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迪生传-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钱存入银行,方才安心的回纽约。
  休伦居民听到这消息后,都兴奋地纷纷议论着。有一个叫加斯勒(Conrad C。Gasler )的说道:“4万元钱在我们休伦人看来要抵到4000万元。那些早时和阿尔同学的孩子都觉得他是世上最伟大的人了。
  “爱迪生得到了这笔巨款,但他已经成为受‘西方联合公司’控制的一个发明家,因为,在公司对于他的贡献付给丰厚的酬金以资鼓励时,公司就占有了他的发明的全部权利。不过,他这个成功者当时还只24岁,因此,尽管他只能专为一家公司制造证券报价机,就他本人来说,他是自己的主人”。
  在爱迪生漫长的一生中,他曾反复强调,自己赚钱的主要目的,就在于筹措资金进行深入的试验,使自己的发明成果得以在市场上出售。的确,他的第一笔4万美元就用在了这方面。
  1870年,爱迪生用这笔钱在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沃德街10号与12号建了一座工厂,专门制造各种电气机械。他的最大的订户是利弗茨,订了1200台“爱迪生式万能印刷机”。其他公司也相继送来订单。开头只有职工18人,可是每个月都因工作需要,增加人员而且忙得需要两班日夜开工。上班时他要亲自巡视,所以每天睡眠时间很少,一般不到4小时。他的工厂工作效率很高,每天能造交易所行情电报传送机45台。
  随着纽瓦克工厂的建立,爱迪生真正成了美国东部世界巨大工业的组织者。他不但足智多谋,深谙金融银行业务,而且锻炼出了知人用人的心计。对于公司的会计工作,他持有一种傲岸、不屑一顾的漠然态度。他曾经说:“我只管管工资帐,浏览一下报表,一般是签字照付。第一次报来的帐单,是一份抗议,我只得迅速处理,提高了工钱。”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展,他将这项工作交给了一位把他的事业管理得井井有条的商业经理。
  汤姆干工作有一种不平常的思想。他干工作没有时间概念。他的工人和他一样,对工作抱有极大兴趣。无论是他还是工人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该下班。他们没有一个人是“为了”爱迪生而干活的,而是和他来“一起”干活。爱迪生干的事,没有一件不属于工作上的。他和工人像亲兄弟一般,融洽的友谊使得工人们参与了他的每一项重大发明。对他们来说,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他们的工作更愉快。
  爱迪生的工厂不断扩大。职工最初只有18人,不久,由于订货增多,职工人数增加到150多人了。爱迪生招来另外一个人,此人叫威廉·昂格(William Unger ),是该公司的合伙人。他们雇人干活,为西方联合公司提供爱迪生所发明的东西。他的工人有许多人跟他多年,他们营造电动的钟表或其他机器,如英国工程师查尔斯·巴切勒(CharlesBatchelor )、瑞士钟表匠约翰·克罗西(John Kruesi )、德国技师西格蒙伯格曼(Bergman ),以及无所不通的约翰·奥特(John Autte )等。他们所得工资不高,因此希望多干工作。
  当爱迪生完成某项重要工作时,他就给工人们增加工资,所以优秀工人都想到爱迪生工厂工作,而且工作很努力。当他们完成一项难度大的工作后,爱迪生给工人们在实验室开宴会,或者关闭车间,带全体工人出外钓鱼。
  爱迪生经营有方,使得工人们对爱迪生简直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他们相信,爱迪生的脑袋本身就是一台精巧的发明机器,只要人们预见到将会发生什么问题,爱迪生总能及时加以排除。“据熟悉爱迪生的工人们说,爱迪生的办公桌通常放在车间的墙角。每当他完成一项发明时总要立即站起来,开始跳一种类似于非洲大陆上班图人跳的那种原始舞,借以表达他完成发明的喜悦心情,而且,嘴里还不停地咒骂,埋怨为什么这么简单的解决办法当初怎么没想到等等。这已经成了一种标志、信号,工人们一看到爱迪生跳舞便会围过来,接受这位老板的明确指示,先是绘图,接下来是制造”。这个时候,爱迪生在工厂拼命干活。有一次,爱迪生接了差不多3万元的通信机的订单。但是机器有毛病,不工作。爱迪生把全体职工召集在一起。他说:“不把这宗货品完成,谁也不能出去一步。”
  他们连续工作60小时,爱迪生和职工们几乎都没有睡觉,一直啃着面包在工作。工人们的妻子站在车间外面哭叫,她们中的一些人通过窗户把食品袋推进去。
  爱迪生没有改变他的主意;直到机器完全修好,完成这批订货,门才打开。但是没有一个工人对爱迪生有怨气,虽然等候在大楼外面的妻子们的心情不一定如此。
  机械完成之后,爱迪生对大家说:“回去好好睡一觉,睡醒后如果觉得在这儿工作不好,那么不必回来。”可是,还不到24小时,全部职工又回到工厂来了。职工们看到爱迪生对机械的优秀才能和本身率先做职工们两、三倍的工作,打心底里佩服他。
  爱迪生这时24岁,和童年时代一样,头发蓬乱,大大的头,一对蓝色的眼睛。虽然他的许多工人年龄比他大,但他们都叫他“老人”。
  他在纽瓦克呆了5年。这5年对爱迪生来说是辉煌的5年。他将厂房的一部分用作实验室,有时他独自一人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搞发明。
  他是一个著名的发明家。因此,许多发明家专程来纽瓦克拜访他。他除了花很多时间应酬、接待这些发明家以外,还花许多时间寻找其他人的新机器上的毛病,他的脑海里充满了发明。
  爱迪生能够以自己的努力而发明出各种东西,得益于他的母亲。对于母亲的伟大,爱迪生有说不出的感恩之情。一天,爱迪生收到家信,获悉母亲病危,便立刻赶回家去。好不容易赶着见到了母亲,母亲的头发已经全白,因病而消瘦的母亲,无力地睁开眼睛,对爱迪生说:“是阿尔吗?”“妈妈,你一定要好起来,我的工作才开始呢!”他握住母亲的双手。
  母亲低声叹息着说:“阿尔,我不行了!我会在天上看着你工作的。”
  爱迪生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对爱迪生来说,母亲比谁都重要,可是,现在这位他最敬爱的母亲即将离开人世了!“阿尔,不要哭,你还年轻,以后也许会碰到更多痛苦或不愉快的事,可是你不能气馁,要有勇气,面对希望。”母亲好像教导小孩子似的,慈祥地鼓励他。
  1871年4月9日,爱迪生的母亲与世长辞了,享年61岁。
  爱迪生将母亲埋在湖畔的小山上。他跪在母亲墓前大哭了一场,才踽踽地回到了纽瓦克。
  他觉得,只有努力加倍工作,才是对母亲的最好的纪念。他暗自下定决心,不论白天、黑夜,管它春秋、冬夏,前进的脚步决不能有一刻停留,拦路虎再多,困难再大,也要昂首挺胸迎上去!
  因慈母去世而处在悲哀中的爱迪生,并不知道不久会有新的幸福来临。
  一天,他中午吃饭时间从研究室出来,突然下起了暴雨,爱迪生拿着雨伞下楼,看见门口两个年轻女孩在避雨。“伞借给你们好不好?”爱迪生爽快的这么说。这两位小姐,最初有点害羞,不敢答腔,最后说:“那么,谢谢了。”原来这是两姐妹,姐姐叫玛丽·斯蒂尔韦尔(Mary Stillewll ),年龄16岁,妹妹叫爱丽丝(Alice )。
  关于他们是如何相识的,人们说法不一。而这种“其说不一”,也正是爱迪生私生活在流传中的一个特点。不管怎么讲,玛丽·斯蒂尔韦尔1871年夏确实是在纽瓦克工厂做事的。玛丽的头脑不错,关于研究发明,也能了解一些,她最大的长处是勤奋。
  爱迪生为了研究,不只是美国出版的,还从伦敦、巴黎等处买来许多化学书籍,把研究室堆得满满的。
  他每天都要查阅那些书籍,重要的地方还画上红线。玛丽的工作则是将那些画过红线的部分抄下来,照顺序整理好。玛丽十分佩服爱迪生,他看书时就在书房吃饭,晚上睡在椅子上,醒来又再看书。做起实验来,那怕是100次、200次,不断反复地做,绝不灰心。
  爱迪生也喜欢玛丽的勤快。由于这两个人对工作、家庭和在思想上都有共同的见解,这样,他们不知不觉互相爱恋着。爱迪生不顾新娘父母让他们推迟一年再成婚的要求,1871年圣诞节便与这位浅色头发的姑娘结成了伴侣。他把她安排到自己在纽瓦克购下的新居,不久又携她去尼亚加拉瀑布度密月。尽管对爱迪生的这一段情况,有种种传闻,但有一点却得到了确认:在结婚那天,爱迪生仍在他的试验室里工作。他们于1871年12月25日下午举行婚礼。
  爱迪生的母亲已经去世,汤姆家没有人来参加他的婚礼。仪式一结束,在宾客正要闹洞房的时候,爱迪生羞怯地把脸贴近新娘,咬着耳朵悄声地央求说:“亲爱的,我有点急事到工厂里去一趟,一会儿就回来陪你吃晚饭。好吗?”
  玛丽点点头,同意了。她想,在这种时刻,他是不会耽搁太久的。可没想到,爱迪生一去就像断了线的风筝,飘飘摇摇,渺无踪影。前来贺喜的人还以为爱迪生怕闹新房躲起来了呢,就各自散了,新房只有新娘一人。事后,有人责备爱迪生,圣诞节之夜,又是新婚之夜,却让新娘一个人孤独地守在新房里,多不好啊!
  原来,就在婚礼之中,爱迪生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个解决自动电报机的方案,这是他近来冥思苦想,但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人逢喜事精神爽。”他急于要去做试验,也就顾不得陪新娘和客人了。
  爱迪生一进试验室,脱下礼服,立刻全神贯注地干了起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他像着了迷一样。夜幕降临了,他习惯地点上灯继续干。
  汤姆的朋友、他的工人约瑟夫默里(JosephMurray )来到试验室,看见爱迪生正在聚精会神地做实验,就大声喊到:“好啊,先生,到处找你,原来你躲在这里,都快把新娘急坏了!”
  “现在是什么时间?”爱迪生问道。
  “已经是晚上12点啦!”默里回答。
  “我必须回家,”汤姆说道,“今天是我结婚的日了。”毋庸置疑,爱迪生与妻子是真诚相爱的。他对妻子的爱日益弥笃。但是他并未因此而放松自己的事业。尽管家庭生活和养育后代对他是有吸引力的,可爱迪生却从未陷在里边。相反,家庭的建立结束了他事事都得自己动手的困难局面,使他得以将全部精力集中于发明工作。
  在纽瓦克,他最先着手的项目,就是自动发报机。近代电报是用电传递信息的装置。1790年法国的佳普(Jarp1763—1805年)发明研制出一种视力信号机。有线电报的发展走过了静电电报、电化学电报和电磁电报三个阶段。一位匿名者在1753年发明静电电报,1804年西班牙工程师沙尔伐以伏打电池作电源发明了第一部电化学电报。1833年德国科学家高斯(C。F。Gauss 1777年—1855年)和韦伯(w 。E。Weber 1804—1891年)研制成电磁式电报机。实用电磁电报的发明主要应归功于英国的科克(w 。F。Kooke 1806—1879年)、惠斯通(C。Wheastone 1802—1875年)和美国的莫尔斯。1836年科克制成了电磁电报机,并在1837年申请了第一个电报专利。伦敦皇家学院自然哲学教授惠斯通是科克的合作者。莫尔斯(Samuel F。B。Morse )是19世纪美国的第一流画家。1835年他研制成电磁电报机的样机,又根据电流通、断时出现电火花和没有电火花两种信号,于1838年发明了用点、线组成的“奥尔斯电码”。1844年在美国政府资助下,建成了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全长40英里的电报线。从19世纪中叶起,掀起了一股铺设海底电报电缆的热潮。
  1850年铺设成英法海峡间海底电报电缆。到1902年电缆已穿过太平洋,把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连接了起来。
  爱迪生应纽约自动电报公司的邀请,改进了英国人利特尔制造的凿孔机、收报机、发报机、收报纸条的药制法等,他排除了长途电报的障碍,使纽约到费城每分钟通电报1000字,纽约到华盛顿间每分钟通电报3500字。从1872至1875年,爱迪生先后发明了二重、四重电报机。
  莫尔斯虽然是电报的发明者,可是西方联合公司说:“如果不是因为爱迪生的二重电报法和四重电报法所得的成功——给了爱迪生最初的荣誉——则现在电线联结上崇宏的发达恐怕是不可能的事。”
  爱迪生正在研究的自动发报机,是在20多年前由亚历山大贝恩设计制造的。爱迪生是要根据某种原理对这种机器进行技术改造以去除某体障碍。在贝恩之前,最快的发报速度只达每分钟50个单词。贝恩的机器装置,可以以每分钟400个单词的速度发出。1850至1870年间,人们对贝恩系统做过多次的改造。但是,这种自动发报机仍存在一种致命的缺点。在长线路里,人们发现不同的信号经常混在一起。爱迪生初次遇到的是乔治D利特尔(GeorgeLittle )的改进型机器。这台机器被一些商人用来创办了自动电报公司。利特尔的装置能够运转,但效果极差。1871年初春,爱德华特H约翰逊(Eadweard Johnson )带着这种机器,代表该公司求教于爱迪生,问他是否能将这台机器进行改进,爱迪生提出要收款4万美元。
  双方谈妥以后,爱迪生开始工作。经过逐步的观察、分析,他改进了机器的整个系统。
  他在研究这一课题时,表现出了自己的典型作风。约翰逊曾对此有所描述:“一天晚上,我走进房间,发现爱迪生坐在那里,脚边一本摞一本地放着5英尺高的化学及化工书籍,那是他从纽约、伦敦和巴黎索购来的。他夜以继日地研究这些材料,吃饭也不离工作台,睡觉只是在椅子上靠一靠。仅用了6个星期的时间,他就读完了这些书,并写下了厚厚的一本提要,还按照方程式做了2000次试验,最后终于得出了结果——一个适合于他的要求的发现。依这种方法,可以在250英里长的线路,以每分钟200个单词的速度发报。”后来,他解决了这台机器在处理信号末尾的失真和发送带本身的问题以后,用自动电报机在纽约华盛顿之间完成了每分钟1000字的收发,而在纽约费城间收发的速率竟可以增加至3倍。另外他又抽空继续研究二重电报术,结果他完成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异向二重报”,两电台可以同时在一线上发送电讯;另一种是“同向二重报”,即一线上同时可以发送两个不同的电讯。
  “在这个时期,各种各样的新发明一经爱迪生的手就真正发挥出作用来。过去老是出毛病的电报收报机得到了显著的改进,其他一些装置经他改善后也大不一样,从来没有像现在使用得那么好。1872年,他取得了38项发明专利权;1873年又新增加了25项。”
  爱迪生的赞助人深信他能在电线上传送字母,专门为他开办了一个工厂。现在由他管理的工厂有3个,他同时进行45种不同的发明。在纽约与卡罗来纳进行长距离通讯试验对,南端由约翰逊和另一个电报生德兰尼(PatrickDelaney )负责。百老汇路的一个顶楼上便是爱迪生的总部。德兰尼说:“他每夜在解着新的疑谜。电讯是由查理斯顿一端发出的。约翰逊和我充作裁判,我们的意见总是一致的,有时是‘n G’(不好),有时是‘还好’。”
  试验接近完成时,赞助人决定将电报机送到英国宣传。他们请爱迪生亲自出行。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