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谁都没有无限多的金钱可以挥霍!所以只能在“攻击型”的装甲师和“防御型”的机械化步兵师之间做出选择——对二战前德国和法国而言,装备一支拥有几千辆坦克、自行火炮的陆军,已经是国力可以承受的上限了。

    用这些装甲武器可以组成10个左右的装甲师,或是几十个机械化步兵师。

    “那么我们德国需要的是装甲师还是机械化步兵师?”阿道夫。希特勒沉吟着问。

    “当然是装甲师!”赫斯曼斩钉截铁地回答。“在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装甲师和更加优良的坦克。”

    ……

    “上将,红军已经在威廉堡周围布防了。”在今天下去吃了曼施坦因不少苦头的冯。托马,这时正在一间散发着马粪味道的仓库里面,向刚刚赶到的古德里安汇报“战况”。

    在晚饭以前结束演习的计划看来没有办法完成了,现在古德里安已经吃过晚饭了。而且曼施坦因还带着他的第18师的残部退入了威廉堡,和那里的至少两个步兵团会师了。

    “他们至少有7000人,还拥有50门左右的37mm炮和4门150mm步兵炮、8门75mm步兵炮。”冯。托马说,“坦克拿他们没有办法,只能等炮兵到位。根据演习的规则,我们如果可以调集100门大炮和10000人,2天内就能拿下威廉堡了。”

    现在蓝军手里有许多大炮,其中一部分是原来就配属给他们的,另一部分则是在白天的作战中缴获的。有两个步兵师已经被蓝军装甲集群打垮,抓获的俘虏超过了万人,还在红军防线上打出了一个15公里宽的破口,并且向西北方向推进了12公里。

    但是红军总指挥法肯豪森并没有认输,他还有4个完整的师可以用。而且曼施坦因成功拖延了蓝军装甲集群的推进,为红军在威廉堡的布防赢得了时间——威廉堡是个不大的城镇,同时也是个十字路口,有两条公路在这里交叉。周围都是农田、牧场和树林。

    另外,镇子上有波罗的农业合作总社的仓库,还有一家生产奶制品的工厂。仓库和厂房都是30年代新建的,非常坚固,需要用150mm大炮才能摧毁。

    “2天可不行。”古德里安立即否决了冯。托马的建议,“2天再加上今天晚上就是2天半……足够让法肯豪森手里的4个师开过来了。到时候我们就必须在威廉堡和6万敌人打一场硬碰硬的会战,演习裁判肯定会判我们失败的。”

    “那我们怎么办?”冯。托马问。

    “可以迂回吗?”

    “绕过去?”冯。托马想了想,点点头。“绕是可以绕的,绕过去再推进八公里就算我们胜利了。可是……”

    “可这是钻空子,实战情况下不能这样,”古德里安顺着冯。托马的话往下说。“现在法肯豪森的四个师一定准备沿8号公路对进,如果我们绕过威廉堡,他们就会在2天后抵达,到时候我们的后路就被切断了。”

    “是的。”冯。托马点头。

    “那么我们在威廉堡外打个弯,沿8号公路东进怎么样?”古德里安在一张缴获自红军的军用地图上拍了拍,“2个师对2个师,行进中遭遇。在这种情况下,反应迟钝的步兵师是打不过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师的。而且我们还有空中优势……这种遭遇战24小时就能分出胜负。”

    冯。托马点点头,“这样我们就打垮了红军的4个师,还剩下2个师就不足为虑了。”

    “那么现在有多少车辆可以开动?”古德里安又问。

    “马上开动吗?”

    “对!”古德里安说,“马上,不必等第二装甲团和第三摩托化步兵师全部抵达。现在的关键还是快,要以快打慢……就让他们沿着简易公路(红军修建的联络路)推进,和我们齐头并进吧。”(未完待续。)

第214章 未来的统帅 十

    “上帝啊,这是真的吗?一个装甲师,一个摩托化步兵师,用了不到48个小时就打垮了6个步兵师,这实在颠覆了我对战争的理解……”

    里加城堡内,在多伦庄园砍树打猎消磨了十几年时光的威廉二世,突然发现自己对军事的了解已经降到了和小学生差不多的地步了……如果“铁拳…1935”军事演习不是一场弄虚作假的闹剧的话,他已经完全不了解战争了!

    “陛下,现实就是如此,内燃机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军事革命。”

    赫斯曼在演习总结会上,这样对德意志军队未来名义上的统帅说:“传统的步兵师在实行了机械化的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师面前,完全不堪一击!这不仅是因为机械化部队的火力和防御力比传统部队有了几何级数的进步。而且还因为它们拥有强大的机动作战能力。

    在‘8号公路遭遇战’中,装甲集群在传统步兵还没有完成展开的情况下就以强大的突击力投入进攻。对方的步兵来不及构筑阵地,炮兵来不及设置,甚至连部队的集中都来不及完成。就在一条绵长的公路上,以行军状态遭遇了来自装甲部队和对地攻击飞机的协同进攻……”

    “8号公路遭遇战”并不是真正的战争,而是一场演习中的“遭遇战”。两个刚刚开始进入急行军状态的“红军”步兵师迎头撞上了“蓝军”装甲集群。

    三万多人,超过三百门各种火炮(不包括迫击炮),还有上千辆满载辎重的马车在公路上排出超过十五公里的长队……在1914年到1918年的战争中,这样的两支军队如果遭遇了,光是完成展开就要一整天。然后很可能还要花上几天时间挖掘战壕修工事,一个礼拜后能展开猛烈攻防就不算慢了。

    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像南斯拉夫这样拥有120万军队的欧洲“大国”,在德国的闪电战攻势下也就勉勉强强抵抗了8天。波兰和法国的表现稍好一点,一个月也就趴下不动了。

    而在一战中,连罗马尼亚这样的弱鸡也在德国、奥匈和保加利亚的围攻下抵抗了几个月。

    这就是内燃机技术的巨大进步带来的军事革命的后果!

    而这场“铁拳…1935”军事演习,则是通过模拟机械化战争证明了富勒、戴高乐等人提出的机械化战争理论的正确性。同时也为德**队的战争准备指明了一个发展方向。

    “下一场战争绝对不会是1914年…1918年的预演!”赫斯曼的目光轻轻从德国皇帝、希特勒、戈尔茨、雷德尔、古德里安和法肯豪森等人身上扫过,最后又停留在了会议室内唯一一个没有穿军装的人物——阿道夫。希特勒身上。

    赫斯曼推动这场大规模军事演习的主要目的。除了证明早就被历史证明的理论之外,就是要和希特勒争夺未来的实际上的军队统帅权!

    而要顺利取得未来的统帅权,需要说服的不仅是年事已高的皇帝,而且还有希特勒本人。一定要让希特勒相信,只有赫斯曼才能带领德**队去征服欧洲。

    “各位,这次的军事演习已经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下一场战争将会以全新的模式展开,将是一场颠覆以往认知的高技术战争,而领导这场战争的必须是非常专业化的大总参谋部!”

    大总参领导战争的体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确立的。赫斯曼现在需要恢复这个体制。

    “可是,”阿道夫。希特勒看了眉头微皱的皇帝一眼,皇帝显然对未来的战争也存有疑虑,“上将,你所说的新式战争如果是真的,那么这场战争将会大量消耗石油。因为无论坦克、汽车、飞机,还是各种战舰,都需要石油才能驱动。可我们德国有那么多石油可供消耗吗?”

    看来希特勒对于新的世界大战仍然存有疑虑。

    “有!”赫斯曼点点头。说,“陆军战略储备局从20年代初就开始储备石油和各种有色金属。在1924年《凯恩斯计划》开始实行后,又逐步加大储备量。

    我们通过和苏联的易货贸易所获得的石油和有色金属中的相当部分,被储存在了位于特拉沃明德、柯尼斯堡和里加的战备仓库中。其中石油的储存量就高达1200万吨,我们还计划在1939年前将石油战略储备增加到1500万吨。”

    如果让另外一个时空管理德**工生产的德**备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看到现在战略储备局的库存清单,他多半是会眼馋得流口水的。

    1200万吨石油只是其中的一笔资产。除此之外,战略储备局手里面还捏着10。3万吨电解金属锰、12。5万吨精炼铜、10。8万吨电解铝、9。2万吨铅、9。2万吨锌、2。8万吨镍、1。2万吨锡、9千吨金属钨。

    另外。战略储备局还储存着大量的没有经过加工的锰矿、铜矿、铅锌矿、钨矿、铬铁矿、铝土矿和铀矿石,以及大量的大豆、丝绸、棉花、鸦片、可可豆、咖啡豆、烟草等农产品。

    不过这些好东西的储备数量属于最高的军事机密,赫斯曼是不会告诉希特勒的。

    赫斯曼接着又说:“另外,从1926年开始,我们就在推动合成燃料计划。法本公司计划在1939年前建成15家氢化工厂。形成日产1万吨合成燃料的生产能力。”

    阿道夫。希特勒问:“1500万吨石油储备,350万吨以上的合成燃料年产量……这就够用了?”

    “还有进口,”赫斯曼说,“可以从罗马尼亚和苏联进口!”

    “从苏联进口?”威廉二世对这个提议仿佛有些意外。

    “是的,”赫斯曼看着威廉,“陛下,我们和苏联是朋友……列宁还是您的帮助下领导革命成为苏联领袖的。”

    “我们真的要和苏联一起战斗吗?”威廉二世还是有些疑虑。“他们可都是布尔什维克啊!”

    “陛下,联合苏联将让我们立于不败。”赫斯曼非常肯定地说,“目前德国是全世界第二大工业国,而苏联在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后,将稳居世界第三大工业国。我们只要和苏联结盟,在下一场世界大战中,就能立于不败!”

    实际上,联苏才是赫斯曼争夺实际统帅权的最大王牌!

    因为全世界都知道赫斯曼是列宁和苏联人民的老朋友,而且他和斯大林的关系也非常好。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都一条非常宽阔和漂亮的马路被命名为赫斯曼大街。

    所以德国只要确定“联合苏联”的国策,赫斯曼就一定会水涨船高。

    而“联合苏联”这张王牌,在目前看来(联盟能不能维持是另一回事),的确也能让德国立于不败。至少在欧洲大陆上,并不存在可以同时击败苏德两国的力量。

    “那么英国呢?”威廉皇帝又问,“如果联合苏联,在欧洲大陆上应该不会有什么国家可以威胁德国。但是在海上,我们和苏联都非常弱小,不是英国的对手。”

    海上有意呆利啊……赫斯曼早就计划好了,英吉利海峡暂时不用考虑,搞定法国后转向南方,和墨索里尼一块儿打地中海和中东。

    不过联合意大利这事儿现在还没谱,墨索里尼现在是个亲英派,和德国的关系虽然不错,但也谈不上亲密无间。

    “我们可以从空中打败英国海军!”赫斯曼说出了另外一个答案,“陛下,试验大规模海空作战,也是这次‘铁拳…1935’军事演习的目的之一。”

    “铁拳…1935”军事演习其实是分成三个目的的,第一个目的是陆军部队的长途输送;第二个目的是检验机械化战争理论;第三个目的则是表演海空对抗作战——德国海军航空兵(现在戈林还在当经济部长,德国海军自然就有航空兵了)将会动用100架双发中型轰炸机/鱼雷攻击机/侦察机,进行长途奔袭作战,从东普鲁士的基地起飞轰炸停泊在里加湾内的四艘靶船。

    一次集中上百架飞机,奔袭几百公里,还要在茫茫大海上搜索目标。这完全是日本海军的看家本领,不过日本海军主要是用舰载机玩这套。而德国海军现在没有航空母舰,于是就用j。30中型轰炸机的衍生型号,挂上鱼雷和重磅炸掉去对付海上的敌方舰队。

    空舰对抗的演练,在德国恢复义务兵役制后已经举行过很多次,效果总体还算不错。所以这一次的飞机炸船完全是一场表演,根本没有失败的可能。

    “哦,用飞机轰炸啊?”威廉皇帝点了点头,“时代变化可真快啊,不仅陆军和十几年前完全不同,连海上的作战也要靠飞机来决定胜负了。那么,海空作战的演习什么时候开始,可否观摩?”

    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上将接过问题,回答道:“演习将会在后天进行,地点是萨马列岛附近海域,陛下和总理阁下可以前往观看。”(未完待续。)

第215章 说好的旦泽呢?

    “娜塔莉!”

    赫斯曼步兵上将又一次叫了一声这个名字。他现在就坐在陆军政策会主席的办公室里面,5月12****从波罗的共和国首都里加急匆匆返回措森(总参驻地)后,每天都会到这间办公室里面坐一会儿。因为1935年5月12日这天出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波兰国父约瑟夫。克莱门斯。毕苏斯基在这一天病死在华沙的贝尔韦德尔宫。

    “路德维希,是你叫我吗?”

    “娜塔莉,波兰人答复了吗?他们同意邀请皇帝陛下去参加毕苏斯基葬礼了吗?”

    娜塔莉。列辛斯卡雅现在不仅是陆军政策会的研究员,而且还是国家社会主义国际的秘书长——国社国际当然不能和第三国际相提并论,它完全是一个由史塔西秘密资助的“民间组织”。

    通过这个“民间”的国际间政党联盟,史塔西在波兰扶植了一个小小的波兰国家社会党(不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波兰分支)。

    而这个波兰国家社会党的路线是“波兰第一”,不是“波兰联邦第一”。该党认为在波兰自由邦在整个联邦中承担了过多的义务,而乌克兰自由邦和立陶宛自由邦的付出太少。因此,立陶宛和乌克兰这两个民族都占了波兰民族的便宜,非常不公道。必须要调整波兰、立陶宛和乌克兰三个邦在联邦中所承担的各项义务的比例。

    而这种“波兰第一”路子吸引到了少量波兰选民,帮助这个波兰国家社会党赢得了几个议会席位。虽然该党在波兰的国家大事上基本没有发言权,不过总算也能发个声音。

    因此在毕苏斯基的死讯传来后,赫斯曼立即就让娜塔莉指示波兰国社党的议员去向波兰当局提议:邀请曾经支持过波兰独立的前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参加毕苏斯基葬礼。

    考虑到威廉二世最近正在折腾复辟,波兰政府的邀请可就多了几分“支持”的意味——因为威廉二世被视为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罪人,所以大部分欧洲国家对威廉二世可能的复辟都抱着反对态度。

    “没有。波兰政府没有邀请陛下,甚至连总统先生都不在邀请之列。”

    娜塔莉拿着份电报抄件,三两步走进了赫斯曼的办公室。她穿着一件灰毛衣和一条黑裙子,一条胳膊上还佩戴者黑纱,显然是在悼念刚刚去世的波兰国父。

    “不过希米格维将军给你发来了邀请的电报,希望你能出席毕苏斯基的葬礼。”

    赫斯曼从娜塔莉手中接过了电报抄件。“邀请了我?唔,看来毕苏斯基的接班人还没有忘记我对波兰联邦的成立也是有贡献的。”他冷淡的一笑,“娜塔莉,你知道吗?如果没有我,波兰联邦是不可能出现的。”

    “是吗?”娜塔莉。列辛斯卡雅睁大眼睛看着赫斯曼,“我听说波兰是法国人和英国人扶植的?”

    “不是这样,”赫斯曼笑了笑,“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