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告军长,这卡车可不是普通的卡车,陛下说了,这是装甲卡车,全身上下披挂着装甲,十分结实,是我们攻破广州城的利器。”
原来林飞见到狄赛尔的新型柴油机一时半会儿无法投产,坦克生产遥遥无期,便决定采用折中的办法,生产一型用于攻坚的装甲卡车。
这型装甲卡车,是在原来lcc…5…1卡车的基础上改装的,可以被看成是lcc…5…1卡车的一种改进型号,因此这型卡车被称为“lcc…5…2”卡车。
这辆卡车的全身上下加装了重量高达两吨的装甲,这些装甲全部都是复合装甲,外层是镀铬钢板,十分坚硬,内层是软质合金钢。
车窗玻璃是很容易被杀伤的部分,此时的林飞,还无法制造出防弹玻璃,因此林飞使用了钢条网格作为车窗玻璃部分的防御,车窗玻璃外面放上一道由钢条制成的网格,将子弹击中玻璃的概率减小到最低。
车轮也是很容易被杀伤的部分,在林飞时代的车辆上,装备中央充气系统,这个系统保证车轮在被子弹击中的情况下,仍然是充满气的状态,可以继续前行,不过此时林飞没有那样的技术,因为林飞采用了一种折中方案,这种方案就是,在轮胎周围加装钢制护套,子弹飞来就会打中护套,而不会打中轮胎。
经过改装的装甲卡车,运输人员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能够运输的人员数量极少,所以装甲卡车被林飞定位成“攻坚堡垒”,步兵可以在上面架设轻重机枪、迫击炮、掷弹筒等等武器,对敌军开火。
牛大龙听完部下的介绍,这才意识到这型装甲卡车是不可多得的宝贝,于是命令部队,在下一次攻击的时候,用装甲卡车打头阵。
林飞送来的装甲卡车一共有二十辆,此时的华夏帝国,汽车生产速度已经有了极大提高,从原来的每个月二十辆提高到了每个月一百辆。
牛大龙的部下在每辆装甲卡车上都装备了一挺马克沁重机枪,一门hp…1迫击炮,从城墙缺口杀了进去。
城墙里面的清军见到华夏军使用了会自行活动的东西,吓得魂不附体,正要逃走,这时英国武装部队的人说话了:“华夏军用的东西不过是汽车罢了,不是什么妖怪,大家不要害怕。”
清军这才稳定心神,故技重施,先射出密集的弹雨,然后冲出来打肉搏战,可是这次他们发现,那密集的弹雨似乎不管用了,子弹叮叮当当的打在那些汽车上面,竟然无法伤到汽车分毫。
清军指挥官见到子弹打不动汽车,大吼一声,率先跃出战壕,冲向装甲卡车,清军也纷纷鬼叫着冲向装甲卡车。
装甲卡车上装备的马克沁重机枪和迫击炮终于等到发威的机会了,子弹和炮弹一起射向清军军阵,爆炸声在军阵之中此起彼伏,清军被击毙了一大片,城墙后面一时间到处都是清军士兵的尸体。
清军见到装甲卡车实在是太厉害了,不敢继续抵挡,转身逃跑,清军的城墙防御一时间荡然无存。
远处的华夏军见到清军溃散,立刻挥兵掩杀过来,不少英军士兵还在负隅顽抗,只是在装甲卡车面前,他们的抵挡就如同螳臂当车。
英军士兵抵抗之后便纷纷扔下手中的枪,举手投降,杀红了眼的华夏战士根本没打算抓俘虏,直接一枪一个,把这些英军士兵统统击毙。
华夏军杀进广州城,清军狼狈溃散,三月一日的时候,华夏军终于全面占领广州城,此时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已经逃到了西安,慈禧太后听说广州、福州、石家庄和济南都被华夏军攻占,气得怒叫一声,口吐鲜血,人事不省。
653 中原战役
众人急忙把慈禧太后抢救过来,慈禧太后哀叹连声,冲左右怒道:“满朝群臣,就没有一个,能挡得住那飞贼吗?”
此时围绕在慈禧太后身边的众大臣,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京城逃出来的王公贵族,以恭亲王为首,恭亲王是满清权贵,林飞时代的名臣;另一部分是陕西的地方官,为首的是陕甘总督升允,升允也是林飞时代有名的大臣。
升允首先跪倒在地,叩首说道:“老佛爷请安心,西安有潼关华山之险,飞贼是万万打不到西安的。”
慈禧太后勃然大怒,“飞贼意欲侵吞大清二百年基业,哀家岂可偏安一隅。”
升允见到慈禧太后发怒,低下头去,不敢再说话,这时恭亲王站了出来,跪倒在慈禧太后的面前,朗声说道:“老佛爷,飞贼虽然攻下几座城池,可是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等省依然在我大清手中,这几省是我大清最富庶之省份,乃我大清七成岁入之所出,只要我们能守住这些省,大清基业,可保无虞。”
“那飞贼兵锋极盛,这些省如何保得住?”
“启禀老佛爷,若想守住这些省,须得启用悍将,若说我大清悍将,当属袁世凯,张之洞,此时袁世凯驻兵河南,张之洞固守湖南,老佛爷何不下旨,任命袁世凯为讨逆北将军,张之洞为剿匪南将军,一个统领河南、山东诸军,一个统领湖南、湖北诸军,各自讨伐飞贼。”
“我大清还有一员猛将,此人就是李中堂,当年剿灭发匪,李中堂曾经亲组淮军,与发匪血战,李中堂乃是安徽合肥人,安徽、浙江一带多有其门生故旧,所以应该让李中堂统领安徽、浙江一带守军,李中堂已然位极人臣,也不必加封将军了。”
慈禧太后轻轻点头,“袁世凯、张之洞、李鸿章,我大清能征惯战之将也就是他们了,只是李鸿章还掌管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如果把李鸿章调去打仗,与洋人打交道的事情,有谁去做呢?”
“老佛爷,此时西方诸强自顾不暇,我们已经没有外援了,还是不要顾及他们了,若是各国有事情需要打理,李中堂之子李经方可堪大任。”
慈禧太后想了想,吩咐道:“好,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你们再去找皇帝商量商量,就说这件事情是哀家的意思,让他斟酌下旨吧。”
当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逃出紫禁城的时候,慈禧太后把珍妃留了下来,让珍妃去送死,这件事情让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彻底闹翻,慈禧太后的权力和手腕都在光绪皇帝之上,索性把光绪皇帝架空,当成傀儡,凡事都是慈禧太后做决定,然后让光绪皇帝同意。
光绪皇帝见到是慈禧太后的命令,只好遵从,于是下发诏书,这样一来,清国实际上形成了三个战区,河南和山东为北部战区,由袁世凯统兵指挥;江苏、安徽和浙江为中部战区,由李鸿章指挥;湖南、湖北和江西为南部战区,由张之洞指挥。
至于清国的山西、陕西、四川、甘肃、蒙古等省,由于地处偏远,华夏军一时间打不到,所以没有设置战区(山西虽然距离直隶很近,可是山西与直隶的交界是太行山,地势极其险要,华夏军很难打进来)。
清国三大战区一成立,最先有所行动的,就是袁世凯。
袁世凯和张之洞、李鸿章相比,资历最浅,最想打出战绩,袁世凯总结了广州战役、福州战役失败的教训,认为清军败就败在固守城池上,华夏军的火力极其强悍,连日军法军都忌惮三分,清军固守城池,如何能是他们的对手。
袁世凯认定,和华夏军作战,固守城池肯定会失败,那清军该如何和华夏军作战呢,袁世凯经过一番分析认为,清军相比于华夏军,最大的优势有两个,一个是人数众多,一个是熟悉地形,所以袁世凯决定,利用这两点,和华夏军展开野战。
此时袁世凯的当面之敌,是已经攻克石家庄的华夏天津派遣军和攻克济南的第9师,及以第9师为基础扩编的第900师、第901师和第902师,其中天津派遣军人数不超过一万人,第9师各个部队总兵力六万多人。
袁世凯的手中,原有新军一万人,可是在天津大战中,华夏军又是舰炮又是飞艇,把新军炸得就剩下三千多人了,幸好河南人口众多,袁世凯很快就拉起了一支十万人的部队,再加上河南山东原来的清军,总兵力接近二十万人。
袁世凯对天津派遣军最有兵力优势,于是袁世凯决定,把部队集中到石家庄,猛攻石家庄的天津派遣军,并将天津派遣军全部歼灭。
由于济南距离石家庄比较近,袁世凯担心济南的华夏军会北上驰援,所以命令手下心腹爱将段祺瑞,领兵五万,前往衡水,阻击济南的援军,段祺瑞也是林飞时代的名人,北洋三杰之一,人称北洋之虎。
在袁世凯调动兵力的时候,华夏军并没有继续进军,因为他们在积蓄实力,打下四座城市,虽然没有伤亡太多的人,可是却耗费了大量弹药,尤其是华夏军大量装备自动武器,这让华夏军的弹药消耗数量惊人,所以华夏军必须停下来一段时间,补充武器弹药,这才能继续下一步的进攻。
三月六日,天津派遣军突然发现,大批清军向石家庄包抄而来,天津派遣军总司令李明白立刻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大禹城的林飞。
对清国宣战之后,林飞就一直关注战场局势,拜海底电缆所赐,林飞可以在第一时间获悉战场局势,并作出决策,指挥部队。
此时林飞已经知道清国设置三大战区的事情了,他敏锐地察觉到,清国可能要展开反攻,因为林飞已经威胁到了清国最富庶的地区,如果林飞把这些最富庶的地区打下来,清国的钱粮供给可就断了。
林飞没有想到,袁世凯竟然是率先发动反攻的人,林飞仔细看了李明白的报告,又综合分析了战场局势,决定在石家庄一带与袁世凯进行主力决战,争取一战击溃袁世凯所部主力。
林飞为天津派遣军制定了这样的战略计划——先固守天津,吸引大量清军,然后和南部的济南驻军一起,合围被吸引过来的清军,继而将其一举歼灭。
林飞这样做不是没有道理的,天津派遣军人数虽然少,可是却拥有大量高性能装备,包括五十辆lcc…5…1型卡车,八架齐天大圣飞艇,玉凝霜率领的空降兵部队现在就驻扎在北京,可以随时向石家庄调动。
从天津到石家庄,大约二百公里,五十辆卡车开过去需要差不多四个小时,弹药运输完全不存在问题,更何况清军的战斗力低下,固守石家庄完全没有问题。
林飞于是给部队下达了命令,驻扎在济南的部队立刻北上,驻扎在石家庄的部队立刻抢修工事,做好固守歼敌的准备。
三月九日,袁世凯下达了总攻命令,中原战役正式打响。
最先发动进攻的是袁世凯临时招募的清军,这些清军大多数都是从河南和直隶招募的青壮年农民,全都目不识丁,什么都不懂,他们不少人甚至都没听说过华夏是什么东西。
袁世凯告诉他们,当兵有肉吃,有钱赚,他们就来了,到了前线,袁世凯又告诉他们,谁冲进华夏军的阵地,就给谁十两银子,十两银子对这些农民来说可是巨大诱惑,于是他们拼死发动了冲锋。
华夏军用密集的火力击退了清军一次又一次进攻,可是这群清军根本不拍死,就是硬往上冲,华夏军在阵地前面挖掘出了一道反步兵战壕,就是一道深沟,沟底立着尖木桩,人掉进壕沟里,就会被钉死在尖木桩上,这些死战的清军士兵,竟然用尸体把反步兵战壕给填平了。
清军的疯狂冲锋持续了整整一天,死尸在华夏军阵地前面堆成了小山,这个三月份格外温暖,白天最高气温竟然接近了二十摄氏度,在如此的高温下,尸体开始腐烂,整个战场上空密布着浓浓的尸臭味。
曾经有新兵问老兵,尸臭是什么味?老兵告诉新兵,找一个臭鸡蛋,搅碎了放在盆子里,再撒一泡尿进去,搅合搅合,那股气味就是尸臭了,此时这个战场上,再也没有人会问“尸臭是什么味”这样的问题。
到了晚上,战斗才告一段落,华夏军的弹药损耗了大半,如果今天夜里没有弹药补充,那明天就要和清军打肉搏了。
怕什么来什么,当天午夜,石家庄东部突然传来激烈枪声,一支清军偷袭了华夏军的运输队,运输的弹药全部被毁,这个消息让林飞震怒,是哪支清军部队,竟然有这种本事,把华夏军运输队偷袭了。(欢迎加入沧海读者群——423214695)
654 装甲卡车战骑兵
林飞立刻责令李明白,彻查此事。
李明白不敢怠慢,立刻对运输队遭到袭击一事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攻击运输队的部队,竟然是一支清军骑兵。
这个消息让李明白十分惊讶,在战前从来没有听说清军有能用的骑兵,虽然清军有名义上的骑兵,可是疏于训练,根本没有战斗力,这支清军骑兵,是从何处而来。
李明白把调查结果报告给林飞,林飞的心也是一紧,如果这支骑兵不是清军的,那就是列强派出来的援军,列强之中,俄国的哥萨克骑兵十分有名,难道是俄国人出兵帮助了清国,这不可能啊,俄军在东北还在和日本缠斗呢,俄国哥萨克骑兵怎么会有空闲出手帮助清国。
林飞让李明白详细报告整件事情的经过,这才得知,原来遭遇袭击的是一支马车运输队,并不是汽车运输队,偷袭的清军十分迅猛,他们借着夜色猛冲出来,而且是从树林中冲出来的,冲出来之后距离马车运输队就已经很近了,护卫部队开枪也来不及了。
清军骑兵在靠近马车运输队之后,立刻射出羽箭,他们射的对象不是人,而是马,他们的箭又准又狠,拉车的驮马往往身中几箭就倒地不起,一命呜呼。
这支清军骑兵竟然使用弓箭,林飞豁然开朗,俄国哥萨克骑兵是不会用弓箭的,擅于使用弓箭的骑兵,只有——蒙古骑兵。
这支清军骑兵,一定是从蒙古赶来驰援的蒙古骑兵。
林飞弄清楚了这一点,不由得暗暗冷笑,区区一支骑兵部队,也敢和我的大部队争锋吗?
林飞于是命令李明白,用最快的速度,调集运输卡车和装甲卡车,再向石家庄运输一批弹药,以保证弹药补给充足。
此时在天津,有五十辆汽车,既可以运输物资,也可以运输人员,林飞还给天津运去了二十辆装甲卡车,用于野战或者是城市战攻坚,林飞已经开始把装甲卡车当成坦克使用了。
李明白为了给石家庄守军运输尽可能多的弹药,把五十辆卡车和二十辆装甲卡车全部派了出去,五十辆卡车全部装载弹药,装载弹药的过程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大力协助,所以速度非常快。
袁世凯趁着石家庄守军弹药被切断的空当,对石家庄发动了更加猛烈的进攻,石家庄守军估算了一下弹药消耗量,按照当前的打法,六个小时之后,守军的弹药将会消耗一空,如果后勤部队不能在六个小时之内把弹药运送过来,那石家庄守军将不得不和敌人打肉搏战。
一道难题摆在了华夏军面前,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汽车运输队开足马力,向前线运输弹药,装甲卡车则在一边护卫,等待着和清军的蒙古骑兵交手。
此时天已经大亮,远处出现了一大片树林,华夏军指挥官立刻下达命令:“各单位做好战斗准备,清军骑兵很有可能从那片树林中冲出来。”
所有装甲卡车都架好了机枪,准备好了迫击炮,只等清军冲上来。
车队行进了三四公里,树林里都没有敌人冲出来,华夏战士们的心稍微放下了些,看来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