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思南同志,楚思南同志……”
在刚刚走到斯维里河南岸的时候,迎面就看到十三集军事委员叶赫波夫顶着一头的风雪,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楚思南同志,方面军指挥部来电。”走到近前,叶赫波夫顾不上清理身上的雪花,慌慌张张地说道。
看着他这幅急匆匆的样子,楚思南心中一禀,直觉的感到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可是在这个时候,会有什么大事发生呢?难道说东西两线的进攻势头并不看好?这不太可能啊,要知道布拉耶夫斯基战役的进行,基本上已经吸引了芬兰军的大部分注意力,而且在这样的雪天,明显就更加适合苏军作战。兵力、战局和天气上都占据着优势,难道这样的进攻还会遭遇到什么挫折?
“怎么啦,慌慌张张的,难道东西两线的进攻进行的不顺利?”楚思南开口问道。
“不是这样的楚思南同志,”叶赫波夫一脸兴奋的回答道,“方面军指挥部刚刚接到莫斯科最高统帅部方面发来的电报,就在一个小时之前,日本的舰队突然偷袭了美国人设在夏威夷瓦胡岛上的太平洋舰队,美国人损失惨重……”
“你说什么?!”楚思南大惊。
难道说历史的进程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按以前的时间推断,日本舰队对珍珠港的偷袭,应该是在美国当地时间十二月七日上午展开的,而目前的苏联才刚刚进入这个时段。从这方面来说,日军偷袭珍珠港的计划提前了。这意味着什么?时间上的改变,是否会影响到日军偷袭的战果?是否会影响到美国后来的海军实力?
楚思南还未来到这个历史时期之前,曾经学习过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战役细节,他记得很清楚,当时的教官对这一次战役的评价,就是日军的偷袭计划布置得相当完美,但是战果却非常不理想。
军事史上对偷袭珍珠港战役的评价,就是日方安排错了其主要的攻击方向。在偷袭之前,日方无论是主要策划者山本五十六,还是进攻的主要实施者南云忠一,都错误的把美军的战列舰作为主要打击目标,而对美方的航空母舰力量重视度却远远不足。这样一来,直接导致了美国人在后来凭借着其强大的航母舰队力量,在珊瑚岛和中途岛两次战役中,彻底击败了日本的海军主力。正因为如此,在军事史上,人们才习惯性的把“偷袭珍珠港”战役,当作是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海军主力的标志性转折点。
楚思南现在担心的是,如果美国人因为偷袭时间的提前,而造成了航母舰只的巨大损失,那今后的太平洋战场,就会出现一种无法估量的局面了。
“知道具体的战报情况吗?”楚思南问道。
“还不是很清楚,”叶赫波夫摇摇头说道,“我们的谍报组织发回来的消息很笼统,他们仅仅提到美国人损失了至少六艘战列舰,同时,‘企业号’与‘列克星顿’两艘航母也被击沉了。战斗时,港口还发生了规模惊人的爆炸,我们的谍报人员猜测,应该是港口储油设施遭到了轰炸……”
“我的天……”楚思南感觉后背一阵冰冷,历史终归是发成了庞大的转变。
第十三章 如果、如果之如果
从时间上推断,当布拉耶夫斯基所处的时区,应该和珍珠港所在的瓦胡岛之间相差八个小时,这也就是说,当日本军队对珍珠港发动袭击的时候,那里还是傍晚时分呢。
楚思南清楚地记得,在历史上的二战中,美军太平洋舰队共拥有航空母舰三艘:企业号、列克星顿号以及萨拉托加号。其时,这三艘航母都不在珍珠港内,因此没有遭受到日军偷袭部队的攻击,很侥幸的保存了下来。而这次,历史的转变让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企业号、列克星顿号这两艘主力航母被击沉——注意,是被击沉而不是被击伤。这样一来,虽然说凭借美国强大的工业、经济实力,到最后都不可能被日本击败,但是他们要想在短期内恢复太平洋舰队的作战实力,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摧毁了美军的海上主要进攻力量,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日本将会保持海上进攻的绝对优势,中南吕宋、荷属东印度、澳大利亚,乃至印度恐怕都会遭受到日本的直接进攻。侵略地域的扩大,意味着日本国力的虚假繁荣将会持续更长时间,这也是必将会影响到日本军力的进一步膨胀。这一切的一切,都势必会进一步增强亚洲各被侵略国所受到的苦难,而这也恰恰是楚思南所不希望看到的。
“叶赫波夫同志,你对日本偷袭珍珠港一事,有什么看法?”楚思南一边迈开大步朝集团军指挥部的方向赶,一面对跟在自己身边的叶赫波夫说道。
“楚思南同志,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一个好消息,”叶赫波夫喜滋滋的说道,“虽然我对远东地区的情况不甚清楚,但是却也知道长期以来,日本的关东军一直蠢蠢欲动,对我们的远东地区威胁甚大。如今,这头血舌外露的恶犬,终于把它的牙印印在了美国人的屁股上,这起码预示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要打足精神去应付美国人的报复了,从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们的东线压力。因此,我觉得这件事情对我们来说,可绝对算得上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楚思南没有说什么,他对叶赫波夫的话,不置可否。当然,如果从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件事情的本身来看,把美国拖进战争的深渊,的确是对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有着莫大好处的。不过这却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在这场偷袭中,美国海军不能蒙受过大的损失。这就像在历史上的二战中一样,美国的珍珠港可以被偷袭,而且必须被偷袭,因为只有那样,才能让美国国会中反战的言论乖乖停住。而美国在这一役中损失,也必须控制在其可以承受的限度之内,因为只有这样,美国人才能够在珍珠港一战之后,立刻就投入到对日作战中去,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世界大战。
如今回想起来,楚思南觉得历史的安排真的是绝妙到了极点,它让日本人成功的偷袭了珍珠港,但是却不让他们彻底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的作战实力,同时,还为美国人保留了珍珠港内陆地上的重要油料储备库,从而为美国人的迅速反击保存了实力。这一切都完美到了极点,就像是美日双方在战前已经作了商量和妥协一般。
可是,如今的情况不同了,美军太平洋舰队蒙受的巨大损失,不仅对世界反法西斯作战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即便对苏联本身来说,也不一定就是好兆头。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受到毁灭性的打击,那么它注定在短期内无法对日本的海上军事力量构成威胁,而在这个阶段,就是日本海军横行太平洋的时期了,凭着日本人的野心和贪婪,谁敢说它就不会集中力量给苏联的北太平洋舰队,也来上这么一手?
不过,如今这个时候,对于苏联的海军来说,同样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当然,前提是要看最高统帅部方面会不会下决心来来冒一个风险了——那就命令尤马舍夫中将率领他的太平洋舰队出战,在南千岛群岛东部区域构筑潜艇战战区,给“凯歌高奏”的日本舰队主力一个“惊喜”。
按照海洋里程推算,完成突袭任务的日本海军主力舰只,要想从夏威夷返回其设在择捉岛上的海军基地,至少要花费数天的时间。而尤马舍夫中将的太平洋舰队,却就驻扎在与南千岛群岛近在咫尺的海参崴,他们出发赶到预定的截击海域,根本用不了多少时间。他们又充分的时间布置战场,经待敌人进入圈套。而在海战的同时,苏军的远东军区也可以调拨大量的空中力量给与配合作战,因此从这方面上看,突袭日军的返航舰队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
再按照双方的火力配备来推算:前往瓦胡岛突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日本海军主力舰队,在整个突袭过程中,肯定耗费了大量的武器弹**以及动力能源。至少在楚思南的记忆中,日本的飞机就先后出动了三百多架次,不计其数的鱼雷和炸弹,都毫不吝啬的扔到了美国舰队的头上。这样一来,当他们完成袭击再折返回择捉岛的时候,舰队整体的迎战能力肯定大幅下降,在这种以有备攻敌虚弱的情况下,苏军的太平洋舰队同样有很大胜算。
如果采取这一项突袭,那么苏军方面要承担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其中,最明显也是最难以让苏军最高统帅部接受的,就是这项突袭一旦实施,那么从今以后,苏联就将面临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因此,楚思南考虑,无论这次突袭的潜在战果如何丰硕,统帅部方面都不太可能会接受的。
至于另一点危险,就是此时的太平洋舰队实力,同日本的主力舰队相比相去甚远,如今的苏军太平洋舰队,虽然配备的作战舰只数量不少,但是由于苏联高层历来对海军力量的轻视,所以在各个舰队中,连一艘航母都没有。而在此时的太平洋舰队中,作战主力还是驱逐舰和潜艇以及数目可观的鱼雷艇。而反观日本一方,仅仅是此次出动的航母就高达六艘,双方的实力差距不言自明。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太平洋舰队要想完全摧毁日本海军的返航舰队,几乎没有可能,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重创它。
如果黑海舰队的调防能够及时到位就好了,楚思南如是想。
第十四章 潜在的巨大威胁
十二月十日,北线战时完全展开的第四天。楚思南穿着厚厚的军大衣,手持望远镜,静静的站立在前沿战壕的斜坡上,仔仔细细的查看着对面德军师防线。
在这四天时间里,北方面军在东西两线的进攻节奏很快,借着大风雪和瀑寒的掩护,东线北进的部队,已经将兵锋推进到了彼得罗扎沃茨克南部远郊地区,并在奥涅加湖区舰队的掩护下,在该地区构筑起了三道防御阵线。在西线,由洛杰伊诺耶波列向北推进的部队,也已经于日前摧毁了芬兰军在索尔塔瓦拉南线构筑的防御阵地,此时正在准备转头向东迂回,包抄彼得罗扎沃茨克芬兰主力守军的北方退路。
战争进行到这个地步,基本上是完全按照北方面军指挥部制定的战略构想推进的,从现在起,到对苏军卡累利阿集群实现最后的战略合围,想来已经仅仅是朝夕的问题了。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楚思南的心理却是变得愈加不安起来,目前他所考虑的问题很多,而考虑得越多,心里就越是不安宁,在他看来,在大的战争环境下,苏军的破绽似乎还有很多。
首先说,最高统帅部方面否决了他所提出的,在南千岛群岛阻袭日本海军舰队主力的战役建议,统帅部的将领们,在这件事情上的认识出奇的一致,他们都认为在这种西线战况还不明朗的局面下,对日本发动主动地进攻是错误的。统帅部在给楚思南的回函中提到,对日作战是必然要展开的,但是却决不能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展开,东线的战役,必须在向后拖延五到六个月。这一方面是为了集中精力应付德军在西线的进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观望美国方面的态度和对日作战的决心。
对统帅部方面的决议,楚思南感到很无奈,他知道,站在苏联的国家利益角度上考虑,统帅部的做法无疑是最稳妥而保险的。但是站在战局的角度上看,提前一步摧毁日本的海军主力,限制其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扩张,无疑是最有利于尽早结束整个二战的方法。
而除了对远东战场的担心之外,楚思南也在担心北方面军作战的后顾之忧。
自八日起,楚思南便从整个北方面军作战的战况情报上,察觉到了令人不安的因素,而在这其中最让他感到毛骨悚然的,显然就是芬兰卡累利阿集群在这一线作战的动向了。
自从东西两线的北突战役打响之后,北方面军的战略企图就已经显露无遗了,在这种情况下,楚思南考虑,如果他自己是芬兰军指挥官的话,那么他所下达的第一个命令,绝对会是壮士断腕,主动撤离这个即将被苏军合围起来的地峡战区。
而在事实上,芬兰卡累利阿集群并没有采取这种策略,甚至与此相反,他们还把南下支援的挪威集群也拖了进来,重兵陈列在彼得罗扎沃茨克以西、以南的地峡走廊地段。这种态势给人的观感,就是芬兰人要在这里同苏军的北方面军决一死战了。从目前双方的兵力对比来看,楚思南相信如果芬兰指挥官不是疯子的话,他就决不会选择在这个关头同兵力数倍于己的苏军决战。
如果不是为了寻求决战,那他们的意图又是什么?楚思南苦思良久,又对照军事地图,才稍稍察觉到一点不太可能出现的战争预兆。
从目前的作战态势图上看,芬兰军要想有所图谋,唯一的可能性就是突破苏军在斯维里河一线上的防守,然后将战线南推到别洛耶湖水网地区,从而对莫斯科北方防线构成威胁。不过这样一来,这支芬兰集群就等于是绝对深入的孤军,在它的周围,苏军集结着整个北方面军,还有列宁格勒方面军、沃尔霍夫方面军以及西北方面军一部。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南突计划即便是成功了,也离最后的覆灭之日不远了。寻求北方的德军集群呼应?这一点似乎也很困难,因为在拉多加湖沿岸地区,德军北方集群仅仅有一个十八集在同列宁格勒方面军的五十四、独四两个集团军对峙,因此,他们要想突破这一方向上的苏军防线,可谓是困难重重。不过楚思南考虑,如果德军一旦突破了这道防线,那么后果绝对是不堪设想的。
如今在拉多加湖沿岸地区,芬兰军集群和德军的北方集群所构成的战略攻势,就如同是一个“C”字形,这个C字把整个拉多加湖包围在了其中。而苏军的北方集群,就在这个C字的内环上,他的作战目的,就是吃掉这个C字的上半个圆仞——芬兰卡累利阿集群。而对于列宁格勒方面军的防御阵地来说,其在这场战役中作用至关重要,他的存在抵挡住了作为下半个圆仞的德军集团的东进。这样看上去,列宁格勒方面军的防御阵地,同整个北方德军的攻势胶着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大写的“G”字形作战态势,而列宁格勒方面军的防守阵地,就是这G字下圆仞上的那一横。如果列宁格勒方面军的阵地被突破,那么后果就是一连串的字母变化——“G”变成“C”,“C”再变成“O”,字母的变化最终将导致整个北方面军陷入德军和芬兰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楚思南虽然不认为德军一个集团军的兵力,就足以突破列宁格勒方面军的防守阵地,但是在心里,他还是感觉隐隐的不妥,因此,在十二月九日的方面军指挥部电话会议中,他提醒崔可夫注意德军在西线列宁格勒方向上的动向。
崔可夫对楚思南的这一提醒在开始的时候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在其后,经过反复的侦查,列宁格勒方面军传回来的准确情报,是在他们所防守的那一线上,的确只有德国人的第十八集团军,而且看样子他们正在休整,短期内没有东进的迹象。这一情报显然令崔可夫大为放心,他再一次将主要精力投放到了合围芬兰集群的事务上去了。
楚思南在获知了这一情报之后,也觉得自己似乎有些过于谨慎了,他无数次的安慰自己,不要去考虑那些还没有影子的事情了,集中主要精力,把布拉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