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好,这步兵五大技能,非但士兵要掌握,军官亦需要掌握,子纯,给!”
“把这个拉火环扣在小拇指上,对,就这样……在手榴弹出手的瞬间,一扣手腕,套在小拇指上的拉火环就随手拉出了拉火绳,于是,手榴弹在出手的同时就拉响了,拉火绳就挂在小拇指上了……”
虽说自己没有试验,但并不妨碍唐浩然为其做解释着投弹要领,虽说没投过实弹,可毕竟也看过教材,甚至还编写了五大技能手册,说起理论来唐浩然自然也算得上是个权威。
(痛到崩了……依然很痛……泪如雨下啊!求安慰,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64章 变革(第二更,求月票!)
开阔的靶场上只有商德全一个人,他避开了原来的堑壕和掩体,站在堑壕和掩体一侧的平地上,面前的一切都看得一目了然,默默的盯视着前方。
站在数十米开外的唐浩然等人无不是站在沙袋后方以避免破片伤害,看着商德全在那里做准备,活动转腰,甩动臂膀,然后俯身拿起一棵手榴弹,一面静静地注视着前方,一面在手里做着拉火的准备。
突然,在众人的注视中,商德全后退了几步,站定脚步,双眼注视着前方。片刻后,他又大步上前助跑,侧身,甩臂,转体,手臂伸直,整个身体像拉满的弓一样向后绷紧,突然,他的身体在快速运动中猛地向前一下张满,手榴弹出手之际,手腕随势往下一扣,这是拉火动作,“嗖”地一声,手榴弹飞向天空。
晴空中一个小黑点向前飞着,飞得很高,很慢,在空中形成一条优美的抛物线,准确的落在靶场下方,四五秒后“轰”的一声,手榴弹爆炸了,爆炸的位置正好插靶板的地方,手榴弹是落地后爆炸,手榴弹的爆炸震撼了靶场上的所有人,不单是旁人震撼了,就连同商德全等人也被震撼了,所有人全都愣了。
“这,这就是一门小炮啊!”
吴鼎元眨眨眼惊讶的喊道,在警营里投弹成绩合格是35米,差不多也就是十丈左右,若是在行军打仗时,几千个士兵一人投上几枚手榴弹,那还得了……这仗可就真没法打了。光是靠手榴弹炸都能把敌人给炸的魂飞魄散。
“不是一门小炮。是人手一门小炮!”
商德全应着声。有些兴奋的他又拿起了一枚手榴弹甩了出去,助跑,投弹,第二颗手榴弹呼啸着出手,又是一声爆炸,这一次又响起了一阵掌声,手榴弹是在报靶坑内炸响的,换句话来说。相隔数十米他直接把炸弹扔到了战壕里。
“好!”
叫了声好,唐浩然带头鼓掌,掌声顿时在靶场上响了起来,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感受投弹的魅力,而唐浩然亦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感受手榴弹爆炸,过去只是在电影上看到过。而对于“发明”手榴弹的唐浩然来说,他整个人无疑更得意一些。
“一共扔了四枚,在战场上一个步兵也就是携带四枚手榴弹,无论是防御也好。进攻也罢,几千枚手榴弹足以将面前的敌军炸的粉碎……”
大家叫着好的时候。愣住的吴鼎元则于一旁轻声念叨着,过去步兵行军打仗,除去一条步枪、一柄不怎么使得着的刺刀,再也没有其它武器,或许靠着臂力投出的手榴弹只能投出十余丈,但在排枪作战时,一方突然投出数十枚、上百枚以至数千枚手榴弹,战区将立即会倒向有手榴弹的一方。
有了手榴弹,那排枪……射击、刺杀、投弹、爆破、土工作业,难怪大人说这投弹是步兵的五大技能,心下念叨着,吴鼎元瞧着大人的眼光亦发生了变化,那是种骨子里的佩服,实际上对于营中其它军官亦是如此,行伍有着行伍的风气,大人或许不是行伍出身,但从《步兵手册》的编写,再到射击教范、刺杀教范的编写,无不是大人独力而为,大人非但在练兵上是个行家,至于这看似不起眼的手榴弹,亦是大人所发明,实在是……
这边为商德全的表演叫着好的唐浩然,却不知吴鼎元等人的想法,瞧着那边弥散的硝烟,唐浩然又扭头对郑廷襄说道。
“我看这手榴弹的威力似乎不大啊!”
尽管对手榴弹这“步兵手中的大炮”充满了期待,可从那爆炸的烟雾中,他却看到手榴弹的威力远不及他想象。
“大人,这火药的药力有限,为了提高药力,已经加大了铁壳,更是装了二两火药,而且还加大了雷管,若是再扩大铁壳,这重量至少得一斤出去,怕手榴弹到时候就投不远了,除非……”
大人的抱怨听在郑廷襄的耳中,他又岂会不知,先前的数百次试验,他亦深感其威力不足,为了提高威力,从加大壳体,到加大雷管,总之是想尽了办法,但这些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威力不足的原因是火药的问题,只有解决了火药的问题,才能治得了根。
“除非什么?”
“除非用法国新制成的猛烈黄色z药,其威力是火药的数倍,若是换用黄药,这手榴弹的威力将不逊用火药的行营炮!”
“黄色z药!”
郑廷襄的话让唐浩然整个人一愣,1890正是军事变革的关键时期,无烟药以及苦味醉、TNT等z药纷纷开始取代黑火药、火棉等火z药,而在历史上,日本恰好抓住了这一军事技术变革的机会,从而掌握了技术优势,无论是甲午战争亦或是日俄战争,苦味酸z药都尽显着其威力。
“制造黄色z药的技术复杂吗?咱们可以制造吗?”
难道就是苦味酸z药?想到苦味酸z药具有的诸如腐蚀弹壳、高敏感等缺点,在得到否认的答案后,唐浩然回忆起在网上看过TNTz药的制造工艺,尽管那工艺准确的来说,是一个流程看着只有个反应式、一个流程图以及几百个文字的解释。
但于1890年,却是一个新型科技,尽管早在27年前,威尔布兰德便发明了TNT的生产方法,但真正的工业化生产,却要等到明年,德国化学家豪泽曼对生产方法进行革新,发明三段硝化法之后,方才使这种单体炸药的工业化生产成为现实,不过其直到十年后,方才为德军所采用。
“总得来说,生产TNT的工艺就是这样,并不复杂,当然其生产需要大量的浓硫酸、浓硝酸,还有甲苯,这些暂时可以先进口,嗯,等将来时机成熟后再办工厂自产……”
想到炸药,唐浩然想到了南别宫里的十几种欧洲肥田粉,那是为了提高“产量”特意委托洋行进口的“肥田粉”,实际上就是化肥,而其中便有德产“硝酸铵”,在后世这既是化肥,亦是重要的军民用Z药,现在其价格甚至并不比黑药高,如果用硝酸铵作为Z药的话,其或许威力逊于TNT,但却远强过黑火药。
心思浮动中,随着郑廷襄示意工人搭起一根钢管,唐浩然连忙将心间的念头抛于一旁,走到了那根架着支架的钢管边。
“迫击炮造出来了?”
迫击炮?
随着大人一同走到钢管边的商德全、吴鼎元等人诧异看着这口粗如拳的钢管,目中满是不解之色,今天于这靶场上,似乎总有太多的惊奇等待着他们。
“大人,这炮管用的是船上锅炉的蒸气管,其它的东西都极为简单,唯独这钢管难制,加之厂内又没有设备加工,所以我便自作主张,从上海买来了二十根3。2英寸蒸汽管,到也正好堪用,一根钢管恰好可截为4根50英寸炮管,至于炮弹引火,则是用12号猎枪弹引发……”
在解释之余,郑廷襄的面上显得有些得意,他确实有得意的理由,虽说这迫击炮与手榴弹、桥夹等都是由唐浩然设计,但却是由他加以完善的,尤其是在迫击炮的设计完善中,他更是充分展示了作为机械工程师的才华,从脚架,到万向节的设计,再到炮弹设计以及材料的选用。
“先打上两炮让大家伙看看吧!”
瞧着那迫击炮,唐浩然只是笑点下头,论及设备机器厂可不见得比抗战时根据地的设备差上多少,至少品种齐全,如蒸气锤之类的设备,更是根据地兵工厂所没有的,只要自己稍加提示,工厂能造出如手榴弹、迫击炮之类“划时代”的武器,倒也在意料之中。
四门迫击炮一字排列于“火炮靶场”,这是警察部直属的“礼炮队”训练操作克虏伯行营炮的靶场,当然“礼炮队”只是对外的称谓,对内,其却是警察部所属的唯一的炮兵。
在众人的注视中,工厂中的炮手将火药包用铁丝捆扎于尾翼处,每门炮都准备了十发炮弹,六斤重的炮弹置于地上,每门炮四名炮手,甚至就连郑廷襄自己,都充当了炮手,瞧着这一幕,唐浩然的唇角一扬,瞬间便明白了郑廷襄的想法,他是想给予大家以震撼。
曾目睹过“礼炮队”射击训练的唐浩然,曾目睹过一分两发的“速射”,但如若与迫击炮的速射相比起来,那根本就是瘸子同博尔特在赛跑。
众目期待中,郑廷襄的嗓间猛然迸发出几个字来。
“预备……放!”
下一瞬间,装填手立即抱起炮弹,立于炮口将炮弹装入炮膛,在弯腰避开炮口冲击的同时,又拿起了另一枚炮弹。
“嗵、嗵……”
并不算震耳,甚至有些沉闷的炮声中,炮弹一发发的打出了弹膛,不过数秒后,众人却被千米外的爆炸声和爆烟所吸引,炮弹一发接一发的爆炸,只是二十余秒的时间,十发炮弹便以打尽,靶场尽头完全为一片硝烟所笼罩。
四门迫击炮打出几十门大炮的火力,只让商德全、吴鼎元这两位曾于德国学习炮兵的警察部主官,无不是愣头愣脑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若非亲眼所见,两人一定会以为这是笑话,可现在,他们却完全被迫击炮所展现的火力给惊呆了。
“这,这怎么可能!打的这么快!”(未完待续……)
第65章 金山(第一更,求月票!)
技术变革!
即便是在回到南别宫一个多钟头后,唐浩然的眼前依然会不时的浮现出于炮靶场上,商德全等人满面惊骇的模样,他们无不被迫击炮于靶场上的表现给惊呆了,分钟射速25…30发,论极火力一门迫击炮等于十二至十五门行营炮,尽管81毫米迫击炮弹丸重量以及射程皆不及75行营炮,但其展现出的潜力,却是商德全等人无法忽视的。
炮重尚不及百斤,造价不过百余元,军事技术变革的威力,第一次真真正正的展现在商德全等人的眼中,即便是对于唐浩然来说,尽管领先百年的见识,使得他明白,那些81毫米迫击炮,看似先进,可实际上却有着其不足——如其发射药用的是碣色火药,炸药亦是普通黑火药。
现在看似自己抓住了技术变革,但实际上,却只是抓住了表面。或许旁人会为手榴弹、迫击炮的发明而欢欣鼓舞,想象着用手榴弹、迫击炮粉碎敌人,主宰战场,可对于唐浩然来说,他却清楚的知道,现在这一切不过只是刚刚开始。
只有真正意义上抓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这场技术变革,并以此推动国家的工业化,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心的中那个“强国梦”,从而从根本上扭转悲惨的近代中国历史。
技术变革……
念叨着这个词,唐浩然回到了书房之中,在书房中回忆起自己所了解的与技术有关的记忆,当然更多的却是能够直接转化成金钱。准确的来说是投资后可以迅速回报高额利润的暴利产业。从而令其成为支持自己推行新政的资金之源。
什么样的产业可以迅速带来金钱呢?
首先。唐浩然还是选择了自己最为熟悉的金属以及其相关的冶炼技术,毕竟于大学时自己所学的就是冶金,虽说从事是的炼钢,但因专业关系对于诸如电解铜、电解铝等有色金属冶炼亦有一定的了解。
“电解铝……”
看着写在纸上的这三字,唐浩然心底却是泛起五味来,若是能穿越到十年前,凭着电解铝,没准自己就能挣到几百甚至上千万两银子。毕竟在霍尔发明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之前,铝是如黄金一般宝贵的稀有金属。
心道着可惜的同时,黄金这两个字却又于脑海中浮现出来。
“黄金!”
唐浩然的眼前突然一亮,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连忙与纸上写上另外三个字。
“氰化法!”
或许对于别人来说,他们无法意识到“氰化法”对黄金的意义,但在读大学时唐浩然却因为兴趣的关系,看过一篇南非金矿的资料。
在历史上,南非“淘金潮”可谓是一波三折,从1884年6月。一个纳塔的探险家宣布在迪卡普地区一个叫做巴伯顿的小村子附近发现了有开采价值的金矿,随后。几乎每一天都有人宣布新的金矿发现,这个偏僻的角落迅速成了世界的焦点。由此标志着南非“淘金热”的开始,一时间,南部非洲的资金都被吸引到这个毫不起眼的地方了,各式各样的矿业公司也迅速组建起来,巴伯顿小镇上的股票交易所成了最火热的地方。
在随后的一年中,与金矿有关的矿业公司股票被推得最高,甚至有一些股票从每股1英镑很快就被炒到了每股105英镑,让那些最初的投资人们狠狠地赚了一大笔。但是能够进行生产的公司实际上很少,绝大多数公司根本就没有发现过金矿,即使是真地发现了金矿的那些公司,绝大多数也因为产出率太低而没有开采价值。
而在众多公司中,却只有5家具有经济性,在这一消息传出后,当初投资金矿的投资人损失可就大了,特别是那些远在伦敦的投资人,几乎血本无归。1885年中,谁再说去南非这个地方投资金矿,可是要被笑话的。泡沫破碎后,整个南非只有布莱的示巴公司还在运作,1万3千吨石头最终出产了5万盎司黄金,每吨120克。
总是有人不死心的。不过这一次,地点不在德兰士瓦东部了,而是跑到了中南部。1886年,一个澳大利亚的冒险家哈里森,路过比勒陀利亚以南60公里的一个叫做郎拉赫特的农场。本来哈里森是要去巴伯顿试试自己的运气的,不过这里的寡妇农场主乌斯图岑让哈里森以及他一个叫沃克的英国煤矿矿工一起给她盖几间房子,所以两个人就在这里停留下来。无意间,两个人发现这个农场的石头有些奇怪,按照哈里森在澳大利亚淘金的经验,判定这里面有可能有金子。4月,两个人与乌斯图岑家族签了合同,允许他们来勘探金子。5月份,哈里森就宣布发现了金矿,匆匆跑到比勒陀利亚,见到了德兰士瓦总统克鲁格。按照德兰士瓦政府当时的政策,哈里森免费得到了一个地块可以进行开采,不过哈里森很快就用10英镑的代价把地块卖了。而发现这个金矿的哈里森并不知道,这底下,蕴藏着比当时世界上所有的金子都多的黄金。
郎拉赫特农场处在德兰士瓦中南部的白水岭山脉。哈里森发现的含有金子的石头就是在白水岭发现的,一年后,白水岭一带就已经非常热闹了,每天都有来自南部非洲各个角落的淘金者到达,很多人从德兰士瓦东部来,带着自己的淘金工具。不过白水岭的金子和其他地方的都不一样。白水岭的金子长在石头里面,而这个石头还非常坚硬。开采石头还不算难,但是要想把石头里面的金子弄出来,必须用蒸汽机来把石头粉碎,这可不是没什么资金的淘金者玩得起的。
虽说采金子的速度太慢,但是不能耽误买地。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