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在结合部战役完全结束后,苏联的3个坦克集团军肯定全军覆没!如果在算上在白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和布良斯克失去的配属于合成集团军的坦克。苏联失去的坦克/强击火炮的数量很可能会超过5000辆!
而且苏联还会在不久之后失去钢铁和煤炭工业重镇顿涅斯克,以及机械工业重镇哈尔科夫。其补充坦克/强击火炮的能力将大打折扣,这5000辆坦克/强击火炮的损失,恐怕是很难补齐了。
反观德国,因为拥有大半个欧洲的机械工业和钢铁工业为后盾,坦克根本不存在产量瓶颈。唯一的制约因素就是石油不足,但这个困难会因为英国合成汽油项目的投产和中东油田的增产变得越来越小。
所以从现在开始,德国的坦克军团不仅在质量上将会居于优势,在数量上也会大大超过苏联!
当然了,德国维持这种坦克部队质量和数量的双重优势的前提是苏德战争还要打下去。
如果和平谈判在不久之后可以取得成功,德国也就没有必要追求数量的优势了。
“海因茨,”赫斯曼对古德里安笑道,“有了这场胜利,东线战场的主动权完全操与我手,光荣的和平想来也为期不远了。”
古德里安只是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赫斯曼继续往下说:“我们的工作重心在不久的将来也需要进行转移,一旦和平达成,陆军就不需要占用那么多的资源和劳动力了。现在应该开始制定裁剪军队和有效控制新占领土的计划了……当然,裁军不等于大幅削弱陆军的战斗力,苏联是不甘心失败的,我们必须要有所防备。
所以陆军的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还是要保留的,e…50坦克计划也必须执行到底。另外,在e…50坦克投产之前,虎式g型坦克及其改进型号应该成为装甲部队的主力坦克,4号坦克可以逐步退出现役了。”
随着虎式坦克日益成熟,4号坦克存在的价值也不断下降。目前4号的优势就是机动性比较强。可如果德国赢得了东线的和平,那么今后国防军在东线的任务就是防御了。那么机动性就没有防御和火力那么重要了。
所以赫斯曼准备在苏德议和后逐步淘汰4号,代之以实际上已经变身为“中型坦克”(和历史上的黑豹差不多,就是有一门88mm炮)的虎式g型坦克和正在开发中的e…50坦克。
而在赫斯曼看来,苏联和德国之间实现和平的日子,似乎也为期不远了。
“帝国元帅,我们真的不能考虑恢复俄罗斯帝国吗?”古德里安还是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心思,“苏联终究是个祸害,它现在虽然被我们打败,但难保在未来不会再起。”
“苏俄再起?呵呵,”赫斯曼大笑了起来。
一个失去了乌克兰、白俄罗斯,也没有波罗的海三国的苏联,比起后世国力不振的俄罗斯也强不到哪儿去。什么苏俄再起的话,在1990年代也许还有人说,到了苏联解体20年后,大约只是笑谈了。
况且这个时空输掉了世界大战的苏联面对的是更加险恶的国际和国内形势。能够挺住二十年不崩溃都是奇迹,还想再起根本做梦。
赫斯曼摇摇头说:“没有了乌克兰的苏联只会越来越弱,怎么可能再起?而且我们同苏联的和平条约又不是永远有效的!”
“不是永远有效?”古德里安问,“还会有第二次苏德战争吗?”
赫斯曼耸耸肩,笑道:“那可没一定!我们现在拥有了乌克兰的粮食、煤炭、钢铁(利沃夫有特大铁矿)和有色金属,还控制了中东的油海。未来的10年必将是德国国力突飞猛进的10年。
而苏联不仅失去了最宝贵的工业基地和粮食产区,而且布尔什维克党的权威也大大折损。未来的10年,布尔什维克党能保住政权不失已经不容易了,哪里还有余力建设?10年之后,有一个更加强大,团结了整个欧洲的德意志帝国,还怕没有能力消灭苏联吗?所以推翻苏联的布尔什维克不必急于一时,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和美国争夺全世界的领导权。只要世界服从德国,苏联不过一盘随时可以下刀叉的大菜罢了。”
赫斯曼的路子是蚕食,一口口的吃,吃一顿消化一下,然后继续。苏联这样的体量,一口吞是有点困难的,最好还是慢慢吃。
而且,目前德国并不只有苏联一个对手。隔着个大西洋还有个美利坚,如果德国要两线开战,一边打苏联一边又要联合日本揍美国。那个……油不够啊!
现在的苏德之战基本上还没离开铁路线多远,油耗已经大得让人心疼了。如果要灭亡苏联,战场还不知道会跑到什么地方呢?到时候的油耗可就更吓人了。
另外,美国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现在德国和日本海军的优势不过是打个时间差,在美国“饺子舰”哗啦啦下水前暂时压制美国海军。
然而“饺子们”终究要来的!而德国对此也早有准备,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典,甚至英国本土的船厂现在都在赶工造船。
但是这些船造出来必须有油才能开动啊,现在欧洲联合舰队的规模开动起来一天就要2万吨,要是堆在船台上的船只都下了水,一天5万吨6万吨都未必够!(未完待续。)
第885章 融俄论(第二更)
罗罗拜求个月票,这个月头罗罗得奋斗一下,多更几张,大大们能打赏张月票鼓励一下吗?
。。。。。。。。
觉得苏德战场大局已定的赫斯曼心情愉悦地离开了措森的大总参谋部,心满意足的坐上了自己的奔驰770k大轿车往柏林城内的而去,向国防部长施莱彻尔,和那个只能干看着别人打仗自己却插不上手的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报喜,然后三个人又一块儿去了夏洛腾堡皇宫“见驾面圣”。
现在的德国皇帝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在“俄罗斯问题”上,赫斯曼和希特勒等人还是要尊重威廉三世一下。毕竟威廉三世的儿媳妇是俄罗斯皇位的继承人……如果沙俄真的在德国的支持下复辟成功,理论上到了威廉三世的孙子给德国人民当皇上的时候,德意志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就会变成共君联盟了。
如果再考虑到俄罗斯帝国将会加入欧洲共同体的因素,俄德两国甚至会在几十年后完全合一,成为一个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超级大帝国!
而这不仅仅是德国和德国人民的胜利,同样也是俄罗斯人民的胜利。因为从彼得大帝的时代开始,俄罗斯就一心想要融入欧洲成为一个欧洲国家。
加入欧洲共同体,并且和德意志帝国最终合体,毫无疑问就是俄罗斯融入欧洲的一个捷径。
而且输掉了两次世界大战并且失去了乌克兰的俄罗斯,除了加入欧洲共同体和欧洲融合,还有别的出路吗?
没有了乌克兰的煤炭、粮食和出海口,俄罗斯还能在哪儿发展工业?去冷得要死的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吗?那些地方在沙俄时代都流放犯人的,谁肯去啊?而且有人肯去也没多大用处,因为在交通封闭的冻土带进行建设的成本是高得让人难以想象的。
所以未来的俄罗斯要发展就只有融入欧洲依靠欧洲,在欧洲一体化的大分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欧洲也只有得到了俄罗斯这个异常辽阔的国家,才能永远统治世界……
当赫斯曼、希特勒和施莱彻尔三人抵达夏洛腾堡宫的时候,德国皇太子路易。费迪南和太子妃基拉。基里洛芙娜女大公正滔滔不绝的在和威廉三世皇帝说着以上这套“融俄论”的歪理邪说。
……
“两位帝国元帅,总理先生,”威廉三世用非常客气的语气对三个真正大权在握的人说,“路易和基拉最近听说一种欧洲应该融合俄罗斯的理论,不知道你们三位有没有听说过?”
“陛下,我听说过这种理论,”赫斯曼瞥了一眼坐在一张雕花沙发上的皇太子妃基拉,“一个星期前在格吕克斯城堡听奥丽加女皇说了几个小时,不过要实现融俄是非常困难的,整个欧洲都必须为此付出代价,首先就是漫长而残酷的战争,因为现在统治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并不是容易战胜的对手。”
在格吕克斯堡的会面中,女皇除了用尤苏波夫亲王的独生女儿(这意味着巨额的财产继承权)做饵勾引小赫斯曼之外,就在和赫斯曼讲“俄德一体”和“俄罗斯融入欧洲”的大道理。
不过赫斯曼始终不为所动,毕竟苏联也不是那么容易灭亡的,而且俄罗斯人口那么多,真要融入了欧洲,还会对德国的领导地位会构成一定的威胁。
阿道夫。希特勒的意见和赫斯曼有点接近,不过并不完全一致,他也说:“陛下,俄罗斯人不是雅利安民族,他们是劣等的斯拉夫人,而且还有很多鞑靼人的血统,根本不配当欧洲人!
如果我们真的和俄罗斯融合了,那么未来的德意志帝国和欧洲共同体很有可能变成另外一个奥匈帝国。
当然,我并不反对更多的攫取俄罗斯的土地,如果能拿到乌拉尔山以东,那么……欧洲倒是可以再接纳三千万或四千万俄罗斯人。”
希特勒有他自己的一套古怪的种族论——在他看来雅利安种族是一家子(大概不包括那些擦屁股都要人伺候的印度雅利安和信真主的伊朗人),而他们斯拉夫人是外人,不配合雅利安人享受一样的待遇。
所以欧洲共同体融合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这种“较纯正”的雅利安人,希特勒是举双手赞成的,这就是他想要干的事情。而给包括波兰人、乌克兰人在内的斯拉夫人以欧洲公民和德国公民的待遇,希特勒已经很不情愿了。要不是赫斯曼和施莱彻尔两个东德来的容克都亲斯拉夫人,他根本不会同意。
至于俄罗斯人,一亿好几千万呢!要是融合进了欧洲,那欧洲人民的福利被他们一平均还剩多少?这怎么能行啊?当然了,如果把一半以上的俄罗斯人统统赶去西伯利亚,再将乌拉尔山以西变成德意志的经济殖民地,那希特勒倒是非常愿意的……
威廉三世连碰了两鼻子的灰,又看了看光头元帅施莱彻尔。
施莱彻尔有些为难地皱了皱眉头,实际上他是支持“融俄论”的。因为他从军队退役后就成了祖国党的领袖,而祖国党代表的是中上阶层的利益。他们不担心俄罗斯人会摊薄自己的福利,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社会福利。
而融俄将会为德国上层人士带来的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是远远大于将俄罗斯排斥在欧洲之外的!
“我的陛下,”施莱彻尔斟酌着用词,他说,“如果要让俄罗斯融入欧洲,那就意味着苏联的灭亡!而苏联又是一个强大而且辽阔的国家,统治那里的布尔什维克党也是一个很难对付的敌人。如果想要灭亡他们,我们必然会面对漫长而且痛苦的战争……而这,应该是在不得已时候的选择。”
“不得已?”威廉皇帝听出了一点意思,“什么是不得已?”
“苏联拒绝我们的和平条件,”施莱彻尔缓缓地说,“这种可能也是存在的。”
“存在吗?”皇帝用询问的目光看着希特勒和赫斯曼。
“如果苏联人拒绝我们的和平条件,”赫斯曼表态说,“那么融俄就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因为我们决不能接受一个保留了半个乌克兰的强大的苏联存在于东方边境之外。”
在这个问题上,赫斯曼现在也摇摆不定。因为他在政治上的立场基本上和施莱彻尔是一致的,代表的也是中上层利益。未来他自己从军队退役后,多半也是要去当祖国党大佬的,没准还能选上德国总理,所以他不可能在根本上反对融俄。
而且融俄虽然困难,但是只要坚持下去还是有可能成功的。而融俄一旦成功,那么美利坚的那点体量在“大欧洲”跟前就根本不值一提了。
……
“帝国元帅,你不会真的认为可以把一亿几千万俄罗斯人都变成欧洲公民吧?”
离开夏洛腾堡皇宫的时候,德国总理希特勒和赫斯曼上了同一辆轿车。他们两人还要讨论和平谈判的问题——同苏联的谈判一直都是赫斯曼在控制,最近才让德国政府加入的。
而且谈判桌归根结底还是战场的延续!所以身为总参谋长的赫斯曼是必然要参与和平谈判的。
不过希特勒上了赫斯曼的奔驰大轿车后,却直接问起了“融俄”的事情。
“这个……”赫斯曼耸了耸肩,苦笑着说,“这可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如果斯大林不愿意把半个乌克兰和半个白俄罗斯交给我们,我们又能怎么办呢?总不能让苏联继续控制东乌克兰的工业和资源吧?我记得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就不可能强大,所以我们不能把乌克兰交给俄罗斯。”
“那是当然的,”希特勒认真地点点头,“让苏联继续控制东乌克兰对欧洲而言就是自杀!”他挥了下拳头,“我们必须要把乌克兰整个的从苏联挖走。如果他们不同意,那么我们……我们就打到他们同意为止!”
打到他们同意?还真是不好掌握尺度啊!
赫斯曼挠了挠头,说:“领袖,如果俄罗斯帝国真的复辟了,我们其实也不必马上把俄罗斯纳入欧洲共同体的。俄罗斯需要进行许多改革,变成一个真正的欧洲国家,然后才能加入。而这些改革,自然是在我们的帮助下进行的。我想……那会有一个10…20年的过程。”
“10…20年?”希特勒轻轻哼了一声,“那可是一亿几千万斯拉夫人啊!”
赫斯曼两手一摊,说:“那还能怎么办?我们总不能把俄国人统统杀光吧?”
这个主意希特勒其实是赞同的,但是如今的德国并不是纳粹德国……
看到希特勒脸色阴沉,赫斯曼只得苦笑了下,说:“总理先生,我们就努力和莫洛托夫达成协议吧……现在我们的要求也不过分,相信是有很大可能会成功的。”
赫斯曼的话也不是想当然的,因为他知道在历史上的二战初期,被打懵了的斯大林就曾经提出过割让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三国的求和条件,只是希特勒当时也昏了头,居然没有同意。(未完待续。)
第886章 希特勒的心理战(第三更)
和希特勒同车抵达了那座气势恢宏的总理府,在希特勒的那间特别高大宽敞的豪华办公室内,赫斯曼见到了早就等候了一会儿的不管部长赫斯,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和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还有胖得有点过头的欧洲共同体理事会主席赫尔曼。戈林。
四个纳粹党徒都是一脸喜气洋洋好像刚中了头奖的表情,看见希特勒走进了,全从椅子上起身行德意志礼。
“嗨!希特勒!”
这是纳粹党徒之间的礼仪,赫斯曼这样的军人也行德意志礼(抬手礼其实是欧洲传统的军礼之一),但是不会喊:“嗨!希特勒!”。
希特勒冲着几个党徒点点头,也举手还了礼,然后说:“前线的情况相信你们已经知道了。”
德国总理也显得非常兴奋,他没有在办公桌后面坐下,而在松软的地毯上踱着步子,一边走一边挥动着手臂说:“我们显然已经赢得了战争!布尔什维克失去了他们最有价值的机械化兵团,这是致命的打击!几千辆……”他突然提高了嗓门,亢奋异常,“几千辆坦克和装甲车被国防军的勇士摧毁或缴获!现在我们已经获得了东线战场的行动自由,如果我们愿意,我们随时可以拿下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