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内阁这些年因为西部的战役,已经好几次迁就了军机处的战略,甚至不得已放弃了一些民间建设,工部的几个大规模工程都停下来了。
这一次他们可不会在选择退步。
“扩军才能有未来,为了能一统天下,必须要扩军!”
“那是你们军方的未来,我们内阁更在在乎百姓的生活!”
“胡说,这是朝廷的未来,夺取罗马之后,能让朝廷更加鼎盛,才能让内阁管理的疆域!”
“说什么我们内阁也不能同意!”
双方开始争吵起来了。
现在是年末,内阁方面也好,军机处方面也好,在金陵城的朝议大臣并不多,双方战斗力半斤八两,加上一个和稀泥的御史台老大张,真是一台势均力敌的好戏。
“争吧,有争吵才有结果!”
孙权抬头,目光看着他们争吵的面红耳赤,心中有些苦笑。
大家都有立场。
说不得谁对,谁错。
这争吵估计是没玩没了。
不过争吵也是应该了,他要的就是这个气氛。
一言堂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的。
他需要大吴朝廷维持这种争吵之中得来的结果,无论对错,最少得到出来的结果,是大部分都赞同的结果。
……
天权三年的最后两天时间,内阁和军机处都是萦绕这扩军这个话题,在不断的争吵,也在不断的扯皮。
朝廷议会已经召开了三次,但是都没有能得到一个很理想的结果。
孙权一怒之下,算是搁浅了这个提议。
其实他也很清楚,现在并不是扩军的时机,这时候提出来,就是给他们打一针预防针,日后肯定要扩军了,没有两三百万兵力,根本不可能拿下庞大的罗马帝国。
这一点他很执着,
不过西部第一战区独立军扩张成为一个军团的事情倒是有了一个结果。
这事情孙权刻意之间避开了内阁,直接和军机处商议。
商议之后,取得了一致的结果,直接下达了最高的军令,命令独立军直接晋升为安息军团,军团司令毫无疑问自然马超。
马超也算是众望所归。
第一,他声望不错,不管好的声望还是坏的声望,最少有一点他军事能力已经被人给认可了,这就是名声的作用。
第二,美索不达米亚战役之中,他屡立战功。
第三,他身后有一个赵国公在支持,赵云是大吴军方少壮派的领袖,军机处位列第一的继承人,这是不少军团司令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他虽然没有进入朝廷议会,但是他在军方的地位,比孙伯符,周瑜,诸葛亮这些少壮派还要强盛一点。
安息军团的副司令交给了伊尔,算是稳定安息人的一个筹码。
至于安息军团的参谋长,最后落在了一个人身上。
阎行。
这个和马超甚至整个马家都有着很难以解开的过节的西凉人最后终究和马超碰撞在了一起。
这也算是军机处为了安息军团平衡的手段。
安息军团毕竟是以安息人为主的军团。
军机处自然要给他们带上一个枷锁,有阎行盯着,马超也好,伊尔也好,做事情都不能那么的随意。
安息军团的建立算是朝廷在天权三年最后的决议。
新的一年,在喜庆的气氛之中,悄悄的来临……
*************************
天权四年的到来,拉开了大吴朝廷休养生息的两年光阴。
进入天权四年的二月,西部战场已经完全的平静下来了,西部战役止步在美索不达米亚,无论西部第一战区,还是西部第二战区,在议和之后,都开始收拢兵力,以休整和练兵为主。
天权四年,三月,内阁在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的美索不达米亚州,以内阁青年佼佼者步子山为总督。
天权四年,五月,血狼军团西进。
天权四年,六月,中央军团分裂,以中央军团二十一万兵力,加上新兵军团征召的二十万训练三个月的新兵,整整四十一万兵马,建立为吴军第一军团,中央军团,第十二军团勐虎军团,第十三军团,江东军团。
天权四年,七月,工部正式宣布,开建大运河,第一条运河开建是从雒阳到广陵城的河渠,贯通洛水到淮水的河道,这一次内阁大手笔,一下子从四方征召了十万民夫开工。
天权四年,八月,勐虎军团宣布西进。
天权四年,十月,狂狮军团和战象军团混合分裂,建立镇守北疆草原的战象军团,和镇守东北和河北的狂狮军团,还有第三个是镇守东海和南海疆域的第十四军团,海鲨军团。
天权四年,这一年,大吴皇朝和罗马帝国之间处于休战状态,西部战场一片平静,唯有位于罗马帝国西北部的不列颠战场在征战之中,但是大吴朝廷却在无声无息之中,扩充了整整三个军团。
到了年底,吴军已经坐拥十四个主力战斗军团,正规兵马的编制将近二百万之多。
随着兵力的不断的积累之下,时间开始进入了天权五年……(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匈奴臣服
天权五年。
三月阳春。
九安山,这座山位于金陵之北,龙蟠以西的位置,地势不是很高,而且山坡之上到处的山林如平原一般,丘陵也不少,是一个好牧场,也是一个打猎的好地方。
今年朝廷举行的三月春猎,就放在了九安山。
“咻!”
在九安山行营之外,平原上,孙权英姿勃发,策马前行,弯弓拉箭,一箭射出,箭矢如同流星,穿透的天空之上飞过的一只小鸟,他高兴的大笑起来:“哈哈哈,诸位爱卿,朕的箭法如何?”
这些年虽他一直在深宫养尊处优,但是武功并没有落下很多。
虽说想要突破成为一个超级武将,估计希望不大,但是在练气境的武将之中,孙权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
“陛下勇武如当年!”
“陛下的箭法又长进了,百步之内,例不虚发!”
“陛下文武全才,很是难得啊!”
一群策马跟在他身后的文武大臣连忙迎上来,狠狠的拍他的马屁。
大吴朝廷如今稳如泰山,孙权稳坐九五之尊的位置,威严颇重,一言一行之下,都能让众人感受头上有一股的压力。
“汉升将军!”
孙权闻言,得意的笑了笑,好话谁都想听,他自然也不例外,他的目光看到了众臣之中的一个老将,突然大喝一声。
“陛下!”
黄忠从众臣之中的策马而出:“请问有何吩咐!”
这一次春猎,朝廷之中来了不少大臣,除了军机处和内阁的两个老大要坐镇朝廷运作之外,其他的朝议大臣基本上都出动了。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春猎。
这一次春猎来了不仅仅是各位大臣,还有从北面而来的十几个匈奴部落的首领。
这是一次让匈奴各个首领见识大吴朝天威的机会。
所以朝廷异常的看重这一次春猎。
“你还是我大吴第一箭神,即使吕奉先都言,在箭法之上,他不如你,传闻你曾经在昔年的蓟城攻防战之中,展示了三星连珠的绝艺,今日可否让朕见识一下!”
孙权其实还真的想要见识一下的这一项绝艺。
三星连珠,他也是听说,还真的没有见识过。
“陛下,那都是人云亦云的,箭法之极限,岂止步于三星连珠!”黄忠闻言,淡然的笑了笑,道:“我之箭法,还当不得箭神之称!”
“朕就想要看看你的箭法,你还真不给面子啊!”
孙权忽然抬头,目光看了天空上飞过的雁,然后指着天空,朗声的道:“那朕就只能给你下令了,现在朕命令你,一次拉弓的机会,把头上的大雁都射下来,若是射不下来,那你箭神之名就是名不副实,是欺君之罪!”
嘿嘿,这年头,当皇帝的就是这么任性。
他是大吴朝廷的皇,独一无二的九五之尊,他的话就是圣旨。
“陛下既然想要看,臣又岂会让陛下扫兴!”
黄忠闻言,二话不说,直接策马而出,行云流水之间,一下子勒住了马缰,腾空而起,一口气取出背上的弓箭,挽弓,拉出了一个满月,三支利箭搭在的手指之间。
“去!”
他怒喝一声,箭矢离弓弦,如同流星而出。
咻!
咻!
咻!
三根利箭一前一后,一一的穿透了天空之上飞过了一群大雁,最后一根箭矢在第二根箭矢力之时,紧跟着杀至,一口气穿透了最后一个大雁。
“好!”
孙权拍掌大喝,他的目光看着人群之中的十几个匈奴打扮的首领,目光再看着为首的匈奴右王,问道:“右王,我大吴箭神的箭法比之你们匈奴勇士如何?”
“黄汉升将军之箭法,天下少有,三星连珠之绝艺,乃是箭法之巅,小王在匈奴已有多闻,天朝上国果然是强者辈出,我匈奴勇士不如也!”
匈奴右王看了看,微笑的赞叹。
“这出神入化的箭法,的确厉害!”
“本首领自问纵横大草原多年,箭法如神,但是却始终不如他也!”
“大吴朝果然是一个藏龙卧虎!”
十几个匈奴部落的首领看着这一幕,他们的面容顿时有些变了变。
他们来自大草原,在大草原上纵横,骑马射箭是最基本的事情,所以无论是马术还是箭法,他们都自认天下第一,这是他们的傲气。
所以春猎以来,他们一直显露他们的骑术和箭法,想要在这方面压倒吴人。
但是今天这一幕,足够打垮他们的自信心。
“诸位匈奴首领,大吴的将士们,朕听说在草原上有一种叼羊的竞赛,今日乃是春猎之日,大喜之日,朕就在这里举行一次猎虎大赛!”
孙权扬弓向天,对着周围的将士,大喝的说道:“在这丛林里面,有一头吊睛白额大虎,谁能狩猎到这头大虎,谁就是这次春猎的赢家,朕自当重重有赏,去吧!”
“哒哒哒!!!”
他话音落下,一个个部将和吴军参与狩猎的将士顿时策马飞扬,开始冲入树林狩猎。
“我匈奴人乃是天生的猎人,不怕野狼,岂会畏惧勐虎,今当在吴朝一露身手!”
“兄弟,我大吴乃是天朝上国,岂能让匈奴人夺此胜局,为了大吴天威,为了陛下的脸面,我们不能输,必须猎虎!”、
“冲啊!”
一个个勐将嗷嗷大叫,这关乎吴军将士和匈奴勇士之间的争锋,谁都不愿意落后。
“汉升将军!”
“陛下!”
“你为评判,要公平公正,谁能猎得勐虎,谁就是胜者!”孙权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将士,嘴角扬起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诺!”
黄忠带着禁卫军将士,策马而出,向着树林而去。
“右王,可愿于朕喝一杯!”孙权回头,微笑的看着稳坐在马背上的匈奴右王,问道。
“陛下诚意,小王其能拒绝!”
匈奴右王闻言,连忙做了一个匈奴礼数。
在猎场之中,数千禁卫军已经包围起来了,一片空地之上,周围屏风围着,里面红毯铺地,几个太监和宫女正在的摆设这案桌,酒壶和酒杯。
“文和!”
孙权坐下来,举起酒杯,抿了一口,然后看着匈奴右王,道:“你此次如此冒险,可有把握?”
这个匈奴右王,自然就是贾诩。
贾诩南下,可不是来游玩了,他只为了让匈奴和吴朝之间彻底做一个了断。
“陛下,臣既然已经南下,就是怀着必胜的把握而来!”
匈奴右王贾诩闻言,他沉思了一会,然后改了称唿,直接俯首称臣,沉声的道:“匈奴臣服,归顺大吴,乃是天命所归,非人力可挡,谁若是从中挡之,我必杀之!”
吴军和匈奴之间的战争结束了已经有两年时间,贾诩的动作可没有停过。
前年他和孙权会晤之后,已经加紧了对匈奴的渗透,在去年吴军休养生息,加大的对草原上的兵力投入,让他更加如鱼得水。
他在吴军的协助之下,以雷霆手段,连斩匈奴数十部落首领,把匈奴不愿臣服的部将,斩杀一个刚刚进家,挟天子以令诸侯,手中握着年仅三岁的匈奴单于刘渊,以匈奴王庭之名号令数十万匈奴。
在今年的二月,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亲自带着匈奴单于刘渊,还有匈奴部落十几个手握权利的首领,南下金陵。
名义上是为了要交好大吴朝。
但是实际上他是釜底抽薪,这一次他把这些人带着南下,就没有准备让他们回去,趁着这个机会,直接让匈奴王庭臣服大吴朝,让吴军收拢匈奴兵马,让草原归顺吴军的统治。
只要完成了,他将会是大吴朝的功臣。
这也是他唯一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据朕所知,在匈奴之中,尚有不少顽固者!”
孙权微微眯眼:“你应该知道,朕需稳,但是绝不想让草原再起战端,我不是打不起,是能用和平手段解决了,朕并不想要流血!”
“陛下,当我带着匈奴单于刘渊南下的时候,徐庶总督已经开始在大草原动手,战象军团的徐盛司令也亲自率军进入大草原,不臣服者,杀无赦!”
贾诩淡然而平静的声音杀意冲天。
孙权闻言,嘴角抽搐了一下,脸庞上的微微有一抹苦涩的笑容,一双琥珀晶莹的眸子看着贾诩的目光也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他还是小看了贾文和。
贾诩这个顶级谋事做事请阴狠毒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一年他的手段都让孙权有些不寒而栗,不愧毒士之名。
不过站在大吴朝的立场,他是一个忠臣。
因为他的动作,能让大吴将士少流了很多血。
匈奴部落的臣服,能用这种手段解决,最少吴军出兵比蛮横征战的好,如果打起来,在那片大草原之上,最少要留下十万将士血。
“文和,草原上还有不少兵马吧,如果仅仅只是战象军团,恐怕还是要打起来,朕可不认为战象军团能一口气吞下匈奴部落!”孙权举杯,一口把就酒杯上的酒给喝尽了,然后说道。
“陛下,并非只有战象军团,我手中有十万王军,他们已经同意归顺大吴,草原上坐拥兵力的部落首领这一次都已经让我邀请南下,他们本来就是群龙无首,在我南下的时候,十万王军已经开拔,直接以匈奴王庭的命令,收缴四方兵力,这时候战象军团介入,联合十万王军,在大草原之上,没有任何能挡之!”
贾诩自信的道:“最重要的是如今申屠泽这个地方已经成为了匈奴人的向往之地,他们在向往吴人的生活,申屠泽的匈奴人过着让他们羡慕的生活,他们已经开始不在排斥吴人,不在排斥大吴朝廷,这时候让他们臣服,也许会让他们难受,但是不会让他们反抗,臣有把握能和平的让各部落臣服!”
他策划了这么久,自然不会让这件事情有一点一滴的闪失。
因为他输不起。
“好!”
孙权闻言,不禁大笑的道:“这件事情你布局的很好!”
他想了想,问:“不过那匈奴单于刘渊,你认为该如何处理?”
“臣不敢逾越!”
贾诩摇摇头,这事情得看孙权的态度和心情。
“朕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