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只是到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还有很多已到晚期的患者没有去医院接受治疗,保守估计至少新增了三百万。
受医疗设施限制,癌症患者数量肯定会越来越多。
当时,已有科学家提出,将有三分之一的人受粒子风暴影响,在未来两年之内因皮肤癌与血癌病亡。因为绝大部分展中国家与不达国家没有足够的医疗基础设施,也没有足够的救治能力,所以在未来两到五年间,展中国家与不达国家的人口将急剧减少,最不达的二十个国家的人口将锐减百分之八十以上。
也许,有人认为,人口减少是好事,因为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了。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认识。
与人口暴增相比,人口在极短时间内急剧减少造成的灾难更加严重,甚至会导致全球局势动荡。
原因很简单,人口减少之后,劳动力总量减少,必然导致物资减少。
重要的是,展中国家与不达国家遭受的灾难更加严重,而在全球经济体系中,这些国家承担了初级工业品的生产任务。在劳动力大量减少之后,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在内的初级工业品产量降低,必然导致物价飞涨。因为达国家基本上不生产初级工业品,所以全球贸易体系必然分崩离析。
结果不言而寓:由物资紧张导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用不着等到五年之后,二零三六年初,物资紧张的问题已经浮出水面。
虽然各国都进行了全面动员,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国家出台了物资管制措施,但是物价仍然失去控制,连达国家也未能幸免。比如在国际黑市上,面粉的价格炒到了每吨五万五千美元,相当于每公斤五十五美元,约合二百五十元人民币,是二零三五年初的五倍,而且这个价格每天都在变化。
严重的物资短缺,已经在一些最不达的地区引了战乱。
二零三五年底,乌干达爆内战,两大部族相互仇杀。仅仅十多天后,刚果(金)生军事政变,随即演变成部族战争。在二零三六年一月份,撒哈拉以南非洲连续爆了五场大规模内战,拉美地区爆了三场内战。虽然这些战争没有对拯救行动产生严重影响,但是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更重要的是,各个大国都在忙于拯救人类文明,根本没有精力干预他国内战。
可以说,各个大国都在自扫门前雪。
为了维护周边地区的稳定局面,中国从二零三五年底开始,陆续向同盟国家输出包括粮食、药物、日用化工品在内的生活必需物资,并且努力帮助这些国家恢复工业生产,满足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美国、欧盟与俄罗斯也在做着同样的事,都以稳定周边地区为主。
得直接一点,就是竭力避免战乱对本国造成影响。
题是,这种援助行动绝对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甚至不可能持续五年以上。
原因很简单,再富裕的国家,物资储备也非常有限。要想根除战乱,先就得提高基本物资产量。
要解决这个问题,先就得在能源上下功夫。
相对而言,中国的处境稍微好一些,因为中国率先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
二零三五年底,黎平寇签署了元令,把可控核聚变规划整体提前五年,即在二零四零年之前,让可控聚变提供的电能占到国家电力总需求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并且着手研制第二代聚变核电站。
以当时的技术,第一代聚变核电站肯定无法满足人类文明的需求。
原因很简单,第一代聚变核电站以氦3为燃料,而这种氦的同位素在地球上的储量非常有限,只有到月球上开采,而近地轨道上的太空垃圾,已经阻绝了人类进入太空的通道,暂时无法实施月球资源开工程。只有以重氢与重氢,即氘与氚为燃料的第二代可控聚变核电站,才具有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不管怎么说,在地球上,氘与氚的含量都不少,足够人类使用一千万年。
该项目,也被安排在陆雯负责的机构下进行。
不同的是,第二代聚变核电站项目完全由民间资本资助,国家没有划拨资金,因此研制成果也完全归民营企业。
相对而言,民营企业的积极性高得多。
即便不考虑眼前的需求,从长远展角度来看,如果第二代可控聚变技术成熟,民营企业将一举越国营企业,成为主要电力供应商,在至关重要的国家基础领域获得举足轻重的言权。
当然,在第二代可控聚变技术成熟之前,第一代可控聚变仍然是效率最高的电力供应方式。
按照规划,到二零三六年底,中国就将建成两座五千五百万千瓦级聚变。
因为已经进行全面动员,对电力供应进行了严厉管制,所有非关键企业都已停产,所以中国有足够多的电能,能够开展一些在平常无法进行的工程,比如在人造环境中种植栽培农作物。
当时,这个项目由军方负责。
原因很简单,粮食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到二零三七年夏季,中国储备的粮食将全部用光。如果按照人均年消耗八百公斤计算,中国的在二零三七年的粮食缺口大约在百分之十五左右,而实际差额肯定更大。要知道,中国不但要满足本国需求,还要为了维持周边地区稳定,向周边国家输出粮食。
促进粮食生产的作用不太明显,因为中国欠缺劳动力。
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就必须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从事农业生产。
如果不能在二零三七年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中国的处境将非常悲惨。
如此重点啊的项目,自然得交给军方负责。
当时,军方采用了两种手段:一是扩大农垦区的面积,在适合进行机械化农业耕作的地区进行集中管理,建立由军队直接控制的农垦部队;二是在新技术上投资,争取在二零三七年达到实用程度。
所谓的新技术,就是“农业工厂”。
得简单一些,就是在工厂里面,用人造阳光取代太阳光,并且通过增强光照亮、提高二氧化碳含量、使用效率更高的无土壤栽培技术等等,在不受自然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因为不再受地理条件限制,所以以土地面积计算的话,农业工厂的生产效率是传统农业的十倍以上。更重要的是,农业工厂不受自然因素影响,实际产量更接近理论值,比传统农业提高了百分之三十以上。此外,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上,所需人力更少,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是传统农业的数百倍。
当然,农业工厂的关键仍然是能源。
按照该项目提交的报告,如果两座聚变核电站的电能全部用于农业工厂,在二零三七年上半年就能生产出一点二亿吨粮食,下半年的产量有望达到二点四亿吨,基本上解决了国内与周边地区的需求。
现在,第一批四座农业工厂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在二零三六年底投产。
按照四个月的生产周期计算,能在二零三七年底收获三次。因为前期主要解决粮食的有无问题,所以主要生产水稻与小麦,特别是高产水稻。在解决了有无问题之后,还会增加其他农作物。
不可否认,这绝对是农业史上最大的飞跃。
得直接一点,如果农业工厂能够得到推广,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必然成为历史,农业也将因此成为历史。
事实上,这已经是一个可以见到的未来了。
军方的第一期实验已经取得成果,效果比预料的还要理想,不然也不会在二零三六年初投资数百亿修建农业工厂。
得更远一点就能现,农业工厂最大的贡献绝对不是解决了粮食危机。
从生产力角度出,农业工厂彻底把农业打入历史,等于解放了众多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提高了社会劳动效率。在劳动力紧缺时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球范围内,这项技术的最的啊贡献就是解决了粮食问题,并且为消除因粮食而引的战乱打下了基础,为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如果看得再远一点就能现,在不需要开垦农业用地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自然环境,而不是与其他生物争夺生存空间。
两年后,“农业工厂”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家赖晋宁能同时获得两项诺贝尔奖,足以说明这项“明”的重大意义。用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话来说,赖晋宁不但在生物科技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而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一劳永逸的解决了困扰人类文明数千年的粮食问题,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
题是,事实确实如此吗?T!~!
..
第七十三章 捆绑政策
两个月的“长假”,让牧浩洋好好放松了一下,也让他有点无所事事。
用陆雯的话来说,他这种人,绝对是工作到死的类型,哪怕只有一天没事做,也会像热锅上的蚂蚁。
四月二十二日,在确实找不到什么事可做之后,牧浩洋决定回总参谋部报到。
在这两个月里,生了很多事情。
先是备受注目的“微尘回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经对气候变化产生了影响,而北极地区也如同往常年份覆上了一层厚厚的冰盖,结冰范围与科学家的预测相差不大,而全球气温已经在四月初开始回暖,没有出现小冰河期的征兆。根据对全球各个海域、特别是北大西洋的监测结果,洋流没有受到明显影响,维持地球自然生态圈的最关键因素基本上保持正常。
当然,这还不是最终结论。
因为卫星系统没有像预料的那样恢复,所以科学家对观测到的数据仍然存在分歧。
当时,影响最大的就是定位是否存在偏差。
要知道,在此之前,定位都依靠导航卫星。在没有导航卫星的时候,科学家无法肯定部署在海洋深处的温度浮标是否出现重大偏移,也就无法肯定获得的数据是否准确,以及偏差量到底有多大。
事实上,当时科学家对北极冰盖的恢复程度存在分歧。
一些科学家认为,北极冰盖还没有达到正常年份的范围,而另外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冰盖的面积已经过了正常范围。
重要的是,因为没有遥感卫星,所以无法对冰盖的厚度进行全面测量。
如此一来,科学家只能对北极冰盖的总量进行估算,也就存在较大的误差,而结冰量将直接影响海洋温度。特别是在夏季到来,冰盖正常融化之后,释放的低温海水的总量,将直接决定海洋温度。
如果偏差太大,那就有可能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
所幸的是,对气温的观测,基本上符合科学家的估算结果,即全球气温在二零三七年初第一季度基本正常。
这几个月内,第二件重大事情生在日本。
三月二十一日,天皇病逝。虽然天皇家族有男性子嗣,但是驻日总司令庞跃龙已经把天皇家族迁往八仗岛。
结果就是,皇位没人继承。
按照黎平寇的意思,庞跃龙将在日本组织全民大选,由民选总统担任日本元,天皇将从此告别日本的历史舞台。
因为是中国的单方面行动,所以此举立即遭到国际社会指责。
也仅仅只是指责。
在面对国际社会压力的时候,黎平寇只提到一点,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应对自然灾害,而设在日本的飞机组装厂必须正常运转,如果因为日本的政治问题,使拯救行动受到影响,中国将不是主要责任方。
得直接一点,如果美国咬着日本政治体制不放,中国就拿拯救行动做文章。
结果就是,在吵闹了几天之后,似乎根本不存在天皇一样,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把目光转向了别处。四月上旬,全球气候事务组织公布了第一季度的“微尘回收报告”后,“天皇事件”就烟消云散了。
在牧浩洋看来,在日本搞“总统制”没什么不好。
题是,这个总统什么时候能够选出来,那就是个未知数了。以日本的情况,恐怕再过二十年,也没有进行全民大选的基础。
第三件事,也是最受关注的事情生在四月四日。
当天,美国科学家正式宣布,抗血癌疫苗已经研制成功,第一期临床实验达到了百分之八十的治愈率。
两天后,美国联邦政府宣布,将在五月一日小规模投放市场。
虽然按照严格的程序,至少需要进行三期临床实验,在确定没有副作用之后,才能投放市场,但是时间不等人,只进行了一期临床实验。也正是如此,初期投放市场的疫苗只出售给血癌晚期患者,而且得在家属的认可下,由患者自愿购买,联邦政府不为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承担责任。
对病入膏肓的癌症患者来说,反正是死路一条,当次小白鼠肯定没有什么害处。
对正在忍受癌症煎熬,或者正在可能患上癌症的阴影下提心吊胆过日子的人来说,这绝对是天大的好消息。
如果能够治愈血癌,也就有可能治愈其他癌症。
题是,这些药物绝对不是免费放的。
美国初期投入市场的药物非常昂贵,一个疗程需要一百五十万美元,而能拿得出这么多钱的人肯定不多。对于绝大部分癌症患者来说,希望仍然非常渺茫,只有那些足够富裕的人才得到了好处。
当然,这也引了一个新的问题。
在死亡面前,是否人人平等?
如果有钱人能够免于一死,而没钱的人只能等死,那么维系人人平等的最基本的东西就不存在了。
四月中旬,就有部分美国国会议员提出,应该免费放治癌药物,而不是高价出售。
当时,一名议员还提出,应该由联邦政府接管制药厂,而不是让唯利是图的商人把用来拯救生命的药物当成牟利工具。如果只有有钱人能够蔑视死神,那么不得不面临死亡的人必然会不顾一切的破坏已有的社会体制,对美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只有在确保每个人都有同等机会的情况下,才能维持社会稳定,也才能共同渡过难关,使美国在正确的道展壮大。
事实上,类似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
到四月二十二日,美国各地爆了上千次游行示威,数以千万计的美国人走上街头,要求联邦政府接管制药厂,以抽签的方式决定谁先接受治疗,而不是以高价贩卖,让有钱人先免于一死。
一些激进者甚至提出,如果不能免于一死,为什么要竭力拯救人类文明?
面对国内动荡,美国联邦政府不得不出台紧急法案,一方面出动军警维持秩序,另外一方面开始讨论是否接管制药厂。
在牧浩洋看来,美国联邦政府别无选择。
虽然控制美国政权的是富人,但是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癌症,而是全球气候变化。要想挺过去,就得利用所有人,也就得给其他人一些希望。如果拯救工作受到影响,富人就算治好了癌症也无法幸免。
也就是说,美国联邦政府肯定会接管制药厂,而且肯定会以抽签的方式,决定谁先接受治疗。
只是,接下来会生什么,那就很难说得清楚了。
要知道,癌症病患中,以皮肤癌为主,血癌占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十五左右。如果美国研制出了治疗皮肤癌的疫苗,也许不会立即公布消息,而是先让富人得到治疗,贫民只能忍受煎熬。
当然,正在研制治癌药物的不止是美国。
在这场由大国主导的全球博弈中,治癌药物与粮食一样,都是战略牌。在保证了本国需求之后,都可以拿来换取国际支持。虽然美国已经拔得头筹,但是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