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俾斯麦不同于华国历史上出现的那些权臣,俾斯麦本身没有自己做皇帝的意思,所以俾斯麦和威廉一世并没有解不开的矛盾。威廉一世是很有意思的皇帝,他自己本身是一个很勇敢的士兵,在1848年万国之春的时候3月9日发表煽动演说的是他,后来13,14,15日果断下令对群众开枪的也是他。而且在后来,要求议会同意拨款1000万塔勒尔,将平时兵力从14万人增加到21万7千人时的强硬态度实际上也是很难得的,也还是威廉一世做出来的事情。但于此同时,威廉一世实际上在绕过议会的时候,一直在担心违宪的危险(实际上怕革命),这个时候罗恩就建议必须由奥托走到台面上。俾斯麦比威廉更大手大脚的进行更强硬的改革。其实这个时候,皇帝就知道自己实际上,在能力和威望上都比不上俾斯麦。而且在之后的威廉和俾斯麦争执帝国的皇位到底叫什么的时候,实际上威廉也作出让步了。说白了就是一个强硬派遇到了另外更强硬的一个强硬派。而弱的一方认识自己弱,所以选择退出。无论如何,威廉一世都是不会感到很舒服的,至于腓特烈皇储,那是因为腓特烈受英式教育太多,自由主义倾向比较重同俾斯麦不和。”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笑道,“陛下总是爱用俾斯麦和李鸿章做比较,在我看来,光是对皇帝的态度上,和对事情的解决手段上,李鸿章就要比俾斯麦差好几个层级。”
“是啊,所以说俾斯麦是19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家。”华皇自然也承认这一点,在华皇手上重用李鸿章,其实是因为萌总裁有一点私心,希望华国能够在这个时代出现一个能与俾斯麦齐名的政治人物,他自己再怎么出色,他是皇帝,不能当成宰相,宰相出色,也是能为帝国加分的,“要了解俾斯麦与威廉一世的关系,首先你得先了解威廉一世是怎样的人。威廉一世是腓特烈威廉三世的次子,而次子其实本来是不会继承王位的。所以威廉一世在小时候其实并没有接受太多教育,和欧洲其他贵族次子一样,威廉一世被送往军队成为军人,并参加了不少战役。由这里可以看见,威廉一世未来登基后,为何如此器中军队,毕竟他也是军人。这个原先无法继承王位的王子,在他兄长去世之后意外继承王位,当上国王后野心勃勃的威廉一世进行改革,与议会发生冲突。威廉一世想扩充军备,议会不允许。迫于无奈,威廉一世只好命令一个不怕议会甚至鄙视议会的人担任宰相,以便执行他的命令。而这个人,就是俾斯麦。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威廉一世是需要俾斯麦的,而同样,俾斯麦也需要一个如同威廉一世那样的君主。两人纯属互相需要与利用的关系,而这也解释了为何俾斯麦没有功高震主,因为威廉一世需要他。”
“有一个事件可以很清楚的说明这个状况,当俾斯麦成为首相后,他曾于议会发表“铁血演说”,演说过后,威廉曾对俾斯麦说:“我很清楚结局,他们会在歌剧广场朕的窗前砍下你的头,过些时候再砍下朕的头。”而俾斯麦则回应道:“既然迟早要死,为何死得不体面一些?无论是死在绞架上抑或死在战场上,这之间是没有区别的,必须抗争到底!”通过这个事件,两人形成独特的君臣关系,而两人的结合也让普鲁士成功统一德国。所以我赞成陛下所说的,只要威廉一世死了,新任的德国君主就会踢掉俾斯麦,因为那时候德国皇帝已经不需要一个光芒超过他的大臣了。”卡特丽娜卡芙公主道。
“嗯,是这样的。他们两个人很多时候意见并不相同,但最终能达成一致,两个人能比较和谐的搭档。威廉一世虽然名义上是完成了德国统一的君主,但实际上他并算不上是一个多么有天赋有才能的人,很多时候甚至过于死板和保守,缺乏灵活性和大局观。普奥战争过后,俾斯麦的意思是不要奥地利割让领土,换取奥地利在将来欧洲的风云变幻中站在自己这一边。但威廉一世还是军人的老一套思维,坚持认为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领土。为此两人僵持不下,俾斯麦甚至扬言要辞职。最终威廉一世作出妥协,才有了之后20多年两人的继续合作。不过换一个角度想,也正是威廉一世的平庸成就了俾斯麦,毕竟威廉一世有时候虽然顽固,但最终基本都会向俾斯麦妥协,换个极其有才能且在意权势的君主可就未必了。有时候君臣之间也讲求力量的平衡,要想合作做大事,总有一方是要相对示弱一些的。威廉一世和俾斯麦是相互成就。”华皇感慨道。
【1349 俾斯麦会见华皇】
其实华皇很希望能够和俾斯麦这样的人物共事,不过不可能,因为俾斯麦不是华国人,而且能力太强,能力太强的人,要么当君主,要么在他们本国辅佐君主,是绝不可能跑到不同肤色的国家去辅助的。
第二天,俾斯麦接见华皇。
会见的地点在俾斯麦的办公室,只是一栋三层的花园洋房,德国政府连正规的办公楼都没有。
萌总裁看着俾斯麦,俾斯麦虽然个头高大,略显肥胖,但是并不如华皇之前想象的那么高大。
而俾斯麦看着华皇,感觉华皇比传说中的更加神奇,一个九岁的男孩,真的能统治和带领偌大的一个东方大帝国吗?
两个人的手握在了一起,这是东西方的两个巨人的见面,闪光灯不停的闪烁,在场的人很多,有一百多人,不仅有华皇身边的外交秘书,曾纪泽和一帮代表团的成员,还有洁格格,卡特丽娜卡芙公主,李泰熙这些华皇身边的女人,以及俾斯麦身边的一群高级官员和一些德国的记者。
“真是想不到,陛下是这么年轻,很羡慕有人能在这样的年纪,就到达一个帝国的最顶峰。陛下很了不起。”俾斯麦面露微笑,像是一个慈祥的长者。
萌总裁谦虚的笑道:“宰相先生过奖了。”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华皇和俾斯麦的心中,两个人就像是很早以前就见过一样,完全没有陌生的感觉。
主要因为他们都在报纸上看过对方的照片,另外,看过很多对方发表的言论,所以会有这样的感受。
华皇对俾斯麦谈不上好感,也谈不上不喜欢,反正见到之后,便没有在见到之前的那种紧张的感觉了,觉得也还好,只不过是这样,就是一个政治家,如是而已。
接下来,俾斯麦将身边的一群官员介绍给华皇一一认识。
华皇也记不住一堆德国人的名字,他的眼中只有俾斯麦,因为华皇知道,所有的决定权都在俾斯麦这里,甚至是德皇一家人,都不在华皇的计划内。
“你带领华国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就做到了我们德国一个世纪要做的事情,你真是伟大,我希望你能一直健康的成长,取得更大的成绩。请坐吧,尊贵的陛下。”俾斯麦对华皇示意。
萌总裁微微的有些不高兴,因为俾斯麦的话虽然表面客气,但是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隐含其中,劳资再小,劳资也是皇帝,华国再弱,也是一个独立的大国,你一个刚刚统一的德国,实际上海没有统一,只是形式上统一,你有什么好狂的?
不过,华皇还是保持了一贯的风度,只是说了一声谢谢。
其实这一次见面,双方也没有什么好多说的,关于具体华国需要什么,在此前,曾纪泽已经跟德国政府谈过一轮了,正是因为华皇的大气魄,让德国感觉华国一下子会下很多订单,会像是几年前,华皇还是一名商人的时候那样,才让德国这次这么尊重华皇。
几年前华皇就想要见俾斯麦,但是人家不理,不过,这次华皇并没有旧事重提,他想,俾斯麦心里也应该还记得这件事情吧。
华皇不提,俾斯麦就更不会提,一个老辣的政治家,本来就不会说很多跟自己的利益无关的话。
“陛下这几年不但统一了华国,推翻了清政府,还带着华国的老百姓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一下子成为举世瞩目的国家,我相信,随着华国的不断强大,整个世界的格局都将为之改变。”俾斯麦继续说着一些冠冕堂皇的客套话。
萌总裁并没有被长者的这些好话熏晕过去,淡然道:“我们没有想过要改变世界的格局,只是希望能够保护华国的老百姓和华国的利益,如果对华国的历史有所了解,就知道我们华夏民族是世界上最爱好和平的民族。但是现在是一个谁的拳头大,谁就说话大声的时代,在亚洲,在中亚,中东,到处是英国为首的殖民帝国势力。为了保护我们的领土,所以,我们向贵国提出了军事方面的需求,想要购买大量的火炮和炮弹,还有一些工业设备,这些我们可以像整个欧洲购买,但是为了获得价格上的优惠,和出于对华德两国一向的友好基础的尊重,我更倾向于向德国开这个口。”
俾斯麦见华皇开门见山,微微的一怔,倒也并不是很吃惊,暗忖华国的这个小皇帝,性子还是有些急躁,沉不住气的,“很感谢陛下能这样说,我们有我们的困难,少量的军事物资可以卖出去,但是考虑到华国现在和英法之间的紧张关系,我们不希望被认为是在和英法对立,这是对于欧洲大陆的均势的考虑。我们德国政府不想留给英法,和其他的强国,以干涉国际事务的借口。”
“这些方面,我希望宰相先生可以考虑整个国际大形势,当然,如果确实有困难,并不勉强,至于军购的数量和价格,我希望德国政府能够尽快的给予一个答复,这里是我的军购目录。”华皇说着将总裁秘书处早就准备好的,一份价值10亿华元的军购清单推给了俾斯麦。
虽然这个事情,这个阶段,是华皇在整个访问欧洲的过程中,最后,也是最为至关重要的一步了,但是,华皇举重若轻,整个反应就像是在向小店买一包烟。
俾斯麦看了一眼华皇的清单,马上干咳了两声,差点被呛到,光是8艘萨克森级铁甲舰就够吓人的,还有请德国向奥匈帝国代为购置500门88毫米野炮(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欧洲主要仍然使用70毫米口径野炮,奥匈帝国兵工厂生产的重炮武器的工艺之先进更是遥遥领先,雄踞世界第一。),炮弹200万发;要塞炮100门,炮弹40万发;山炮100门,炮弹40万发。
实际上,8艘萨克森级铁甲舰,其中有4艘,华皇也是让德国帮助向意大利代购的,等于是将整个军购计划都交给德国人。
俾斯麦看了眼这种规模的军购,就清楚华皇要做什么,这是要向英法进行全面战争,这么大的量,把德国和奥匈帝国手中的全部军备拿出来都不够,等于还要大规模的生产!甚至可能一下子将欧洲短期内能够弄到的原料都买空。
“陛下要这么大的量?”俾斯麦疑惑的看着萌总裁。
“大吗?这只是前期合同,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第二批军购的量,会在这个的基础上,再翻倍!”萌总裁淡然一笑。
俾斯麦吃惊的看着华皇,像是在听一个神话故事一般,半天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俾斯麦不说话,华皇也不说话,会客室一下子静下来。
事实上,虽然华皇是现在才拿出具体的军购清单,但是在华皇到来之前,德国方面就已经大概知道量很大了,只是没有想到会大到这种地步,这要是一旦卷进去,等于向华国售出军事装备的国家,都将被华皇绑上战车,事关重大。
俾斯麦随后东拉西扯,谈了很多双方经贸和工业上的合作,没有再说这个军购的话题。
俾斯麦不说,萌总裁也不再主动提起,俾斯麦的态度早已经在华皇的意料之内,这就更是让俾斯麦对华皇感到敬畏。
本来在俾斯麦的眼中,华皇只是一个神童而已,只是运气好的神童,就这样,现在俾斯麦彻底扭转了这个观点,如果说华皇比英国的本杰明迪斯雷利要厉害,俾斯麦都会默认。
俾斯麦邀请华皇共进午餐,华皇欣然同意了,之后华皇一行回到馆驿。
“陛下,俾斯麦到底会不会答复?这个老头很不爽快,一点风声都不透出来。”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对华皇道。
萌总裁眯了眯眼睛,“不知道,不过,并不重要,不管他答不答应,我都已经做好了准备,中亚省,是绝不会让出去的,我希望得到军备,但是不完全依赖军备,如果他不傻的话,我相信她会答应,这么大的军购,不但能让他们获得丰厚的利润,至少净赚一到二亿华元,还能刺激他们的军事工业快速发展!”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点点头,“我也这么认为,只怕他们不会接受我们定下的价格,几乎都是成本价。对于这么大的订单来说,只能赚钱一到二成的利润,并不算多的。”
“不,不能这样看,我们定的价格虽然不高,但是其中有一个贸易的因素,华元要比欧洲任何的货币,都值钱,甚至比美元都要坚挺,拿到更多的华元,能帮助他们更大更快的迈入世界市场。”华皇信心满满的道,“华国已经不是以前的华国,还有运输的作用,这么大批量的货物转运,能帮助德国和奥匈帝国发展他们国内的铁路和道路,并且加强对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力和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的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这个吸引力太大了。”
【1350 俾斯麦的胃口】
就在华皇抵达德国,正在同俾斯麦会晤的时候。
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和王大山等人已经在阿什哈巴德指挥大军的调动和劳动力的调动了。
将阿什哈巴德作为重要的军事重地来经营,这是华皇对于整个中亚地区和中东地区战略的一个重点,这里的经营至关重要。
物资的缺少,华国迁移过来的劳动力的适应问题,这都是很困难的。
与此同时,凯瑟琳和赵青萝也到了印度洋,正在回到华国的路上,中亚的物资调动,都要靠凯瑟琳和赵青萝来统筹,她们的担子也很重。
“先生,现在怎么办?没有想到华皇会受到德国人这样的款待,还有消息说,华皇这次的军购量很大,整个中亚也都在积极备战,看样子,华皇是准备对英法动手了,真想不到,一个刚刚统一的农业国家,敢向全世界最强大的工业国家叫嚣。”森山茂对伊藤博文道。
伊藤博文皱着眉头,很痛苦的表情,他已经在德国待了一个多月了,从英国出来之后,就直接到达的柏林,他在等萌总裁最后的消息,和华皇一样,柏林也同样是伊藤博文的最后一站,德奥这一边的动向,尤其是德国的态度,对整个局势都是最关键的。
伊藤博文看的很明白,单从整体局势的把握和外交的手段来说,伊藤博文不输给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政治家,包括俾斯麦。
伊藤博文其实一直不希望日本这么早就同华国作对,要留给日本以发展的空间,但是这不是他一个人能左右的,不停的琉球,台湾和朝鲜挑衅,终于让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提前惹上华国这样的庞然大物,对于日本来说,甚至是灭顶之灾。
伊藤博文摆摆手,意思是让森山茂出去。
森山茂一个深鞠躬,不敢再说什么,下去了。
到了这个时候,伊藤博文除了跟华皇一样等待,其实也是什么都做不了的。
华皇和一帮总裁卫队的侍卫们在馆驿的草坪上踢球,华皇没事的时候,喜欢拿足球作为体育锻炼的方式,枯燥的跑步,不是华皇喜欢的运动方式。
卡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