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初唐-第5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甘的乖戾,曾在父亲面前诬陷房遗直谋反,唐太宗当然不会把她的话当回事,“帝痛让主”。
  唐高宗继位后,因为分家导致的财产纠纷使高阳公主作出了十分愚蠢的举动,居然让人向朝庭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企图夺掉房遗直的封爵,把房遗直逼得走投无路。高阳公主本身情人不少,“又浮屠智勖迎占祸福,惠弘能视鬼,道士李晃高医,皆私侍主”,她按理没有必要与一个男人这样过不去,也许是她曾想把丈夫的哥哥变成裙下之臣,但素有清誉的房遗直不敢消受这样的皇家尤物,才使公主变得十分恼怒。朝臣对公主无礼,这是身败名裂的罪名,房遗直终于展开了绝地反击,拉开了永徽年间的悲剧大幕。“遗直亦言遗爱及主罪,云:‘罪盈恶稔,恐累臣私门’”,房遗直在史料上是个正人君子,诗书传家,如果不是弟弟、弟媳作恶太多、逼人太甚,他也不会主动与弟弟、弟媳为敌。他揭发高阳公主与房遗爱企图谋反,房遗直幼稚的冲动,不仅断送了弟弟全家,也断送了自己难以割舍的政治生命。长孙无忌主审此案,当朝国舅顺利执行了筹措已久的谋划,那就是诛杀吴王李恪。他软硬兼施,让房遗爱承认自己参与了谋反,然后供出同谋中还有吴王李恪。
  二月的料峭寒风中,三位大唐驸马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被当街斩首,高阳公主的叔叔荆王李元景、高阳公主的三哥吴王李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都在家中自尽,“惟丹阳公主已经身殁,无容议及”,“遗直以父功特宥之,除名为庶人,停玄龄配享”。无论高阳公主如何胡作非为,如何失意惆怅,吴王李恪都没有着意疏远她,因为和妹妹的关系,他被牵连丧命,至死,他都是高阳眼中的高贵和深情。
  高阳公主的两个儿子,被流放到岭南,史料上没有提及他们以后的下落,但是两个孤儿最大的可能,就是埋骨他乡。李恪的后代也被流放到岭南,总算有儿子战胜了岭南的毒虫瘴气,等到了平反昭雪的那一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恪的孙子李祎,进攻石堡城时的一番豪言壮语至今打动人心,“人臣之节,岂惮艰险?必期众寡不敌,吾则以死继之。苟利国家,此身何惜?”
  一个任性的大唐公主牵连了众多的皇族贵戚,如果她不是硬要和房遗直决一死战,众多皇亲国戚的结局不至于如此悲惨,毕竟长孙无忌真正想对付的只是吴王李恪。高阳公主有天仙般的美丽,有数以亿万的豪富,却只有十二岁的头脑和心智,偏偏她被父亲和哥哥宠得不知天高地厚,如同盲人骑瞎马,夜过悬崖边,为亲人酿造了无法挽回的悲剧。唐朝风气开放,公主有情人私侍并无大不了的严重,不幸的是一个小偷把她的私情拖进了大唐臣民的极度关注中,李世民无法遮掩,为了维护大国风化,就让女儿的情人死得万分痛苦,高阳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产生了绝望的报复,她更加恣意妄为、胡作非为,最终招来了惊天人祸。挑战宫廷的生存法则,是一种以卵击石的弱智,她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也搭上了至亲至爱的性命。纵观她父亲李世民波澜壮阔的一生,可以推断她有红杏出墙的基因,也有喜欢冒险的基因,这对于她父亲李世民来说,是痴情之外的风流,是勇往直前的战斗,对她来说,却是妇德之外不甘寂寞的淫荡,行事不计后果的愚蠢,她把自己和亲人都送到了敌人手中。她太看重自己的灵与肉,太忽略世俗的算与谋,她没有活到30岁,她也求不到“若得山花插满头”,只有无人探望的孤坟成为她最后的归宿。
    作品相关 吴王李恪的事迹
     更新时间:2008…2…26 18:31:44 本章字数:2577
      作品相关 吴王李恪的事迹   
  三皇子李恪,生于武德二年或三年。玄武门之变时,估计约有7-8岁。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目前一些无良电视剧的剧情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一个7-8岁的孩子也能上演一出波澜壮阔的夺嫡诗史?更不要说发展什么其他剧情。
  估计此时孩子还在母亲和父亲面前混闹呢。
  史料所载,唐太宗对这个第三个儿子还是比较喜爱的,当然不能与嫡子相比较。这很明确,嫡子与庶子在古代的地位的差别一句两句说不清楚,总之,按照古代制度:“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这个制度是国本,不可能轻易撼动,皇帝也不是说了就算的。
  在三皇子李恪年幼时太宗是比较喜爱的,虽然在武德三年封蜀王后,但以年幼而一直留在内廷,直到贞观十年。
  按照唐朝制度,庶子成*人后必须离开京城前往封地。因此不管唐太宗愿意不愿意,李恪都必须遵照制度离开京城,前往封地。
  于是贞观十年,李恪晋封吴王,他必须离开太宗前往封地任职。这个时候太宗显示出对这个儿子的不舍:帝谓左右曰:’吾于恪岂不欲常见之?但令早有定分,使外作籓屏,吾百岁后,庶兄弟无危亡忧。”
  可见,太宗对制度和对李恪的地位的明确,尤其是这句“吾于恪岂不欲常见之?”
  流露出太宗的无奈。然后太宗的期望也表露出来:“使外作籓屏,吾百岁后,庶兄弟无危亡忧。”大家看仔细,太宗说得是庶兄弟无危亡,也就是庶子和嫡子的分别,太宗希望李恪能担当起维护庶子们平安的职责,说明在庶子中太宗对李恪的器重,也是他以后能被考虑立为太子的一个方面。
  在旧唐书中提到太宗有一篇书戒,一些MM立刻就说,看是李恪不安分,太宗对他的警示。呵呵,说得以未免太没人情味了。这其是就是一篇父亲对即将出行儿子的教诲,语言朴实,表达了太宗严父和慈父的真情。从这里我开始对太宗这位君主下了颇具“人情味”的看法。新唐书的解释就更正面了:“帝赐书曰:“汝惟茂亲,勉思所以籓王室,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外之为君臣,内之为父子,今当去膝下,不遗汝珍,而遗汝以言,其念之哉!”
  很多人想给李恪泼夺嫡的脏水,未免泼的有点远。李恪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克尽职守,低调而自在。
  我们继续李恪的话题。也就在李恪奔赴封地的时候,贞观的朝局发生了一些潜在的变化。什么潜在的变化呢?李世民已经开始考虑更换太子了。也就在贞观十年的时候,李世民开始为李泰当太子积极筹划,允许其在府邸开设文学馆。其心昭然若揭。谁都知道开设文学馆是李世民的专利,正是文学馆的开设为李世民夺嫡立下了不小功劳。呵呵,可李世民想的过于简单:“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此一时彼一时。
  李恪尽管聪颖非常,但那皇子的骄恣和父亲的备加宠爱却使他这年冬季惹了祸:他频繁外出射猎,使安州百姓的禾稼很受了些损失。李世民知道后大怒,立即下令免去李恪官职,并削去食邑三百户!爱之切而责之重,李世民正国为对李恪寄予厚望,所以对他的过失也绝不姑息宽贷。李恪免职回京后,李世民于日理万面中找李恪单独作了一次语重心长的谈话:“父之爱子,人之常情,非待教训也。子能忠孝则善矣,若不遵诲诱,忘弃礼法,必自致刑戮。父虽爱子,将如之何?”
  如果说李治是太宗十个成年的儿子中运气最好的一个,那李恪肯定是运气最背的一个。
  总的说来,李世民的儿子分三类:第一类是不肖子,就是对皇位野心勃勃的几个孩子。李承乾、李泰、李佑最让晚年的李世民头痛不已。最后,流放的流放,幽闭的幽闭,诛杀的诛杀,结局最惨也最让父亲伤心。第二类是纵情享乐的浪荡公子,李愔、李恽、李慎、李明都是这种人,没什么出息,大部分让武则天给杀了。第三类就是少数几个没让父亲伤神,品行也还算端正的孩子。少得很,只有三个,李恪、李治和李福。李治不用说了,出了名的孝顺。李福是太宗的十三子,也是个老实孩子,虽然平庸了点,但品行还是蛮好的,后来过继给李建成,跟李治是唯一两个没死于非命的孩子,还陪葬昭陵,算是善终了。李恪跟李治、李福都不一样,那两人是天生的老实,李恪是低调。
  太宗曾说吴王英果类己,这倒是个大实话,众所周知,李世民的家庭教育相当失败。12个这样的儿子中,矬子里拔大个也能把李恪拔出来。但是聪明又能干还不是李恪最大的优点,最可贵的是他深知一个人人都懂但却很少有人能做到的真理“做人要低调”。于是,他真得很低调,因为史书中关于他的记载还真是很少。
  按理说,这么好的一个孩子应该是可以善终的。但是没有,因为有些人的锋芒是藏也藏不住的,有些人的灾祸是躲也躲不开的。所以很倒霉,他被人盯上了。
  永徽四年,出了个大案子,那就是高阳公主两口子的谋反案。高阳公主因为情郎被杀相当不爽,继而对社会产生了报复心理,戴绿帽子的老公房遗爱是以前是跟李泰一起干事业的,夫妻俩在谋反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于是纠结一帮李泰的余党,扯起旗子准备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不料还没等行动就被哥哥房遗直给告了。这下可把长孙无忌乐坏了,立刻抓住机会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皇室“大清洗运动”。当然,清洗的主要对象不仅包括造反的李泰余党,还有早就想拔去的眼中钉李恪,这绝对是恶意的栽赃嫁祸。
  我们的主角,房遗爱这个彪呼呼的却又窝囊软弱的纨绔很快就在长孙无忌留他一命的引诱中,作为证人告发了一向与他关系密切的李恪,可是他同样没能逃脱死亡的命运。。。。(这家伙,看的我生气,真恨不得抽这家伙一顿)
  小王爷死之前曾大骂长孙无忌,骂得很难听,并恶毒地诅咒他不得好死。没想到权倾一时的长孙无忌后来真的栽了个大跟头,栽在铁娘子武则天手里,因为他不识时务地跟铁娘子作对,但没有斗过这个女人,被流放并且死了。
  因为李治的无能,才让长孙无忌费尽心思地要消灭一切会威胁到外甥皇帝宝座的不安定因素;因为李治的软弱,才让长孙无忌能轻而易举地借皇帝之手顺利的除掉李恪。菩萨心肠的李治哭着对长孙无忌说,好歹是我亲哥哥啊,你竟忍心下手!唉,可是话说回来,难道这宣判的诏书不是你唐高宗亲手按得大印么?绝对是鳄鱼的眼泪。
  李恪这一生,除了感叹他时运不济外,我真的无话可说。
  这个人死的挺冤,这么多年了,就请21世纪的各位观众口下留情吧!
    作品相关 指天画地,对天发誓。。。
     更新时间:2008…2…26 18:31:45 本章字数:219
      作品相关 指天画地,对天发誓。。。   
  各位大侠们,晴了冲新书、新人榜了,麻烦各位都能给晴了投上一票,点下收藏好吗?我希望这本书能给大家带来轻松的心情,另外,如果看的人越多,给作者的鼓励就越大。。。。希望大家能为晴了加油鼓劲
  别的不说,晴了在这里先期向大伙作过保证:只要这一本书能获得大家的喜爱,那晴了就算天上下刀子也一定会全本,再太监。。。。晴了就不是人了。。。。。。
    作品相关 悍妇排行榜第一集
     更新时间:2008…2…26 18:31:45 本章字数:1899
      作品相关 悍妇排行榜第一集   
  宜城公主(割了和丈夫有染的侍女的耳朵鼻子,还拿刀割了丈夫的头发)、山阴公主(没成亲前便娶了三十个男面首)、太平公主(还需要说么)、永嘉公主(前后两个丈夫还面首无数)、兰陵公主(这位公主把驸马的侍女杀了,而当时侍女已身怀有孕,更恐怖的是她还在侍妾命尚未绝的时候,就命令侍卫将她腹中的胎儿活生生剖出来拿去喂狗,在侍女尸体内填满稻草)……真真是数不胜数。
  古今泼妇排行榜
  泼妇像谷田里的稗草,自古至今绵绵不绝,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多少泼妇,谁也说不清,这里选取事迹最突出的泼妇排一下座次。
  泼妇榜第一名:刘邦之妻吕雉
  刘邦是有名的无赖,吕雉是天下有名的悍妻,两人半斤八两,难分高低,刘邦把天下英雄玩弄于股掌之上,惟对老婆无计可施。由于年代久远,吕稚的事迹多被埋没,她前期代表草根派泼妇,后期代表宫廷派泼妇,影响巨大,意义深远,故列为泼妇榜第一名。
  泼妇榜第二名:赵飞燕姐妹
  赵飞燕和赵合德是泼妇中的姐妹花,可惜未能生育,汉成帝偷偷跟宫女生了个儿子,赵合德又哭又闹,让人把孩子害死,成帝明知缘故,却不敢吭声。赵飞燕姐妹以光彩夺人的美貌,打破了人们心中泼妇都是黄脸婆的偏见,树立起“青春靓丽派”泼妇新形象,功劳不小,当列第二。
  泼妇榜第三名:贾南风母女
  贾充是西晋大臣,曾做过弑君的勾当,胆子不算小,却被超级母老虎郭槐收拾得服服帖帖。贾充去奶妈怀里摸了摸儿子的脸,郭槐说奶妈勾引她丈夫,把奶妈活活打死。郭槐之女贾南风嫁给太子司马衷,将家传的泼风发扬光大,司马衷一个妃嫔怀孕,贾南风拿起戟头掷向妃嫔腹部,一下子结果了两条生命,还不解气,又亲手杀死好几名宫人。贾南风母女前仆后继,业绩辉煌,只因名气不如前几人,屈居第三。
  泼妇榜第四名:王导夫人与谢眺夫人
  王、谢是东晋最高贵的门第,这样的人家也有泼妇。王导纳了个小妾,夫人前来算帐,王导吓得跳上牛车死命逃窜。谢眺娶大将王敬则之女,皇帝怀疑王敬则不轨,派兵讨伐,谢眺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站到皇帝一边,王敬则兵败身亡。谢夫人恨丈夫出卖自己的父亲,怀揣利刃要杀夫,吓得谢眺不敢回家。王谢两夫人互相辉映,各领风骚,为贵妇派泼妇的领军人物,故并列第四。
  泼妇榜第五名:独孤皇后
  隋文帝杨坚一生大部分时间坚守一夫一妻制,这不是他觉悟高,而是老婆独孤皇后厉害。杨坚曾跟美貌宫女尉迟氏幽会了一次,上朝归来,发现美人被皇后打死,杨坚骑上马跑出皇宫,跑到山谷里哭泣。宫中美女如云,皇帝几十年不敢看一眼,独孤皇后的本领让人不得不佩服。
  泼妇榜第六名:房玄龄之妻
  房玄龄是唐初宰相,在家备受老婆的压制,太宗赐给房玄龄一妾,房夫人死活不允许,太宗拿一杯醋,声称是毒酒,赐给房夫人,让她不遵旨就自尽,房夫人毫不犹豫,一仰脖喝下去,据说“吃醋”一词来源于此。皇帝都无可奈何,房夫人的威力可见一斑。
  泼妇榜第七名:某公之妻
  这位泼妇不仅自己的姓名没留下,连丈夫的名字都没传下来,只好称她丈夫为“某公”。唐末黄巢造反,朝廷派某公去镇压,某公逃离夫人虎口,正在快乐。听说夫人往大营奔来,不由忧愁:夫人南来,黄巢北上,这可怎么办?思前想后,还是夫人更可怕,于是投降了黄巢。某公之妻可以代表泼妇中的无名英雄。
  泼妇榜第八名:陈季常之妻
  北宋陈季常娶悍妇柳氏为妻,好友苏轼为他写诗一首:“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从此创造了一个泼妇专有名词“河东狮吼”。鉴于这个词语的广泛应用,陈季常之妻不可榜上无名。
  泼妇榜第九名:戚继光之妻
  明朝大将戚继光让倭寇闻风丧胆,见到老婆却大气不敢喘,老婆无子,戚继光偷偷在外纳妾生了几个儿子,老婆得知后勃然大怒,吓得戚继光跪地求饶,老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