来前线参战寻求刺激。他的助手考斯曼一直追随他,也是个铁杆阿帕奇迷。
曾司令员和郝志刚以及参谋人员详细讨论后,一致认为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机会给西线印军一次重击。具体行动由中央突击师策划,各西线参战部队全力配合。
郝志刚与师参谋人员商讨后拟定了一个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主角之一就是这位前中校查里斯。郝志刚派了董启星中校这位直升机高手,带了一位助手去与查里斯商讨“决斗”的事。
“我是中了你们的计,遭到围攻才失败的。老实说你们中国没有一个人能驾机胜过我。”一见面,这位查里斯中校火气还很大。
董中校以流利的英语驳斥他:“中校阁下,用计也是一个指挥官的责任,您不能指责那位善于用计的指挥官。”查里斯的火气一下子被压下去了。
“阿帕奇并不如您想象的那么优秀,我军的电动直升机是新一代的直升机,阿帕奇肯定不是对手。”看出查里斯不服气的神色。董中校转变了话题:“我们先去看一下那架阿帕奇吧。”
到了直升机停机坪见到了那架阿帕奇,查里斯的神情就完全变了,征得董中校的许可立即招呼了考斯曼一起登上直升机,取出随机的工具和设备就全神贯注地开始检查。我们的2位机械师紧跟着他们也当起了查里斯的助手。董中校很欣赏他的专业精神和熟练的技术。忙了一阵,又在我军机械师的陪同下仔细查看了我们从战场收集来的被击落的阿帕奇的各种部件。他告诉董中校,用这些零件可以修好一台发动机,虽然能飞行但是无法用来作战。
“我们可以从印度人那里搞1架阿帕奇来供你用。我将与你进行一对一的决斗。如果你能取胜,我们马上放你们二位回去。否则你也不用在这里说大话了。”董中校以坚定的语气向他发出了挑战。
“你能作得了主吗?”查里斯不相信地问道。
“我作不了主,但我的头头郝志刚少将作得了主。”
“我想见一下这位大名鼎鼎的少将,可以吗?”
“你好,查里斯先生。”郝志刚有力的大手紧握着查里斯的手,连同流利的英语给这个美国人一种亲切感。
“郝少将,您比电视画面上亲切多了。”查里斯也是个直爽的人。
“听说你是一位阿帕奇的高手,还教出了很多出色的学生。不过电动直升机确实是超越了一代的直升机,一对一对你是不公平的。”
“我对阿帕奇有信心,我是有机会的。”查里斯不以为然。
“我们曾经组织突击队从印度人手中夺取了60架‘海鹞’、240架‘虎式’直升机,一定能为你搞来完整的阿帕奇。董中校也将带你去体验一下电动直升机的优异性能,你肯定是第一个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