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离心离德啊。
眼下朱厚的叛乱虽然平定了下去,可是张太后依然没有底气,所以此时,她忍不住询问叶春秋。
叶春秋道:“娘娘,何以关外实施的也是更为激进的新政,稳如磐石,可是关内却因为新政的缘故,闹出这么大的乱子呢?”
这一句话,的确很值得反思。
还不等张太后细想,叶春秋便继续道:“这是因为在关外,早已形成一群尝到了新政好处的人,这些人,因为新政才飞黄腾达,所以对于他们来说,维护关外的新政,牵涉到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任何可能动摇新政根基,或者是动摇统治的人,自然而然成了他们不共戴天的仇敌,他们与从前的镇国府,和现在的小内阁是同仇敌忾的,而恰恰,这些人和士大夫们一样,通过了报纸,也掌握了清议舆论,士绅们掌握了土地,他们却掌握了工坊,士绅们以佃农为根基,他们以匠人为根基,他们和儿臣一样,都是关外的主人。”
“眼下关内士绅们,已经对朝廷没有太大益处了,而今,反而成为了新政的障碍,这世上,从没有两全的事,关内的新政引发了这么大的反弹,并不在于新政如何不堪,而在于,现在关内,新的得利者还未形成,旧的得利者,却依旧还占据了两京十三省最重要的资源,可是不能迅速击破和瓦解这些人,新的得利者,又如何会滋长呢?”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娘娘想要共存,他们却不肯共存;太子殿下宅心仁厚,势必想宽宏大量,可是他们不会宽宏大量;儿臣以为,太子殿下,既然无法得到士绅的支持,那么这天下,就未必需要,皇帝与士大夫共治了,这世上,也未必就非他们不可。”
“他们既然成了绊脚石,那就一脚将他们踢开吧。”
说了这么多,最厉害的,自然是最后这一句了。
他们挡路了,所以他们可以滚了。
这番话透着一股冷酷无情。
张太后深吸一口气,才微微皱眉道:“哀家只恐社稷不安。”
叶春秋沉着地道:“大厦倾倒的时候,瓦砾扑簌而下,固然不安,可是要建新的大厦,若不拆除这危房,难道太子非要被他们弄得一起粉身碎骨吗。”
张太后踟蹰了片刻,便道:“一切都听你的安排吧,太子还小,你来监国,哀家就放心了。”
显然,张太后现在是把一切都压在了叶春秋这块主心骨上了。
叶春秋却是摇了摇头,道:“儿臣在关内待不了多久,几个月之内,势必要出关。太子殿下年纪其实并不小,也颇有主见,只要任命一些信得过的人,区区一群秀才,给他们三年、十年、三十年,也是造反不成的。”
“春秋要出关?”张太后显得很诧异。
叶春秋倒是打定了这个主意。
留在京师,没有多少意义,自己是鲁王,有自己的封地,自己的家国,关外更需要自己。
关内的事,留着自己在,固然会更好,可是天子毕竟是现在的太子,他不愿留在这里指手画脚;与其如此,不如让王华重新组阁,将这朝廷大换血之后,让他们辅佐着太子治理这个国家。
叶春秋笑了笑,道:“是啊,等彻底解决掉了这些乱党,儿臣就要动身了,这一次,儿臣打算将叶家阖族老小都接出去,太子殿下是有孝心有福气的人,只需一番磨砺,将来势必是一个圣君,雏鸟终有长大的一天,与其护着它,不如索性让它自己试着飞一飞。”
哎……
张太后忍不住幽幽地叹了口气,换做是别人,让其来监国,人家是求之不得的事,当然,虽然也会假装拒绝一下,可是本心上,还是希望做这周公旦,做这霍光的。
可这叶春秋……
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杀鸡儆猴
现在太子还小,在这种局势下监国,这是代表多大的权势,这是多少人所想而不可得的事!
可显然,张太后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叶春秋不一样啊,叶春秋对这没有任何的栈恋。
只是眼下的情况还没有完全明朗,若叶春秋不在朝,不免令张太后有所不安。
她自然看得出,叶春秋此时所说的话都不是虚话,他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回到自己藩地去,朝中的事,可能对有些人来说是求之不得,可对他……反而成了一个负担。
人就是如此,越是贪图朝中权位,张太后多半是心里放心不下的,可是这种不贪恋权位,或者另有心思,张太后就是想留,却是留不住。
叶春秋看着张太后脸上的愁容,道:“母后,眼下殿下确实还需一些时间来渐渐亲政,不过这内宫之事,既有母后和夏娘娘做主,朝中的事,儿臣的泰山王华,亦可分忧,若是真是遇到了情非得已的情况,儿臣即使在关外,可相距这里也不算远,儿臣随时都可以策应,母后放心便是。眼下最重要的是,是一举将这些乱党连根拔起,震慑其他别有居心之徒。现在殿下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三五年之后,殿下逐渐年长,有了自己的手段,区区一群乱党余孽,也就不足为患了。所以……现在最紧要的,是为殿下创造三五年的时间,在这三五年之间,不出岔子即可。”
叶春秋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只是陛下而今不知所踪,虽是传来了噩耗,可是儿臣始终相信陛下吉人自有天相,想必这时候,定然还安然地活着的,儿臣会派出舰船细心查访,或许用不了多久,陛下便可回京,届时,自居上皇。”
闹到了这个地步,其实张太后和叶春秋都已有了默契,就算朱厚照还活着,可现在,那也得是死马当活马医,太子殿下,肯定要登基了。
经叶春秋如此一说,张太后也觉得朱厚照应该还好好地活着,心情也总算好了一些,便道:“哎,这陛下真是胡闹啊,都怪哀家生了这么个儿子,真难为了儿,也难为了你。”
叶春秋不禁莞尔一笑道:“谁让他是母后的儿子,是太子的父亲,又是儿臣的兄弟呢?”
叶春秋这话看似玩笑,可若是几年前的叶春秋,一定会加上一句,是臣的君王,不过叶春秋将这一句隐去,因为天下人任谁都知道,做到了叶春秋这样子,除非是兄弟之情,若非要说什么忠心耿耿之类的话,就算别人相信,叶春秋自己怕也不相信。
………………
昨晚夜里,紫荆城虽是有不少地方遭了破坏,宫人受了一夜的惊吓,可今儿的一切似乎又恢复如常了。
此时,在太和殿里,钟声长鸣,百官早已就位。
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今日的廷议要讨论的是什么,而讨论的结果,显然早就有了,非要加上这么一个程序,不过是因为叶春秋需要大家做一次最后的确认而已。
和上一次廷议不一样的是,上一次是站队的问题,可是这一次,每个人都只能发出一个声音,任谁都知道,任何一个敢于在这个时候挑衅或是提出什么异议的人,杨一清这些人就会是下场。
所以在钟声之中,一身朝服的朱载徐徐入殿,叶春秋则是按剑尾随其后,他们出现的时候,没有人觉得有丝毫意外。
大家只是静静地伫立着,耐心地等候着什么。
带着几许庄严的朱载走上了金殿,接着坐在了御椅旁专门准备的锦墩上。
待众人纷纷行礼后,朱载颌首,当先第一句话便是:“来,给亚父赐坐。”
亚父二字,在这样的场合,确实令人意外。
毕竟你太子认了干爹,这是太子自己的私事,虽然有人诟病,可终究没有放在台面上,大家管不着。
可是现在,在这太和殿里,这么正式的场合下的一句亚父,还是当着百官的面,这就有些……
须知作为储君,也就是未来的君王,不只是权力意义上的天子,某种程度来说,还是授予了天命,同时拥有一定神圣性质,所以才有君父这个说法,皇帝,理应是天下所有人的爹。
好嘛,你自己认个爹,这是让大家都多了一个爷爷的节奏啊。
当然,经过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后,这个时候,肯定没有人再敢说什么。
在这众人默言下,一个小宦官机灵地搬了锦墩来,放在了上首位置。
叶春秋略一迟疑,而后朝朱载行了个礼道:“多谢殿下。”
他说完这四字,便再不开口,而是大喇喇地坐下。
今天是让朱载来表现的,叶春秋要做的,只是威慑,他是门神,说话做主的是朱载。
朱载这时才对百官道:“诸卿们平身吧,父皇而今生死不明,本宫身为人子,心里焦急万分。可是万万不曾想到,朱厚、杨一清诸人,居然勾结在了一起,竟趁机借此谋逆,这一次幸亏了亚父,否则,一旦让这些乱臣贼子阴谋得逞,本宫还有什么面目对得起父皇呢?”
朱载先是将这两日所发生的事,定了性。
一切都是按部就班,没有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朱厚是谋逆,而杨一清也是,这才是最关键的。
其实在这里的许多人又怎么不知道,真正举事的是兴王父子,这没有疑问的,可是杨一清这些人,不过是为朱厚打掩护罢了,他们并没有真正谋逆的行为!
可既然确定了他们是图谋不轨,是谋逆大罪,也就是说,杨一清为首的这些人,也就成了杀鸡儆猴的对象,这是抄家灭族大罪啊。
许多人的心里忍不住打鼓,假若杨一清属于谋逆大罪,那么他们做了什么呢?他们所做的,不过是希望朱厚克继大统而已。
这就等于是告诉大家,支持宗子克继大统的,就是反贼,便是抄家灭族,谁敢再来,就试试看!
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是时候赌一把了
朱载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显得不太自信,忍不住小心翼翼地看了叶春秋一眼。
叶春秋依旧安静地坐在锦墩上,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神色。
朱载这才渐渐开始自信起来,若是让他自己在这里主持这个局面,虽然有些话,都是来之前,叶春秋就跟他说好了的,心里已经有了腹稿,可是真要他一人面对这样的情况,他心里怕是没有底的,可是现在……
他略略使自己心更静了一些,慢慢地进入了状态。
这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目光显得镇定了许多,他徐徐道:“本宫有赖亚父,方才稳住了大局,此次,亚父立下首功,父皇在时,曾有明言,说是治国之道,无过是有功即赏,有过便罚,本宫而今监国,该赏……就赏。”
叶春秋愣了一下,来的时候,自己可没有教过太子说这些话。
现在突然说这些,反而让叶春秋有了一些压力,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番话是他教唆的呢!
可是谁曾想到,朱载会来个临场发挥啊。
此时,朱载已经眼眸一转,道:“所以,就请王师傅将这功劳记下,及早提出恩赏的章程来,本宫无有不允。”
这话,倒有点像是皇帝的样子了。
王华借了这个机会上前道:“臣遵旨,殿下,臣也恰好有事要奏。”
朱载看了一眼王华,明眼人都知道,王华要奏请的事是什么,朱载便道:“王师傅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王华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而今天子下落不明,臣请暂尊陛下为上皇,而太子殿下,本是储君,为固国本,安民心,恳请殿下为社稷为念,克继大统……”
王华的话,在殿中回荡,掷地有声。
当王华郑重其事拜倒的时候,自然有人忙是跟着拜倒,其余的人,哪里还敢在犹豫?他们分明看到叶春秋的目光在每一个人身上扫过,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让一些人感到后背凉凉的,再看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眸,让人不禁想到,估计在这位鲁王的心里已有了一个账本,今日谁的表现如何,都会一一地记下来。
即便是一些实在不甘愿的人,见越来越多的人拜下,自己自然是显得鹤立鸡群,此时也不敢再怠慢了,只得无奈拜倒在地。
终于,所有人都拜下,三呼万岁。
而朱载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他的目中也终于多了一些自信。
………………
在马六甲海峡上,这儿无风无浪,风平浪静,矗立于海岸线的灯塔格外的显眼。
这灯塔乃是葡萄牙人征服了马六甲之后所建立,长约三十多米,刷成了白色,素有白塔之名。
塔下不远,则是一处港口,上百大大小小的佛朗机舰船,却在这里停泊,港口处设施一应俱全,从总督府至商业处,再到货栈一应俱全。
只是可惜,却没有船只可以出入了。
就在昨天,一封书信送到了这里,书信之中,尽都是挑衅之词,一个以大明天子名义所发出来的最后通牒,直接要求该处的葡萄牙人归顺,并且自称,若是归顺,可以保障他们的安全,当然,若是不肯归顺,则是天崩地裂。
天崩地裂四字,是一个在本地的汉人憋红着脸翻译的,因为实在无法用这成语转化为葡语,所以他不得不用更多的词汇,夸张的表露出这个来路不明的大明天子的‘怒火’。
葡国总督,第一反应就是冷笑,并且置之不理。
可是很快,就有了更坏的消息,附近的海域出现了一支舰队,他们截住了航路,并且已经封锁了港口。
这马六甲,乃是葡国在远东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是葡国人的香料原产地,更不必说,这里本就是最重要的水路要塞,所谓的归顺,对于总督来说不啻是一个笑话。
于是,整个马六甲开始进入了战备状态,两千多葡国的军队,已经在港口和要塞处枕戈以待,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本地土人组织的一支番军,亦在数千上下,为了防止意外,甚至总督府还招募了一批商船以及欧洲的水手、平民。
当然,所谓的水手和平民,是海盗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毕竟这个时代,敢于出现在这里的欧洲人,往往都不是善茬,他们来东方,寻求财富,历来是不择手段。
葡国人没有回应。
那么,大明水师便来了。
一艘又一艘的舰船开始出现,朱厚照所乘坐的福船,只在外海,而真正作战的,则是数十艘炮舰。
可朱厚照其实并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现在,他在军事上,要比在政事上显得谨慎许多。
他的心里始终有些放心不下,几个月的航行,已经让不少水兵和水手开始滋生了不满和归乡似箭的情绪,所以这一战至关重要,只有彻底碾压对手,并且给水师官兵们丰厚的回报,才能让他们重新鼓舞士气。
毕竟……没有人不希望衣锦还乡,与其灰溜溜地回去,朱厚照深信,这些人更希望带着荣耀和数不尽的金银,还有皇帝老子赐予他们的头衔回到家乡。
当然,一切的前提,都关乎于收益和风险,虽然收益足够大,可风险若是过大,为了一个马六甲,而损失惨重,这可就不妙了。
大明水师,毕竟还未经历过检验,这就不免令朱厚照既有期待,又有些忐忑了。
倒是对这佛朗机的舰船,越是下了西洋,朱厚照越多地听到不少关于这其中的各种传说,至少在西洋诸国这里,可到处都风传着佛朗机人的各种不败传说。
只是对朱厚照来说,越是带着挑战,越是令他在忐忑下衍生出更多的热血沸腾。
准备了那么久,朱厚照所要的其中一个,不就是为了在这海上扬名立万吗?
这佛朗机舰队越是令西洋诸国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