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上的士兵顿时骚乱起来,一些骑兵又冲出城门,准备抢回人质。 但杀人只需要一秒,等他们出来,我们地士兵早已完成任务,策马跑回了木桥。
想着被杀的汉人人质,特别是那些孩子,我愤恨难当,计划着另一次复仇行动。
当晚子夜,我们的营房外忽然出现了一万名手持火把的清兵,他们喧嚣着向我们冲杀过来。 我们的士兵顿时慌作一团,木桥也不守了,四处奔逃。
城上的守兵一见援兵到了,而且冲散了我们的防守,都欣喜万分,立即集中力量,出来了几万骑兵,叫嚷着向木桥处冲来。 我们也不阻拦,直到五千名左右的清兵冲过了木桥,我们埋伏着地步兵和火枪手才突然现身,封住了木桥。 此时那一万名“清兵”忽然脱下上衣,转眼间就变成了李家军,和其他骑兵、步兵一起,把冲过桥的五千名清兵严严实实地包围起来。
那五千名饥肠辘辘的清兵本已没有多少战半力,全凭突围的希望在支撑着,一见中了埋伏之计,都大惊失色,全无斗志,短暂的刀兵接触后,纷纷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大声喊话,愿意投降。 我们令他们把刀枪扔在地上,下马受绑。
未过桥地清兵被我们的人群隔断了视线,不明究竟,还在拼命地往木桥上冲,留下了一批尸体。
我这招诈术是向皇太极学的,十年前的大凌河战役,皇太极重兵围困大凌河城后,为消灭城内祖大寿的军队,派人假扮成明朝官兵前来救援。 祖大寿中计,带兵出城接应,准备内外夹攻,不料接近援军时,援军却转眼变成了催命的清兵。 祖大寿吓得魂飞九天外,立即带兵后撤,却已陷入重围,卫兵们拼死救出祖大寿,回到城中,部队损失惨重。 之后,祖大寿再也不敢相信援军,直到四万明朝援军真的到来时,祖大寿仍误以为是诈术,不敢出城接应,明朝援军大败,祖大寿最后只得投降。 而现在,我正是要以彼之道,还诸彼身。
把五千名归降清兵收拾妥当,那一万名“清兵”又重新穿上了衣服,手持火把冲到木桥附近,我们的士兵默契地配合着,纷纷“逃散”,清兵大喜,又有六千名清兵冲过木桥来,被我们依样画葫芦,包了饺子,这六千名清兵比上一批稍为强悍些,冲杀了好一阵,才束手就擒。
这批清兵投降后,其余的清兵发现中了计,立即带兵回撤到火枪射击范围之外,徘徊了一阵,无计可施地回到城中。
第三卷 惊涛拍岸 第一百一十八章 锦州总攻
第三卷 惊涛拍岸 第一百一十八章 锦州总攻
我哈哈大笑,心中甚是痛快,这一招以彼之道、还诸彼身的计划还是比较成功的,又活捉了一万名清兵;更重要的是,凭空得了一万匹蒙古马,我们又可以组建一万名骑兵了,正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而多尔衮,估计是连鼻子都气歪了。
第二天,我命人带上一批食品,到城下祭奠死去的汉人人质,点香焚烛,摆上馒头和酒肉,城门附近的清兵见了食指大动,派兵出来抢夺,我们的士兵也不与之争斗,打马回府。
这批食物,是我让老神仙周山加了砒霜的,如果这些士兵拿去孝敬多尔衮这些将领,我们就可以摧毁他们的指挥部了。
但可惜的是,这些清兵实在是饿极了,见得了食物,立即送入口中大嚼起来。 不一会,成批的清兵倒地,毒发身亡。
我连呼可惜,清兵却真的恼了,集体向我们叫骂,骂我们汉人太狡诈,总是玩阴的。
我听了之后,嘿嘿直笑,向他们远远地竖了个中指。
经过这些天的战事,清兵的七万多人,只剩五万多人了,而我们围困锦州的,仍有二十余万人,其中包括六万骑兵,只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攻入锦州、全歼清兵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这时,洪承畴的好消息也传来了,他们这几天抢到了七千多匹马,装备了一批步兵,并派五千名步兵。 把抢来的几十万斤粮食押运了回来,此时正在途中。
只是随之而来地还有一个坏消息,皇太极得到清兵被围的消息后,又紧急抽调了五万清兵,日夜兼程赶过来救援。 这五万清兵,据说都是老弱病残,上至七十岁的老人。 下至十三四岁的半大孩子,因此洪承畴信心大涨。 准备在半路上打他们一个伏击。
这个伏击点,设在盘山,那里的地形,和杏山的十八盘山路惊人地相似,洪承畴准备在出口处袭击皇太极的援兵,抢掠他们地马匹和粮草。
我算计了一下时间,赶到盘山要两三天时间。 我派援兵过去已是来不及了,当务之急,是先解决锦州城里的清兵。
我开始频繁地骚扰城内地清兵,不断有士兵越过壕沟,敲锣打鼓,齐声呐喊,作出要进攻城门的姿态,如果有小股清兵出来应战。 就等他们冲到附近时解决;如果是大股清兵出城,我们一边放炮,一边让士兵撤回来,等清兵回城后,我们再接着骚扰。
估计清兵十分苦恼,我们的锣鼓声震天动地。 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要真的进攻,不敢睡觉和休息,又饿又累之下,人都快崩溃了。 而我们的士兵知道是佯攻,都放心地休息睡觉,睡醒了就去接替,继续骚扰清兵。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三天,清兵已受不了了,连续两次向我们发起大举进攻,但都被我们打了回去。 清兵又损失了数千人马。 估计剩下不到五万人了。
到了后来,清兵渐渐地麻木了。 听到我们的锣鼓声也置之不理了,任凭我们派出上万人围城列阵,他们也不管不顾,箭也不射了,只顾牢牢地把守住城门。
就在我准备发起总攻时,背后来了清兵。
据探马回报,这是松山地清兵从北门处突围了,五千清兵被宋献策他们拦杀了三千人,只剩两千多人了,正奔锦州而来。
这正好是个热身赛,我派出一万名骑兵迎上前去,把这些残兵败将包了饺子,正准备大杀一顿,不料这些逃出来的清兵也全无斗志,见我们人多,主动投降了。
松山的清军被解决了,剩下的锦州清军,也该被解决了。
那晚我们的锣鼓敲得特别急,把木板桥搭好,派了数万士兵过去,清兵警惕起来,如临大敌地防守着,不断地向城下射着弓箭,但是我们并不进攻,只是不断地增派人员,到天明时分,除了留下一万人看守俘虏,剩下的二十万大军已全部渡过壕沟,每个城门都有一万余名骑兵和四万步兵。
鸡叫第三遍的时候,天已蒙蒙亮,我们的大炮纷纷怒吼着,向城门处和城墙上发射炮弹。 每个城门地三门大炮中,一门炮管城门,二门炮管城墙,把清兵炸得抬不起头来。
十余轮发射过后,骑兵如潮水般地向城门处涌去,清兵冒着炮火,从城墙上探出头来,向城下发射弓箭,但功效不大。 城门是残缺不全的,骑兵们有了目标,都意气风发地冲向城门,清兵慌了神,从城门处涌出一些清兵试图抵抗,但在骑兵的冲击下,不久就溃逃开去,骑兵顺利地冲进了城门,步兵们也紧跟上去。
清兵眼见大限将至,奋起反抗。 骑兵们刚冲进城门,就遇到了清兵有力的反击,但骑兵们用火枪开道,在清兵人群中闯出了一条血路,后面的骑兵轮番冲击,把缺口不断扩大。
杀声震天,到处是呼喊声,一个时辰后,五万清兵抵不住四个城门同时发起的猛攻,纷纷溃散开来,城门争夺战转为巷战。 我们地将士们纷纷跟进,沿路追杀。
我没有进城参战,只是带着五千骑兵来回奔波在四个城门间,察看战况,看哪里有险情,就及时让骑兵上去冲锋。
二十万李家军,对付又饿又累的五万清兵,优势是明显的。 一个时辰后,清兵已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阵营,于是全面溃败,满城都是争相夺路逃命的清兵,但城门处早被我们的步兵牢牢把守住,清兵逃不出来,于是纷纷丢下武器投降。
战斗出乎意料地顺利,这一仗打到中午时分,已经基本结束了,三万被俘的清兵被带出城来,多尔衮等一批高级将领也被抓了出来,垂头丧气地站在我们的面前。
这次攻城战只用了半天就结束,清兵伤亡二万人,我军伤亡一万余人。 另三万穷途末日的清兵,成为了阶下囚。 清兵缴出的兵器推成小山,人也都被捆绑起来。
祖大寿等几千被俘军民也被找到了,但全是死尸,看来是在我们攻城时,被清兵集体屠杀地。
城内零星地战斗逐渐平息下来,所有被俘获的清兵被驱赶到了东城门地壕沟外,加上原来俘获的清兵,共有近五万人。
天下初定!
第三卷 惊涛拍岸 第一百一十九章 如入宝山
第三卷 惊涛拍岸 第一百一十九章 如入宝山
我点上香烛,摆上祭品,轻声说道:“二哥,芸娘,祖大寿,还有被惨杀的辽东父老,我为你们报仇来了。 ”
我站起身来,冷冷地看着那四万多名被捆绑着的清兵,他们的头发零乱,衣衫上溅满了鲜血,正疑惑不解地看着我们,不知我们要将他们如何处置。
宋献策拍马过来,面带喜色地说:“李总督,今天咱们立下了盖世奇功,赶紧把这五万清兵押回京师吧,皇上一定喜欢得不得了。 ”
“不,都杀了。 ”我淡淡地说。
宋献策大惊失色:“杀俘不祥!万万不能杀。 这么多壮年男子,可以利用他们去打蒙古,也可以屯边种田,杀了太可惜了。 ”
我淡淡一笑:“不杀?怎么对得起锦州和松山被屠城的军民,怎么对得起我二哥?他们留着是个大祸患,谁知道他们哪天又会卷土重来?什么杀俘不祥,我不信,杀了他们,斩草除根,让清兵再也不能危害明朝,这才是最大的吉祥。 ”
宋献策忧心忡忡地说:“实在要杀,也要让皇上去杀。 要不然,皇上跟你恐怕要翻脸。 ”
“不会的。 ”我笑道,“皇上不是说过,我可以先斩后奏,便宜从事吗?”
宋献策见劝不动我,又找来李自成、红娘子他们,继续劝说我。
李自成主杀,其余人主不杀。 意见纷纭,最后我一句话定了盘子:“杀,一切责任我来负责。 ”
第一批清兵被押上了壕沟边,共有五千名,清兵知道大限将至,却无法反抗,只得面朝西方跪下。 引颈就戮。
其余清兵见壮,都悲愤地吼叫起来。 但很快,第二批清兵又被押了上来。
这批清兵拒绝向西方跪下,而是面朝盛京所在的东方,昂起头来,大声地吟唱着一首塞外民歌,那曲调悲凉雄浑,我听了。 心里说不出来地滋味,狠狠心,叫道:“杀。 ”
一排排的人头落下,身躯被扔到壕沟内,最后东城门附近的壕沟都填满了。
杀到最后一批时,步兵们杀得手也软了,只机械地挥动马刀,将最后一批清兵送上了西天。
只剩下多尔衮、阿济格、济尔哈朗三兄弟了。 他们目光怨毒地瞪着我,似乎要用眼睛杀死我。
我冷哼了一下,说道:“杀了。 ”
对于要死的人,我没有什么兴趣去和他们讨论什么,也不想千里迢迢地带着他们回到京师。
辛遥夙亲自操刀罚球,连砍下三颗人头。
我吁出一口长气。 历史,这回真的能改变了吧?
我望向遥遥的东方,意气风发地说道:“东进盛京。 ”
缴获了清兵三万多匹马,我们的骑兵人数上升到了八万人,这八万骑兵由我率领,渡过大凌河,一路向东进发,宋献策带着十四万步兵随后跟来,这十四万步兵,包括原来围困松山地四万步兵。
三天后。 我们的骑兵到了盘山。 洪承畴正在和清兵激战正酣。
据士兵介绍,清兵猝不及防被洪承畴打了伏击。 吃了大亏,但清兵随即稳住阵脚,开始反攻,但这批清兵大多是老弱之力,战斗力比较低,因此洪承畴带着一万骑兵和四万步兵守住险要关隘,顽强阻击清兵,战斗持续了一天,清兵始终无法突破洪承畴地防线。
我微微一笑,带着八万骑兵冲向清兵阵营。 八万骑兵铺天盖地地冲上前去,清兵见了大为恐慌,只得硬着头皮上来厮杀。
先是一阵弓箭战,清兵虽然以老弱为主,但箭法很准,我们吃了些小亏,但靠着火枪的射程,我们基本斗了个旗鼓相当。
等我们冲杀进去,双方混乱起来,我们的优势立即体现出来。 这些李家军们,都已身经百战,而且都是年富力强的好同志,杀这些老幼之兵,如砍瓜切菜般。 清兵只抵挡了小半个时辰,就纷纷要抽身退却了。 我们当然不肯放过,五万李家军围住二万清兵一顿猛砍,还有三万李家军一路追杀上去,杀得逃走的清兵鬼哭狼嚎。
令人意外的是,皇太极也在被围困的清兵中,卫兵们护着他一番猛冲,几乎要闯出重围,但这时辛遥夙等毒蛇营地兄弟冲了上去,堵住了缺口,又把皇太极逼回包围圈中。
一个时辰的围杀后,清兵只剩下了几千人,皇太极见势不妙,宣告投降。
我看着被推到跟前的皇太极,沉默了一会,然后抽出乌雪刀,亲手砍下了他的头颅,接着下令把剩下的清兵俘虏全杀掉。
此后的战斗就很轻松了,我们一路东进,几乎没遇到什么象样的抵抗。 满清人听说皇太极和多尔衮都已死了,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连拼凑出来的五万老幼军团也被打得七零八落,再也没有了任何斗志,我们所到之处,满清人闻风而降。 对我们杀俘一事,满清人也并不奇怪,他们在征服蒙古人时,也是这么干地,成王败寇,这世间本没有什么公理可言。
既然消灭了满清人的有生力量,那些平民我们自然是不杀的,只把他们的马匹和粮食掠掠过来,当然,金银珠宝也不会放过。
十天后,我们打入了盛京,也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盛京只剩下一千名清兵防守,见我们这么多兵力,又听说皇太极驾崩了,自然也就投降了。
这一千名清兵,我们破例没有杀,把他们分拆为十个小分队,混编入守城的一万名李家军将士中。 盛京这座城市大,我们需要一些满清人来维持当地的秩序。
皇太极地死,对于满清人来说,是一场恶梦;而盛京的陷落,则标志着满清国已正式亡国。
一些满清人害怕亡国后,自己赖以活命的马匹会遭到抢掠,于是纷纷将马匹放归野外,盼望着等我们退兵后,再去把马匹收回来。 我们自然不会让他们的如意算盘得逞,派出骑兵,带着套马索,四处捕捉这些马匹。
这一路来,我们抢掠了数万匹马,骑兵的数量已上升到十余万,尽可以在东北尽情驰骋。
当然最大的收获还是在皇宫。 自古以来,无论老百姓多么贫困,皇家也是最大的赢家和财富拥有者,而以抢掠为生的满清人更是如此。 盛京的皇宫虽然并不如何富丽堂皇,但皇库大得出奇,里面堆满了从蒙古、朝鲜、辽东和明朝抢掠来的珍奇珠宝和黄金白银,珠光宝气之间,人如入宝山,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全部搬走。 ”我嘿嘿一笑,这些珠宝和金银地价值,至少在十亿之上,尽可以满足朝廷赈灾和平叛、打造先进武器之用,这回我可真是帮了崇祯地大忙了。
第三卷 惊涛拍岸 第一百二十章 征战蒙古
第三卷 惊涛拍岸 第一百二十章 征战蒙古
为防止这批救急的珠宝出现意外,我派了六万军队护送这批金银珠宝,其中包括二万骑兵,由宋献策和牛金星负责押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