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械化装备也消耗殆尽。(未完待续。)
第871章 大决战—乌拉(第一更)
残酷的战斗如预期一样上演,“红色铁拳”、燃烧瓶和手榴弹如雨点般砸向“灰熊”突击炮,轻重火器也在拼命射击,但是除了两枚“红色铁拳”起到了作用,其余的武器对正面防护出色的“灰熊”无异于隔靴搔痒。那些刷着铁十字标记的大家伙毫不留情地冲到了苏军阵地前几十米的地方,用150mm大炮和3挺7。92mm的mg42机枪疯狂射击,将苏军的第一条战壕瞬间变成火海炼狱。而索尔仁尼琴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和第一条战壕相隔不到30米的一个经过精心伪装的炮兵观察哨内。
一个带着“红色铁拳”的反坦克小组已经沿着交通壕进入了索尔仁尼琴所在的掩体。他们的到来,意味着索尔仁尼琴和他的几个部下可以撤退了——这里很快就要被“灰熊”突击炮和4号坦克碾轧了,炮兵观察员不该继续留在这里送死或等待背叛(被俘)。
而对这几个扛着“红色铁拳”的小伙子而言,再过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将要发生的战斗,会是他们的最后一场战斗!然后……不是殉了gc主义事业,就是背叛伟大祖国——成为战俘!
看着几个表情严肃到了极点的红军敢死队员,索尔仁尼琴没有什么话可说,只是拿起了自己的背包和一支冲锋枪,又朝着早就收拾好了观瞄工具的手下招了下手,然后就低着头沿着交通壕向着一百多米外的另外一条堑壕走去了。
“磅啷……”
索尔仁尼琴才走到一半,一声巨响就从他身后传来,这是“红色铁拳”命中敌方坦克时发出的特有的声响。索尔仁尼琴回头向声音传来的地方望去,只看见位于他原先所在的掩体前方大约20米的一辆“4号突击炮”变成了一团火球,熊熊燃烧的大火照亮了一大片区域。
“快跑,快快快……”
索尔仁尼琴根本没有心思欢呼,而是扭头就跑,还招呼他的下属赶紧逃走。几个人才跑出十几米,炮弹爆炸的声音就接踵而来,热浪转瞬即至,索尔仁尼琴赶紧扑倒在了满是泥水和尸臭味儿的交通壕底部,也不敢停留,而是连滚带爬地前进,终于爬进了另外一条战壕。
获得了暂时的安全,索尔仁尼琴心中还没燃起一星半点的喜悦,就听见轰隆隆的马达声音传来了。他转身看去,只见他刚才所在的掩体已经坍塌,一台“4号突击炮”的履带正从上面碾轧而过。那种磅礴无比的反动气焰令战场上的红军战士们都不由心生畏惧——德国人到底有多少坦克和突击炮?怎么总也打不完呢?
而当车体正面和顶部的机枪迸射出橘黄色的火舌时,索尔仁尼琴心中已经满是恐惧和绝望:这样下去根本不行啊,德国人根本势不可挡!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一辆“4号突击炮”已经停稳在了距离苏军战壕不到80米的地方,可怕的近距离炮击马上就要开始了。索尔仁尼琴无力地坐在战壕地步,惊恐地看着天空,仿佛在等待炮弹从天而降。
就在这时,熟悉的口号声在他耳边响起:“布尔什维克党员,青年团员,跟我冲!”
“乌拉!乌拉……”不计其数的红军战士跃出了战壕,拿着步枪、冲锋枪、手榴弹、燃烧瓶和红色铁拳,仿佛潮水一样朝着德国人的装甲车辆涌去了。
……
“乌拉!乌拉!乌拉……”
帕夫柳琴科耳边又一次响起了让她万分惊恐的呼喊,这意味着苏联红军又一次攻入了第13号集体农庄!
红军的攻势从5月8日午后开始,先是用122mm炮和重迫击炮以及团属的76。2mm炮轰击,然后才是步兵冲锋。这样的攻势当然奈何不了在利沃夫和基辅打老了仗的党卫军第17骑兵侦察营的官兵。
但这只是“开胃小菜”而已!
过了黄昏,当天色昏暗到无法让天空中的布雷盖攻击机和hs129攻击机的飞行员看清地面目标的时候,本来只是躲在树林里面用122mm炮提供火力支援的su…122上了第一线,引领着红军步兵发起了进攻。
用t…34坦克的底盘加上一门122mm的榴弹炮组装而来的su…122突击炮的装甲虽然不如德国人的“灰熊”突击炮,但是对党卫军第17骑兵侦察营这样的部队而言却已经足够坚固了。
“美洲狮”装甲车的50mm大炮根本打不动它的正面,所以也就没有办法把进攻的苏联红军挡在第13号集体农庄的生活区之外。只能将他们放进庄子,用残酷的巷战去对抗苏联人的su…122突击炮。
帕夫柳琴科现在正盘腿坐在一栋被炮弹炸毁了一半的房屋里面的一个新挖掘的土坑里——在房屋的底层(指最低一层,也可以是地下室)挖坑的战术是在基辅巷战中出现的,这个办法可以用来躲避火炮直射或是扔进屋子里的各种爆炸物。
也不能人人都往坑里面藏,帕夫柳琴科的助手季莫申科这个时候正在一处早就没有了窗的窗口向外张望——他的任务是保护狙击手,同时还要为狙击手发现目标。
现在已经是夜晚了,只能借着月光和不时闪起的照明弹进行观察。不过季莫申科还是很快看见了在su…122引领下,喊着“乌拉、乌拉”的口号冲进农庄的红军。
“柳德米拉,他们来了!”季莫申科大喊道。
帕夫柳琴科吸了口气,从那个可以供两个人躲藏的避弹坑(在苏军炮火准备的时候,两个人就会挤在一个坑里)里爬了出来,猫着腰走到了窗户口。
外面很黑,根本看不清目标,只能听见“乌拉、乌拉”的喊声和su…122突击炮马达的轰鸣声。
帕夫柳琴科不慌不忙地把自己的g43半自动步枪架了起来,对准了黑暗中渐渐靠近的敌人。不过她并不急于开火,而是静静的等待。
她是在等埋伏的“美洲狮”战车和“洋娃娃”无后座力炮开火,只要能命中su…122同时殉爆弹药,那么火光就会照亮一大片地盘,到时候她就先打有留着胡子的红军,再打死嘴上没毛的——这也是在利沃夫和基辅战场上总结出来的经验,留胡子的多半年纪较大,是军官的概率不小,没胡子的则多半是士兵。
轰轰轰……
帕夫柳琴科没有等待太久,黑暗当中就突然闪起几团火光,然后就看见两个诺大的黑影旋即燃成了火球,十几个土褐色的人影被两团火球照亮了,不过仍然看不清有没有胡子。帕夫柳琴科也不管那么多,立即就用手中的半自动步枪瞄准了一名红军战士勾动了扳机!
啪!啪!啪……
夺命的子弹接连射出,目标也一个接着一个倒地,作为德国国防军中比元帅还要稀有的女狙击手,帕夫柳琴科当然是身怀绝技的。眨眼的功夫就撂倒了4个苏联士兵,就在她把枪口对准了第5个敌人的时候,一阵剧烈的爆响突然传来。
“是美洲狮战车!”一直在观察战场的季莫申科大喊了起来,“我们的美洲狮战车被摧毁了……”
是方才伏击su…122的那辆“美洲狮”完了,原来现在的战场上不仅有su…122,还有掩护su…122的t…34/57坦克!“美洲狮”在开火后暴露了目标,自然就成了t…34/57的猎物。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击毁了德军装甲车辆鼓舞了苏军的士气,本来消沉下去的“乌拉,乌拉”的呐喊声再一次高昂起来,夜色之下,无数的人影向着德军盘踞的13号集体农庄发起了猛攻。
前赴后继,视死如归!
……
“乌拉!乌拉!乌拉……”
卢金上将的耳边,这时也充斥着“乌拉”的欢呼声——他现在正在第13号集体农庄以南约5公里的战场上,他指挥的部队已经在这里苦战了整整一个下午,以阻挡一个德国“装甲军”的突破。
在白天的时候,因为德国人拥有压倒性的空中优势,所以苏军的伤亡非常巨大,坦克/强击火炮几乎损失了一半,人员的伤亡也超过了2000。
不过在天黑后情况很快扭转,su…85坦克歼击车开始发挥威力,这种武器号称可以在800米外毁灭虎式,不过由于苏联大炮一贯的精度不足,实际上在800米开外很难击中目标。但是到了夜晚,当双方的交战距离因为能见度不足而缩短后,su…85就变成了令人生畏的利器。在防御作战中击退了德国装甲集群的几波攻势,在战场上留下了数十辆熊熊燃烧的德军坦克和装甲车辆,而自身的损失还不到十台。
这样的交换比,绝对是卫国战争爆发以来所未有的!
所以红军战士原本显得低迷的士气也逐渐鼓舞了起来,在击退了德军的又一波进攻后,战场之上响起了震天动地的欢呼声。(未完待续。)
第872章 大决战—把握(第二更)
“元帅,第1装甲集团军的报告,他们在莫吉廖夫州境内克利莫维奇市的第13号集体农庄附近遭遇了至少是军一级的苏联机械化部队。”
5月9日清晨,奥托。韦勒中将向曼施坦因通报了第1装甲集团军司令部刚刚发来的最新战报。
“军一级?那么肯定?”曼施坦因站在巨大的沙盘台旁,背着胳臂在看参谋们把一个象征着苏联坦克军的模型摆放到位。
“可以肯定,”奥托。韦勒回答,“由伦茨基中将指挥的一个师级装甲骑兵集群从昨天下午开始就遭到了这个苏联机械化军的阻挡,损失了30多辆4号坦克和20多辆装甲车,都没有能够成功突入被苏军包围的第13号集体农庄。”
能够抵挡一个师级装甲骑兵集群十几个小时,那至少是一个苏联的坦克军或机械化军了!
奥托。韦勒又提出了第二个证据,“而且,通过审讯俘虏得知,正在同伦茨基集群作战的部队来自苏军坦克第5集团军下的机械化第5军。”他说,“据此可以判断,苏军的坦克第5集团军就在克利莫维奇附近的斯摩棱斯克州南部。”
虽然卢金上将指挥的部队抵达住了伦茨基集群的多次进攻,但还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特别是在5月8日下午德国飞机可以出动的时候,卢金部队连着被突破了2道防线,当然有不少意志不坚定着背叛了苏维埃祖国。
不过德国人并没有从这些苏联叛徒们口中得到太多有用的消息,因为抓到的都不是什么大叛徒,只是些小鱼小虾,除了知道所在部队的番号和隶属关系之外,对卢金的作战部署是一无所知的。
当然,也有几个被俘的坦克车组成员供出了昨晚绕着第13号集体农庄绕圈的事情,不过还有一些人则否认有这样事情存在。所以克利莫维奇前线的德军也搞不清楚状况。
“第13号集体农庄怎么样了?”曼施坦因又问起了被围的集体农庄。
“还在抵抗,不过部队损失不小,现在只剩下不到100人还能坚持作战。”韦勒中将说,“因为防守的是乌克兰人,所以他们打得特别顽强,没有人投降。”
“命令第1装甲集团军,一定要想办法解救那些勇敢的乌克兰人。”曼施坦因下了一道他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的命令——不过为了安抚乌克兰炮灰,这命令还是得下。
下完了拯救乌克兰炮灰的命令,曼施坦因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正在阻挡伦茨基集群的苏联坦克第5集团军上了。
“我们得消灭掉这个苏联坦克集团军!”曼施坦因说,“如果它真的在那里的话!”
从《紫色方案》开始执行以来,德军现在还是第一次遇到集团军一级苏军坦克部队呢!哪怕不是那么确定,曼施坦因也不放过它。
“马肯森大将的看法和您一样。”韦勒中将把一份马肯森大将用电报发来的作战草案递交给了曼施坦因,“元帅,马肯森大将计划动用第11装甲军北上寻求决战,同时再请第3装甲集团军派出第24装甲军从奥廖沙直插罗斯拉夫尔,包抄苏军坦克第5集团军。”
由汉斯…卡尔。冯。埃泽贝克上将指挥的第11装甲军编有第6装甲师、第10装甲师、党卫军第1装甲掷弹兵师等3个师,人数不到5万,拥有的坦克/强击火炮却超过1000辆,绝对是一支实力超强的机械化打击力量。
而由赫尔曼。巴尔克上将指挥的第24装甲军则拥有第9装甲师、第22装甲掷弹兵师和党卫军第2装甲掷弹兵师,实力虽然不如第11装甲军那么强悍,但是战力高于一个苏联坦克集团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马肯森大将准备拿出2个装甲军去围歼1个苏联坦克集团军,应该是挺有把握的事情。
“我看可以,”曼施坦因点点头,“把第24装甲军划归第1装甲集团军指挥,就由马肯森大将指挥这一战吧。”
马肯森大将的能力不如第3装甲集团军的莫德尔是肯定的,不过人家的老爹是奥古斯塔。冯。马肯森元帅,那可是第二帝国时期存活到现在的古董级元老啊。
所以消灭苏联坦克第5集团军的功劳只能给马肯森大将,而且马肯森大将的能力还是有的,能有今天的地位并不全靠拼爹。
“元帅,霍特大将发来电报,第56装甲军刚刚完成了从斯摩棱斯克南面的迂回,占领了塔拉什基诺,现在斯摩棱斯克已经处于被我军三面包围的状态之中。霍特大将请示,是否要合拢包围圈?”
“不需要。”曼施坦因摇摇头,“留一条路给斯摩棱斯克的守军逃走。”
斯摩棱斯克是“必取”的城市,因为这里是铁路枢纽所在,拿下了斯摩棱斯克,德军在俄罗斯西部战场的后勤线就能依赖铁路而不是公路(实际上是土路)了。所以曼施坦因决定采用围三阙一的战术,尽快夺取城市。
“另外,霍特大将还报告在斯摩棱斯克以西的卡廷森林地区发现了许多万人坑。”
“发现万人坑了?”曼施坦因没有一丝惊讶的表情,只是问,“这次埋的什么人?”
“都是被苏联俘虏的波兰人,”韦勒中将面无表情地回答,“可能是几个月到一年前被杀害的,现在尸体全都高度腐烂,有些只剩下了骨头。”
“都是战俘吧?”曼施坦因一副无所谓的表情——他对波兰人其实没有什么偏见,但是和同时代的德**官一样,都极度讨厌波兰第二共和国的军人!
“不全是战俘,也有一些平民。”韦勒中将说,“至少看他们的衣服像是平民。”
“哦,那应该是西白俄罗斯的资本家、地主什么的吧?”曼施坦因摇摇头,“报上去吧。”
类似的情况其实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几个月前德军攻打右岸乌克兰的时候就挖出过万人坑。那时挖出来的尸体里面就有许多平民,经过调查后知道是右岸乌克兰的各种坏分子什么的。在这段时间,那个从来不说瞎话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正满欧洲宣传这事儿呢。
苏联当然矢口否认啦,还反咬了德国一口。不过全世界也没人会相信苏联的说法,因为根据苏联自己公布的1926年《刑法典》,在右岸乌克兰枪毙个十几万人是完全合法的,要是不枪毙那么多,那就是赫鲁晓夫同志渎职了。
而且在当年苏俄革命的年代,契卡战士在俄罗斯本土也没少杀!
“还有一个重要的情况,”韦勒中将又递给曼施坦因一份电报,“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的通报,昨天晚上苏军对列宁格勒城东南的柳班发动了猛烈炮击,动用了至少2000门压制火炮!”
“2000门大炮?”曼施坦因微微笑了笑,“苏联人想趁机给列宁格勒解围吧?”
韦勒笑着说:“应该是的,这座城市被包围快一年了,城内的食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