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李承训认为出卖这一情报的人,肯定不是这些人,因为太子谋反在年初,那时张亮并没有开始第二轮寻宝,却在那神秘人的指导下获救,说明神那秘人当时便已经知道扳指的事情,并留住张亮的性命。
贾墨衣听到此处,对他的这种猜测提出了异议,她说:“既然神秘人在年初便已经通过某种途径得知扳指宝藏的事情,那为何不在救了张亮的性命后,立时展开寻宝,而要等到半年之后的今天?”
李承训的解释是,那神秘人既然可以轻而易举的从皇帝手下救活张亮,说明其必然是皇帝身边的核心人物,而年初的时候,正值太子李承乾与侯君集叛乱谋反,所以很有可能是其没有腾出手来。
现在,朝堂稳定,那神秘人便开始启动寻宝历程,找到张亮,令他立即展开行动,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那神秘人依然未腾出手来寻宝,却见张亮启动了第二轮寻宝,便顺水推舟,也参与了进来。
“就算你推测的全都合理,可那消息总该是有人透露给朝廷,给那神秘人知晓?难道是张亮吗?”贾墨衣还是思谋不透,也就是张亮身在家官家,他透露出去的可能性很大。
李承训摇了摇头,“从张亮受伤过程来看,肯定不是一早就投靠了那神秘人的,而且他也不知道那神秘人背后的主子是皇帝,否则借他个胆子,他也不敢与那伙人耍花样。”
那消息到底是谁泄露出去的?引起那神秘人关注并最终找到张亮呢?鉴于胁迫张亮的人用的是崆峒派火云内力,李承训猜测泄露消息的人是大牛,因为大牛是秘密加入了崆峒派的。
大牛与张亮、夏老爷一般,这三人的合作都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相信大牛恐被那二人算计,而特别拉拢了崆峒派以为助力,将水搅浑,对他是有利的。
不过很显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崆峒派石万三的身后还是另有其人,便是那个真正的神秘人,虽不知其为何令石万三去张亮手里夺宝,但可以肯定的是,张亮被其定位为寻宝的主力,却非是其信任的外围亲信。
那这个神秘人背后的势力到底是什么?可以掌控张亮的生死,使其于谋逆大案中存活下来,可以掌控一派掌门石万三做小偷行径?可以令昆仑、天山、崆峒三大派掌门不惜耗损内力被李承训疗伤?
对于呼之欲出的答案,贾墨衣长大了嘴巴,说出了两个字,“皇帝!”
李承训轻声一叹,“但我心中还有两个疑问未解,皇帝既然要杀我,为何又来救我?还有,他怎么会用倭国杀手?而且将阿房村全村的人尽数杀死。这都不符合他做人的性格,难道他当真有如此邪恶的一面?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就如当年玄武门之变?”
对于他的猜测,贾墨衣感到一阵心凉,贞观之治在老百姓心中那是有口皆碑,谁不说当今圣上是中原千年来的好皇帝,“不会吧!”
两人唏嘘感叹在一处,半晌都是沉默不语,突然,李承训开口说道:“墨衣,扶我起来,我要去觐见皇帝,给他请安!”
贾墨衣连忙伸手去搀扶他,“你慢些,你现在去也未必见得着皇帝,待三掌门来与你疗伤时,先说于他们,请他们代为通传才好。”
“哈哈哈,谁要见朕啊!”门外一声朗笑,一阵脚步急促,由远而近。
“快,快扶我起来。”李承训用手拄着床榻,胸口却传来剧痛。
贾墨衣连忙将身子靠近,用自己的身体抵住他,帮他立起身体,向床下移动。
此时,李世民已经进到屋内,绕过屏风,出现在二人面前,“无名快快躺下,这是朕的圣命!”
李承训已经站起身来,在贾墨衣的搀扶下,缓缓向李世民跪拜下去,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是一个成年人的生存定律,况且,按辈分论,李世民是他的叔父,也是他的岳父,其也当得他一拜。
“无名,再不听话,朕便定你抗旨之罪!”李世民亲自上前将他搀扶起来,扶到床塌边缘,“快快躺下!”
“那儿臣遵旨!”李承训毕竟还是他李承训,当有的礼数过后,也不再扭捏,在贾墨衣的帮扶下,洒脱坦然的平躺在床上。
与此同时,自有那伶俐的小太监,将随身携带的皇凳安放在李承训的床头,而李世民也安然入座。
李承训见李世民精神矍铄,却也是明显的老了,头发花白,眼角的皱纹也更加的深邃,他忽然想到了汝南公主,不知公主该有多思念他的老父亲呢?
“无名,怎样?好些没有?”李世民脸上充满了关切温柔之色。
“儿臣要谢陛下救命之恩”对于自己险些丧命之事,虽然他还满腹疑窦,也还得拣好听的说,一切要待自己身体恢复之后,才好定夺。
“谢什么谢?你不怪朕险些要了你的命便好,”李世民神色一正,“朕知道你心里有许多不解之处,朕这次来,就是要解你心疑的,好令你能安心养伤。”
李承训闻言闭口不言,他不知道该如何接话,皇帝做事需要向人解释吗?那李世民是什么意思?
“让他进来吧!”李世民低喝一声,便有小太监跑腿出去,带进来一个人。
“草民参见皇帝陛下,参见隐王爷!”来人进到屋内,便双膝跪倒叩头参拜,而后伏在地上一动不动。
李承训闻言却是瞳孔放大,双肘支撑着床榻半做了起来,“你,你抬起头来。”
在皇帝面前,他已经顾不得失态了,因为这声音听起来,好似一位故人,一位至关重要的故人。
那人闻言却是未敢乱动,及至李世民开口令其抬头后,他才缓缓将头抬了起来,露出一脸的憧憬和温暖的微笑。
这人是邹驼子,邹凤炽。
很多疑问在李承训心中瞬间解开,原来这邹驼子才是真正操作抢夺十二生肖扳指的神秘人,也是,皇帝怎么可能亲力亲为呢?必然是安排了有能力的亲信去做,看来这十年不见,邹驼子当真混得风生水起,难怪其可以将洛阳夏家挤出中原,原来是与皇帝攀上了关系。
“驼子,还不快给故主赔罪,请求他的宽恕!”李世民冷声说道,但从其对邹驼子的称呼,可见这二人关系不一般。
邹凤炽是李承训引荐入暗影门,并一手提拔至辖管帝都与洛阳一线的暗影门主管的,即便在当初暗影门被朝廷封杀之后,他们依然保存下帝都附近这仅有的组织一脉。
现在看来,很可能这脉组织已经成为了邹凤炽晋身的资本,被其卖给了皇帝,否则的话,邹凤炽也不会对自己下杀手。
“邹凤炽,为何派人杀我?”这是李承训心中要解开的结。
“回隐王爷,驼子实不知那暗中夺宝的人是您,而派出杀手再先,布局在先,还请王爷大人大量,饶小人一命。”
邹凤炽极其奴颜婢膝,那头又叩在地上,他是不敢直视眼前这二位贵人的。
对于邹驼子的话,李承训根本就不相信,邹驼子是什么人?比猴还精,在下手前又怎么会不把对手了解清楚,况且他是与石万三交过手的,而石万三和驼子是一条线上的,他会不知道?
不过李承训也并不点破,他不知道这事儿到底是皇帝吩咐的,还是邹驼子擅自做主,若是皇帝吩咐在先,拿邹驼子做个垫背,那他再纠缠下去,就不懂事儿了。
“那你怎地又到后来救了我?”李承训这个话题,还未完,他要从对方的回答中,确定这事儿的主谋是谁。
“当石掌门说出隐王爷是夺宝人之后,我小人立即进宫向皇帝请命,这才有三大掌门联合救治隐王爷的事情。”邹驼子依然叩首在地,没有抬头,但语气中请功之意明显,还真有一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味道。
虽然邹驼子说清了李承训被救的经过,但在李承训看来,这和没说一样,还是无法断定,自己的生死,是否是皇帝和邹凤炽做的扣儿。
“我之生死事小,你为何令人斩杀阿房村千百村民?”这件事情如鲠在喉,李承训是一定要当面质问的,同时,他将眼光瞄向李世民,他要看看皇帝是否知道此事。
李世民闻言眉头扭聚,见李承训望向他,便开口说道:“此事,驼子已经回报与朕,是倭寇擅自做主为之,不过邹凤炽勾连倭人之事,罪可不可恕,朕已责罚过他,邹驼子,你说!”
“是,陛下”,邹凤炽依旧恭恭敬敬,话语清晰响亮,见不得丝毫惶恐,似乎一切都在他的心里装着,正等着李承训发问。
第六十五章 七分真相
邹驼子毕恭毕敬的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出,李承训则静静的听着,他观察不到低伏在地的邹驼子的脸色,便只有细细查看李世民的神色。
他能看得出,李世民是知道这些的,但他却说不好,是其事先就知道,还是如邹凤炽说的那般,皇帝是事后才听到回报的。
按照邹凤炽的说法,鬼冢一族暗自偷渡来中土,一行共来了七个人,以鬼冢怨一和鬼冢怨二这对相貌**完全相同的双胞胎率领,是为了向隐王爷寻仇,替死当年死在皇宫里的贾夫人报仇,也为被遣送回倭国的碧桃血恨。
邹凤炽可巧遇到了他们,便花费重金招揽他们为自己办事,同时鬼冢等人找不到李承训,也没甚盘缠可用,因是偷渡为复仇而来,又不好去四方馆请求大唐的援助,便只得依附与邹凤炽,不说别的,单是这些报酬就足够他们回倭国做个亿万富翁了,何乐而不为呢?
除了这七个人,还有一只力量是皇帝分派给邹凤炽以为调用的,就是以石万三为首的崆峒派,所以明面上的事情都由崆峒派来做,暗地里的勾当才用到那鬼冢一族。
张亮开启第二轮寻宝时,邹凤炽正在帮助皇帝缉拿承乾太子以及侯君集叛党余孽,因无暇分身,便请石万三混入张亮的盗宝团队。
之所以要一派掌门亲自出马潜伏,一来此事隐秘,二来旁人功力不够,恐难成事,邹驼子就是要石万三以极高的武力将寻到的扳指夺走,这既是敲山震虎,恫吓张亮,也是投石问路,以探是否还有其他强手势力觊觎扳指。
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石万三引出的那人武功奇高,竟然将扳指又夺走了,据说还是夏家商队中的夏老蔫。
在死人谷受伤的石万三回来以后,却并未将这一情况如实禀告,只是说被一个武功奇高的人将扳指夺了去,他并没有说夺宝的人是李承训,因为他要借助邹凤炽的手,来除掉李承训,以解心头之恨,他担心说出事实后,邹凤炽不敢下手。
当然,他也没有说是在死人谷丢的扳指,因为这样一来,邹凤炽必然会派人去死人谷查探,那他也瞒不住是李承训夺走扳指的事实。
邹凤炽惊异于江湖中还有高手会装作乞丐一般的夏老蔫来抢夺扳指?立即派人去洛阳夏家暗中查探,想那商队是夏家的,夏老蔫也是夏家的,还得向夏家要人,但他也不好明目张胆的去查,因为夏家在洛阳也是有不小地位的,而且邹凤炽也不想暴露自己,自然还是请石万三去办这件事情。
石万三的目标是李承训,哪里用得了查啊?随便编了个谎话,而后回说那个抢夺扳指的高手,一定会去兔形扳指的所在地,咸阳阿房村去抢东西,并献了一个计策,就是令武功怪异的鬼冢一族前去设伏。
于是,邹凤炽在并不知夏老蔫便是李承训的情况下,便安排了阿房村设伏的那一幕,更未想到鬼冢一族七人,在那里竟然折了四人。
后来,李承训妆扮成鬼冢与石万三一起回到帝都,而真正的鬼冢已经事先潜回帝都,并在香水榭布置下幻术大针,只等着他二人的到来。
那日,石万三与李承训遇到的那个与他们打暗语的人,便是鬼冢派来的一名忍者,也是在那个时候,他才知道自己身边的鬼冢是假的,便将计就计,将李承训带到了香水榭。
石万三知道鬼冢幻术的厉害,因此将李承训送入门口后,自己便留在门外,能不劳而获的收获果实最好,如若不能,那在鬼冢与李承训两败俱伤时落井下更妙。
与此同时,邹驼子也得到了眼线的回报,他知道自己的人根本无法透过鬼冢的幻术救人,连忙进宫向皇帝汇报了此事,并请求皇帝令三大派掌门出手。
说来也赶巧,邹驼子进宫之时,皇帝正与昆仑、天山两派掌门商讨天山武林大会事宜,闻言立即命二人前去救援,并口谕二掌门转石万三说:“救活李承训则厚加封赏,若是李承训死了,崆峒派掌门斩立决,昆仑、天山二派掌门交出掌门之位,闭门思过!”
这处罚不可谓不严厉,因此三派掌门不敢大意,立即全力施救,包括心有不甘的崆峒派掌门石万三。
邹凤炽讲说了计杀李承训的前因后果,而后伏地不起,等待圣命。
李世民却适时开口道:“驼子的确是奉差办事,并非有意要杀驸马,但他勾连倭人罪不可赦,朕已罚他捐出私资三千两黄金,来重建阿房村;至于石万三,他竟然企图谋害皇族驸马,罪不可恕,按律当斩,但为救驸马,三掌门缺一不可,因此朕已允他将功折罪,但如何处置他,还是驸马说了算!”
李承训从李世民的话音里听出了端倪,皇帝是有意偏袒那驼子,想来邹驼子行事,必然是受了皇命,至于其所行不轨之事,是其擅自为之,还是皇帝交代,怕是只有这君臣二人知晓了,可既然皇帝都如此说,那石万三敢说个不字吗?
其实,他在邹驼子叙述整个事件过程的时候,脑子始终在飞快运转着,就像一台精密而复杂的仪器,从对方看似滴水不漏的话语中,分析、拆解着,目的自然是为了确定到底谁是幕后黑手,事件主谋,皇帝?邹驼子?石万三?
及至邹驼子讲完,皇帝发话时,在他头脑中基本已经有了定论,但却不是结论,其定论不外乎三点。
第一种可能性,是如邹驼子说的那般,的确是石万三自作主张,欺瞒邹驼子设了这个局,但李承训根本不信这个说法,他不了解石万三,但他了解邹驼子,邹驼子办事相当稳妥,是惯于拿别人当抢使,而不会令自己被别人当枪使的,他怎么可能被石万三蒙蔽?
第二种可能性,是这一切都是皇帝授意的,这种情况是李承训最为担心的,不过他倒觉得这种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假设皇帝若要寻宝,或许不会大张旗鼓,但绝对不至于用酷刑逼供张亮,大肆杀戮阿房村村民,甚至勾连鬼冢等倭人来解决问题,皇帝那可是很自负的。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自己的确是与鬼冢兄弟拼死一搏,他也几乎是要死了,若是皇帝要杀自己,杀便杀了,没必要先杀后救,若说是为了逼迫自己帮他寻宝,那其绝对不会选择自己几乎死亡之时,万一一个救不回来,他那不是白费了一番功夫吗?
第三种可能性,这事儿的确是邹驼子主谋,他早就探明抢走石万三扳指是他李承训,却并没有说破,假意自己毫不知情,配合着石万三完成了剿杀李承训的布局,但他没有证据,也许永远也得不到证明。
综上所述,李承训感觉最后一种可能性是比较符合事实的,人谁没有私心?邹驼子是李承训一手提拔起来的,在李承训面前,他永远要卑躬屈膝,可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他心里多少会有些不舒服,所以有这么个可以令他解脱心灵枷锁的机会,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