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竞尧走到两个太监面前,微微笑着说道:“你们两个人刚才说了,从临安远道而来,你们是客,我们是主,不带点东西回去怎么对不起太皇太后?”说着他转身对杨淑妃说道:“淑妃娘娘,今日请恕臣在娘娘面前放肆一回!”
杨淑妃点了点头:“王大人要做什么尽管放手去做。”
“把我的铁血宝刀拿进来!”王竞尧厉吼一声,立刻,在门外等候已久的铁残阳大步走进,将铁血宝刀交在王竞尧手中,接着双手抱在胸前,冷着眼看着两个太监。
王竞尧缓缓拔出宝刀,细心的擦拭了几下,然后面若寒霜的走向两人。
张东、刘奇大惊失色,连连后退,嘴里不住地说道:“你想做什么,我们可是太皇太后身边的人,你不得放肆!”
王竞尧一个箭步,劈胸抓住张东,不断冷笑着道:“正因为你们是太皇太后身边的人,我才要借你脑袋一用!”
话音未落,手起刀落,张东脑袋已在王竞尧手中,一具无头尸体吭也未吭就倒在地上。边上刘奇惨叫一声,跌坐到地上,突然发现裤裆里湿漉漉的,随即想到面前这年轻人的可怕,努力趴伏在地上,连连磕头,哭里不住的哀求饶命。
王竞尧将一颗头颅往他面前一扔,面无表情地说道:“带着你的同伴的头滚回大都去,告诉那个什么太皇太后和鞑子,这就是福建汉人的回答!”
刘奇哪敢说半个不字,心惊胆战的抱起头颅,连滚带爬的跑了出来。
王竞尧收刀归鞘,说道:“娘娘恕罪,王竞尧公然在娘娘面前用刀,万死难辞!”
杨淑妃一张脸也被吓得惨白,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说道:“王大人忠勇热血,何罪之有?都怪奴见的世面太少,让王大人见笑了。”
话虽这么说,终究被吓得不轻,过了会再也坚持不住,杨镇叫来两人,搀扶着杨淑妃回到内室休息。
“老弟真好手腕,这一刀大快人心!”杨镇竖起大拇指道:“我也想这么做,可终究没着勇气下手,今天老弟替哥哥出了这口恶气,痛快啊痛快!”
王竞尧微笑着说道:“兄长见笑了,王竞尧一莽之夫,只会动刀弄剑,哪比得上兄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杨镇被这马屁拍得舒服之及,不住“呵呵”发出笑声,自顾自乐了一会,忽然压低声音说道:“老弟刚才见过杨亮节了吧?”
王竞尧点了点头,他从杨镇脸上表情猜出这两兄弟可能不太对劲,在没有弄清情况之前,他可不想贸然参合进去。
“那人决不可信!”果然杨镇愤愤说道:“这人为了金钱权利,连自己都可以卖了。无权无势时对人阿腴奉承,与狗无异,一旦得势,又恨不得把当初帮过他之人全部除之而后快,无论他说了什么,老弟千万不和信任此人。”
王竞尧淡淡地笑着,心里想着你们兄弟两人在权利这一项上,只怕是半斤对八两,谁也比谁强不到哪里去。只不过杨镇比起杨亮节来,还是显得有骨气的多。
“也不知道淑妃娘娘如何就会信任了他。”杨镇长长叹了口气:“这人原不姓杨,本姓陆,是我父亲的义子。自从淑妃娘娘进宫,甚得先皇宠爱,我杨家说实话都得到了重用,偏偏也不知怎的,谢太后就是对这杨亮节横竖看不顺眼,虽然也封了他个小小的官,但却是个闲职。那杨亮节削尖了脑袋一得空闲便进宫去,百般讨好淑妃娘娘,诉说自己苦处,娘娘最是心软,一来二去终被说动,正想向先皇求个情,不想先皇突然驾崩,这事也就拖了下来。自打我们准备来福建,这厮消息倒灵通,居然大老远的和我们时间相隔不远就到了泉州。”
这时王竞尧才弄明白了这兄妹三人之间的关系。这个时代的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几日杨淑妃升格为了杨太后,杨镇和杨亮节兄弟两人免不了得到重用。而自己对于宫中发生的事情,也需要得力帮手为自己通风报信。这兄弟两人之间的矛盾倒大可以利用,互相牵制,说不定可以收到奇效。
“兄长说的这么清楚,做兄弟的也就明白了。”王竞尧笑了下,说道:“今后兄弟唯兄长马首是瞻,兄长尽管放心。”
杨镇亲热地拍了拍王竞尧的肩膀:“老弟是个聪明人,只要咱们兄弟能够一心同体,何愁大事不成,这朝堂上还不是我们说了算?那杨亮节早晚有一天我要除了他。对了,我听人说,陈宜中、陆秀夫这些甚有名望的人闻听二位殿下在泉州,正在星夜赶来,他们可都是极力拥护益王的,万一被他们赶到,竭力反对,以他们的声望来说,只怕咱们让广王为帝的计划会有变化。依我的意见,在他们到来之前,咱们先扶植广王登基,那时等他们到了,木已成舟,他们再想反对也晚了!”
王竞尧考虑了下,说道:“兄长所说之言甚有道理,本来兄弟想为广王办个风风光光的大典,现在看来事急,那么后天即是黄道吉日,我看就选在这一天吧。”
(今天暂时两章,快中秋了,一会要去给未来的老丈母娘送礼,得很晚才回来,希望兄弟们谅解。想到那喝酒的可怕,阿门,为蜘蛛祈祷吧,希望蜘蛛不要在大醉中穿越
关于新书榜,蜘蛛更新的太快,已经满20万字,提前下榜了,呵呵:))
第九十四章 瓜分权利
既然已经确定广王登基,黄道吉日也已经选好,王竞尧没有一点迟疑,将泉州军民全部调动起来,尽可能办个隆重的登基大典,这对于鼓舞军心民气是必不可少的。
两日后,广王赵昺即位为帝,号宋淳宗,改元祥兴,立淑妃杨氏为太后,垂帘听政,封益王赵昰为成王。
杨镇和杨亮节果然得到了重用,杨镇被封为了手掌全国军权的枢密使,杨亮节则被封为了掌握重权的中书侍郎。
王竞尧因为救驾、拥立等大功,被破格晋为相当于子爵一职的开国子,提为福建节度使,执掌福建各路兵马。他操练的新军也被正式任名为“天卫军”,由王竞尧出任都指挥使,与捧日、天武、龙卫、神卫四军并为上军。
这一人事任命让王竞尧的部下愤愤不平,在他们看来,王竞尧理应出任枢密使,但结果是只在福建节度留后上进了一步,成为节度使,又给了开国子这么个人死爵消的虚衔。而杨家兄弟无尺寸之功,却掌管了全国的文武大事。
对此,王竞尧倒很看得开,他笑着对部下打了个比喻:“猎人进山打猎,你们说他们是打跑在最前面的老虎,还是打躲在暗处的凶狼?很快,那些名流、亡臣都要进入泉州,就让他们在朝堂上斗个你死我活,至于我们,安心发展好新军,不对,应该叫天卫军了。并且把福建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一个空壳子的朝廷,对我们能有什么威胁呢?朝廷这么安排,反而能让我们置身于风雨之外。鞑子知道泉州又立了一个朝廷,不会善罢甘休的,到时的大战,除了我们,难道还能指望其他人吗?”
事情的发展和王竞尧的判断是一样的。在宋淳宗登基后没有几天,先是抗元名将,千古忠臣陆秀夫辗转到达泉州,被任命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接着,有名的逃跑丞相陈宜中带着他逃跑时带出的船队来到泉州,立刻,这位“德高望重”的陈宜中,再次被任为左丞相,调度朝廷一切事宜。其后,名将张世杰率领的一支水军也扬帆赶到,这个宋朝赫赫威名的大将,才一到来就被封为少傅、枢密副使这一重职。
陆秀夫、陈宜中、张世杰这些人,都是极力主张立益王赵昰为帝的,但当他们到了泉州,才发现事情的发展完全脱离了他们的设想,他们并不看好的赵昺成了新的皇帝。无可奈何之下,他们也只能接受了这个现实。
最让他们不满的是,昔日默默无名的杨家兄弟,居然把持了枢密使和中书侍郎这两个重要职位,虽然愤怒,但此时鞑子大患未消,他们也只能暂时将不满压制在了心中。
陆秀夫和张世杰对朝廷还是尽心尽力的,他们收拢从各个战场败退下来的宋军,大力招募民兵。宋朝军队本来就极其庞大臃肿,那些个吃惯了皇粮的官兵,听说朝廷又立,纷纷拥向泉州,很快,朝廷手中可用之兵又达到了二十万之巨。
但民兵的招募工作却很不理想。福建、广东等地的地方官都对新朝廷保持观望态度,对朝廷政令阳奉阴违,征募到了兵源名册也不上报朝廷,全部留在了自己的地盘。
朝廷都城所在地泉州一带情况也非常不好。泉州知府李天正,兴化知州许桐采取了极不配合的态度,真正做到了“要钱没钱、要人没人”。
陈宜中身为丞相,自然大怒,亲自跑到泉州知府大声斥责李天正,李天正双手一摊,满腹委屈地说道:“相爷,泉州才多少人?朝廷光在泉州就要求征兵十五万,泉州总共才多少人口,难道把那些老弱妇孺也算上?李天正不是不知道效忠朝廷,可万一强行征兵,激怒了泉州百姓,这祸李天正实在担当不起。”
强压住怒气,陈宜中问道:“那么我要求泉州上缴的钱粮呢?泉州历来富裕之地,难道你身为堂堂知府,连这也办不到吗?”
“相爷,泉州过去是富裕不假。”李天正苦笑着说道:“但被那大食商人吕中和盘剥去了多少银子您是没有亲眼看到。本来节度使王大人费尽心思张罗到了点银子,可,可,哎…”
看到李天正的样子,陈宜中倒迟疑起来,追问道:“有什么为难之处尽管说,都有本相为你做主,你大可不必张皇。”
李天正咬了咬牙,悄声说道:“自打二位殿下来到泉州,各地官员蜂拥而至,这吃的、穿的,哪样不是泉州来的?陛下登基,泉州又出了大大一笔银子,府库日见空虚。前几日,那对兄弟又从我这拿走了最后的二十万两,说要为陛下和太后修行宫。相爷,不瞒您说,我现在这泉州知府真的不想做的,我上哪再去找钱啊!”
听到李天正如此诉苦,陈宜中将信将疑杨家兄弟为皇上和太后修行宫的事他是知道的,可也不至于泉州府就穷到了这副样子吧?
李天正见陈宜中不太相信,也不多话,带着这位丞相来到了天卫军训练出操的地方。
眼前的景象让陈宜中大吃一惊,大冷的天,这些士兵都只穿着单衣,只在胸口等要害处带着软甲。虽然泉州是有名的“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冬季并不如何寒冷,但穿着单薄成这样也实在有些过分了。
“相爷,穿多穿少我也就不说了。光说那些来泉州的军队,好歹还有副盔甲可以上阵杀敌,可天卫军的官兵,连盔甲都凑不齐。”李天正唉声叹气说道:“王大人已经下了死命令,一个月内再配不齐战甲等物,我这颗脑袋恐怕就得搬搬家了。”
陈宜中大是同情,怨恨之心飞到九霄云外,他拍着李天正的肩膀说道:“李府辛苦了,王大人处自有本相为你去说情,哎,想不到泉州贫弱如此,当真是谣言害人啊。”
李天正一边唯唯诺诺,一边心里直想发笑,这福建新军打从成立开始,为上上阵杀敌轻便,按着王竞尧的意思,那些沉重累赘的盔甲早就已经废弃不用了。
第九十五章 大战提前 (上)
这泉州乃是王竞尧的根本,现在他的部队也寒酸到了盔甲都置办不起的地步,泉州经济的恶劣当真是可想而知,陈宜中连声叹气,把怨恨都发泄到了杨家兄弟身上。
鞑子就快要打到福建了,这两兄弟窃据朝廷重位,却不知道如何抗敌,反倒先修起了行宫,难道以为靠着行宫就可以阻止住鞑子进军的步伐吗?
安慰了下李天正,陈宜中匆匆离开,找来陆秀夫商议此事。此时的陈宜中,对陆秀夫非常信任,认为他“久在兵间,知军务,”对他十分看重,而陆秀夫“亦悉心赞之,无不自尽”,两个人的关系在这段时候非常融洽。
陆秀夫听说了事情的经过,也大是愤怒,本来他就对杨家兄弟自作主张,立广王为帝非常不满,现在这件事情无异于火上浇油。
两人当时商议在明日早朝时,联络张世杰一起,对杨家兄弟发难,他们并没有算上王竞尧。在他们看来,王竞尧虽然身为福建节度使,但算不上名流,声望也仅仅局限于福建一带,和自己的身份相差甚为悬殊。
果然,当日早朝一开始,陆秀夫就率先发难,他大声指责杨家兄弟不该动用有限的资金,去修什么行宫,以至于现在朝廷调度严重不足。
在修行宫一事上,矛盾重重的杨家兄弟意见难得的一致,此时眼看外人发难,只能暂时把彼此的恩怨扔到一边,联手对付外敌要紧。
杨亮节摆出中书侍郎的身份,对陆秀夫反唇相讥:“修缮行宫乃是为了朝廷的颜面和尊严,莫非陆大人以为皇家的尊严无关紧要吗?无有尊严如何能号令天下,不过才区区二十万两银子而已,陆大人看来不必要那么紧张吧!”
张世杰身为武将,性烈如火,他大声说道:“区区二十万两?中书侍郎大人未免口气太大了点。天卫军为朝廷上五军之一,到现在连盔甲都置办不齐,过冬的衣服都不知道在哪里,这样让他们怎么上阵杀敌?究竟是皇家的尊严要紧,还是朝廷的社稷为先?你暗堡行宫修缮得再漂亮,等泉州城破,难道是为鞑子修缮的?”
这话让杨亮节一时语塞,他急忙把求援的目光投向了杨太后。
坐在帘子后的杨太后慢慢说道:“列位大人都且息怒,这原本是奴的不是。陆大人、张大人和杨大人都是一般的尽忠报国。没有想到为了陛下的行宫,王大人连军费都捐出来了,清苦如此,奴实在于心不忍。”说到这,杨太后似乎擦了下眼角:“这么办吧,立刻命令行宫停修,把这钱给天卫军购置军械。陛下和奴的一切用膳起居费用都减半。现在是大难时期,皇上不做个表率,天下谁能归心?列位大人,奴这么做,为的是让各位团结一心,共抗鞑子,大家千万不要再争吵下去了。皇上可有意见?”
小小年纪的宋淳宗坐在龙椅上,哪能发表什么意见,只是无精打采的点了下头。
看到杨太后这么处理,一时众人也不好反对,都默然接受了下来。王竞尧出来谢了几句恩,重新站了回去。其实这二十万银子对于现在的他来说算不了什么。至于陈宜中等人的要钱要粮,他可实在不想把银子用在那些毫无战斗力可言的败兵身上。
天卫军人数虽然不多,但气势已成,兼之有着一大批能怔惯战的大将训练,久之必成精兵,好钢用在刀刃上这句话自己还是懂的。而且将来用银子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你也来要钱,他也来要钱,早晚自己这点家当就得被他们折腾光。
“王大人,你身为福建节度使,掌管福建一切军政事物,总也得上着点心。”陆秀夫话锋一转,矛头对向了王竞尧:“朝廷募兵征粮令颁发有些日子了,可福建那些地方官员迟迟拖延着不办,这究竟是皇上的福建,还是那些地方官的福建?”
其他人说倒也还罢了,可对于这位在历史上宋朝灭亡后尽心尽力,宁可背着皇上跳海而死,也决不投降鞑子的千古忠臣,“宋末三杰“之一的陆秀夫,王竞尧还是相当敬佩尊敬的。
王竞尧想了下,叹口气说道:“陆大人,你初来福建,很多情况有所不知。不错,王竞尧是福建节度使,可政令军令只能发到泉州、兴化,福建很多地方甚至还不知道福建有了我这么一个节度使,你让王竞尧如此行使权利,为朝廷和皇上效忠?那些个地方官,个个都把本地的利益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