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五千年-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淙胛颐鞘种校幽系赖拇竺啪拖蛭颐嵌纯耍矣趾伪丶弊湃ゾ╃艿馈!保ㄎ赐甏#�

第537章 自作自受(月初求月票)

    看着身后相州城高耸的城墙,城墙之上还有点点血迹,这几日元军在相州城下损失了上千人,宇文宜生本以为他们还要付出数倍于此的代价才能拿下这座城池,却没想到城中守军拼命守护的城池却被崔博圭如此轻松的送人了。

    “我原本以为大元能够攻入京城灭亡大魏仅仅是兵马威武的缘故,如今看来却是大魏的聪明人太多了。”宇文宜生发出长长的叹息。

    “哦?宇文先生此话何解?”袁章饶有兴致的问道,聪明人太多了怎么会是坏事?难道不是笨蛋太多了的缘故么?

    “国师大人,如果不是杨介夫太过聪明认识到军功乃是勋贵立身的根基,好水川一战又怎么会派出文官领兵?如果不是朝中文官太过聪明,知道李圭御驾亲征得胜还朝之后他们的地位就会不保,又怎么会为国师大人通风报信导致三十万大军丧失殆尽?如果不是他们太过聪明,知道张果偷营必会招致国师大人的不快,我们又怎么会轻松斩杀这员久战宿将?”宇文宜生指着相州城说道,“如果不是崔纪道他们太过聪明,知道和李悠合作会削弱他们的势力,又怎么会将这样坚实的城池拱手送人?”

    “是啊,如果他们笨一些的话好水川一战纵然能胜漠北也会损失惨重,数年之内不得南下;如果他们笨一些,就不会给李圭拖后腿,就不会在李圭被困尉州时就想着另立新君;如果他们笨一些,也就不会将李悠、丘尚俭这样的良将丢到一边。”袁章长叹道,正是因为这些人太过聪明,无时不刻都关注着自己的利益,唐括部才能从一个小小的部落发展到如今执掌半壁江山的地步。

    “此次他们自以为得计,以为我们会按照他们的想法去西边和李悠拼死拼活,好让他们从中捡到便宜。”袁章继续说道,“但是我这个人比较笨,看不到那么远,我只能看到如今河南道已经向我们敞开大门,如果不趁机将其拿下的话,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国师大人以害怕他们断了后路为借口让他们削减附近州县的兵力,我当初还以为崔博圭不肯答应,谁曾想到他们却如此果断。”宇文宜生都不知道说他们什么好了,河南道的细作已经传来消息,附近几个州县的驻军最少都减了一半,这点兵马根本挡不住袁章的大军。

    “他们是巴不得我们早点和李悠接战,就和当初京城求和的那些官员一样,生怕引起我们的不快改变主意。”袁章嗤笑道,“如果他们兵力强盛,说不定我还真的只有去京畿道了,但既然他们没有自保的能力,又凭什么指望我能按照他们的想法行事呢?”

    “国师大人,我们现在就去攻入河南道?”说话间他们已经走到了相州城西十里处,眼看着就这要踏上前往京畿道的道路了。

    “不,再等两日,让他们放松些戒备。”袁章摇摇头说道,现在他的军队距离齐王的守军还是有些近了,他们的戒备还没有彻底放下。

    于是乎,接下来两日,袁章大军似乎真的打算向西进入京畿道,沿着大道浩浩荡荡的朝许州城行去,估计袁章是想早些到达京畿道,他亲自率领轻骑快马加鞭,宇文宜生则在后方带着缺少护卫的辎重队缓缓前行,如果齐王军从后方突然发起进攻,说不定就能烧毁袁章的粮草,让他们进退不得。

    不过崔纪道他们却根本没有进攻辎重队的打算,若是这样他们岂不是为李悠解围了?像崔纪道这样的聪明人是万万做不出这样对己方毫无好处的事情的;袁章的这种举措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对方是真的想要攻打李悠的想法,如果不然又怎么会将如此大的破绽露出来?

    有鉴于此,他们在此撤离了附近几个州县的守军,以示自己绝对没有进攻袁章的打算,你们就安心的去西边和李悠打成一团吧,等你们打够了我们再去收拾残局。

    当然未尝没有笨一点的将领发出疑问,袁章的辎重队为何走了两天还没有走出四十里?这点距离如果是骑兵冲刺的话用不了多久就能攻入河南道,我们是不是多留点兵加以戒备?

    但是这些笨蛋很快就被教做人了,辎重队带着粮草所以行动缓慢有什么奇怪的吗?你既然对押运辎重这么感兴趣就去辎重队好了,你手下的兵我就帮你看着了。在他们看来李悠才是北元的心腹大患,有了这样的机会袁章肯定会先去歼灭李悠大军才是,根本不可能来攻打河南道。

    可是袁章似乎并不像他们想的那么聪明,而且更重要的是耶鲁翰和乌烈要远比齐王的士兵强,他们纵使无法获胜也不会被李悠迅速击败,这就给袁章留下了足够多的时间来解决河南道的问题。

    第三日夜间,附近各个州县的士兵早就撤得不到此前的三成,城中的将士和官员们不在担忧自己会遭遇到攻击,因而早早的从城墙上下来,回到温暖的营房中休息;再坚固的城墙如果没有人去防守也就失去了意义。

    月上中天,一群黑影悄悄地摸到了城墙下方,领头之人挥了挥手,他身后的士兵们随即甩出了手中的抓钩,紧紧钩住了城垛,接着抓紧绳索悄无声息的向城头爬去。

    登上了城头,方才发现城墙上仅有的几名士兵也缩在成楼里烤着火,丝毫没有注意到他们,领头的那人带领士兵悄悄摸了过去,轻松杀死了这些毫无戒备的守军。然后沿着斜梯来到城门口,防守城门的士兵也是一般,他甚至还在空气中问到了浓浓的酒味。

    切瓜砍菜一般解决了这些毫无防备的守军,城门缓缓开启,无数名骑兵冲过城门向城中守军大营冲去。

    像这样的情景在多个州县同时发生,一夜之间河南道就失去了他们所有的防御要地,通往心腹地带的大门向袁章敞开了。(未完待续。)

第538章 世家末日

    一夜之间,河南道的局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逆转,河东道通往河南道的几座城池落入了袁章的手中,本来自以为可以坐山观虎斗的齐王小朝廷立刻陷入到极其危险的境地,他们现在几乎已经无险可守,即将面临十万漠北精锐的正面进攻。

    而更让他们感到害怕的是从这些城池中撤出来的数万兵马目前尚且拥挤在道路之上,完全来不及躲进城里,他们马上就要面临和漠北骑兵野地作战的境地了,对此,几乎没人认为他们还有获胜的可能性;如果失去了这些兵马,齐王小朝廷就只有十余万人可以对敌了。

    “此事皆因崔大人所起,本官早就说过鞑虏狼子野心,此举乃是与虎谋皮,崔大人却一再坚持,如今连失四城,河南道门户大开,我等还拿什么迎敌?”朝堂之上,无数人开始对崔纪道和崔博圭口诛笔伐,却没有人提出究竟该如何应对袁章的军队。

    “相州城本已坚守数日,如果增派援兵,未尝不能将敌军挡在河南道之外,而崔大人却将其拱手让人,导致河南道无险可守,实在是罪莫大焉,还请崔大人辞去相位以赎其罪。”立刻又有人上来补刀。

    “此事乃是当初群臣一起商议做出的决定,往日你们那个不是交口称赞,咱们如今到怪到本官一个人头上来了。”崔纪道面红耳赤的分辨着,他将目光投降卢承旭,当初似乎就是他先提出的这个方案吧?

    眼见着战火愈演愈烈,王逊不得不站出来说话了,他并非是想维护崔纪道,而是如果崔纪道被赶下相位的话,说不定下来就该轮到担任宰相了;假如放到当初李圭在位的时候,他当然乐见其成,可是现在,昔日群臣为之追捧的宰相宝座就好像烧红的烙铁一般,坐上去可是会要人命的,他对此根本没有兴趣。

    “诸位且听我一言,如今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还是想想该如何抵御北虏大军吧。”王逊昔日根本没有参与此事,再加上琅琊王氏的威望,朝堂之上总算暂时安静下来,王机皱着眉头继续说道,“眼下最要紧的是先把堵在道中的几万士兵救出来,如今能多保存一分元气就多一分获胜的希望。”

    卢承旭也赶紧走到地图跟前,仔细打量一番,“这数万兵马扎营之处左近并无城池可容身,唯有。。。唯有郑家的几处坞堡,最好先让步卒进入坞堡暂避一时,至于骑兵可快马加鞭赶往前面的州县,此举或许可行。”

    “我郑家在此地的几处坞堡年久失修,堡墙残破不堪且堡中并无粮草,怕是没办法容纳这么多的士卒。”郑家家主、户部尚书郑继然连连摇头,开什么玩笑,若是因为收拢残兵惹来大军攻打,那么他们郑家的这几处坞堡定会毁于一旦。

    “郑大人,你莫不是以为不收留这些士卒北虏大军就会放过这几座坞堡不成?”王逊那还会不知道他的心思,当即毫不留情的揭穿了他的谎言,“这几处坞堡在下昔日从京城返回河南道的时候倒也看过,墙高沟深、占地极广,足以容纳上万士卒。”

    “郑大人,你那几处坞堡极其惹人注意,纵使没有这些士兵,袁章也定会派兵攻打,凭你堡中的团练可能挡得住?”卢承旭也跟着帮腔,“不如暂时收留这些士卒,有了他们的帮忙,守住坞堡的机会还能大一些。”

    可是无论他们怎么说郑继然都死咬着方才的借口不肯答应,因为他还抱着万一的侥幸,如果不收留这些士兵,那么袁章还有可能因为急着追击溃兵而放过坞堡,但是如果他敢收留这些士兵,则袁章肯定会展开进攻;在他看来无论有没有这些士兵的帮忙,坞堡都是挡不住袁章大军的,那么还不如将其拒之门外,赌一赌袁章不会把这几处坞堡放在心上。

    说得郑继然急了,他直接指出旁百年不远处还有其他世家的坞堡,那么为什么这些地方不能收留士兵?其余世家的大臣立刻摇头,要么说坞堡已经被废弃,要么说残破不堪防守,谁也不肯拿出自己的坞堡来收留这些士兵。

    “纵使你们现在能保住这几处坞堡,等袁章占了整个河南道的时候,他还会放过你们么?”王逊说道最后直接破口大骂起来,“竖子不足与谋!你们就等着袁章来砍你们的头吧!”

    他现在万分庆幸自己提前做出了安排,将王机还有其余几个看好的后辈都送了其他势力处,即使齐王小朝廷被灭,河南道被袁章占据,他们琅琊王氏依旧可以保住几颗种子,将来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至于其他世家,就看着他们走向灭亡吧。

    郑继然等人却是有着另外的想法,即使那些州县被袁章占据,但他一时之间肯定没有空闲去理会那些散布四处的坞堡;而他们可以藏身于坞堡之中,等待变局,说不定将来袁章就会败给李悠,到那时候他们又可以从坞堡里出来收拾残余势力了。

    对他们来说扶立齐王和投奔福王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无论谁当皇帝,都需要他们这些世家来帮助他坐稳江山,实在不行投靠袁章也未尝不是一个选择,像宇文宜生、陈静庵这样的人都能在北元身居高位,我们又为什么不可以?

    不过无论是袁章还是李悠,似乎都没有按照他们的想法行事的义务,袁章昔日深受世家迫害之苦,对于这些高高在上的豪门并无好感,他即使想要吸纳人才,往往更会考虑哪些寒门出身的读书人,至于这些世家就让他们灭亡好了。

    而李悠更是对这些只懂得争权夺利的家伙深恶痛绝,如果让他们占据福王的朝堂,想必用不了多久就又会变成杨介夫在位时那般景象,对此他是万万无法忍受的;像这样腐朽的阶层,还是让他们早些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才好。(未完待续。)

第539章 郑家有女

    “齐王的使者又来了。”越王府中,宰相郑飞黄环视群臣,“崔纪道机关算尽却被袁章算计的死死地,如今河南道险要之地尽失,五万大军丧于敌手,他们恐怕是撑不住了。”

    “若是任由袁章拿下河南道,对我等恐怕是大大的不利。”参知政事汪五峰起身走到地图前仔细打量着,“齐王被灭,那么接下来恐怕就该轮到淮南道了,到时候李悠为了后方安全,肯定会对我等下手,以我等的兵马恐怕是挡不住他啊。”

    现在李悠纵然已经率领五万大军北上,江南西道、淮南道和岭南道境内依旧有近十万大军,如果他们从三面包夹,凭借越王手下这点弱兵肯定是无法抵御的,他们手中的水师或可以说是冠绝天下,但陆地上的军队却是不堪一击。

    等到袁章占领河南道继续挥兵南下的时候,李悠可以凭借自己手中已有的兵力和淮南道的驻军挡住对手,余下的力量也足以吞并被越王占据的江南东道;如果是汪五峰遇到这样的情景,他肯定会提前下手将江南东道吞并以解除后顾之忧,所以他不得不开始考虑究竟要不要出兵援助齐王,好为自己赢得宝贵的时间。

    “可是咱们的兵马难道就能挡得住袁章么?”兵部尚书严振泉却不敢保证,说实话他们手下士兵的战斗力或许还比不上河南道诸世家的团练兵,即使将他们从海路送到河南道八成也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我们可以从海路出兵,朔河而上断了袁章的粮草。”汪五峰在地图上画出一条进军的线路,按照他的预想这次将出动江南东道半数以上的战船,运载两万余名士兵到达河东道,然后顺着大河驶入内陆,攻占相州以北袁章囤积运输粮草的重镇,而这个地方距离河流并不远,“眼下北虏的粮草依旧需要从关内道调拨,只要我们将他们屯在此处的存量焚烧一空,那么袁章就不得不放缓进攻的速度,等待下一批粮草送到了。”

    而且河东道向来不太平,义军此起彼伏,袁章先前进军之时虽然清扫了行军路线附近的山寨,但也仅仅只能焚毁山寨,却并没有给义军造成多少杀伤,这些人得知消息后早就跑远了,等袁章大军过去,他们又开始袭击后方的运粮队伍。

    北虏为了保护粮道,不得不派遣重兵保护,这却也加大了粮食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从龙城运出来一百斤粮食,经过运输人员的消耗、沿路义军的打劫,等送到河南道的时候已经只剩下四十斤不到了,这也给北元的后勤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到时候我们还可以召集河东道义军,给他们提供兵器,让他们帮着攻击北虏的粮道。”郑飞黄补充道,这堂上的大多是海商出身,以前没少和陆地上的好汉打过交道,所以在河东道找到一些关系联络上义军并不成问题。

    “这明明是齐王和崔纪道他们的事情,现在却要让我们出力。”严振泉不甘心的摇摇头,以他们的实力要筹划这次行动也是很吃力的,出动数万人不仅要消耗无数钱粮,更让他们觉得可惜的是这会耽误商船的交易。

    “我们怎么可能白出兵?”郑飞黄冷笑道,现在是齐王和崔纪道求到自己头上了,如果不乘着这个机会狠狠敲诈他们一番,自己就白做了这么多年的海商,“咱们出兵的钱粮必须要齐王承担,给河东义军的兵器也让齐王出,还有此前答应的港口也不能放过。”

    “河南道颇有几个船厂,虽然没办法和咱们的相比,但也有些技艺精湛的工匠、存放数年的上好木材,这些也应该乘机拿过来。”严振泉眼前一亮,立刻补充道,造船工匠眼下可是稀缺资源,那些存放数年的大木头也是价值不菲,造船的木头必须存放数年等水分彻底晒干之后才能使用,如果用新鲜木头造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