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下一任掌门的**调查,李宁商以百分之九十的得票,大大的超越了其他候选人。
李宁商种种推广的举动,明显在刺激着周围的竞争对手。特别是茨旺齐格的采访,更是将这一刺激推上了顶点。徐有亮冷冷的看着电视屏幕,恶狠狠的骂了句:“跳蚤。”他转脸望向了康伟,问道:“我让你办的事,都准备好了吗?”
“都安排好了,人都很可靠,就算被抓住了,也不会说什么的。”康伟立刻回答道,犹豫了一下,他又略带畏惧的问道:“真的要这么做吗?现在可是非常时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泄露了风声,对您可是非常的不利啊。”
康伟的话,显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徐有亮并没有立刻回应他的话,而是愣愣的看着电视的屏幕,上面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评论员,正对茨旺齐格的采访,做着评论。李宁商三个字,不断的在其的口中重复着。仿佛李宁商就是中国足球的救星一般。
“你去和那帮人说,若是出了什么问题,我会好好照顾他们的家人的。犯这事,最多到里面住几年,让他们嘴紧些,出来后,我会给他们安家费的。”
点点头,康伟没有再说什么。他知道,李宁商的攻势已经开始打乱徐有亮的部署了。最近上面亦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虽然还没有动摇最上层改革足球的决定,但亦不是什么好的兆头。徐有亮需要去做些什么,以打击李宁商的威望,以弥补上层的裂缝。看了看徐有亮,康伟发觉,徐有亮此时的面容,近似有些狰狞。这种表情他之前从未在其的脸上看到过。显然李宁商给予他的压力太大了,大到足以扰乱徐有亮的心神,而做出某些极端的事情。
周六的北京,老天爷甚是给面子。天空中几乎都见不到什么云彩,太阳的光线直直的照射在大地上,形成了30度左右的高温。这样的气温,已经接近了奥运会期间的温度。对于比赛的双方,都极具热身价值。
奥运会开幕式,亦是足球决赛的球场内,早早的便坐满了来自各地的球迷。李宁商、阎龙、张祥龙与茨旺齐格则躲在了VIP包厢内,享受着空调的凉爽,感受着球迷们的热情。
面对茨旺齐格,阎龙显然早早的便调整好了心态。自一进包厢之始,他便静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李宁商与对方热情的交流着,每当李宁商或茨旺齐格的眼神飘过自己这里时,他便会热情的予以回应,含笑点头示意。
原本李宁商是不准备与阎龙等人多啰嗦的,在他的计划中,足协显然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若此时自己向他们伸出橄榄枝,对方势必要和自己讨价还价。他算定了足协那二龙,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是必不会向徐有亮屈服的。因为他们现在的处境,形成之始,便处在徐有亮的身上。况呼徐有亮那高人一等的姿态,也不是这帮曾经高高在上的老爷们所能接受的。
然而,阎龙那热情而又不做作的态度,让李宁商感到有些过意不去。能够做到这点,想必足协这帮人必是有所决定,所以才能这么的从容。若换到以往,阎龙必是要借上厕所为名,离开包厢,躲到犄角旮旯里去打小人了。
PS:大家帮忙投票啊,没几天就要下新书榜了,帮忙让我在首页上再呆呆。今天承诺的第二章,请各位笑纳
第九章 中德热身(三)
拍拍茨旺齐格的肩头,李宁商起身引着对方来到了阎龙的身边。他笑着说道:“二位相信不需要我来介绍了,近几年中国足球与德国足球交流甚多,茨旺齐格主席还时常在我面前提到,没有能够将中国足球领向亚洲一流,实在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呢。”
作为一名中国的足球人,李宁商刻意将自己放在了茨旺齐格的一列,以彰显自己在欧洲足坛的地位。茨旺齐格亦附和道:“是啊,这一直是我的心愿之一。李宁商先生自购买了多特蒙德俱乐部之后,为我们德国足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一直想通过帮助中国足球,来报答李先生的所做所为。可是一直没有能够成功。刚刚我还与李先生说,定期安排一批教练,到我们的科隆体育大学进修,以提高中国足球教练的整体水平。”
“那真是太感谢阁下的帮助了,中国足球的改革确是要从基础开始。基础坚固了,上面才能盖出漂亮的大厦。”阎龙附和着,他异常的明白,关于这培训的问题,是不关他什么事的。李宁商的面子,得到的好处,当然不可能贴到他的脸上。
笑了笑,茨旺齐格望着阎龙,装着异常诚恳的问道:“通过这么多年与贵国足协的交流,个人有些想法,不知道阎先生有没有兴趣听一听?”
“当然,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有进步嘛。您请说。”
“我无权评价贵国足球的体制问题,不过我发觉,贵国在足球运营的方式上,存在着不小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低下,及工作方向的不明确。我认为,若是可能,贵国的足协应该进行一次深化的改革,很多问题必须要自上而下的贯彻,才能迅速的取得成效。”
阎龙微微愣了一下,在他看来,茨旺齐格的话没有掺杂任何外交的词令,仿佛是对多年老友的一种忠告。他回应道:“事实上,我们正在做重新规划的思考,我们华夏的上上下下,对于足球都是充满热情的,我们希望将足球搞好,我们也有信心,一定会将足球搞好。”
“由衷的祝福您能够取得成功,再给您个建议,李宁商先生在德国、在欧洲工作了数年的时间,由于其的成就,他已经接触到了欧洲足坛最为精华的部分。请您相信我,在亚洲,若他说自己对于欧洲足球的理解排在第二位,那么,就绝对没有一个人能够排在第一位。他一定能够帮助您,将中国的足球在短期内,提升一个档次的。”
阎龙点起了头,他微笑着回应茨旺齐格的提议,期间,他又用眼角余光,瞄向了李宁商,发觉对方的神色没有一点点波动,依然是一张微笑着的脸庞,而茨旺齐格的话,亦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情。在心中,阎龙忽然又产生了一种明悟。原来这又是李宁商的一道杀手锏,茨旺齐格从来到北京,便不断的在为李宁商造势,宣扬着李宁商在欧洲的成就,巩固着李宁商四处传播的思想,甚至在自己的面前,好不顾忌的彰显着李宁商的地位。阎龙不由在心中暗暗叹了口气,他益发的感到对方的可怕。
仅仅几年的时间,李宁商便已经在欧洲足坛建立起了自己的关系网,并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要知道,如同茨旺齐格之流的足球强国的足协主席,一向都是眼界都很高。以前世界足联开会时,阎龙便清晰的体会到了这一点,足球的世界,绝对是有等级的区分的。一流强队的主席扎堆聊天,末流球队的主席永远只能是配角,远远的站在大厅的一脚,满含妒意的看着大厅正中的那帮人。据说在中国足球刚刚开展联赛的初期,由于市场忽然放大,许多强国的足协都将目光放向了中国市场,阎龙曾经在上任的初期,感受到过被人关注的幸福,他亦曾出现在过大厅的正中央,但也有人听他自嘲过,自己只是人站在了正中央,并不能融入到那一圈子内部。而随着中国联赛的日益没落,阎龙已经重新回到了接近角落的地方。
如同让茨旺齐格这样略带奉承的赞扬之语,在阎龙的脑中是难以想象的。虽然内斗的结果还没有明朗,但阎龙已经益发清晰的感受到胜利的天平正在向李宁商偏移。他发觉,时间拖的越久,李宁商的砝码将变的越多。想一想,奥运会期间,欧洲大部分的强队都将出现在华夏这片大陆上。伴随着他们到来的还有众多的足协主席,若这些人都或多或少的如同茨旺齐格一般,给李宁商些许赞叹之词,那就不必说徐有亮了,便是最上层的领导,估计也会掂量一下李宁商在国际上的地位了。阎龙不由的忽然又想起了去年世界足联的大会,布拉特对于李宁商的友好,远远超过了对中国代表团。也正是因为这点,阎龙才在心中一直对李宁商有所抵触。
场内响起了运动员入场的音乐。这也打断了阎龙那远去的思绪。三人相互友好的笑了笑,便各自走回了座位。过一会儿解说员将会将包间内的嘉宾,向所有到场的球迷逐一做次介绍。阎龙掩饰这内心中的激荡,在面上堆积起笑容。李宁商手上的筹码又增加了,他需要重新安排自己手中的筹码。他想听一听张祥龙对于此事的意见,不过由于对外两人依然要保持着这种对立的态度,所以刚才茨旺齐格过来打招呼的时候,张祥龙刻意的走到了稍远处。掏出手机,阎龙在上面编辑了一个地点及时间,发送了出去。
此时坐在球场内的球迷,都感到了一种幸福。因为,在他们进场的时候,看到场外依然聚集了众多的球迷,他们都用着一种羡慕的眼神望着自己。而神出鬼没的黄牛已经将最便宜的球票价格,炒到了票面价格的三倍以上。这种事情已经有五年时间,没有在北京出现了。要知道,为奥运会开幕式修建的体育场,足足可以容纳10万人。
在这十万人中,有这么一千多球迷显得异常的活跃,他们不断的与身边的球迷聊着、笑着,因为他们并没有花一分钱,便坐在了球场内,他们手中的球票也与其他人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他们就是那帮去机场迎接李宁商归国的球迷。对于李宁商,这些人都存在着一份近乎于偏执的喜爱。在他们的口中,李宁商便如同神一般的存在。不断的向身边人宣扬着李宁商这些年在欧洲的功绩,为国内足球做出的贡献,有所夸张,有点放大。但基本都还在事实的基础上。在他们的感染下,当现场的主持人喊出李宁商的名字时,全场爆发出了剧烈的掌声与欢呼声。这是其他被介绍的领导人,结不曾感受到的礼遇。
站在窗前,李宁商神情自然的挥动着自己的手臂。这么多年,他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景,要知道多特蒙德的主场亦是非常的大,而所有德国人喊出同一个异国人名字的震撼,也要比这大的多。不过,李宁商还是有所感触。从这些球迷的表现中,他清晰的感受到,中国球迷的心,并没有离开国内足球。只是中国的足球背离他们。
说的好听些,国足这两年的表现,可谓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样的成绩怎么能不让球迷麻木。中国足球的地位,亦从亚洲一流,跌倒了亚洲三流的地步。若说球迷可以忍受国足的失利,但他们决不能忍受国足的懦弱。遇到强队必输无疑,遇到弱队,也是战战兢兢,涉险过关。酣畅淋漓这个词已经远远的离开了国足的字典。球迷看球图什么,图的就是一个痛快,看的就是一个精彩。但这些皆已经不再属于中国的足球。
微微侧脸,李宁商看了看阎龙与张祥龙。他忽然发觉这两位中国足球目前的最高领导人,仿佛将一切都看透了的似的,依然显得很平静,随着球迷们鼓掌,他们的双眼直直的望着窗外,并没有偷偷的瞥一眼自己的举动。
茨旺齐格今天的话,并非出自李宁商的授意。但在之前,李宁商曾经将华夏足坛目前的状况,稍稍向对方透露了一些。对于茨旺齐格如此的帮助,李宁商在内心中是感激的。他当然明白对方如此的态度意味着什么。这将对整个中国的足坛都有所触动。中国足坛现在的理念基本还停留在借助外力的层面上,欧洲联赛显然是方方面面最为重视的土壤。能够与欧洲足坛交好的人物,想当然的会占据先天性的优势。李宁商离开欧洲前,特意搞定与德国、英格兰的热身赛,目的也在于此。只不过茨旺齐格如此露骨的言行,无疑,将这一想法推向了**。自今天起,这个包厢内听到刚才茨旺齐格一席话的各方势力,必将对自己的放向,做一重新调整。
PS:此章3000字,遵守承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小说。对后面故事,进行一点交待。权力争夺战将在18章内结束,之后会是部分俱乐部的经营。希望大家喜欢这样的安排!
第九章 中德热身(四)
“谢谢。”李宁商轻轻的对茨旺齐格说道。与中国人的含蓄不同,欧洲人喜欢将感谢挂在面上。知道别人的好,而埋在心里,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果然,此举引发了茨旺齐格开心的笑容,他看了看周围,发觉并没有什么人注意到自己这里,便将口凑到了李宁商的耳边,小声说道:“这没什么,奥运会期间,我会和我国的体育部长一起过来,到时,我会将这番话在贵国的体育部长面前再次重复一遍的。”说完,他轻轻的拍了拍李宁商的肩膀。
比赛前,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将气氛再次推向两位**。德国国奥队的队长,亦是多特蒙德俱乐部球员,将一束鲜花,通过工作人员献给了李宁商,以表示对于李宁商给予多特蒙德及德国足球帮助的感谢。在献花的同时,这位德国国奥队的队长,表达了德国足球与中国足球的友谊,并期望这种友谊可以长久的保持下去。这一举动,立刻赢得了在场十万球迷的好感。掌声、欢呼声再次激荡在球场内。
比赛刚一开场,两队的球员便展开了疯狂的抢攻。应该说,除了这仅仅是一场友谊赛的原因之外。他们相互之间,亦有着一定的了解。因为在上届世青赛的16强争夺战中,正是德国青年队淘汰了中国青年队。当时双方踢的都很辛苦,德国队亦只是在最后关头,才反超了比分,取得了胜利。
赛前,中国国奥队主教练杜依仔细的研究了德国国奥队近期的比赛录像,制定了稳固防守,快速反击的策略。自从董圆卓被调回曼联一线队之后,其的整体意识得到了升华,而其个人的能力,亦有所提升。利用其个人的速度与身体,杜依专门设计了一套防反的战术,他要利用这一场比赛,磨合自己的新战术,验证新战术的效果。
杜依将董圆卓一个人放在了突前的位置,同时,他又命令两边的边前卫在防守的同时,尽量保持好与董圆卓的位置。其他的球员则密集在禁区前30米的范围内。一旦足球被传到董圆卓的脚下之后,杜依便要求董圆卓尽量利用自己的个人能力,摆脱一到两名对方的防守球员,个人向前突破。而两名边前卫,则必须迅速的插上,不过方向要有所变化,一个由外向禁区内插入,另一人则要冲向对方的底线附近。
至于四名后卫队员,杜依的吩咐很简单,那便是好好呆在后卫线,除非上下半场结束前五分钟左右出现了非常好的机会,才能插上。
面对这样的战术设计,德国国奥队的队员只能用远射的方式,不断的在禁区外,向球门发射着炮弹。但他们亦没有将自己全部的力量投入到进攻中。始终有两名后方队员,在紧紧的贴着董圆卓,防止他的个人突破。虽然在曼联一线队,董圆卓只取得了一个进球。但其在比利时联赛中,那些单骑闯关的表演,还是引起了德国国奥队主教练的重视。
零比零,上半场结束时,双方都没有能够攻破对方的大门。不过球迷的热情却全部给点燃了。虽然德国国奥队与中国国奥队的射门比为13比7。德国队多出了近一倍的数据。但就威胁而言,中国国奥队显然要更多些。
由于出色的防守,德国国奥队的球员很难有在禁区内舒舒服服打门的机会。13次射门中,远射占了一半,射在球门以内的次数也仅仅只有8次。反而祭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