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量……
“大蒙古,前进!”忽必烈马鞭向前一指,大声吼道。
转眼间,几十万将士,在大都城下,在这古老的战场展开了厮杀。
这是两个国家的决战,这是两个民族的决战,这是光荣和耻辱的决战。
汉军士兵们在搏杀,汉军将领们在搏杀。一匹匹的战马在奔驰,一把把的快刀扬起落下,一柄柄的长枪刺进拔出……铁残阳在战斗,顾斌在战斗,陶亮在战斗……所有能够拿起武器的汉人,都在咬着牙战斗……
皇帝陛下也在战斗,还是那轮耀眼的金色太阳,还是那把汉军将士再熟悉不过的铁血宝刀,还是那匹亲身见证了两次北伐的黑月驹在奔跑……这是汉军之魂的象征,这是汉军士兵全部勇气的来源。
每一名汉军将士都知道,皇帝陛下就在他们身边,皇帝陛下和他们一样为了洗刷汉人的耻辱在那浴血战斗!
看着王竞尧战神一般的形象,看着汉军士兵因为皇帝陛下威武的形象而激发起的信心和勇气,忽必烈也想和王竞尧一样冲上战场。可是他衰老的身体,却不允许他这么做,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汉人的皇帝,勇敢地斩杀着自己的士兵……
这一场战斗并不如人们想像中的那么势均力敌。这时的汉军早已不是当年鞑子铁蹄入侵中原,毫无抵抗能力的那支汉人军队。现在的汉军将士,经历过无数的战争洗礼,从不知多少次战斗中成长起来的这些士兵,他们忠诚、勇敢、自信,身经百战的他们,不会畏惧任何的敌人,甚至藐视任何的敌人。他们相信自己手中的刀枪,能够击倒任何的对手;他们深信他们的长官,能够带着他们取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他们深信他们所无限热爱的皇帝陛下,能够为他们创造出无数的奇迹!
而做为他们的对手蒙古士兵,也早已不是当年那支无坚不摧的军队。蒙古军的精锐,绝大部分已溃散在了各线战场,现在大都城下的这三十五万人,有一半是临时征召起来的士兵。而被忽必烈当成精锐的十五万前身为怯薛军的侍卫亲军,大部由功臣的后代,由富贵人家的孩子组成,当初他们加入怯薛军的时候,看中的是怯薛军中丰厚的军饷,丰盛的待遇,他们从来也没有想过,做为皇帝陛下身边的亲兵,居然也有要上战场的那么一天,基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他们,又怎么会懂得战争的残酷?
兴汉五年十月十七,在这场史称为“汉人光荣之战”的决战中,魏国公、右领军大将军铁残阳部率先击溃敌左翼阵线,蒙古四大怯薛长之腾巴思开身亡。巳时,铁残阳督军对蒙古军左翼发起总攻,失去了指挥的蒙古军左翼溃不成军。
午时,郑国公,前领军大将军陶亮部,赵国公、后领军大将军顾斌部同时突破正面之敌,两路汉军如同蛟龙一般冲入鞑子军中猛力砍杀。
忽必烈紧急调拨大将蒙巴汗增援正面战场,但行进到一半的蒙巴汗,却被汉军青年将领韩振和陆勇指挥的队伍截住。王竞尧见此机会,立刻增调黄声福部驰援,用意非常明显,即先歼灭鞑子援军,而后再破鞑子正面战场。
身为援军的蒙巴汗,反而自己都落到了重围之中,看着四面八方涌上来的汉军,蒙巴汗连连向忽必烈处求援,但战争打到了这个份上,忽必烈手里又哪有援军可用?
未时一刻,王竞尧下令对蒙巴汗军总攻,并再调孟星海指挥之御林军参与绞杀行动。未时三刻,蒙巴汗军左右两翼同时溃败。汉军将领韩振率军突破敌中心部位,两千汉军将士不断在敌人的心脏里来回冲杀,冲得蒙巴汗军根本无法集结起来。
随着身边士兵人数的急剧减少,蒙巴汗放弃了继续战斗的欲望,命令部下放下武器,向对面之汉军投降。蒙巴汗的投降意义重大,这是蒙古军自怯薛军成立以来,第一个投降的怯薛长,这对于正在作战的蒙古军心理上造成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
得到蒙巴汗投降消息的忽必烈勃然大怒,立刻命人将蒙巴汗在大都的家人全部押解上来,于战场之上尽皆斩首,以为惩戒。而亲眼看到了家人惨死的蒙巴汗,伤心欲绝之下,来到皇帝陛下王竞尧面前,自自告奋勇,愿意带着本部兵马反戈一击,以为家人复仇,皇帝陛下也当即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这个请求。
看到位高权重的蒙巴汗,居然带着士兵杀向了自己,蒙古军阵脚大乱。蒙巴汗久在怯薛军中,深知怯薛军之长处弱点,专拣怯薛军薄弱处冲击,很快就取得了效果。
兴汉五年十月十七日无戌时,蒙古军正面战线在汉军的反复冲击下终于崩溃。大量的蒙古士兵放弃了继续作战的欲望,纷纷向大都方向败退,无论带队的蒙古将领如何吆喝,但到了这个时候任命的命令都成为了一纸空谈。
戌时三刻,大都城下的蒙古军队全线溃败,到了这个时候,忽必烈知道自己失败了,在强大的哈怒军锐利的攻势面前,他已经不再可能创造出任何奇迹,忽必烈终于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带着残部败退到了大都城内,以期凭借着大都坚固的城防固守。
大汉帝国兴汉五年十月十七日亥时,“光荣之战”以汉军的大胜而宣告结束。在这场战斗中,汉军歼灭、击溃蒙古军六万余人。随后,王竞尧指挥汉军逐步扫清了大都外围的一切阻碍。十月十九日,汉军合围大都。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大都,被攻克已经只是时间的问题。
但面对坚城大都,王竞尧并没有急着强攻,他在耐心等待着威力巨大的火炮运送上来。
汉军将士马跃战场,捷报频传,鞑子帝都大都指日可破,可就在汉军上下一片喜气洋洋的是时候,一条让王竞尧无法接受的噩耗,却从泉州方向传了过来!
第四百二十八章 最后一颗军粮
就在王竞尧指挥着麾下将士,将大都团团合围起来的时候,手下却忽然来报,工部的柳星大人从泉州方向而来,紧急求见皇帝陛下,王竞尧的心中当时就“咯噔”了一下!
“陛下!”一进到皇帝陛下的大营,柳星满面的惊恐失色,他好半天才让自己的呼吸稍稍平稳了一些,带着哭强说道:“勤英公,太子太师,丁铭…………丁大人他不行了啊……”
王竞尧头脑里一阵眩晕,身子摇摇欲坠,若不是边上陶亮及时扶了一把,差点摔倒在地上。等王竞尧恢复过来,他上前一把抓住了柳星的衣襟,几乎是恶狠狠地说道:“你胡说,上次朕见到丁铭虽然有病在身,可他还是好好的,现在,现在怎么可可能……”
柳星放声大哭说道:“丁大人恶疾缠身,但始终不肯休息。最近他每日都他大口大口地吐血,可还是强撑着指挥着我们往前线输送着物资……前几日……前几日……大人他终于倒下了,整整昏迷了两天才醒了过来……皇后已经派来了太医,可太医说丁大人……丁大人他没救了,只怕活不过这几天了啊……”
“丁铭,丁铭,朕的丁铭啊。”王竞尧瘫坐在了椅子上,不断重复着丁铭的名字,那样子让边上的汉军将领看了心碎,想劝可又不知道怎么劝才好。
“丁大人在昏迷的时候,嘴里不断着念叨一个心愿。”柳星擦了下眼泪,说道。
王竞尧猛然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一步就冲到了柳星面前,那样子让人看了害怕,王竞尧几乎有些语无伦次地说道:“说,告诉朕,他想要什么!”
“丁大人什么也不想要。”柳星摇了摇头:“丁大人唯一的愿望,就是他只想看看大都,看着我汉军将士攻陷大都,他这一生就什么遗憾也都没有了!”
“孟星海!”王竞尧猛然大叫道,等孟星海进来后,王竞尧握着拳头说道:“你,给朕立即带着二十名御林军士兵,选最快的马去泉州,给朕把丁铭抬来。朕要让他亲眼看着我汉军将士攻克大都,朕要让他第一个踏上大都的土地!朕要让他活着看到这一切,朕要让他知道他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柳星,你也去,走,你们现在就给朕走!”
孟星海走了出去,大帐里所有的汉军将领都沉默不语。他们很能明白皇帝陛下此时内心的感受,如果没有丁铭的辛劳,北伐之战将不会那么一帆风顺。可现在,他们就要失去这个年轻人了,这个平时一声不响,可却没有人可以代替的年轻人……
“命令汉军各部,依原计划延缓十日攻击大都。”这时的王竞尧平静了许多:“命令火炮加速运送,一旦发起攻击,必须在一日之内攻克大都,朕,不能对不起丁铭!”
汉军将士默默地点了点头,为了一个人而改变整个作战计划,在汉军的历史上绝无仅有。而这道命令的发出,将使得大都能够充分完善自己的防御,加大攻击难度,可这些汉军将领们却没有一个人有怨言的,为了丁铭,他们愿意去挑战这样的困难……
在皇帝陛下的命令下达之后,所有的汉军将士都忙碌了起来,火炮被一门门拉了上来,士兵们疯狂地擦拭着自己的刀枪,疯狂地准备着云梯,延缓攻击将会造成的困难,已经被各级将领明白地告诉了士兵们,但士兵愿意承担,因为丁铭对汉军的巨大贡献,将领们也清清楚楚地告诉了他们。现在的汉军士兵,他们将———为了一个人而战斗!
他们吃的,他们穿的,他们使用的武器,没有哪一样不凝结着丁铭的心血,没有哪一样不是丁铭呕心沥血为他们准备的,现在这个人将很快会离开他们,他们将——为了丁铭而战斗!
大量的火炮被运送了上来,炮口对准了大都城楼。士兵们都已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对大都发起强袭,但他们没有动,他们在默默等待着皇帝陛下的命令,默默等待着丁铭的到来……
“快啊,你们他妈的的快啊!”空旷的山野里,传来了孟星海的大嗓门,他暴跳如雷的大声指挥着身边抬着担架的士兵,纵然那些士兵的速度已经很努力了,但在担架上却还躺着一个濒死的病人,却严重耽误了他们的速度!
担架边上,一脸焦急之色的柳星不停向担架上看上一眼,从泉州出来,丁铭整个人就始终处在昏迷之中,偶尔醒来,看到这些士兵们,嘴角边会勉强露出一丝微笑,继尔又重新昏睡过去,柳星最担心的,就是丁大人从此就再不醒来,而最让柳星奇怪的,是丁铭大人的右手始终紧紧握着拳头,似乎手里握着什么……
“孟大人,这样不行啊。”柳星快步来到孟星海身边,着急地说道:“从大都到泉州,士兵们千里奔波,根本没有休息,现在又抬着担架连续走了三天,我看士兵们的体力也已经到了极限了,而且这段路太颠簸了,我怕,我怕……”
孟星海连连跺着脚说道:“那怎么办,那怎办才好。”到了这个时候,一心想着陛下圣命的孟星海,也实在没有了主意。
“将军,你看那些人是谁。”正在这时,一名士兵指着前方大声说道。
远处,一名官员模样的人,带着上百个百姓向孟星海的方向跑来,才来到孟星海面前,那官员就迫不及待地说道:“丁铭大人之事我等已经知晓,安卢知县特带百姓前来护送丁大人,将军请将丁大人交给我们吧!”
说完也不等孟星海反应过来,带着几名百姓亲手接过了担架,抗在了身边。剩余的百姓,几乎每个人手里都带着棉被,他们迅速地将厚厚的棉被铺在地上,减少道路的颠簸。
看着百姓们的背影,御林军士兵都像傻了一般,好半天孟星海才醒悟过来,大声道:“都还傻着做什么,跟上去啊!”
安卢百姓轮流接力,前行七八十里,到得起丰境内,又看到起丰县令带着百来名百姓赶来,一见就说道:“此地已到起丰,安卢县令一路辛苦,现由我起丰百姓护送丁大人!”
安卢县令也不客气,向起丰县令抱了抱拳,将丁铭的担架转交给了他们。
跟在后面的孟星海和柳星互相对望了一眼,发现彼此的眼中都是湿漉漉的,担架上躺着的是可敬的丁铭,而在担架周围的,却是同样可敬,但却又可爱的汉人百姓……
“台于县百姓接力!”
“贯中县百姓接力!”
“流蕴县百姓接力!”
从安卢县开始,一直到大都附近,所有大汉帝国的军民们,似乎都知道了丁铭的事情,每前行几十里,都会有当地县府的县令,带着当地的百姓们迎接着丁铭的担架。在这一路上的道路,几乎是用棉被铺成的道路,在这一路之上,都是一双双热情的眼睛,一双双长满了老茧,但却充满了温暖的双手……当到达离大都战场还有二十里的时候,孟星海一眼就看到了汉军将领韩振,带着数百名士兵在那等候着,见孟星海到来,韩振快步迎上,脸上明显透露着惊讶:,这么块,从泉州到大都,你们这么快就到达了?”
“这事以后再说。”孟星海哪里来得及解释:“大都方面攻击战开始没有?”
韩振点了点头:“今日一早开始的,如果咱们速度快的话,能让丁大人看到大都落到我们手中。”
孟星海哪敢多言,指挥着士兵们将担架从百姓手中接过,疯了一般的向大都方向冲去,他走得如此之快,甚至忘记了和这些百姓们说声谢谢。
“丁大人,一路走好。”那些百姓们看着担架逐渐消失在他们的视线之内,默默地挥挥手,轻轻地说道。也许他们并不是为了丁铭一个人,而是为了所有抗击鞑子,恢复中原的英勇的汉军将士们,但这时候,他们却将对汉军所有的热爱,都倾注到了丁铭一个人的身上……
离大都只有不到二里的距离了,担心上一直昏睡着的丁铭,忽然睁开了眼睛。“停下,停下。“丁铭吃力地说道:“这是哪里了?“柳星急忙上前:“大人,就快到大都了啊,你听,你听到远处的炮声了吗,那是咱们的汉军将士正在攻城。”
丁铭努力地听着,果然在不远处的地方,炮声隆隆,那是英勇的汉军将士正在攻打大都,丁铭本来苍白得毫无人色的脸上,竟然泛起了一阵红晕,在他的嘴角边,也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微笑。
“大人,再坚持一下,马上就要到了。”孟星海大声地说道。
但很快,所有人都发现,丁铭的笑容已经凝固在了脸上,永远也都不会消失了,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目光一直向着大都的方向……
丁铭去了,丁铭就这么去了,带着难得一见的,但却永恒的笑容,带着一点点的遗憾,永远地离开他所深爱的汉军……只差最后一步,他就能够看到大都,可是他再也看不到了……
他那一直紧紧握着的右拳,终于松了开来,一粒晶莹剔透的大米,从他的手掌心里落到了地上,一阵微风吹过,大米翻了几个身,这才停了下来。
那是,丁铭为北伐将士输送的最后一颗军粮!
第四百二十九章 抬棺入城
大汉帝国兴汉五年十一月十六,汉军对大都的最后总攻开始,这是为了汉人的荣耀而战,也是为了丁铭而战,但只可惜在这一刻,距离大都只有二里远的丁铭却永远也无法看到了!
丁铭死了,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他所钟爱的汉军,带着笑容,带着遗憾,永别地告别了这个人世,永远地告别了他为之贡献了一生的汉军。
自十八岁于平江跟随王竞尧以来,丁铭始终掌管着汉军的后勤,这么多年来,他几乎是以一个人的力量,在支撑着汉军庞大的后勤,而他也从来没有让皇帝陛下和汉军将士失望过,他死的时候,年仅二十七岁。
正在前线指挥着汉军将士攻城的王竞尧,忽然看到孟星海步履沉重的向自己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