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是要我写出点新意来,而不是代圣人立言。这为官之道却要我这个新丁来写,真是犯难。”
“哎呀,有什么好烦恼的。皇上要你写这篇策论不就是配合时下的改制嘛!你想下我们当初及第面圣的廷训,只要融会下不就是篇好文章了。”
李邦华想了下,顿足道:
“唉,怎么这都没想到!还是曹兄大才,不然小弟可要辛苦一晚了。我这就写!”
“别吖,你看到这个时候了,走,去聚福楼喝酒去。不过你请客!”
“行,曹兄请!”
两人来到聚福楼,只见里面人来客往,生意兴隆得紧。掌柜的看见曹李两位,忙笑着迎了过去。他们几个可是皇上提上来的新贵,而且又是《明刊》的撰写者,一时间整个京城里人尽皆知。
“两位大人,是来找傅大人的吧,傅大人就在天字一号雅座。”
曹李两人对望一眼,没想到傅山这小子跑到这喝酒来了。
“走,咱们去打打秋风,讨杯酒喝。这小子居然一个人躲在这来了。”
两人随着小二到了天字一号,但他们走进去,却看到傅山一个人,一个人独自在那喝闷酒。两人想捉弄他的心思马上丢到了爪哇国,他们看到傅山的情形,知道他心里有事。曹文衡挥退小二,和李邦华在桌旁坐了下来。
“傅兄!”
傅山看到他们两个来,人已经喝的大醉。结结巴巴的说道:
“好…你们来了…来,…陪我喝一杯…”
曹文衡知道傅山心里有事,也没有多问,斟酒就陪着傅山喝。喝了酒的人往往这样,不知不觉的就会跟人说心中的苦闷,这也许就是酒后吐真言吧。傅山有一句没一句的说道:
“曹兄…李兄…我等也算少年得意…这一年来也不知多人人往我…往我府里串门。可我根本就不在乎,对,不在乎!”
曹李两人听得一头雾水,面面相觑!傅山还在那接着说:
“我们…认识也有…有一年多了,我们关系…都很好…很融洽!你们说…是不是?”
“当然很好!”
突然傅山有些奇异的望着他们两个,问到:
“你们也知道?你们…什么时候知道的?”但他没有等曹李两人回答,又自顾自的说下去。
“大家都知道,这…也不用其他人,就自己去就行了。可这算什么,他居然不答应,推…推给…”
话还没说完,傅山就倒了下去,在那呼呼大睡起来。曹文衡和李邦华只能苦笑,两人好像就是来抬他回去似的。没办法,将就着胡乱吃了点。然后叫小二雇了顶轿子,把傅山送回去。
打这之后傅山虽然没有再跑出去醉酒,但是老心不在焉。同僚聚会也推了,哪都不去!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往往发愣,到点后也是打道回府。曹李两人试探了几回,都没有得到什么讯息。
自从我让礼部发文召来当世大儒,很快就有了回应,尤其以江浙为盛。此时金陵复社势头正火,在南方的士林影响颇大。这次复社的两个带头人张溥,张采都来了,东林人的领袖钱兼益也在,还有北方声名最有威望的孙奇逢。其他如朱舜水,谈迁,王泽,陈确,胡正言都是一方名士。其他还有些都不尽认识,最让我吃惊的是黄宗羲居然也有份来,此时他也不过弱冠。想到以后他可是什么明末三大家,我就忍不住想把他留下来。
我按原先的想法让他们跟明刊的几位主笔见面,果然他们看到明刊的主笔如此年轻,不由吃了一惊。一时间文人墨客的习性都发挥了出来,连着几日他们在翰林院期间,相互辩驳,争论。翰林院的人看到有人到自家来砸门,自然齐心协力御敌。好在朝中还是有不少饱学之士,像刘宗周,我特意安排他进去,去引导这些大儒争论的主题。很快他们就争到了什么‘圣人之言可立不可废’,什么‘孔圣六艺,只剩其一’,接着又论程、朱、陆、王,流派。因为来人流派不尽一样,结果绕在这个话题出不来。
孙奇逢便站起来总结道:
“诸儒学问,皆有深造自得之处,故其生平各能了当一件大事。虽其间异同纷坛,辨论未已,我辈只宜平心探讨,各取其长,不必代他人争是非求胜负也。一有争是非求胜负之心,却于前人不相千,便是已私,便是浮气,此病关系殊不小,不如罢了!”。
话一说完,其他人便不好相争了,孙奇逢在此时声名最盛,而且年纪也大。就算不服也不好当面说,何况孙奇逢讲的是正道,没有偏袒哪家!众人沉默下来,刘宗周看时机已到,便乘机起身转变话题:
“我辈读书人,常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治天下’,独善其身尚且好说,各位以为如何方能兼治天下?”
众人不由得思虑起来,突然只见一年轻学子应声答道:
“读圣人书得做圣人事。孔圣人以仁治天下,予以为,治天下者需以民为本,昔魏征有言:“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水为之民,舟为之君。便是这个道理。心怀仁德,百姓方能依附。小民之力荧荧,合之则重。例代来都只重豪族,无视民生,最后不免宗庙尽毁。再者此言虽然人尽皆知,奈何古人明知而不为?予以为清谈之风不可扬,昔孔孟周游列国,后人只晓闲谈生事,却不知躬亲。如此,又何来兼治天下?!”
刘宗周一看,原来是好友之子黄宗羲,脾气就跟他父亲一样。方才一番话得罪了不少人,但能说出这样的话可见还是秉承了父风。此子年轻气盛了点,刘宗周想了想接着问道:
“呵呵,好一个‘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年轻人,老夫问你:你所谓的仁德指什么?”
“自是关心百姓,使之不得缺衣少粮!”
“好,再问你,如你是一县父母,你如何确保你治下子民不缺衣少粮?”
“不扰民,不暴敛!”
“你可知百姓一家年需几何?一亩之地又产米粮几何?治下百姓有多少需父母官救济?何处修堤,何处屯田可有定见?”
“这…这自有主簿在。”
“呵呵,你就不怕下属蒙蔽你吗?如你事事依赖他人,又何必你来做这父母官。为官者,除有德外,需精明干练,而不单只会吟诗作对。本朝文官得带兵征战,沙场之上,事事问人如何领军?前辽蓟都督王化贞你们也知道,其人也是才华横溢,最后又是如何?老夫以为,读书之人,不单只读圣贤书便以为天下之事尽知,更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黄宗羲后面的话就说不出去了。
刘宗周来到书桌前,挥笔就写了几个大字。众人只见他写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决知此事要躬行。”
刘宗周写完道:“此是皇上赐给天工学院的对联,众位以为如何?”
此联虽非对仗,而且言语浅显,但仔细思量却又是如此。往往一件简单的事情书本也未必描述得详尽,惟有亲历亲为方可明了。而且此联又是贴在天工学院,那更是妥帖,大家对此称道不已!
刘宗周面露微笑,捋了下胡须接着说:
“各位都是饱学之士,如今皇上求贤若渴,何不为民出仕?既可一展胸中所长,也可尽忠为民。”
此时在座的大儒们才知道,此番皇上召来是为了让他们出来做官。他们中每个人的表情不大一样,有的振奋不已,有的默然。刘宗周看在眼里正要说话,却听得外面一声高喊:
“皇上驾到~”
在座的人都起身行礼,我是因为听到他们在争辩不休才过来看下的。
“大家平身吧,来,都坐下,今日就不必拘礼。”
我现在首席上坐了下来,刘宗周低声跟我汇报了情况,我点了点头。我对于这些人也不是说一定要全部收拢的,而是要找些适合我新政的人才。听刘宗周说完,我心里有了主意。
“各位,你们都是当世的大儒,朕请你们来,是想你们相互交流,也和朕的翰林院相互验证一下。嗯,泛泛而谈还是太空了,朕这里有几篇文章,是翰林院的手笔,要发在明刊上,各位不妨看下,这只是习练之作,各位有何不同见解可以写文章辩驳,一律发在《明刊》上,这《明刊》这个月改为三天一发吧!”
曹文衡他们应声遵旨。
然后我寒暄几句就溜了,因为他们讲的都不是我能明白,大多是引经据典,而且他们是说个人也是只喊他的字,号什么的,搞得我也不知道他们说的是谁。我还不如做点自己的事情,当日我让刘宗周作陪代我设宴款待这些大儒。
我走后可就热闹了,文人相斗那是寻常之事,特别这些人心中有股傲气,非得与御选的文人见下高低。明刊上可是百家争鸣!数日后,曹文衡他们把写好的明刊呈上来,我看了下还不错,特别是有几篇在辩驳‘为官之道’的。大肆批判贪官污吏,甚至建议设立一个墨吏堂,把贪官们的名字写进去,供世人唾骂!还有的揭露了不少官员舞弊的方法,以及一些政策的欠缺。这些人没有做官,但是对当时的一些时政还是有些心得,也代表了在野文人的心声,我让内侍把这些发给内阁六部,让他们看看,然后照发到各府县。
看来他们三个做得不错,我到翰林院嘉奖了翰林院的大小官员,特别是这几日一直在应付各地大儒诘问的傅山,曹文衡,李邦华三个。我特意到铭心堂看望他们,大家年纪相仿,少不得说了阵闲话。
嗯,怎么今天傅山不说话的,我抬头看去,只见后面的傅山无精打采的,没有一点习武人的神采,心里一奇怪就问:
“傅爱卿,怎么了?不舒服吗?”
傅山正魂不守舍,听到皇上叫他,回过神马上回答道:
“没有,回皇上,最近只是有些劳累。”
“哦,那就好,注意下身体!”
“多谢皇上关心,”说完,傅山欲言又止的,过了小会儿,他彷佛做了决定似的,鼓起勇气又对皇上奏道:“皇上,臣请辞去明刊主笔之责,愿到大明各地考察民生,望皇上恩准。”
第四卷 历史不再重演 第六十章 收获
更新时间:2008…10…14 23:15:09 本章字数:4681
第四卷 历史不再重演 第六十章 收获
这倒奇怪了,怎么干得好好的,傅山会有这想法,我看了傅山一眼,见他神色甚是坚定,后面曹文衡跟李邦华两人都是微微摇头。看来是决心已定,
“不知傅爱卿为何有这等想法?”
“臣前几日在书院听得刘大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微臣深以为然。是以决定到天下各处阅览一番,否则终究是井底之蛙,有伤皇上知人之明。”
这个借口倒也冠冕堂皇,既然有了决定,我也不好回绝。就当让他到各处去散散心好了。
“有这心思是好的,不过你也知朕现在身边缺人。这样吧,等此次朕提拔些人员补充上来你再走。你到了地方,可还是翰林院的人,朕可不许你辞官,在地方上也许会更能看得清朝政的弊病所在,你有好的建议,可以由驿站发回到铭心堂去。朕就封你为五品的观风使,地方有什么事就回报给朕。”
傅山没有想到皇上这么重用他,心里感激异常,只是重重的叩头谢恩。
这次果然从这些大儒里面收了不少的能人,他们要么就在各地府衙做了幕僚,要么就回当地作学政,当然也有不少回去开业授徒的。根据我的意思,把些思想开放,年纪尚轻的留了下来。如黄宗羲,揭暄,张岱,朱舜水,这四个人我便留在了铭心堂,以补充明刊编辑的人手。虽然此次辩驳没有经历很长时间,但影响是深远的,我允许这些大儒们通过驿站传寄文章到铭心堂,整理后便可刊载在《明刊》上。当世的白鹿洞书堂,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天工书院,一心学院也可以每月从驿站发文到京师投稿,是以明刊上的讨论一直在持续,其内容五花八门,甚至有的讲到人性解放。
不过争执最厉害的还是天工学院的师生与其他以儒学为主的书院,就所谓的奇技淫巧展开辩驳。无论明刊上还是看明刊的人都有激烈的争论。天工书院的人在徐光启他们的教导下,不但研究有造诣,笔杆子居然也如此犀利,特别是文中举了例朝来所发明的奇技淫巧给百姓带了的实惠,最绝的是以造纸,印刷等技术来辩难对方。
“君等以三流九教为之下人,其巧夺天工之物视为奇技淫巧;诸生诟鄙甚多,却仍欣欣然享而用之。蔡伦,阉人也,延有造纸之术,毕升,亦不过一匠人。今诸位手捧先贤大作,慨而读之;又手持狼毫,斥造纸印书为鄙;岂是圣人所教。本人虽钝,尚知三皇五帝之事,昔黄帝造车,缧祖养蚕织衣,仓颉造字,神农百草。此等可否也为奇技淫巧?诸生学经论典,求济世之道,以何治百姓乎?在野为民,只知独善其身,此为之‘仁’乎?夫,即为圣人门徒,以天下为己任,民为天下之根本,利民之事诸生斥之为奇技淫巧,此等可为乎?天地间,能富我大明之民,强我大明之兵,便是兼治天下之策。诸生思之,天下思之!”
虽然这些观点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但是在这个时代,在八股文繁盛的朝代能讲出这些话来,却是很有胆量。我看了下署名是个叫李奇的人,我问了下曹文衡,发现这个李奇原来是嘉靖万历年间的狂人李贽的孙子。难怪有这些论调,这李贽可是对孔孟那一套不屑一顾。李奇此论一出,很快引起了轰动,不少人发文支持,当然还有些人在顽抗。明刊作为官方喉舌,内容自然适当的控制下,一切的讨论都只是在忠君爱民的前提下进行。很快民间文人都以能在明刊上发表文章为荣,甚至是一种身份的肯定。
办完这个月的明刊傅山还是走了,那天许多人都去送他了,吏部更是以钦差出巡的礼仪送他。我让谷刚代表我去赏赐了些物事。有时我觉得自己也不是很理解自己的作为,放傅山走,几乎是我的一种潜意识行为。作为这时的我,是很需要他这样文武双全的人在旁边帮忙。但我还是放了他走,他走有他的理由,我放他走,也许也有自己的借口。
正当我还在为放走一个人才而可惜的时候,王承恩给我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满洲出现动乱,朝中大批汉官被削职为民。还在组建的汉军也被撤销,据探子回报,这是皇太极亲自发布的政令!
这真是一个好局面,我还有点怕满洲人孤注一掷,再来长城各处骚扰,那可大大的不好,因为我现在正整顿各处卫所。这下我可以放心于内政的改制。我命王承恩继续打探满洲消息,特别是兵马的动向。
辽东满洲政局确实出现了混乱,而引起这次混乱的就是多尔衮三兄弟。去年的绕道偷袭计划,让满洲损失差不多五万的人马,对于满人来说,可是三分之一的兵力。这使得满洲贵族内部出现了不满的声音,特别是攻城的正白旗损失惨重,气得阿济格暴跳如雷,整日的骂东骂西。虽然他不是旗主,但他是多尔衮,多泽的同胞哥哥,怎不心疼自己的人马!
这日他又喝了几碗酒,带着几个奴才在盛京城里瞎转。没想到来到南门却听到几个闲汉在大树下乘凉,其中一个人却是用满语在讲去年的遵化大战。阿济格听到有人讲到他的痛处,便想捉他们几个抽一顿鞭子,却听见那人继续说道:
“我们大汗遵化出战真是输的冤,汉人狡猾,我满洲勇士虽然厉害,也不能一人打几十个。听人说,遵化城内有五六十万的明兵。大汗还没到老河的时候,汉人皇帝就带着几十万的人在遵化守着了,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