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替德国说话,会支持威廉二世复辟!”
————
求收藏,求推荐,求三江票
第九十三章 不承认
塔林城建于13世纪中叶,有上城和下城之分,上城是给贵族和宗教阶层等上层人士居住的,一直保持着中世纪的风格。建于堡垒山顶部的托姆别阿宫就是塔林上城的中心,这座始建于丹麦殖民时期的巨大堡垒,经过了几百年来不断的扩建改造,现在已经不是一座单独的城堡,而是一系列被城墙包围的宫殿,有点类似于中国的紫禁城。现在这里不仅是波罗的联合公国的权力中心,同时也正在成为整个俄罗斯帝国的心脏。在托姆别阿的城墙内,帝国的各个衙门都在重建。
赫斯曼和克洛伊现在也住在托姆别阿的城墙之内。按照计划,他将作为德**方的代表团成员出席沙皇、皇太子、皇后和三位女大公的葬礼——十一月革命后的德国,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分裂。一方面是社会民主党、独立社会民主党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力量;一方面是大总参谋部控制的容克军官;一方面则是斯巴达克同盟领导的激进的社会主义派别。
斯巴达克同盟虽然否认参与了谋杀沙皇,也谴责了对皇太子和三位女大公的杀害。但是他们对于杀害沙皇和皇后却给予了正面的评价,认为是必要的革命手段。
受到他们的制约,在人民委员会中拥有三名委员的独立社会民主党也表示反对派人去参加沙皇葬礼,也不同意就沙皇、皇后、皇太子和三位女大公在德国遇害而道歉。因此德国的合法政府人民委员会并不打算派人来塔林参加葬礼。
而德**方的态度却和人民委员会不同,兴登堡决定继续执行支持白俄的政策。在他看来,让俄罗斯帝国作为主要战胜国出席将要举行的和会,对德国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德俄两国现在面临共同的敌人布尔什维克,双方只有联合才能战胜对手。
所以德**方准备派出一个相当高规格的代表团,带队的将是东线德军的实际总指挥马克斯。霍夫曼中将。
不过已经战败的德国,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成为沙皇葬礼上最重要的宾客。英国、法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的代表团才是最为重要的。可是直到1918年11月30日,英美法三国依旧没有确定该派什么样的大人物来塔林。他们只派了一个协约国驻波兰军事代表团“途径”波罗的。
……
托姆别阿宫内,在通往会议厅的走廊上。两个几乎同样年轻的校级军官,正一边走路一边说话。他们一个是德国陆军中校路德维希。冯。赫斯曼。另一个要比赫斯曼俊美许多,是个可以用漂亮来形容的男子。他名叫费利克斯。尤苏波夫,是一位俄国公爵。也是女大公的托姆别阿近卫军司令官,现在挂着上校军衔。尼古拉二世的心腹神棍拉斯普丁,就是被他谋杀的。
另外,这位尤苏波夫公爵还是曾经的超级富豪。尤苏波夫公爵家族是俄罗斯名门中的名门,他们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金帐汗国时代,是汗国某位首领的后裔。十八世纪初,这个家族的后人成为了彼得大帝的亲信,从而确立了尤苏波夫家族在帝俄时期的显赫地位。此后在伊丽莎白女皇及保罗一世统治时期,尤苏波夫家族都出过沙皇的心腹宠臣。因此积累了巨额财富。而且,尤苏波夫家族的前辈们还非常善于投资,将财富投资于煤矿、铁矿和油田。到1917年革命前夕,尤苏波夫家族的财产估计价值三亿五千万至五亿美元。
而这三亿五千万到五亿美元财富的主人,就是赫斯曼身边的尤苏波夫公爵——他的母亲是尤苏波夫家族唯一的直系继承人,而他同样是家族直系唯一的继承人。
不过现在,如此巨额的财富都成了俄国内战的牺牲品,除了逃离俄国时携带的少量财富和尤苏波夫家族在俄国国外的几处住宅,这位公爵已经一无所有。这大概就是尤苏波夫那么积极投入女大公阵营的原因吧?
可是英美法三国对奥丽加女大公的态度,却大大出乎了这位公爵的预料。
“这简直就是在羞辱俄国,我们怎么会和这样的国家结盟?”尤苏波夫向赫斯曼提到了昨天上午陪同女大公去塔林港迎接协约**事代表团时的遭遇。
其实赫斯曼和皮尔堡男爵、弗莱彻中校(库尔兰防卫军参谋长)也去了塔林港。不过却没有参与之后的会谈,甚至连和协约国驻波兰军事代表团团长哈罗德。亚历山大中校握手的机会都没有。在奥丽加女大公和尤登尼奇上将的斡旋之后,这位英国中校才勉强愿意和一位能代表“驻波罗的德军”的军官见面——他的立场是不承认库尔兰防卫军的合法性,因此不和库尔兰防卫军的军官接触。他把库尔兰防卫军看成是“驻波罗的德军”。
“羞辱?”赫斯曼问。“公爵,您是指亚历山大中校不愿意和我们握手吗?”
昨天的一幕的确是羞辱!赫斯曼猜想那位年纪和自己仿佛,却已经当上中校的亚历山大一定是历史上的亚历山大元帅。可是亚历山大中校的傲慢应该是针对德国人的吧?或许他会提出驱逐波罗的德国人之类的要求……
“不仅仅是这个!”尤苏波夫气呼呼地说,“这个该死的英国人居然不承认女大公的地位!”
“不承认她是波罗的联合公国的君主?”
“连波罗的联合公国本身都不承认!”
“那么波罗的这里还算是俄罗斯帝国的地盘?”赫斯曼问,“他们不承认《布列斯特条约》,这里应该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吧?”
“不,他们连俄罗斯帝国也不承认!”尤苏波夫说,“所以英法美三国政府不会派出代表团出席沙皇的葬礼……”
“这样啊……”赫斯曼的眉头拧了起来,“他们想干什么?难道不想打败了苏俄吗?”
这个态度的确大出了赫斯曼的预料。白卫军的主要将领都已经承认了奥丽加,罗曼诺夫王朝的成员也都对她表示了拥戴。奥丽加成为白俄共主去和列宁打对台仿佛是天经地义的。英法美为什么不支持?
难道是为了库尔兰自治邦的德意志武装人员吗?赫斯曼很快否定了这个问题,因为没有库尔兰防卫军,波罗的联合公国很快就会被苏俄红军占领。这样俄国白卫军就会失去反攻彼得格勒的基地,而占领彼得格勒则是复辟俄罗斯帝国的最佳捷径。
如果协约国将苏俄看成未来的主要威胁,他们没有理由在这个问题上刁难白俄……如果他们真的打算支持沙俄复辟,那他们更不应该用“不承认”去羞辱俄罗斯的女皇!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带着一肚子的疑问,赫斯曼和尤苏波夫公爵已经到了一间敞开着大门的会议厅外。就在这时,奥丽加女大公的吼声突然从会议厅里传出。
“中校!在波罗的联合公国的土地上有100万德意志人!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而我本人也是德意志人!你们坚持要驱逐,是不是想把我也赶走,然后让列宁的人来这里?”
——
求收藏,求推荐
第九十四章 列宁会很需要我们的
“您好,我是协约国驻波兰代表团的哈罗德。亚历山大中校。”
托姆别阿宫的会议室内,长得相当绅士的亚历山大中校,用非常温和的语气,用德语同赫斯曼打了招呼。还主动和赫斯曼握了下手,显得非常友善。
而赫斯曼则用流利的英语说:“我是路德维希。冯。赫斯曼中校,德国人民委员会的代表。”
“人民委员会?”亚历山大中校挑了下眉毛,“我想这是一个临时代表德国的政府吧?”
“代表德国的政府?”赫斯曼摇了摇头,看着亚历山大中校,“没有这样的政府了,11月9日之后就没有了!”
“会有的,我知道你们准备在1月19日举行国民议会选举。”亚历山大中校说,“到时候就会有一个真正能代表德国的政府。”
“这让我想到了俄国立宪会议选举!”赫斯曼语气阴沉。
亚历山大中校皱了下眉,这位德**官对德国国内的情况相当悲观啊。
亚历山大又问:“你们是国家的军人,难道不应该服从合法政府吗?”
“我们是皇帝的军队!我们向皇帝宣誓效忠,而不是人民委员会或是别的什么委员会!”
赫斯曼的回答让亚历山大有些讶异,“可是现在德国没有皇帝了……”
“是的,没有了!”
“那你们向谁效忠?”
“没有谁!”赫斯曼顿了顿,“或者说,任何可能都是存在的。”
“任何可能?”亚历山大中校一愣。“难不成还包括向布尔什维克效忠?”
“是的!”赫斯曼说,“实际上我认识列宁,在八月革命前就认识……如果我想为他服务,他会给我一个非常良好的待遇的。”
“什么?”亚历山大中校愣了又愣,“我想您不是一位容克军官吧?”
“实际上我是容克军官,我从九岁起就是格罗斯利希费尔德了。”
赫斯曼轻轻叹了口气,说:“但我也要生活……我知道你们不会容许德国在战后保持强大军队。像我这样的军官又能去哪儿?我只会带兵打仗,没有别的技能啊。所以现在德**队里面有许多人都在谋出路,有一些退役军官已经被女大公陛下聘用,在库尔兰防卫军中找到了工作,还有一些人退役去了匈牙利……”
“但这是违反《贡比涅森林停战协议》的行为!”亚历山大中校用相当严厉的语气指出。“所有的德**人都必须离开波罗的……无论他是现役还是预备役!”
赫斯曼用一种哀伤的语气说:“可这样的人有很多啊,据我所知超过了三万。库尔兰防卫军的骨干就是退伍的德**人,他们都是参加过许多场血腥激战的精锐,是最好的军人。中校,您能让他们去哪儿?他们要吃饭啊!”
“去哪儿都行,只是不能违反协定!”亚历山大中校说。“我会向协约国通报此事的!”
“去哪儿都行?”赫斯曼冷笑着反问,“就像布鲁西洛夫上将那样?”
听到这个名字,在场的女大公奥丽加和白俄上将尤登尼奇的脸色同时大变。布鲁西洛夫上将就是那个指挥克伦斯基攻势的俄国将军,克伦斯基攻势虽然大败,但是在俄国没有人会怀疑布鲁西洛夫的军事才能。俄国在世界大战中几场值得称道的胜利,都是在他指挥下打出来的。
而现在,这位杰出的俄**事家和另外的近三万名原沙俄军官都在替布尔什维克打仗!连布鲁西洛夫上将这样的沙皇陛下的上将都能投靠布尔什维克,库尔兰防卫军为什么不能?
“我很快就要成为俄罗斯女皇了,难道聘请什么人当军事顾问还需要看英国人的脸色?”依旧身着戎装的女大公脸色阴沉,打断了赫斯曼和亚历山大的对话。“而且《贡比涅停战协定》对俄罗斯帝国是没有用的。”
“殿下,”亚历山大中校提醒说。“您的地位还没有获得协约国的承认……”
“什么?什么叫获得协约国的承认?”女大公的语调冰冷,“我们俄罗斯帝国难道不是协约国的成员?你们英国现在不再把俄罗斯帝国当成协约国的一员了?”
这的确是个问题!亚历山大中校心想:如果承认俄罗斯帝国还是协约国的一员,那么将要在巴黎召开的和会就要邀请俄罗斯的代表……瓜分胜利果实的国家多了一个不算,波兰问题、巴尔干问题、土耳其问题都会成为大麻烦——如果承认俄罗斯帝国是战胜国,那么俄属波兰还能独立吗?
而且在世界大战之前,为了拉拢俄国,英法在巴尔干和君士坦丁堡问题上对俄罗斯都是有承诺的!现在能一翻脸就不认账吗?就是要赖账,也得给俄罗斯帝国一些补偿吧?比如多分点赔款什么的……
而更让英法担心的,还有俄罗斯帝国政府为了获得德国支持他们打内战,很有可能在和会上采取包庇德国的政策!
“殿下,我想您应该知道《十四点和平原则》(现在是原则了),这是举行和会的基础。”亚历山大中校不能正面回应,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可是这话一出,他就知道自己失言了。
果然,女大公猛地站了起来,目光冰冷地看着亚历山大中校:“我看过威尔逊总统的十四条谬论!其中的第六条说:外**队撤出俄国,并保证俄国独立决定其政治发展和国家政策,欢迎它在自己选择的制度下,进入自由国家的社会!既然外**队都要撤出,那么英国、美国、法国还有日本的军队什么时候撤出俄罗斯?”
外**队单指德国!亚历山大中校很想这样回答。
“殿下,我们的军队是去帮助俄国合法政府的。”亚历山大中校说着自己都不相信的假话。
“那好啊,”参与会见的尤登尼奇上将立即接过话题,“我们已经在波罗的集中了20万人(吹的,实际上没有那么多),你们再派几万携带着大炮的军队过来,再提供足够的军火。这样明年春天我们就能夺回彼得格勒了!”
亚历山大中校在心里面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己在塔林不会得到任何东西了!女大公对英法美至今不愿意承认她的地位非常恼火,而尤登尼奇和其他白俄都想要尽快夺回彼得格勒——如果算上十万德意志人的防卫军和英法美提供的援助,他们很可能有这样的力量!
但是英法是不会支持他们这么做的……因为在对德条约签署之前,他们不能承认奥丽加是俄国女皇,这样一来就谈不上什么有力度军事援助了。
“殿下,”亚历山大中校连忙也站起身,“我想最后提醒您,只有先驱逐了波罗的的德**事人员,协约国才会考虑承认您的地位。”
“我不需要你们承认!”奥丽加说,“在葬礼结束之后,我就会在奥列维斯特大教堂加冕成为俄罗斯帝国的女皇!”
谈话到此不欢而散。这样的结果是赫斯曼也预料不到的——他原本以为英法美至少会承认奥丽加的地位。她毕竟已经得到了主要的白俄将领们的一致拥护。如果在俄罗斯还有谁可以和列宁打对台,那就只有她这个罗曼诺夫王朝的合法继承人了。
可是英法美偏偏在这个最初级的问题上卡着不放……而且还是在高尔察克、邓尼金、尤登尼奇、谢苗诺夫等人纷纷向奥里加效忠之后对奥丽加的地位表示异议。
这等于在告诉全世界,英国、法国、美国是不支持沙俄复辟的!
第九十五章 没有俄国了
赫斯曼看来是被后世的历史教科书误导了,或者是被中国人对俄国革命的认知给误导了。事实上,英法美等国的确不支持罗曼诺夫王朝在俄国复辟——虽然沙皇全家在历史上是被布尔什维克处决了,但是罗曼诺夫家族还是有人逃走的,要找个人来当新沙皇也没有什么困难。而当时的白卫军又是以保皇党人为基础的,一个沙皇正是他们需要的。
但是英法美却从来没有考虑要从罗曼诺夫家族中找一位大公去当俄罗斯沙皇。或许在他们眼里,沙俄、苏俄和德意志帝国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需要提防和遏制的对象。
这大概就是协约国干涉俄国革命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
“爱德华,史蒂芬,你们好。”
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的办公室里面,这时正有重要的客人到访。来访的两位客人中的一位是美国总统特使,爱德华。曼达尔。豪斯上校——这是个六十来岁的小老头,有些干瘦,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