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战图-第5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的善后事宜,按理应该是朕批复同意后,对方再派出使者,但朕又接到消息,温彦博已经过了蒲津关,明天就能抵达长安,这有点不合仪礼,不过朕也不想计较了,所以召集各位来商议,我们该如何应对中都使者到来。”

    众人面面相觑,这个消息来得很突然,大家都没有准备,大殿内一片寂静,没有人起身表态,李渊看了众人一圈,目光最后落在太子李建成身上,李渊淡淡道:“这件事说起来应该是皇儿之事,在太原就应该解决,朕不理解怎么会牵扯到朝廷,皇儿,你来说说吧!”(未完待续。)

第1010章 青云酒肆

    李建成当然明白父皇言不由衷,若真的在太原解决了,事情就大了,他微微点头,从容道:“父皇,各位大臣,在并州全歼突厥大军,唐军将士也流血出力,付出了一万人的代价,尤其王君廓将军功高卓著,连张铉也不敢否认,他亲口承认了唐军的功绩,战争既然结束,下一步就是善后处理,怎么分割战利品,怎么抚恤阵亡将士,对唐朝而言,还涉及到一个并北三郡的归属问题,事情不是那么简单,所以应该由双方朝廷协商此事,我想,这就是中都派使者前来的原因。”

    李渊锐利地目光注视着李建成,又问道:“皇儿在并州已经和张铉接触过了?”

    “回禀父皇,既然共同抗击突厥,当然会有接触。”

    “那张铉是什么态度?愿意归还并北三郡吗?”

    李建成已经察觉到父皇语气中的不满在加剧,他沉吟一下道:“张铉回避了此事,只谈战利品分割。”

    这时,陈叔达起身笑道:“陛下,微臣对此事倒有点想法。”

    陈叔达挺身而出,使大殿内的紧张气氛为之一缓,李渊也意识到自己有点失态,便点点头,“陈相国请说!”

    陈叔达又向李建成微微欠身,这才不慌不忙道:“正如刚才陛下所言,分割战利品只是一件小事,唐军抗击突厥是为大义,绝非贪图一点点战利品,张铉既为上位者,这个道理他应该也懂,那么他为什么非要把小事闹大?考虑到对方使者又是温彦博,微臣认为张铉是借谈判战利品这件事来提醒我们须遵守上次谈判的成果,萧铣已灭,那么郡县划分就要按照已达成的协议来办。”

    李渊笑道:“不愧是相国,果然考虑得远,确实有几分道理。”

    这时,李渊见刘文静欲言又止,便笑道:“刘相国有什么见解?”

    刘文静起身行礼道:“微臣觉得应该和河套之事有关?”

    他这句话一说出来,对面的裴寂立刻露出了一种幸灾乐祸的表情,陈叔达则大惊失色,这件事是圣上的痛处,怎么能在公开场合说出来?

    李渊的脸色当时就沉了下来,冷冷道:“今天只谈北隋使者之事,刘相国不要偏了话题。”

    李建成暗暗叹息,其实刘文静见识高明,总能看到问题的实质,可他就是不懂揣摩圣意,在人情世故上还是一个白面书生。

    李建成不忍,便出面打圆场道:“既然使者明天就要到达长安,不如父皇先任命我们这边的对应大臣,听一听对方的表述,我们再应对也不迟!”

    李渊已经被刘文静扫了兴,便不想再谈下去了,“既然是来商议善后之事,那就由皇儿负责应对吧!”

    陈叔达连忙道:“对方只是来了一个礼部侍郎,让太子出面应对有点不妥,不如太子殿下在幕后坐镇,我们也出一名级别对应的官员,以免被对方小瞧了,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李渊点点头,“准奏,由礼部侍郎宇文士及为对应谈判。”

    停一下,李渊又对陈叔达道:“就烦请陈相国也参与协同此事!”

    “微臣遵旨!”

    李渊在众臣的恭送之下起身走了,众人也三三两两离开偏殿,这时,李建成走到陈叔达身边笑道:“陈相国若有时间不妨来东宫,我们一起商量一下对应之事。”

    “太子有召,老臣怎敢不从,老臣上午还有两件重要之事要处理,不如我下午过来。”

    “没问题,就看相国方便,要不我来吏部,顺便将宇文侍郎也一并请来。”

    “这这怎么行,还是微臣去东宫吧!”

    汉语的博大精深就在于此,很多事情不用说透,语气稍微迟疑,对方就能心情神会,陈叔达当然知道现在去东宫并不是好主意,和太子稍微保持一点距离才是明智之举,但碍于太子相召,他又不好不答应,所以在太子给了一个台阶之时,他立刻表现出了犹豫,这其实就是暗示李建成,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猜忌,最好不要在东宫谈。

    李建成心领神会,便笑道:“那就一言为定,我下午来吏部和相国协商。”

    两人又说了几句,便各自离开了,

    位于务本坊的青云酒肆在长安颇为有名,它是距离皇城最近的一座酒肆,地方宽敞,环境优雅,而且酒醇菜鲜,酒肆名字也起得好,暗喻平步青云,因此深受朝官们喜爱,每天这里酒客盈门,生意十分火爆。

    一些资深酒客都知道,这座酒肆是窦家的产业,不过就在上个月,窦家用这座酒肆和于氏家族换了他们渴盼已久的一座庄园,使得窦家的两座庄园能连为一体,得到了终南山一处极好的风水位置。

    至于两家的交易谁占了便宜已经不重要了,至少是各取所需。

    换了东家,掌柜和伙计也要一并换掉,青云酒肆的新掌柜是个极为精明能干,而且能说会道,伙计们的服务也十分周到,很快便赢得了老酒客们的认可,使青云酒肆丝毫没有受到换东主的影响,生意继续火爆。

    由于生意太好,酒肆也配了一个账房,账房姓高,是个二十余岁的读书人,据说是于家的远房亲戚。

    高账房自然便是高瑾了,酒肆产权虽然归于家所有,但经营者却是北隋设在长安的情报署。

    房玄龄对这座酒肆极为重视,他决定由高瑾来坐镇这座酒肆,利用这座酒肆来获取唐朝的重要情报。

    所以高瑾名义上是账房,实际他才是这座酒肆的真正主管。

    清晨,长安城门开了不久,酒肆也开始忙碌起来,进行开业前的准备,打扫卫生,准备食材,布置单间雅室,一般要忙碌一个时辰,才正式开门营业。

    这时,一辆马车停在了店门口,车夫回头笑道:“先生,这里就是青云酒肆了。”

    从马车里走出一名三十余岁的文士,他抬头打量一下巨大的酒幡,上面用篆体写着‘青云酒肆’四个大字。

    文士点点头,取出一片半两重的金叶子递给车夫,笑道:“一路辛苦你了。”

    车夫双手捧着金叶子连声道谢,这才兴高采烈地赶着马车离开了酒肆。

    文士整理一下衣帽,上了台阶向酒肆内走去,酒肆大门没有关,门口正好有个扫地的酒保,他见文士要进来,连忙上前陪笑道:“这位先生,小店还有半个时辰才开始营业,先生可去旁边看看风景,回头再来,小人一定盛情招待先生。”

    文士正是半路下了马车的凌敬,他没有带随从,而是租了一辆马车一路来到长安。

    凌敬笑了笑道:“我是从中都过来,来找你们高账房,他可在?”

    酒保听说是从中都过来,立刻肃然起敬,连忙道:“账房在,我去叫他!”

    酒保飞奔而去,片刻,高瑾匆匆赶来,见是录事参军凌敬,他急忙上前见礼,“原来是凌先生,好久不见了。”

    凌敬微微一笑,“贤弟知道我要来?”

    高瑾点点头,这里不是说话之地,请随我去后院。

    凌敬来到后院账房,高瑾关上门,这才行下属之礼,凌敬摆摆手笑道:“这里不是中都,我们就随意了,你知道我的来意吗?”

    “卑职前天收到了军师从娄烦郡送来的一封紫筒鹰信,上写转交中都使者,这是我们收到了第一封紫筒信,我们正在疑惑,没想到参军到了。”

    鹰信以信筒颜色区分重要性,最高级别是紫色,其次是红色,再其次是黄筒,而普通鹰信则没有任何颜色,而杨重澜的级别只能拆开红筒信,对于紫筒信一般是齐王手令,只有军师级别才有权开启。

    凌敬的到来,让高瑾立刻明白了紫筒信的意义。

    凌敬大喜,果然殿下有手令来了,他连忙道:“我就是副使,我特地来这里就是为了取殿下的手令。”

    “参军请坐下休息,再吃点东西,卑职这就去东市取信,即刻便回。”

    凌敬着实有点饿了,便笑道:“随便来几样小吃,你速去速回!”

    高瑾行一礼转身出去了,他先交代酒保给凌敬上菜,自己则骑了一匹马向东市疾奔而去。(未完待续。)

第1011章 齐王密诏

    温彦博比凌敬晚了两个时辰到达长安,凌敬是独身进入长安,温彦博则是被唐朝礼部侍郎宇文士及迎入长安。

    宇文士及年约三十五六岁,他是宇文述的三子,宇文化及的亲弟,但他性格温文尔雅,学识渊博,容貌俊美,和不学无术的大哥宇文化及相差甚远,所以天子杨广看中了他,在他十八岁时便将自己十六岁的女儿南阳公主嫁给了他,宇文士及便成了大隋天子杨广唯一的驸马。

    宇文士及在隋朝曾经风光无限,但江都事变改变了他的命运,他毅然割裂了妻子和儿子,又投入了大唐的怀抱,成了李渊的座上嘉宾,再一次利用妹妹是李渊宠妃的裙带关系当上了唐朝的礼部侍郎,又重新娶李渊的侄女寿光县主为妻,可谓官运亨通,平步青云。

    温彦博听说前来迎接自己之人便是宇文士及,心中不由充满了鄙视,但公事为重,温彦博克制住了内心的鄙夷,一路有说有笑,跟随宇文士及住进了贵宾馆。

    大堂上,温彦博和宇文士及分宾主落座,两名侍女给他们上了茶,宇文士及笑道:“这次温使君前来大唐,我们非常欢迎,中都的官牒上说,温使君是来商谈善后事宜,但官牒上诸多细节不祥,能不能请温侍郎再进一步介绍一下。”

    温彦博微微一笑,“我们两国精诚团结,共同抗击胡虏南下,保卫了中原大好河山,同时我们也建立了良好的互信,摄政王殿下希望这种互信能扩大并加深,所以我奉命前和唐朝沟通就很有必要了。”

    温彦博说得很圆滑,也说得很光面堂皇,但实质内容却丝毫不碰,使宇文士及就像喝了杯白开水一样的感觉。

    宇文士及要回去汇报,没有收获怎么行,他不甘心地又继续问道:“不知摄政王殿下所说的互信扩大加深是指什么?”

    温彦博也知道,不给宇文士及一点东西,他就会像秋天蚊子一样缠着自己不放,他笑了笑便道:“当然涉及的内容很多,比如双方可以互相建立一个联络官署,互派官员长驻,再比如可以扩大贸易,鼓励民间贸易,互通有无,再比如互相承认对方的科举,诸如此类等等,总之就是一句话,加深沟通,促进了解。”

    宇文士及笑着点点头,“有使君这番话,我回去就好交差了,太子殿下希望使君不要担心安全,这次我们将严密防范。”

    这时,一名守卫快步来到堂下,犹豫一下禀报道:“启禀宇文侍郎、温侍郎,外面有一个文士,他说自己是副使者。”

    温彦博笑了起来,“没错的,是我的副使凌参军,请他进来吧!”

    宇文士及有点疑惑,“温使君,我不太明白。”

    “是齐王府参军凌敬,他作为军方代表参与这次出使,比如战利品分割之类都由他负责参与协商,他之前在新丰县有点私事,所以比我晚一步,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赶来了。”

    宇文士及恍然,“原来是凌参军!”

    他立刻对守卫道:“还不快请凌参军进来。”

    守卫答应一声快步去了,宇文士及起身道:“那我就不打扰使君休息了,先告辞!”

    温彦博将宇文士及送出内院,正好在路上遇到了匆匆走来的凌敬,温彦博笑着给他介绍宇文士及,两人见了礼,宇文士及便告辞而去。

    回到内室,温彦博冷笑道:“不愧是宇文述的儿子,至始至终不问自己的发妻和儿子情况,天性薄凉。”

    “他应该知道儿子被刺杀,发妻出家为尼之事吧!”

    “他知道是一回事,但关心是另一回事,我知道他又娶了宗室之女为妻,这种人自以为抱紧了唐朝大腿,可一旦唐朝不继,他是不是又想休妻求荣?”

    “他如果真这样做,殿下也不会容他,算了,不要被这种人坏了心情,我拿到殿下的信了。”

    温彦博大喜,殿下真有信留给他们,他急问道:“信在哪里?”

    凌敬取出紫筒鹰信,递给了温彦博,温彦博连忙将信筒拆开,取出了里面一张薄绢,只见上面写了几行字,正是齐王手谕。

    两人看了一遍鹰信,不由暗暗庆幸他们猜对了,一共有四条指示,第一条就是要求他们和唐朝谈灵武郡和延安郡一事,第二条要求他们督促唐朝履行萧铣地盘分割协议,第三条是按出兵人数分割战利品,并仅限于楼烦关以南的战利品,第四条是用娄烦郡换萧铣父女。

    两人面面相觑,第四条却让他们没有想到,凌敬心里却明白,这是殿下的一点私心,弥补他对萧铣的失信。

    两人又继续商议种种细节,一直到华灯初上,才各自回屋休息了

    宇文士及匆匆来到吏部,见吏部尚书陈叔达,如果在朝廷按派系分,他是秦王李世民一派,他当然不想去见太子李建成,而且他只是侍郎,应该是向尚书汇报,而不是越过尚书直接去找太子汇报,这是官场大忌,宇文士及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直接来了吏部,见到吏部尚书陈叔达,将他和温彦博见面的详细经过汇报给陈叔达。

    陈叔达对温彦博的见面不感兴趣,他更关心凌敬,凌敬是齐王府录事参军,属于军方高官,这次北隋派军政大员同来,恐怕会涉及到军政两边的谈判。

    “宇文侍郎,你觉得凌敬为什么会晚来?”陈叔达沉吟良久问道。

    “卑职觉得,或许凌敬另有任务,所以晚来长安一步。”

    陈叔达摇了摇头,“你弄错了,这个凌敬实际上是早来了长安一步,他应该是去长安情报署了。”

    “相国看得透彻,应该是这个原因。”

    陈叔达负手来回踱步,心中充满了疑惑,他自言自语道:“凌敬去长安情报署做什么?难道他们需要接受进一步的指令?难道真是为了河套前来谈判?”

    陈叔达想不通原因,便问道:“具体谈判时间定了吗?”

    “回禀相国,初步定在明天一早开始,由我们派兵去贵宾馆接人,具体时间地点由我们决定,然后今晚通知他们。”

    陈叔达点点头,“我回头再去和太子殿下商议一下,明天一早你去接他们来皇城,军队我来安排。”

    “属下明白,相国还有什么交代?若没有别的事,属下就先告辞了。”

    陈叔达奇怪地看了他一眼,笑道:“宇文侍郎当然要和我一起去东宫,明天可是由侍郎主谈,具体怎么谈,怎么决定,不先明确下来,明天岂不是乱成一团?”

    宇文士及呆了一下,连忙歉然道:“属下考虑不周,属下这就和相国去东宫。”

    次日一早,五百铁甲骑兵严密护卫着北隋使者的马车穿过了朱雀大街,从朱雀门进了皇城,一直来到政事堂大门前,这也是上次谈判之地,双方极为重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