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歌-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光学和声学两种途径的传讯方式,国家管理层次,无疑是提高的。
袁崇焕还有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他的性格太轴了。他单纯的认为,有了城堡,就万事俱备,以至于由他领导的野战场次,少的可怜。军队向来都是多军种,多手段建设的,单纯的追求任何一种单一模式,都是极端错误的。而在他的身边,既有满桂的骑兵营,又有毛文龙的水军和游击步军,但满桂被老袁打发到大同,毛文龙差点被老袁诱杀,结果避走海上。整个辽西平原上,就剩下孤零零的座座城堡,如果不是朝廷这边极力保住了朵颜西南蒙古和毛文龙的东江镇,济雪连星堡不可能悠而无忧的这般从容。
好了,袁崇焕的错误,我们说的太多了,没必要继续剖析下去了,因为辽东的袁崇焕时代,已经结束了。结束的过程,由皇帝密旨引发,由吴三桂矫诏而正式结束。
还是让我们看看袁崇焕的反映吧:袁崇焕不是吴三桂,吴三桂是属于《三国》里面的曹操哪类人,宁叫他负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负他。
袁崇焕则是一个秉承很崇高信念的一个文人,说不好听的,就是有点缺心眼儿!但他的这种缺,却是中国人传统中,最最宝贵的一项品质!
原本夏承德父子护着他往锦州赶,赶到半路,广宁城那边的战火越来越烈,袁崇焕立刻做出了一个非常非常高尚的举动。
“何可纲秉性刚直,吴三桂的这次安排,一定没有何可纲的份,所以,何可纲的兵马一定还在锦州。传本都督钧令,夏舒,快马回锦州,急调何可纲领各部兵马,出援广宁周边地带,务必要防止后金人马,兵援广宁。你拿本督手章前去”
夏舒得令后,先是躬身施礼,随后面色平静地接过袁崇焕的手章,领着十个人走了。
“夏承德,祖大寿为人仔细,这次配合吴三桂,一定不会尽全力相帮,现在本督命你即刻赶往雪雯堡,叫他们烽火传令,即刻调济雪连星堡全部主力,一定要在午夜之前,赶到广宁城协防!你拿本督的帅印前去!”
“是!”
夏承德同儿子一样,先是同样地躬身施礼,随后同样面色平静地接过袁崇焕帅印,领着十几人跑了。
这就是袁崇焕与吴三桂的区别。
如果袁崇焕和吴三桂调个位置,吴三桂一定严令各部,不许出城,广宁城下是死是活,都与他没有关系,因为是对方矫诏在先,自己不报复才怪!
但袁崇焕究竟是袁崇焕!他分析之后,便决定先按下个中矛盾,一切,留待解决完广宁的两蓝旗再说。
此时,广宁城内的巷战正在血腥的展开。吴三桂带着右哨的人才一进城,就险些迷路,直到他们打入一片大屋之中后,吴三桂的脑子才恢复正常。记忆中,广宁城的地图逐渐显现。他凭借职业军人的品质,抓紧测量了一下自己的位置和那几处着大火的方位。随后,领着人便抄了条地图上的近道,向着最近的一处火点而去。
他为了增加自己日后不受罪罚的砝码,必须要救援下一支善友教众。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薄珏在撤回内城后,一直东躲西藏,随手他们不断遇到后金人马,但多数时间里,薄珏都是拼命躲藏。后来,薄珏发觉北门已经不可能奏效了,他索性就开始在南城放火了。
薄珏的想法很光棍,反正明军是进不了城了,自己也快完蛋了,索性临死前闹出点动静听听响。所以,他开始疯狂放火了。
而此时,正是吴三桂开始奔城里闯的时节,因为薄珏开始在南城放火,便迅速召集来救火的后金骑兵,但薄珏此时,终于开始转运了,因为吴三桂替他接应下了救火的骑兵。两项碰面,双方也不多言,直接开打。边打,边逐渐凑近了火点。等到达火点,吴三桂看着眼前的景象,着实吓了一跳。
究竟是民壮闹事儿,与职业军人比起来,他们的战斗力确实弱的有些可怜,如果不是吴三桂的亡命猛攻南门,城内负责清剿的人马会更多,即便如此,眼前苦苦支撑的民壮,也只有20多人了。对面的后金骑兵,竟然也只有20多人。
等吴三桂的人马出现,一旁围攻的后金兵丁,忽然一哄而散。这其实很正常,谁在清剿城内叛乱的时候,身边突然出现一支敌人的军队,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城已经破了。这个时候,必须同自己的本部汇合,否则,很有可能就被敌人分而击破。明军的军事行动,一直集中在南门,吴三桂的行进方向,又刚好是从南门那边过来,于是,20多名后金骑兵,立刻向后溃散。
吴三桂救护下眼前这20多人后,眼珠转了转,忽然对着那些人说:
“大家一起向南门回返,但要沿途放火,一边放火,还要一边大喊,‘城破啦,明军进来啦!快跑啊!’大家明白吗?”
“请问,将军是谁?”
“呵呵,在下大明山海关前锋营副将,吴三桂!”
“啊!您就是三桂将军,在下善友教的薄珏!”
“啊呀,”吴三桂惊喜过望,看着眼前这位满脸焦黑的正主,一切都好说了“三桂来迟,道长受惊了!”
“那里,那里?三桂将军,您能入城,想必,四门已破了吧?”
“呃!”吴三桂想解释,但又不知道怎么解释,索性将错就错吧。
“右哨沿途布警,请道长及诸位道友,随我一起回南门!”
说完,满脸焦黑但兴高采烈的吴三桂,带着兴高采烈并且同样满脸焦黑的薄珏先生,率领硕果仅存的这十几名善友教众,向着南门回返!剩余一些民众和聚拢过来的善友教众,一哄而散,各自往各个方向散去!
吴三桂的狠辣就在于此,‘回返令’的效果:救护教众的功劳,有薄珏这十几个证人就足够了。剩下那些人,是死是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在城中制造更大的混乱。而他做的又非常巧妙,后哨的明军,现在最关心的,是如何把‘小将军’安全的送回南门。听到吴三桂要回南门,根本没有任何人会仔细琢磨这其中微妙之处的。
而前一条的‘继续放火令’,吴三桂说的也没有任何问题,他是交代那些人‘去’别的门闹事了。但是,他并没交待说整个广宁城里,其实就他这几百人。所以,那些善友教众,误认为全城都是明军,就不能说是他吴三桂的错了。
“不好啦!明军进城啦!”
“城破啦,大家快跑啊!”
吴三桂领着右哨人马和薄珏等人,一路往南门回返。一路上,不断传来这些声音。有远有近。此时,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但城内各处的火光,越烧越烈,甚至已经追着吴三桂他们的脚步,燃烧到了南门处,汹汹烈火,将广宁城映照的通红通红。
“哎呀,三桂你可算回来了,怎样?没受什么伤吧?”
“有劳明叔挂念,三桂该死!”
“哈哈,你我之间还他妈这么客气!哈哈!没事儿就好啊!对了,你大春舅舅也来了,咱们爷们几个,先守住南门,进占南城。我已经叫人送信儿去了,后续部队马上就到,到时候,广宁城就是咱们的啦!”
吴三桂抬头看了看月色,他琢磨,如果祖大寿听到南门已夺,即便袁崇焕有军令禁止,也无济于事了。祖大寿一定会尽全力赶来相住的。何可纲虽说刻板,但最重大局,即便见到袁崇焕了,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带兵内讧。只要广宁城拿下,自己就没事儿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原地固守待援。这个时间嘛!
吴三桂再次盘算,最晚应在明天凌晨。
“明叔、三舅,小侄算来,咱们要守过今夜才好!”
“嗯!不错!不过没关系,有咱们爷们在,守个一夜的南门,那绝对没问题!”
杜明大咧咧的说完,转身吼道:
“传令,城上布七星祈骧阵,城外布六合轮射阵,城内布五行弧月阵,弟兄们,守过今夜,咱们就是一等一的大功臣,都打起精神来啊!”
“得令!”
不到一整夜,亥时刚过,祖大寿的兵马就来了,因为夏舒带来的袁崇焕将令,叫祖大寿也忽然想明白过来,无论谁对谁错,先拿下广宁才是正理。于是,纯骑兵的急行军,半夜时分,也就到了。
等祖大寿的骑兵到达,南门上下内外的明军阵地,便逐渐扩大,并逐渐蚕食了整个城区的三分之一,同时也陆续接应到了不少的善友教众,一共有2百多人。整个这次善友哗变,人数在1千多人。骨干的三百来人,算是都被救出来了。内应人员高达70%的死亡率,都是吴三桂造的孽。
等到凌晨时分,何可纲和袁崇焕的人马也来了。整个两蓝旗的人,终于抗不住了,后金兵在经过惨烈的浴火巷战之后,退出广宁城。随即穆克坦在败退途中,被祖大春阵斩在旷野之中。
赶过来增援的何可纲,已经从巧鹅谷撤下的各色人等那边,打探到和谈的事情,眼见广宁城收复,没做多言,不顾祖大寿和吴三桂探询的眼光,直接下命,领着自己的三营人马护送袁崇焕回山海关。
祖大寿、吴三桂则领着20营共8万人马,于广宁城内外驻扎,巩固城防,修筑营寨,以待后金反扑。
当袁崇焕遇到何可纲之后,二人马上回首,望着广宁城上漂浮的硝烟,已经将月亮遮掩,两行清泪,缓缓自老袁的双目中流下,流淌过他饱经风霜的面颊,那上面的每一道刻痕,都是为国为民操劳所致!老袁将散开的头发轻轻拢起,仰天长叹:
“想不到,辽东十年安宁,一朝不存。偏偏此番连环恶战,焦土争杀,竟然仅仅源自于一个人的私欲!唉……!”
袁崇焕还不及感叹完毕,一口鲜血自口鼻中喷出,身后众人连忙抢上前去。

第九章:世界的尽头(上)
原章节名:白雪中的勇士
30天(1个月)前:
地上白茫茫的雪还很厚,天空中又开始下起雪来,这里的雪,不像人们熟悉的那样,先是籁籁的雪子,然后逐渐的,见云助风,落地嘶号,成团成絮的雪花,方才正式来到。这些尽情怒放的六芒之花,仿佛要把世上的销烟和杀戮,全然掩盖一般,飘荡荡地洒遍每一个角落。
这是一片凛冽苍白的旷野,无树无草无人烟。天空阴霾着发散出青??的光,混沌着白昼和夜晚。只有当一团雪在缓慢的蠕动时,我们才会醒悟过来,蜷缩皑皑白雪下面的,是隐藏的英雄,唯有起伏激荡的胸膛,才可以在这绝境中静静不动,唯有他们隐藏在胸中的,那份喷薄欲出的火焰,才可以熔透寒冷和死亡。
“将军,两红旗出来了,大概在3千人左右。”
“什么,怎么会只有3千人?”
陆继盛趴在厚厚的雪里面,轻声的问自己的亲随,因为在雪中呆的太久,以至于连哈气都淡薄的近似于无了。
“不知道啊!按理说,咱们三营一万多人呢,他们怎么也不会这么托大啊!”
“不管了,既然对方人少,咱们倒好办了,你领十个人,赶紧回去传警,就说鞑子兵力匮乏,咱们不单要截击这3千人,就连乞勒尼卫都可以吃下了。叫他们不用太掩饰行踪了,尽快赶过来就是。”
“是。”小校转身在雪地上匍匐而去,静静的雪原上面,传来簌簌的声音。陆继盛用千里镜继续观瞧着远方的卫城,耳中却聆听着亲兵爬行在雪原上的声音,从声音中,陆继盛可以知道,亲随沿途挑选了十个人,因为陆续传来的声响,大了一些也乱了一些,大家都快冻僵了,所以声音单调,一轻一重渐渐远去。过了好一段时间,亲兵们方才进入密林之中,接着是十多匹战马不满的抱怨声,主人把他们忘记的太久了。亲兵拍着马脖子,低声的宽慰着最好的朋友们,又过了一会,撒完娇的战马,轻轻的迈开蹄子,一步一步远去了,声音又再次努力的传过来之后,世界就再次安静下来。
这时,陆继盛开始活动自己的右脚脚趾了,长时间的静卧,血脉似乎都已经冻住。
左脚脚趾,右脚脚踝,左脚脚趾,左脚脚踝。当陆继盛活动到左小腿时,他听到身边的亲随们,由于领悟到他的想法,也开始逐渐活动起身体来。
当陆继盛全然活动开了,他把硬梆梆的棉围从脑袋上挪开,几根头发跟着纠缠冻固的棉围一起被拔了起来,因为冷,他毫无感觉。陆继盛将千里镜小心的收进怀里,尽管是铁做的,但因为保养良好,开合起来很顺手。陆继盛先原地滚了一下,脸朝天吐了口气,气倒是没出多少,雪子愣是落了满嘴。随后,这片雪原上的20名大明将士,一起开始了爬行,在整个雪原上,立刻多出了二十多个长条状的雪道,倒不是他们想伪装行藏,而是根据经验,如果在雪地里待的时间久了,视力上会出现幻觉,明明是一片平坦的雪原,在他们眼中,会变成一个又一个的鼓包。只好凭借低位的视角,和身体的感觉,才能正确的找对方向。他们耗费了很长时间,才爬进了他们埋伏马匹的树林。
“将…军,您西不西还再打探打探?”
“呵呵!那。。。那不称(成)玩米(命)了嘛!”
15天前:
茫茫雪原无限延伸着,在与天交接的尽头,突然驰骋出无数的红披明军,战马催动起灰蒙蒙的雾气,转眼间就来到了3千两红旗的面前。无数的刀光,仿佛血海中翻腾跳跃的银鲤,闪动着炫目的光芒。
两红旗也是骑兵,当他们按照骑兵的交战规则,冲出明军的羁绊后,正准备拨马回头,但前后的异动,却震惊着他们,第一波的攻击骑兵并没有回头,而是继续向前奔驰。与两红旗越拉越远。
两红旗的正前方,又是在天际的那一线之中,突然涌现出第二波明军,明军再次冲杀而来,双方再次短兵交接,又是一阵密集的兵刃碰撞声和人马的嘶吼声。鲜血一道道的泼洒在白霭霭的雪地上,愈加鲜红,愈加惨白,也就愈加醒目。
第二次交接战仍然很迅速,明军不再乱跑,而是和两红旗一样,纷纷拨马回头。还不待两红旗喘息结束,第一波的明军冲了过来,自第二波明军的缝隙中,自由且欢快的冲杀出来,仿佛两把疏密不一的梳子互相对接,不存在丝毫的阻碍。
只不过,当两红旗与明军对接时,梳齿,变成了雪一般亮的钢刀。银鲤的尾鳍,再次跳跃在血海之中。然后,是第二波明军的跟进追杀,进攻连绵不断,生命持续消亡。就这样,不停顿的打击,不停顿的明军,不停顿的与两红旗对冲而过,直到两红旗的部队越来越少,循环冲锋的相隔时间也越来越短。直到第16次的循环之后,茫茫的雪原上,是长达600多米的死亡地带。黑土被翻出,掺杂着枯草的尸体,横七竖八的散落在大地上。3000人的死亡,只用了半个时辰的光景。这样的野战成绩,即便是以多打少,也依然令人自豪!
“速速清扫战场,掩葬人马尸首,不可露出迹象!”
“是!”
看着手下兵丁忙碌的身影,毛承禄凝目远望!白皑皑的雪原,晃的他眼睛疼疼的,他眯起双眼,看着前方略略清晰起来的景物,轻轻地自言自语:
“我倒要看看,两红旗神秘消失,你们后金会做何打算?”
60天(2个月)前:
喜申卫虽说是大卫,但人马却不多,毛承禄只用了半夜光景,就拿下了。随后留下四哨驻防,自己带着前哨往回赶。眼见陆继盛、李觉都把兵马驻扎在城外,毛承禄的心中,别提多着急了,他赶紧询问陆继盛。
“继盛,怎么回事儿?”
“你不知道,城中的数百汉民,竟然奋起反抗,我们只好把辎重粮仓都搬出城外,叫他们自生自灭吧!”
“可是为什么啊?”
“因为他们被皇太极发配过来的原因:咱们大明一直在收容离散的汉民,这些人原本就死心塌地的想留在后金的,却不想,因为皇太极为了震慑剩下的汉民,在后金治下的各处村寨前,以掷色子的方式,把他们任意挑拣出来,赶到这边为奴,这样一来,愿意留下的汉民,多出了好多土地。而如果不愿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