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栖田记-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肱黾薜钠骄炅湓�16…19之间。

    这付姨娘的亲倒是早订了,却一直拖到二十二仍未能嫁出去,中间显然有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因由,对这一切一无所知的林大舅就在这个时候闯了进来,接下来的一切就这样顺理成章的发生了,付姨娘的夫家抓到了这么一个好的理由,还不退亲尚待何时?

    付家哪怕再不愿意,可自家的闺女与某个醉酒的汉子搞到了一起,而且被人当场抓个现形,他们除了乖乖接受退亲还能怎么样?付家吃了这么们闷亏,奈何不了那亲家,自然要从其它人身上找回,林大舅自然就是这个冤大头,林大舅亵渎了已定了亲的付姨娘,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被抓起来送官,二是大家私了,由林大舅对付姨娘负责。

    林家人自是不能眼睁睁看着林大舅被送到官府衙门,不能送官大家就只能坐下来谈,时年林大舅已三十有六,家中有妻有子,娶付姨娘为妻是不可能了,不能为妻就只能为妾,而付姨娘本是官宦之家的姑娘,现在许给一个无官无职的秀才为妾,不但付姨娘不甘心,付家的人也不甘心,不甘心怎么办呢,自然是要找林家要补偿啊。

    就这样,林家在嵩县的两个经营了二三十年老铺子,成了付家的铺子,除此之外,还给了他们一千五百两白银,以萧楠对这个时代物价的了解,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大概与现代的二千块钱人民币相当,三千两白银,就相当于六百万人民币。

    林家虽有几分溥产,却也只相当于现代一般的小康之家,赔付这么多的钱可真是让他们伤了元气,现林家手中就只剩余青孚镇的两个铺子了,另外还欠了七百多两白银的债,也就是说,因这么一件原与林家毫不相干的事,林大舅被吓得如那丧家之犬,连家都不敢回,而让林老爷子一生的奋斗差不多都打了水漂。

    意念落到这里,萧楠心头对那算计林家的人升起了强烈的愤怒!林芷见萧楠听完自己的话后,就坐那里怔怔出神,自己喊了她几句都没反应,不由伸手推了她一下:“大娘,你在想什么?”

    “哦,没什么,想些事想得入了神,表姐,关于大舅和付姨娘的事,你也别着急上火,我相信外祖有办法处理的。”萧楠回过神来,出言安慰了一句,这些事她自己推断可以,无凭无据的却不合适在林芷面前说。

    和林芷聊了会天之后就离她了她的房间,从林芷房间出来之后萧楠本想直接去找林秀才,可走到他书房门口却又停住了脚步,这件事她一眼能看出这么多的疑点,以林秀才的本领和对自己儿子的了解,他不可能看不出来,自己就这事去问他似乎不太合适。

    “大娘可是找我有事?”正值萧楠在书房门口徘徊犹豫的时候,林秀才书房的门突然打开了,林秀才从里面走了出来,他看到萧楠,不由惊讶的问了一句。

    “外祖,我是来向您辞行的,没想到还没来得及敲门呢,您就出来了。”萧楠眼珠子一转,开口答道。

    “辞行?你这才刚来,要到哪去?今晚就住外婆家。”萧楠的话音刚落,她外婆王氏从另一头走过来,正好听到萧楠的话,不由眼睛一瞪,唬着脸开口。

    “外婆,家里只有阿母和梓修在,我们家又靠着山边,晚上不回去,我不放心。”萧楠低声道,她此言一出,王氏脸上的表情迅速黯淡下去,以前萧楠来林家,通常都会住上几日,她习惯了,刚才突闻萧楠才来就要走,本能的就有些生气,生完气后才发现女儿家已是今非昔比,她年仅十一岁的外孙女已成了自家闺女和外孙的依靠。

    “回吧,走,外祖父送送你,我年纪大了,正好要经常四处走动走动,活动筋骨。”林秀才也是微微默了一默,不过很快就缓了过来,他微微笑了一笑,轻轻拍了拍萧楠的脑袋道。

    “外祖,我刚才听芷表姐说了大舅的事,大娘听完之后,总觉得这事有些不对劲。”临别之际,萧楠犹豫再三,终没忍住把林大舅的事提了一提。

    “你之前在我书房外徘徊,就是想进去和我说此事吧?哎,你说你这孩子,小小年纪操这么多心干什么,你外祖父我年纪大了,却尚未老眼昏花,也不糊涂,你一听就会怀疑的事,我老头子难道这就么傻,看不出来里面有猫腻?放心吧,这事我会处理好的,你照顾好你阿母和梓修即可。”林秀才似笑非笑的白了她一眼,又伸手抚了抚她的脑袋,轻叹了一句。

第十八章、秋收(上)

    萧楠的原身幼时就十分聪慧,不管学什么都比旁人要快很多,习武射箭如此,读书习字也是如此,为此,林秀才虽有些惊讶她的思维敏锐,却也没有起什么怀疑,至于她在林家差点掐死付姨娘的行为就更没什么值得惊讶的,这孩子性子本就刚烈无比,又最是崇拜自己的父亲,那付姨娘一开口就说萧楠是扫把星克死了她父亲,紧接着还咒骂贞娘是寡妇命,激愤交怒之下的萧楠没当场掐死她,已是看在自己这个外祖父的面子上了。

    不说林秀才的心事,但说萧楠从林家回来之后,原想去嵩县探探付家的底来着,她还是有些担心付姨娘狗急跳墙,做出什么不可预料的事来,必竟真正下付姨娘脸面的人是她萧楠,她可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给林家带去什么不可挽回的局面。

    可她仔细一想之后,还是觉得此事自己暂不插手为好,林秀才远比她想像的厉害,他这些年一直窝在青孚镇上,声名不显,并非他没本事,而是他喜欢过这种平静的生活,别的不说,但说堂堂才子王禹偁都能因他的一番劝跑到青孚镇来当一个小小镇官学的学正,便足见他的能耐,这样的一个人,要处理自己儿子的一个妾室给家里带来的麻烦,想必不成问题。

    至于林大舅被人算计一事,能讨回公道最好,一时讨不回来也不必着急,来日方长,日后慢慢处理也不迟,自己这个身体到底年纪太小了些,若非不得已,行事还是不要太出格为好。

    想清楚这些之后,萧楠便暂将此事给抛开,开始与林氏商量关于萧梓修入学的事,萧楠思量再三,还是决定让梓修就在村中的私塾读书,一来离得近,外祖家再好,也不如住自己家方便,最重要的是镇官学上有个周衍,以此人对自家父亲的敌意,哪怕有王学正和林秀才护航,他要私下找梓修的麻烦也多的是机会。

    二是萧楠希望让梓修跟着自己习几年武,男孩子还是会点功夫较好,不指望他能学出什么,习习武,好歹能把身体锻炼得强壮一些,梓修日后若想走科举之路,每次入考场都要不短的时间,没有一个好身体是不行的。

    林氏现不知不觉已把萧楠当成家里的顶梁柱,听得萧楠的分晰之后,没多久就同意了萧楠的建议,只待秋收之后,就送梓修去学堂。

    梓修上学的事确定了,萧楠去了一趟自己家的田地,她家的十五亩地,其中七亩是种的是晚水稻,八亩是秋麦子,水稻还有一个月左右才能收,麦子却已熟得差不多了,一片片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起伏不定,看上去十分喜人,她灵魂来到这个身体内时中秋节刚过,至今已有二十余日,正好到了秋收时节。

    八亩秋麦,以前萧大朗在,以他的战斗力,一个人约莫四日时间就能割完,如今萧大朗不在了,萧楠前世虽也出身农家,可他们家在南方,插秧还会一点,这割麦子实非强项,再以她现在年仅十一岁的小身板,真让她一个人去割的话,估计要耗费十天半个月,等她割完,估计麦穗也掉得差不多了,至于林氏,瞧着她那弱柳扶风的模样,更不是干这活的材料。

    她自己不行,更不想让林氏吃苦,就只能请人,萧楠在心里默默的算了一下,八亩地的麦子,若请上五个劳力,一天就能收割完,收完再把它打晒出来,估计还要两天时间,加起来,三天时间就差不多了,当然想要晒好,三天时间肯定不够,不过自家院子大,萧楠也不缺气力,待天气好的时候,就在自家院子里铺上油纸布,慢慢晒。

    这种重活请人,平常时日一天一个人需付三十文的工钱,农忙季节一个人则需要四十文,另还要包一早一中两顿饭(宋之前大多数普通人家一天只吃两顿饭,自宋多了位江尚书之后,有些风俗习惯慢慢就改了,现在人一天都要吃三餐饭,尤其是这种重体力劳动活更是如此。)

    萧楠家情况有些不一样,林氏是新寡妇人,不便招待饭菜,不招待饭菜,就还需再加十分,也就是说,请一个人,一天要五十文,五个人,三天就是七百五十文,这价格不算贵,自家完全负担得起。

    从田里回家之后,就和林氏商量请人收割之事,林氏略一沉吟,便同意了萧楠的安排,正如萧楠所说,她们家现在没有人会干这个活,别看萧楠从小习武,力气又大,可萧大郎除了带她上山打猎之外,可没让她干过多少其它农活,家里的农事若是忙不过来,萧大郎情愿花钱请人,也从不让萧楠母子下地,说白了,他就是一个十足的模范丈夫加模范父亲。

    请人这一事,也简单,萧大郎生前在桑榆村颇有威望,与他交好的人家不少,再加上这时候请人价钱高,家里地不多的人,很喜欢在这个时候出活,两日后,林氏便带着萧楠一起,走去房了三户人家,请来了五个壮劳力,这三户人家分别是里正堂兄家的两个儿子,萧大朗一个远房叔翁家的父子,另外加上萧楠的姑父。

    这个姑父可不是指的萧菊云的丈夫,而是指的萧大郎的亲妹妹萧月的丈夫,萧月的丈夫姓江,名汉普,是临村江圃村的人,他家里只有一个有腿疾的寡母以及一个弟弟,弟弟小时候摔了一跤成了傻子,一家人,一个残一个傻,就只盛江汉普这么一个正常人,这样的一个家庭,经济状况可想而知,萧楠的继祖母朱氏当年没能把萧月拿去卖钱,就把她许给了江汉普。

    好在江汉普家里虽然穷得叮当响,人却是个很不错的憨实后生,脾气好又勤奋,萧月嫁给他之后,日子虽然苦了点,精神却比在家里的时候欢畅,待萧大郎回来之后,有了萧大郎的帮助,他们家承包了村里的一片鱼塘,又添了几亩地,日子已过得不错了。

    林氏之所以会请他,是因萧月在萧大郎去世之后,一再叮嘱林氏:“嫂子,家里若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的,千万别忘了我们。”若让萧月知道林氏请人割麦,却不找江汉普,以萧月那泼辣刚烈的性子,肯定会生气。

    “阿母,咱们把姑父请了过来,以他和姑母的性子,只怕是不会收咱们的工钱罢。”请完人,回家的途中,萧楠忍不住道了一句。

    “我知道,可若不请他,待你姑母知道了一定会生气的,认为我没把她当成自家人,你父亲这边就她一个嫡亲的妹妹,咱们不能和她生分了,所以,我干脆把你姑母也一并请来了,让她帮我一起做饭,有了你姑父和姑母在,咱们待饭,也就不会有人说闲话了,如此一来,那每人多出来的十文钱工钱咱们也省下了不是。”林氏笑着接口道。

第十九章、秋收(中)

    “阿母,咱们做饭也是需要花钱的。”萧楠有些无语的接了一句。

    “傻丫头,我只是打个比喻,并不是真指望节省那几个铜钱,咱们请的都是乡邻舍里的邻居,能打好关系的时候尽量要搞好关系,若请的都是外男,我一个妇道人家不方便招待,只能加几文钱让大家回家吃饭,可如此一来,虽无人责怪,却无形中会让大家心里生产一种疏离感。”

    “如今有了你姑父姑母,咱们再把早午饭整得丰盛些,大家见咱们家虽只有孤儿寡母,可在待客之道上却无半分差错,日后村里的闲人想找借口编排咱们的时候也找不到话头不是,至于你姑父姑母,以咱们两家的关系,倒也不必计较太多,现在他们不要工钱,待事后寻个合适的机会,咱们再给他们送些点用的东西就好。”林氏闻声不由哑然失笑,伸手轻轻点了点萧楠的额头,趋机教女。

    萧楠在听得汗颜不已,她前世学识渊博,智商又高,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可谓是一块丰碑,可正也因为一心专于学术,又未成家,在人情世故这一块是有些欠缺的,就像今日,若不是林氏带她一起去请人,只怕就要把真心待自己一家人的姑父姑母给得罪了,看样子,自己想要做一个合格的田舍闲人,需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割麦子的人请好了,上午萧楠在家教梓修站桩打拳,下午进了一趟山,回来的时候带回了两只兔子,三只野鸡,一只豪猪,还有三只约莫半斤重一只的斑鸠,可谓是收获不菲。

    因明日割麦子的人就要来上工,家里要备饭,这些东西自然都不能卖,林氏看到那三只肥硕的斑鸠时,神色颇有些挣扎犹豫,白云山的斑鸠并不多见,以前萧大朗在的时候,一年也就能猎到四五回,此物与干冬菇再配上几片山参一起蒸食,对两个孩子的身体极有好处,林氏虽不是什么小气之人,可现在她的目光落在那几只肥硕斑鸠身上时,却是犹豫不决。

    “阿母,你纠结什么呢?”萧楠放下猎物之后一抬头就看到林氏满脸挣扎的神色,不由好奇的问了一句。

    “咳,我在犹豫这几只斑鸠明日要不要拿出来待客,要知道,这东西白云山并不多见。”林氏有些不自在的轻咳了一声,道。

    “哦,阿母想将斑鸠留下来给我和梓修吃?阿母,你别操心了,虽然咱们这一块斑鸠不算多,却也不少特别稀有,日后总还寻得到的,明日再加上一只野鸡和山菇一起炖汤,让所有来咱家的人都跟着受点补,也省得大家回去说咱们待客不用心。”萧楠听得哑然失笑,旋即帮林氏做了决定。

    萧楠如此大度倒不是她品行有多高尚,而是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这时候又没有冰箱,九月的天气虽然不算热,死去的斑鸠要放几日才吃,也是会坏的,既然不能放,家里要请客,自己母子几人吃独食显然也不合适,既然如此,还不如大方点,拿出来待客,还能换得一个好客的好名。

    “大娘说得对,既然是待客,咱们就要尽心尽力,尽可能的拿出家里有的食物招待好客人,是阿母想佐了。”林氏闻声微怔了一下,紧接着就展颜笑了起来,她并不是小家子气的人,经萧楠一提,立即就甩开了心头那点纠结,一心一意开始想着待客的饭菜。

    “阿母,咱们除了这些之外,还需备什么其它菜么?”萧楠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她不好说自己并没有母亲想的那般高尚,之所以建议把斑鸠拿来炖汤待客,是因这东西没地存放,只能顺着林氏的话往下道。

    “咱们菜园子里还有不少菜,明日你姑母他们估计还会带两条鱼过来,咱们只需再备点豆腐就差不多了,哦,对了,明日你姑母家的秋兰表妹和俊鹏表弟都要过来的,一会你去村头的小货铺买几样零嘴回来。”林氏道。

    次日一早,姑母萧月和姑父江汉普带着七岁的闺女江秋兰和五岁的小儿子江俊鹏来到了萧家,正如林氏所说,姑父确实带鱼过来了,并且不是一条两条,而是直接提了一桶过来,里面有二条四斤来重的白鲢,一条五斤左右的鲤鱼,外加五条半斤多重的鲫鱼。

    江秋兰和江俊鹏一来就被梓修迎到屋内,几个小的凑一块疯去了,萧楠却吓了一跳,好家伙,虽然这年代鱼不是太贵,却也要七八文一斤,江汉普提过来的这桶鱼怎么着也能卖一百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