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在良工面前随和,没有架子,不象见到群臣那般板着一张脸,一副高高在上模样,良工们也没有把他当作外人,应一声,开始忙活了。
“陈晚荣,你真以为我不在?”李隆基叫住就要离去的陈晚荣:“带我到处看看。水泥给你说得神乎其神,我想底有多神!”
不是神乎其神,是水泥本来就很神奇!
陈晚荣应一声道:“太子有意,臣就照办。太子请移驾,到这边,我们先去看看配料。”
李隆基也不多说,跟着陈晚荣去配料房,只见屋里一个打磨机,正在打磨石灰石。水泥的生产过程并不复杂,首先是打磨原料,配成生料。然后再煅烧成熟料,再加入石膏,就是水泥了。
打磨是第一道工序,要求地是把石灰石磨细。与粘土混合。叶天衡设计的打磨机虽然简陋,效率也不高,不过,仍是能达到目的,这很不错了。
石灰石经过打磨之后,变成粉末,李隆基很是惊奇:“这是叶大师的杰作吧?真神奇!”
“太子过奖了!叶天衡这设计真是丢人了,梁大师有更好的设计,估计过不了多久,新机械就会做出来。到那时,无论是效率,还是打磨都有一个飞跃!”叶天衡拄着拐杖过来,一脸的惭愧:“适才与梁大师讨论方才知晓有多少缺陷,要是梁大师早些日子过来就好了!”
梁令瓒本来就是一个机械天才,再给陈晚荣讲解现代机械知识,使其有一个大的蜕变,在机械上地领悟更加惊人。适才和叶天衡讨论这打磨机,给他一口气说出了十三豪的叶天衡惭愧无地。
“梁大师,看来你给一行大师做好浑天仪后,还有得忙了?”李隆基大笑不已:“大唐的良工越是忙,大唐地也就越强盛!这是好事!”
“太子英明!”众人齐声颂扬。
李隆基挥挥手道:“接下来,又该怎么做?”
陈晚荣给他讲解起来:“太子,这打磨是为了配料。石灰石和粘土打磨得细了,才能配合。现在,究竟该如何配料,这是第一次做,臣也不太清楚。得等这一次做过之后,臣心里就有谱了。”
配料是根据石灰石和粘土的有效成份来配地。要是三氧化二铁不够就要加入铁矿粉,要是硅的成份不够,就要加入硅质,这叫校正。
第一次做没有分析数据,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试试才知道。
“第一次做嘛,不熟悉情况。这不要紧,有了第一次才有第二次。才有第三次。只要用了心,就会一次比一次好。”李隆基颇多嘉勉之词。
“谢太子嘉勉。”陈晚荣谢一声。接着道:“配料好了,就要加水,配成料浆。”
“为何要加水?”李隆基大是奇怪。
陈晚荣解释道:“太子,不加水也能做,只是,扬尘很以,加入水,虽然用掉的石炭多些,对人没什么损害。”
李隆基点头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水泥生产有干法和湿法,干法不加水,能耗较低。问题主要在于扬尘大,对人的身体害处大,陈晚荣不打算使用干法生产。湿法可以减少扬尘,对人地身体有好处,因为加了水,使得能耗过大。
为了人的健康,这也值
湿法生产地另一个优点在于各成份混合均匀,流动性好,水泥的质量较好。
陈晚荣看看,原料已经差不多了,可以配料了。一声令下,几个壮汉动手,加水配成料浆,再装入回转窑。
回转窑是一个带有一定倾斜度地筒体,料浆加入后,水力一开,缓慢的转动起来。工匠们用石炭升火,很快就火焰升腾,开始了煅烧。
煅烧是为了得到熟料,达到部分熔融就行了。这是一个缓慢地过程,只有等待。时间在无声中流逝,所有人都是静静的待待,没有人说话。
陈晚荣心里非常焦虑,虽然水泥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技术难度不高,不过,这是第一次生产,能不能生产出所需要地水泥仍是未知。
未知最让人焦虑了!
“要是有现代社会那般先进的观察仪器该多好!”陈晚在心里感叹,猛的想起一件事:“在设计的时候,怎么就忘了要叶大师开一个观察孔
要是有一个观察孔,有没有好,只需要看看能判断出来,比起在这里干等好的多。
设备简陋,没有检测手段,不知道石灰石和粘土的成份,即使有着丰富的水泥生产经验,也是用不上,除了等待,还是等待。
看看日头,快到饷午了,陈晚荣估摸着该差不多了,叫停。工匠们把火熄了,把料放到冷却仓里去冷却。
陈晚荣只能使用自然冷却,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饷午时分,众人明明知道去了也是干等,没有事情做,仍是匆匆用过午饭,赶到现场候着。
李隆基也不例外,只不过,他比别人沉稳罢了。瞧着有些着急的陈晚荣,李隆基宽慰道:“你不要急!技艺是经过千百次的试验得出地正确方法,没有失败,哪来的成功!就算这一次不成功,总结以后,还可以再做。失败并不可怕,可怕地是不去总结。失败了,多总结,你们一定会做出水泥!”
话说得很有道理,就是陈晚荣有些听不进去,只是随口漫应一声。
不仅陈晚荣急,就是叶天衡他们也是焦虑不堪,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
终于冷却好了,陈晚荣叫取出一些一打量,大叫一声:“成了!成了!我还以为要回炉里,没成想,歪打正着,刚刚好!”
生料和熟料的差别很明显,陈晚荣一眼就看出来了。叶天衡他们闻言大喜:“真的成了!真的成了!”他们听陈晚荣把水泥说得神乎其神,早就想见识水泥究竟是何物,现在,终于成功了,人人难抑喜悦之情,相互拥着庆贺。
李隆基拿起一块问道:“这要怎么用?”
陈晚荣笑道:“太子,现在还不能用,还得打磨一次。”
水泥生产给人总结为“两磨一烧”,就是配料之前要磨细,煅烧成功之后同样要磨细。烧,就是指煅烧。
熟料要是不磨细,没法使
“快磨呀,还等什么呀!”李隆基也有些心急了:“父皇还在等着结果呢!”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二一五 大谋划
更新时间:2009…10…1 12:01:47 本章字数:6044
都知道熟料打磨房在哪里,也不等陈晚荣说话,众人上演了一幕“蚂蚁搬家”的好戏,你一块,他一块,很快就把熟料搬到工房去了。
这虽是试产,投的料不多,也有好几百斤,一时之间哪里磨得出来,陈晚荣忙道:“先磨一部分,我们来试试,看好不好用。”
做出水泥,肯定要试用一下,检验结果,需要的工具、钢筋早就做出来了,石灰、河沙、石子也准备好了,就等着水泥了。
“对,这主意不错!”李隆基拍手赞成。
工匠们手忙脚乱的把熟料放到打磨机里,开始打磨。不过,这打磨机设计得太过简陋,效率不高,没有一阵功夫不可能做得出来,众人只有等待的份。
看了一阵,进展不快,陈晚荣对叶天衡道:“叶大师,以后设计回转窑时,记得开个观察孔。这事,上次给忘了,今天只有干等的份。当时,我的心跟猫抓猫挠似的。”
叶天衡一拍额头,不住点头:“说的是,说的极是!下次一定开个观察孔。”
梁令瓒接过话头道:“陈师傅,以我看,现在这回转窑的效率太低,要是照现在这样做,做不了多少水泥,满足不了朝廷的需要。”
光是到吐蕃、北地和西域三条主要战略通道就需要很多泥,照现在的效率,没有几十年功夫不可能做得出来。睿宗是不可能等这么多年的!
陈晚荣知道这是一个大问题,只是技术条件达不到,唐朝没有动力设备,而水力的力量又不大,只能做这么大了。
叶天衡笑道:“梁大师,这事,叶某也想到了。只是,水力就那么大的力量。要是再大些,就带不动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是不得已!”寇义兵马上附和一句。
梁令瓒笑道:“这都是实情。不过。仍有办法。我是这样想地。你们看看可不可以?叶大师。借你拐杖用下。”从叶天衡手中接过拐杖。在地上画起来道:“水力是有限。不能带动过大地物体。这并不要紧。我们仍然可以做出比现在回转窑更大地设备。你们看。要是把回转窑分成几段。每一段用一个水力来带动。下一段。又用另一个水力来带动。一段一段地接起来。那就是一条长龙。料浆一进去。直到最后出窑也够
技术上地事就跟窗户纸一样。不捅破就算了。一捅破就透明了。这主意其实简单。就是陈晚荣他们都没有想到。
“对呀!现代社会那些大型设备动力不够。不就是多加些电机么?一台电机带动一正是带动一台大型设备么?这么简单地事情。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陈晚荣恍然大悟。在额头上一拍。大声赞好道:“梁大师。主意不错。”
叶天衡却没有赞同。只是微微点头道:“梁大师。这主意虽好。要用起来却很难。照你这么说。一段一段地连起来。是可以提高很多效率。只是。这回转窑做起来就难多了。连接可不是那么好做地。”
这是技术上地问题。寇义兵他们深表赞同:“没错!连接不好。可是要漏地。”
梁令瓒笑道:“各位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我们有机床。这难不住我们,能做到!”
“真能做?”叶天衡兀自有些难以置信。对机床。你是了解的,是好东西。不过,要做出达到这种要求的设备很难。
梁令瓒看了一眼陈晚荣道:“要是在以前。我也没有把握。自从听了陈师傅的高论之后,梁某如拨开云雾见青天,可以保证,一定做好!”
他本身就是一个卓越地机械工程师,再给现代机械理论一番洗礼,受益非匪,好多以前想不到的事情也想得到了,好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不再是难事,他整个人已经蜕变了!
李隆基发话了:“梁大师这说法挺好的!我是外行,对,不过,我知道一个故事,叫做愚公移山。愚公不能一次把大山移走,但他可以分成很多次。梁大师这想法与愚公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大型的回转窑,水力带不动。分成很多段以后,再来带动,就不是问题了。无论如何,这事值得一试!”
“太子英明!”梁令瓒信心十足,众人早就同意他的想法了,再给他这么一说,谁还会有疑问?
陈晚荣粗略估算了一下,梁令瓒的想法要是实现的话,水泥生产地效率提高了至少十倍以上,说不定是二十倍。
这办法一是增加了机加工的技术难度,梁令瓒是天才的机械工程师,他没有把握,他不会如此说,这不是问题了。
另外一个就是要增加一些水力装置,外加挖几条水沟,这是问题么?
只要技术一成熟,原本需要几十年才能生产出来的水泥,只需要数年时间就可以完成,睿宗肯定等得起。
谁都明白这想法的重要性,叶天衡他们仿佛把检验水泥的事情给忘了,不住在地上画动,商讨起细节问题。
你一言的我一语,一阵讨论之后,居然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整理出一套清晰的加工方法。有了这方法,新型回转窑已经呼之欲出了。
可以这样说,叶天衡设计虽然不错,毕竟效率不高,用来做做试验还可以,没有实用价值。经过梁令瓒这一改进,就具有了实用性,可以在唐朝大规模建立水泥厂,生产水泥了。
只要唐朝的财力够雄厚,要建多少水泥厂就建多少!
李隆基当场拍板道:“梁大师,你这设想要尽快实现。需要地东西,只管说,朝廷一定全力以赴!只要你们的技术没有问题了,我就向父皇请旨,在各地建水泥厂!”
这是天音,是仙乐。让人听着就动心!陈晚荣他们大喜:“谢太子!”
不是说出来地,是唱出来的!
众人终于从技术中醒悟过来,这才去查看磨料。讨论技术细节花了不少时间,已经磨出好几十斤水泥了,陈晚荣叫人加入石膏,就可以试了。
“为何要加入石膏?”李隆基有些想不明白。
陈晚荣解释一句:“太子,要是不加入石膏,水泥很快就凝固了。要是动作稍微慢一点,就来不及施工
“哦!主意真多!”李隆基赞扬一句。
在陈晚荣的指挥下,叶天衡、司马承祯、李隆基他们亲动手。把水泥和沙石、石灰混合好,再用水调好。铲到早就做好的木模子里,模子里放有早就扎好的钢筋,把混凝铁棍,准备动手搅动。
却给李隆基夹手抢了过去:“要怎么做,你说?”挽起袖子,就等着陈晚荣指点靠人工来处理了。陈晚荣指点起来:“就是在里面戮动,要整结实就成。”
“就这么简单?”李隆基兀自有些不信,手里地铁棍就捅了下去。他武艺高强,手上有力,一阵戮动,原本有些干燥的混凝土居然有些变化了,上面出现了一些浆液。
“怎么成这样了?”众人齐声发问。
陈晚荣点头道:“要地就是这效果!再加些下去,多捅一阵。要是能造出类似的设备就好了。”
“梁大师!”众人地目光集中在梁令瓒身上。说到机械,他绝对是权威,不找他还找谁?
梁令瓒皱着眉头道:“这个嘛。我得好好想想了!”
要是在现代社会,这些设备只需要花钱就能买到。唐朝没办法,只能自己动手来造了。陈晚荣不得不感慨:“两个世界的差距还真大!”
手工还真累人,李隆基尽管武艺高强,额头上也渗出汗水了。陈再荣二话不说,接过铁棍接着捅起来了。这是兄长负责地东西。他这个做弟弟的要是不出点力,那能成么?现汗珠。陈晚荣这才叫停。叫人把水泥浆铲到上面,拿起泥水工具在上面一阵抹动。表面就光滑了。
“你这和稀泥的本事挺不错嘛!”李隆基说笑一句。
逗得众人大笑。李隆基弯下腰,右手食指在上面一捅。就是一个窟窿,眉头一跳,问道:“这么软,能在上面行车?”
陈晚荣解释道:“太子,您别急。到了明天,一切见分晓!到时,要是不能在上面跑车,任由太子处罚!”
水泥这东西太经典了,要陈晚荣不把话说得满都不行。
“今天就这样了?天快黑了!”李隆基抬头看看天色。
陈晚荣点头道:“是呀!今天这事就到这里了。明天,大家来看我们今天的成果,包证你们想不到!”
众人非常想知道结果,不过,水泥地硬化时间很长,守在这里也没用,众人万分不舍的收工回家。
第二天,陈晚荣依然是早早赶到工房,却发现工房里一大群人,除了叶天衡他们以外,还有李隆基,太平公主,他们围成一个圆圈,人人伸长了脖子,好象在看西洋镜似的。
“晚荣,你来了!快来看,这宝贝,真硬!”太平公主率先发现陈晚荣赶到,笑吟吟的打着招呼。子里,只见睿宗红光满面,蹲在地上,一双手不住在混凝土上抚动,瞅见陈晚荣,笑呵呵的道:“晚荣,你没骗人,这水泥真是个宝贝!你摸摸看,好硬,跟石块差不多。别行礼了。”
绝对想不到睿宗亲临了,陈晚荣也不客套,蹲下身用手一摸,感觉还不错,打量一阵道:“皇上,还没有完全干透。等干透了,会更加结实,比起石头一点也不逊色。”
“还能更硬?”睿宗有些难以置信。
陈晚荣非常肯定的道:“水泥要干透,一般需要三五天时间。现在是硬了。可以在上面行走,要是再过三五天,就更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