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殊妄诞,所引亦自相矛盾。盖文宗时尝下诏书,称顺帝非明宗之子,斥居静江。好事者因造为此言,其荒唐本不待辨。敏政乃从而信之,乖谬甚矣。
△《尊乡录节要》·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王弼撰。弼,黄岩人,成化乙未进士,官至兴化府知府。初,谢铎尝著《尊乡录》四十一卷,载其乡先达事实。弼复以己意其大略。取十大儒、五大臣、六忠臣、十五孝子,各为之《赞》。卷末附《拾遗》二十事,事各为诗。
△《考亭渊源录》·二十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明宋端仪撰,薛应旂重修。端仪字孔时,莆田人。成化辛丑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佥事,事迹具《明史》本传。应旂有《四书人物考》,已著录。此编仿《伊洛渊源录》之例,首列延平李侗,籍溪胡宪、屏山刘子翚、白水刘勉之四人,以溯师承之所自。次载朱子始末。次及同时友人,至南轩张栻以下七人。次则备列考亭门人,自勉斋黄榦以下二百九十三人。其二十三卷则门人之无记述文字者,但列其名,凡八十八人。末卷则考亭叛徒赵师雍、傅伯寿、胡纮等三人,亦用《伊洛渊源录》载邢恕例也。史称端仪慨建文朝忠臣湮没,乃搜辑遗书,为《革除录》。建文忠臣之有录,自端仪始。然其书今未见,即此书原本亦未见,世所行者惟应旂重修之本。应旂作《宋元通鉴》,於道学宗派,多所纪录,此书盖犹是意。然应旂初学於王守仁,讲陆氏之学。晚乃研穷洛、闽之旨,兼取朱子。故其书《目录》后有云:“两先生实所以相成,非所以相反。”遂以陆九渊兄弟三人列《考亭渊源录》中,名实未免乖舛也。
△《鹿城书院集》·(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邓淮撰。淮,吉水人,成化辛丑进士,弘治中官温州府知府。以南宋时温州之士游二程、张、朱之门者,有周行己等二十三人。乃命永嘉知县汪循即鹿城建书院,祀二程、张、朱,而以行己等侑焉。复辑诸人志铭、家传及其遗事绪论见於志书、语录中者,汇为此编。虽亦讲学家标榜之书,然永嘉学派,颇异新安。
淮不分门户於其间,则视党同伐异者,其公私相去远矣。
△《吴中往哲记》·一卷、《续吴中往哲记》·一卷、《续吴中往哲记补遗》·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吴中往哲记》,明杨循吉撰。《续记》、《补遗》,皆黄鲁曾撰。循吉有《苏州府纂修志略》,已著录。鲁曾字得之,吴县人,正德丙子举人。循吉书见《明史·艺文志》,卷数与此相符,记明初苏州府人物,自《勋德》至《冠衲》,分七目,凡四十一人。《续记》自《忠节》至《散逸》,分十七目,凡四十人。
《补遗》自《审进》至《释行》,分十九目,凡三十一人。其《补遗》原目本一卷,此本分作二卷,又改其《释行第十七》为“第一”,则刊刻者之误也。书中所列小传,皆寥寥数言,未见端末。又如徐有贞以险忮败,而循吉称为四海物望,盖未免乡曲之私。吴宽位终礼部尚书,而鲁曾乃题作东阁大学士,尤显然讹谬,则亦不足徵信矣。
△《吴中故实记》·一卷、《续记》·一卷、《补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明杨循吉撰。检勘其文,即循吉《吴中往哲记》、黄鲁曾《往哲续记》、《补遗》原本。惟於标题中刊去“往哲”二字,易以“故实”二字。盖书贾劖旧版,改易新名以售欺者也。
△《掾曹名臣录》·一卷、《续集》·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王琼撰。琼有《晋溪奏议》,已著录。是编乃琼官南京户部侍郎时,见诸吏中有知琴书可教诲者,因采录明兴以来由掾曹而列名臣者,编为此书,以示劝勉,凡刘敏等九人。又《续集》一卷,凡刘本等四人。前有正德甲戌琼《自序》,后有南京户部郎中卞师敏《跋》。
△《苏材小纂》·六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
明祝允明撰。允明字希哲,长洲人,弘治壬子举人,官至应天府通判,《明史·文苑传》附见《徐祯卿传》中。是书记天顺以后苏州人物。前有《自序》,称弘治改元,诏中外诸司,撰集事迹,上史馆为实录,简允明等数弟子员司其事,因私纂纪为此书。第一曰《簪缨》,纂徐有贞以下十九人。第二曰《邱壑》,纂杜琼以下五人。第三曰《孝德》,纂朱灏一人。第四曰《女宪》,纂王妙凤以下三人。第五曰《方术》,纂张豫等二人。大约本之碑志行状,而稍为考据异同,注於本文之下。其叙徐有贞事,颇有讳饰。盖允明为有贞外孙,亲串之私,不能无所假借云。
△《莆阳文献》·十三卷、《列传》·七十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郑岳编,黄起龙重订。岳字汝华,弘治癸丑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事迹具《明史》本传。起龙,万历戊戌进士。并莆田人。是书取莆田、仙游二县自梁、陈迄明著作诗文,辑为十三卷。又取名人事迹成《列传》七十四卷。文以体分,传则不分门目。后倭变书毁,起龙为之重鋟。并附柯维骐所作《岳传》一首,为卷第七十五。岳书采摭繁富,义例颇仿史裁。然起龙讥其文内不载杨琅、林诚两御史之奏疏,及黄仲元之《郭孝子祠记》、《墓表》。传内载仕梁之徐寅、翁承赞及永乐初梯荣献策之林环。而於《林光朝传》但纪其文集,而不及所著之《易解》、《尚书解》、《语录》、《说诗》等书。去留不无遗憾,则固确论也。
△《东嘉先哲录》·二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明王朝佐撰。朝佐字廷望,浙江平阳人,弘治丙辰进士,官南京工部员外郎。
是编刻於正德初。搜辑温州先贤事实,分类凡八,曰《先达》,曰《程子门人》,曰《朱子门人》,曰《名儒》,曰《名臣》,曰《孝子》,曰《气节》,曰《词章》。晋、唐以来纪载无考,故所录托始於宋焉。
△《国宝新编》·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顾璘撰。璘字华玉,吴县人,弘治丙辰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是书凡录李梦阳、何景明、祝允明、徐祯卿、朱应登、赵鹤、郑善夫、都穆、景旸、王韦、唐寅、孙一元、王宠十三人。人为之《传》,《传》为之《赞》。盖感於知交凋谢而作。略缀数语以存其人,亦柳宗元《先友记》类也。
△《春秋列传》·五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刘节撰。节字介夫,号梅国,大庾人,弘治乙丑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是编取《春秋内外传》所载列国诸臣,类次行事,各为之《传》。始祭公谋父,终蔡朝吴,凡二百有二人。全本旧文,无所考证,邹县潘榛为之训释,亦颇疏略。
△《备遗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张芹撰。芹,新淦人,《明史》作峡江人,盖新淦其试籍也。弘治壬戌进士,官至浙江右布政使,事迹具《明史》本传。是书纪建文殉节诸臣姓名。前有《自序》,题正德丙子五月。目列四十六人。卷中有事实者二十人,无事实者二十六人。案林塾《拾遗书》云:“近见南院御史张芹增入江右数人,共五十四人。”
塾所见题正德乙亥。正此《录》前一年,而此《录》乃转止於四十六人。又《学海类编》有张芹《建文忠节录》一卷,其《序》与此同,亦正德丙子所撰,而目次乃与此不同,且有七十人之多。《明艺文志》既有张芹《建文备遗录》二卷,又有张芹《备遗录》一卷。考芹《序》称《录》中四十六人名氏,皆闽中宋君端仪尝采辑为录而未成者,疑芹初据宋氏原本而作,后又随时续有增益,原非一本。
传录者各据所见,遂两存之耳。
△《拾遗书》·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林塾撰。塾,莆田人,弘治壬戌进士,官至浙江布政司参议。此书载建文诸臣事迹,文甚简略。前有正德乙亥《自识》云:考前史失记者凡五十四人,故以“拾遗”名其书。然所载与诸书略同。其齐泰以下三十人,事实俱阙,亦未能考补也。
△《台学源流》·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金贲亨撰。贲亨字汝白,临海人。初冒高姓。正德甲戌进士题名碑之高贲亨,即其人也。官至江西提学副使。是书叙述台州先儒,自宋徐中行迄明方孝孺、陈选,凡三十八人,各为之《传》。其疑而莫考者又有十五人,各以时代类附姓名於《传》末。其《传》虽多采《晦菴文集》、《伊洛渊源录》诸书。然贲亨当明中叶,正心学盛行之时,故其说调停於朱、陆之间。谓朱子后来颇悔向来太涉支离,又谓朱子与象山先异后同云云,皆姚江晚年定论之说也。
△《新安学系录》·十六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程曈撰。曈号峨山,休宁人。是书以朱子为新安人,而引据欧阳修《冀国公神道碑》谓程子远派亦出新安,故辑新安诸儒出於二家之传者,编为此书。自宋至明凡百有一人,皆徵引旧文以示有据。夫圣贤之学,天下所公也,必限以方隅,拘以宗派,是门户之私矣。至程子一生,无一字及新安。而遥遥华胄,忽尔见援。以例推之,则朱出於邾,姓源可证,今峄山之士不又引朱子为乡党乎?此真为夸饰风土而作,不为阐明学脉而作也。《江南通志》列曈於《儒林传》中,称所著《新安学系》,与朱子合者存,背者去,足尽是书之大旨矣。
△《二科志》·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阎秀卿撰。秀卿,苏州人,始末未详。是书分《文学》、《狂简》为二科。
所载自杨循吉以下凡七人,皆偶录一二事,不为全传。盖一时互相标榜之书。其纪徐祯卿方登贤书,於文徵仲尚称文璧,而以徵明字之,则犹弘治中所作也。
△《明珰彰瘅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顾尔迈撰。尔迈,淮安人,始末未详。是书采撮《实录》、《宪章录》、《中官考》诸书,而各加论断。所记止成化中汪直擅政之事,似非完本,抑或於世近者有所讳欤。
△《革朝遗忠录》·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郁衮撰。衮,嘉兴人。其书撰述年月无可考。黄佐《革除遗事》已称因郁衮原本,则当在正德以前矣。所列一百六十《传》,皆明惠帝时死难诸臣。而《附录》一卷,则降燕诸臣如胡广、黄福之类后至大官者亦在焉。每《传》后或附以《赞》语,又间有所附注。然其精要,已皆采入《革除遗事》中矣。
△《别本革朝遗忠录》·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惟题青州府知府杜思子睿重刻。思即撰《考信编》者也。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於郁衮《革除遗忠录》二卷外又别出杜思《革朝遗忠录》二卷,盖即指此本。然以郁衮本校之,则此《录》实郁衮书。惟衮於各《传》后附以《赞》语,而此本有《传》无《赞》为少变其例。又书首冠以张芹《备遗录》、黄佐《革除遗事》、敖英《备遗续录》序三篇,皆与书不相应。世别有高廪刊本,卷首亦有三《序》,与此正同。盖明代刊书者往往窜乱旧本而没所由来。诸版竞出,混淆弥甚,其风炽於万历以后,今观此本,则嘉靖中已有之矣。(案:思登嘉靖丙辰进士。)
△《群忠录》·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唐龙撰。龙有《易经大旨》,已著录。是编纪明太祖征陈友谅时诸臣名姓行实。凡祀於馀干县康郎山庙者,有丁普郎等三十五人;祀於南昌府庙者,有赵得胜等十四人。又附载孙燧等五人,皆殉宸濠之难,后赐祀於旌忠祠者。其题旌各疏并祭谒诗文亦附於后焉。
△《昆山人物志》·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方鹏撰。鹏字子凤,亦字时举,昆山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太常寺卿。
是书论次昆山先哲,首《名贤》六人,次《节行》二十八人,次《文学》三十七人,次《列女》三十人,次《艺能》三十一人,次《游寓》二十六人,而以《杂志》终焉,共为十卷,《明史·艺文志》作八卷,传写误也。
△《名臣言行录前集》·十二卷、《后集》·十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徐咸撰。咸,海盐人,正德辛未进士,官至襄阳知府。先是,丰城杨廉本彭韶《名臣录赞》撰《名臣言行录》四卷,所载凡五十五人。咸亦纂《近代诸臣言行录》凡四十八人。馀姚魏有本官河南巡抚时,尝合刻之。及咸归里之后,病其未备,重为纂辑。於《杨录》增十六人,於己所录者亦增二十五人,分为前后二集,自为《序》,记其始末,而仍以魏有本初刻之《序》弁於书首云。
△《毗陵忠义祠录》·四卷、《附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叶夔撰。夔字司韶,武进人。成化中以岁贡生官汝阳州训导。是编第三卷中载夔《请祀典书》,称宋德祐元年十一月,巴颜率师攻常州,屠其城,知府事姚訔、通判陈炤,俱不屈死。其先后殉难者又有王安节、刘师勇、胡应炎、尹玉、麻士龙、包圭、阮应得、方允武、徐道明、莫谦之、僧万安诸人。自成化九年郡庠生段瑜等建言於同知柳某,始立訔、炤以下木主十一位,附於陈司徒庙。而文天祥、刘师勇、阮应得、僧万安犹未与也。弘治十年,知府曾望宏乃别创忠义祠,请并祀文天祥以下十四人,而附以元壬辰靖难之刘溶。巡按御史谢琛亦上书,请著於祀典,诏从之。夔因编其始末为此书。首图考,次传志,次诗,次赞,次文牒。凡史传所未载者,此皆补其佚阙,足相参证。惟此书载宋臣与祀者止十四人,则未祀文天祥等四人。其附於陈司徒庙者止当有十主耳。夔《请祀典书》云“十一主”,未喻其故。又考《宋季三朝政要》,载元兵至常州,守臣王宗洙遁,权守王良臣以城降。今是书《姚訔传》中谓良臣屡举不第,流落无籍,寓常,与钱暗谋,窃符印诈称郡官,诣巴颜军前献之。然则良臣未尝权守,《三朝政要》误书矣。是亦足订史之讹也。此书作於正德初年。末《附录》一卷,载国朝顺治十四年事,盖后人所续,其姓名则不可考矣。
△《毗陵人品记》·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叶夔撰,其子金及同邑毛宪续成之。宪有《谏垣奏草》,已著录。金字诚斋,刻是书时官绍兴府通判,其终於何官则未详也。是书前有《自纪》,称常州古毗陵地,记人品冠以古名者,古可以统今。今常州之名,隋唐以前未有也。然隋唐以前无常州,不可系以常州,隋唐以后无毗陵,独可系以毗陵乎?至其先列五县沿革於前,使历代殊名,了如指掌,则提纲挈领,固体例之最善者也。其书叙述颇简核,然皆史传所已载。末附夔、宪二《小传》,则嘉靖壬寅刻是书时馀姚岑原道所补,见原道所作《序》中。
△《毗陵正学编》·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毛宪撰。是编所载凡十二人。首杨时,次邹浩、周孚先、周恭先、唐彦思、邹柄、喻樗、胡珵、尤袤、李祥、蒋重祥、谢应芳。自浩以下或籍晋陵,或籍宜兴,或籍无锡,或籍武进。独时为剑州将乐人,於毗陵为流寓。盖以道南一脉,假借之以为重云。
△《名臣像图》·一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明吴守大撰。守大字有君,昆山人。是书成於正德丙子,录徐达以下至杨继宗,凡四十九人。人绘一图,图后各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