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政处处长杨国宇组织野战军直属机关转移,途中向老乡问路,说话都不敢出大气:“请问,老乡,这里离泼皮河还有多少路?”
不料老乡冷笑,乜斜着眼睛回答:“怎么?这块地方已经让你们折腾得‘箩里精光’(谐指罗山、礼山、经扶、光山四县)啦,还想再利一次皮啊?”
噎得杨同宇尴尬至极。
中秋前夕,独立旅旅长张才干借宿于一农舍,房东母子脸色难看,态度冷淡。
老太太说:“我就是怕呀!每逢八月十二我就害怕。第一次红军离开这里是八月中秋、第二次新四军走了也是中秋。你们一走……唉”‘
张才千默然无语。他就是原新四军第5帅的,去年中原突围时离开了大别山。他知道部队撤离后,老百姓好惨。他知道这里国民党地主武装凶狠毒辣,至今仍四处扬言:“共产党来了,你们有红三天;等共产党走了,也有我的黑三天!”他知道那。“黑三天”对大别山人民意味着什么。就在离此地不远的袁河乡,还乡团一次就用大石碾活活碾死四个红军家属,用烧红的铁鍬烙死30多个共产党员……。因此,他更知道此时此刻此地,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必须拿出行动!
然而,行动义是何等的艰难。
战士们这样形容大别山:
“一明两暗,马桶吊罐。莫(没)得莫得,可怜可怜。”
这段顺口溜的前两句说的是大别山的民房,后面说的是老乡见到部队,跑个脱的先摊开双手,问什么都答“莫得莫得”,问急了就答“可怜可怜”。
河南、山东籍的战十说:“啥大别山,应该叫‘打蹩’山!”
河北、山西籍的战士说:“大别山,大别山,瞧这名字就不吉利。大——别!徐向前的红四军、徐海东的红25军、李先念的新四军5师,都没在这里蹲住,我看咱们这回也够戗!”
晋冀鲁豫那方水土的人有这样的说法:宁向北走1000里,不朝南方迈一砖。
进入大别山的北方战士生了病,没别的要求,只要给一口小米汤,啥病都好了。
他们思念故乡热土,不理解面对的一切:
“跑到这鬼地方来干啥?是不是打败仗啦?”
“反攻、反攻,照这样一月及下去,不打败仗才见鬼!”
“妈的,咱刘邓大军啥时这样窝囊过!‘
“瞧这边老白姓的落后样儿!咱吃苦受罪来解放他们?干啥?”
强烈的思乡吓旧情绪和对现实的不满像疾病一样蔓延,从而导致战斗意志衰退,部队纪律松弛,打老乡、抓向导、拉水牛、捉鸡子、抢东西,甚至连调戏妇女的现象也屡有发生。
部队的非战斗减员在迅速增加,除了伤病员,更多的是开小差。开始一个人两个人地跑,临走留下一张纸条:“哦回去打国民党反动派了。”“我保证回去后继续干革命,保证多杀敌,杀10个抵这里的一个!”“我保证不叛变,请组织相信我。”后来整班整班地跑,集体当逃兵。
渐渐的,“大别山好比一把剑,直插到蒋介石的心里面”的歌了唱得少了,再后来几乎听不见了。
9月5日,刘伯承在商城双轮河地区布下口袋阵,以第1、2纵队主力和第6纵队第16旅围歼敌第58师。由于初进大别山。缺乏山地、水田作战经验,粮草伤员转运困难,加之个别部队行动迟缓,未能及时分割包围,战斗持续三日,终使第58师大部逃脱。
9月17日,第1、2、3纵队主力及第6纵队第16旅于商城余子店、苏仙石、钟铺一带再次围击第58师。经过18、19、20日整整三天的战斗,仅在钟铺地区歼敌一个团。
9月24日,第1、2纵队及第6纵队第16旅设伏光山,三打第58师。敌第85师迅速自光山、演川东援。是役,虽击退援敌,却仍然未能解决第58师。
一月三旬打三仗,仗仗不理想。从客观上讲,三仗虽然没打好,却调动大量敌人北援,使我南下部队乘虚迅速展开,直抵长江沿岸,为实现战略全局创造了条件;但从主观上分析,则不难看出部队所潜在的严重危机。
在9月27日召开的“不握手”会议上,不容回避的问题摆在了野战军20多位纵队和旅的指挥员面前:环境恶劣,形势严峻,纪律松懈,右倾保守,军心动摇,部队究竟能不能在大别山站住脚?
邓小平足足有几分钟没有讲话。他那严厉的目光从一个个指挥员的脸上划过,像一道持久不熄的无声闪电刺人每个人的心里。
有人咳嗽了一声,很快又静下来。刚才还被“炮筒”们搞的烟雾弥漫的祠堂清新了许多。
终于挨到邓小平讲话:
“同志们,对于我们所执行的战略任务,过去曾强调了多次。这就是我们已经到达了大别山,下一步就要坚定不移、义无返顾地创建大别山根据地。对此不能有任何的怀疑、动摇,丝毫也不能有!
“在座的都是高级干部,高级干部就应该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以身作则,鼓励部队勇敢地战胜困难,消灭敌人。否则,你这个干部高级在哪里?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困难,但更重要更迫切的是必须增强斗志,反对右倾思想,克服纪律松懈等不良倾向。而这一切,首先我们领导干部要带好头。请大家想一想,这个头你带好了没有?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将一溃千里,只好退回黄河北,把到手的胜利再还给蒋介石。请问,哪个同志希望如此?如果有,请把手举起来!”
刘伯承缓缓地站起身,那仅有的一只眼因充血而凸起:“政委讲,这是一次‘不握手’会议。让我说,这也是一次‘安卵子’的会。我们有些干部缺乏勇气,没有卵子,不像个男子汉。怎么办呢?只好开个会,给你安上一副!”
刘伯承是有名的儒将,温文尔雅,而一旦气愤讲起粗话也十分惊人。
他继续说:“有些同志打起仗来左顾右盼,顾虑重重,行动迟缓,错过了几次歼敌的好机会,这是不能允许的!”
邓小平点燃一支烟:“就像个小脚女人,一步三摇摆。”
“打仗像小脚女人,你的卵子到哪甲去了?”
刘伯承用手在空中写了一个大大的“勇”字,接着说道:
“这个勇敢的‘勇’字,就是‘男’字头上有一顶光荣的花冠。也就是说,‘勇’是男子汉的事。没有花冠就像男子汉没了卵子,还称什么‘勇’呢?……一个月来,刚付出点代价,饿了几顿饭,走了几天路,就仿佛革命没有前途了;才碰上一点困难,就怀疑能不能在大别山坚持了。这些同志眼光短浅,自己也不想想,你把刺刀捅进人家的心脏,人家才咬破你一点皮,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我们进军大别山,蒋介石表现出失败情绪,可为什么我们自己也表现出失败情绪呢?好比两个人打架,你说你失败了,他说他失败了,那么是鬼胜利了?
“还有的同志说,宁肯往北走千里,不愿往南走一砖。你想往北走,是想回去看看你的家,见见老婆娃娃。告诉你吧,现在你的家已经安定了,娃娃已经吃胖了,他们听不到飞机大炮响了。如果咱们不出来,还在冀鲁豫打,在你们冀南大名、南宫打,在你们家门口和敌人牛抵角,那将会是什么样子?坛坛罐罐、粮食耕牛、老婆孩子全要被打得一塌糊涂!
“同志们,我们共产党员在人党的时候,宣誓要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要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现在具体地消灭他们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蒋介石,我们的手不要发抖啊!”
刘伯承猛地止住,出现了罕见的情绪失控,一拳砸在桌子上:“现在,我们就要称一称,你这个布尔什维克究竟是否足秤!就是要排排队看一看,你是不是个男子汉!”
这话砸在了野战军所有高级指挥员的心头。
邓小平把水杯递给刘伯承,自己又续了一支烟:“创立大别山根据地是毛主席制定的战略方针,是我们确定不移的政治任务。要创立解放区,必须打胜仗歼灭敌人,必须发动群众实行土地改革。这两个轮子滚起来就能推动历史!这两个轮子滚起来的原动力就是提高信心、增强斗志!我们编的那首歌就很好,‘大别山好比一把剑,直插到蒋介石的心里面。’只要滚起来这两个车轮,就能把蒋介石彻底碾碎!”
“邓政委说的我完全同意。”刘伯承再次站立起来,“可那首歌呢?如今还有几个人唱?我建议,从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开始,带头把这首歌再唱起来,唱遍大别山!”
饲堂外响起了隆隆的雷声,一场暴风骤雨即将降临。
河南商城 解山砦 1947年9月29日
月亮出来了。
今天是中秋节。
斛山砦附近村与村之间的池塘、水田中倒映着一轮轮金黄的圆月。月亮在水面上沉浮,不时被微风吹皱。
溶着月光的是遍地的篝火,闪闪的火苗流溢着,为夜色镀上一层质感很强的亮雾,像无数匹金色的丝绸在抖动。
刘邓大军真勇敢,
渡河反攻歼敌六七万。
……
大别山好比一把剑,
直插到蒋介石的心里面。
歌声伴着流动的篝火在山野中跳荡。在这月华如水的中秋之夜,远离故乡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的战士们一扫旧日的阴霾,欢度团圆佳节。没有月饼,没有瓜果,他们饮着一碗碗盛满月光的山泉。没有纸张,没有黑板,他们用秋天的树叶点缀在惜来的门板上,红红绿绿贴满了刘邓讲话摘要、张际春写的《大别山风俗诗》、《如何擂稻谷》、《桐油为什么不能吃》等短文,还有战士们自己写的决心书、倡议书。
圆月高悬的天幕下,指战员们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
刘伯承和邓小平从这堆篝火走向那堆篝火。
望着玉盘般的明月,刘伯承怅然感谓:“我想起一句古诗,可惜忘了是哪个写的。”
邓小平兴致很高:“哪一句?”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哦……大约是陆游的吧?”
“对,是陆放翁的《长相思》。”
“此情此景,我也想起一句词。你来猜猜是哪个写的:”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这个我晓得,是辛弃疾的《大常引》。”
“我想,把这两句同合起来,虽不押韵,倒别有一番意味。你听:”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这像不像部队近来的变化?“
“‘特地暮云开,飞镜又重磨’……像,很像。看来写诗是创造,你把别个的诗编在一起,独具匠心、别出新裁也是创造。”
“版权归刘邓共有。”
一个白色的人影在远处晃动。
刘伯承:“那是什么人?”
“好像是哨兵。”
“白花花的,他穿了件啥子衣服?”
“看不清楚。部队南下,只带了单衣,他大概是披了件什么。”
“时已中秋,夜风袭人。这时候站岗是要吃些辛苦了。”
“时令不饶人,解决部队冬装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刘邓说着,向“白影”走去。
月色朦胧,看不清他的脸;那白花花的东西原来是一床夹被,被哨兵反过来披在了身上。
刘伯承:“很冷吧?”
“不……”哨兵见刘伯承只穿了件单衣,难为情地取下夹被。
“山区夜风很硬,说不冷是假话。可你披着自被里子,要暴露目标的。”
邓小平帮哨兵叠起夹被,说:“可以多走动走动,用自身的热量抵御严寒。解放军,吃苦也要吃得自然。你是哪个单位的?”
“警卫团3连的。”
刘伯承:“听你的口音,是太行的?”
“左权县的。”
“家里还有什么人?”
“只有一个70岁的老母亲。”
“中秋本是团圆之节,她老人家会想你的。”
哨兵望了望天上的圆月:“等全国解放了,我会好好伺奉她的。”
“很好,就应该这样。母亲拉扯大一个孩子不容易,小时含辛茹苦,大了还要牵肠挂肚。将来你回去,替我和政委感谢她。”
哨兵的眼睛湿润了。
一个战士跑过来,气喘嘘嘘:“司令员、政委,请帮我解决个问题。”
刘伯承望着壮壮实实的小战士:“很严重吗?”
“反正……反正我自己解决不了。”战士踢着地上的石子,指指哨兵。“他是我们副连长,他下命令替我站岗……”
刘伯承很有兴趣的样子:“你是不是让我给他也下个命令?”
“反正您一句话就管用。您不知道,我们副连长他……”
“牛原平!”站岗的副连长喊。
“你别叫,反正在首长面前要讲真话,反正你确实在生病打摆子嘛。”
“反正、反正,你就知道反正。让首长评评理,打摆子几天才发作一次,不发作是不是和好人一样?”
刘伯承听着听着笑了:“哎呀呀,你们这官司很难断哩。副连长同志,你叫什么名字?”
“赵桂良。”
“赵桂良同志,你做得对。牛原平,听副连长的,你和我们看戏去。”
赵桂良很得意,又给牛原平下了道命令:“快给首长带路。”
“赵桂良同志。”邓小平抖开夹被,把草灰色的被面朝外,披在赵桂良的身上。“这样披,既保暖,又隐蔽。”
“政委,我……不冷。”
“披着,这是我的命令。身子也要当心。”
牛原平照顾着刘邓顺着田间小路向篝火边走去。
第6纵队宣传队的“活宝”李进修正在说快板,见刘邓走进人群,赶忙停下来。
邓小平:“接着,接着表演。”
刘伯承在人群中坐下:“我和邓政委都是观众。你唱的什么段子?”
“自己编的,还没起好名,就完叫《大别山快板》吧。”
“《大别山快板》?好,我就听你唱唱大别山。”
战十们鼓掌。
敲响清脆的竹板,李进修字正腔圆,妙语连篇——
同志们,请哑言,咱来唱唱大别山。
大别山,是好山,养兵屯兵好兵站。
山连山,宜作战,最利开展游击战。
战略位置更重要,威胁南京和武汉。
山高水高连成片,过江是个好跳板。
本是革命发源地,群众觉悟靠动员。
只要我军纪律好,群众自然拥护咱。
有些人,往北看,尽想太行大平原。
只要提起大别山,满心满嘴是讨厌:
厌马桶,厌爬山,雨水多,行路难,
又说群众觉悟慢,不送担架鞋袜穿。
忑记这是老地区,苦尽甜来方喜欢。
回想初到太行山,讨厌爬山群众顽;
回想初到冀鲁豫,钢盔(高梁面窝头)粪坑尽牛圈。
经过八年苦斗争,群众生活才改善,
吃的好,穿的暖,人人思想换新颜。
支前优属样样干,真心实意拥护咱。
说一千,道一万,思想不开才是难。
厌马桶是不习惯,厌爬山是怕困难,
粗脖子,打摆子,癞痢头、疥疮癣,
都是敌、大摧残,民生活才很难。
咱们革命打蒋军,为的穷人把身翻,
同志们,加油干,报前仇,除坏蛋,
去掉个人小算盘,只要革命有好处,
个人小事别计算,别计算!
“好噢!”刘伯承带头鼓掌。
邓小平站起身,对李进修说:“小鬼,你唱得很好。深入浅出,把进军大别山的意义和我们的决心形象化了。希望你多编多唱一些这样好的节目,鼓舞士气,打击敌人。”
刘伯承:“不错,你的快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