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荆州我做主-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玲绮眼中含泪,对张辽发泄着心中的不满:“原本我还以为张叔叔之所以要投靠曹操,实际上是忍辱负重,为了照料我们母女,后来却渐渐地发现,你只不过是一个逐利之徒,完全为了自己的高官厚禄,早已忘记了我父亲当日的情意。”

    张辽闻言顿时长长叹了一口气,一抹愧意涌上了面庞。(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九章 张辽归降

    张辽早在并州之时,就在吕布麾下,多年来吕布一直待他恩若兄弟,与另一亲信将领高顺同为左膀右臂,在董卓死后的五年之间,他就从一个小小的军司马被提升为骑都尉、北地太守、鲁相等职。

    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小将,被吕布一路拔擢,与四十余岁的中郎将高顺同列,这在整个大汉各路军阀之中都是极为少见的,虽然其中不乏有张辽的个人才干,可是吕布对于他的恩遇也能见一斑。

    可是后来曹操攻陷下邳,杀了吕布之后,高顺选择了英勇就义,他却苟活了下来,而且还没有对遭遇困境的故主母有过丝毫的帮助,甚至连一句慰问的话都没有,即便是自己想想,都觉羞愧难当,如今被小姐吕玲绮当着大家的面说了出来,更觉得汗颜无地,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却见吕玲绮并没有止歇,而是继续说道:“如果你真是投靠了朝廷那也罢了,毕竟你也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扶保汉室,可是你投靠的谁?这是一个典型的国贼,此人上欺天子,下凌大臣,甚至都做出废杀皇后、毒死太子这样的恶行,可是你却依旧视他为再生父母一般,嘿嘿,张文远,你先投靠董仲颖,后又投靠曹孟德,我大汉这十余年间两大国贼尽皆是你效忠的对象,你可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忠义之士啊。”

    张辽闻言顿时沉默不语,虽然吕玲绮的话尖酸刻薄,但是他却知道确实没有什么错,他先后效忠的这几任军阀的名声都不好,董卓废立皇帝,夜宿龙床。淫虐宫妃,当时便是天下公敌;后来的吕布狡诈反复,为诸侯所不容;而曹操更是国贼,欺凌天子大臣,先是杀了董贵人一家,后来又擅自废立皇后。并将原皇后处死,还毒杀了太子,凡是忠于大汉的都对其恨之入骨。

    更加令他感到无奈的是,董卓死于吕布之手,自诩忠义的他无法杀吕布为董卓报仇,甚至像蔡中郎那样叹息一声都不敢,吕布死于曹操之手,他又转身就投靠了曹操,从此再也不敢对吕布有半分的同情。甚至对他的家眷都不敢有丝毫的表示。

    “奉先大人还有一个除国贼、安定汉室之功,而我呢?这么多年来我立过什么功劳?十几年间一直待在淮南这里,本来以为自己虽然多有败绩,可至少也是守住了魏国的南大门,可是如今淮南失守,数万大军只剩下这区区几百人,这就是我这十三年苦守的结果吗?

    想到这里,张辽不由深深叹了一口气。拱手说道:“小姐说的是,辽为全性命不问是非。一再委身国贼,根本不配称为忠义,辽受温侯厚恩,十三年来却未能问候过一句,辽愧对小姐,愧对夫人。愧对温侯,今日只好以死谢罪,希望在九泉之下见到了温侯之后,可以得到他的谅解。”

    说完之后,张辽竟然拔出腰间之剑准备自刎。

    这时候只听得破空之声传来。他手中之剑被荡开了一些,长剑偏离了方向,砍到了肩胛上,只见肩胛部分血流如注,迅速染满了衣袍。

    张辽看着缓缓放下手中弯弓的吕玲绮,心中略略有些惊讶,因为他没想到吕家大小姐的武艺竟然如此出色,与十三年前比竟然有天渊之别,在自己挥剑自刎的那么短时间内,取弓、搭箭、瞄准、射出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一般,不仅准确度惊人,连力气也都绝对不小,否则又如何能荡开自己手上的长剑?

    “辽自愿寻死,小姐又何必搭救?辽又如何值得小姐如此?”张辽不由得苦笑一声,轻轻叹道。

    吕玲绮看着面前的张辽,心中不由得有些怒气,她没想到张辽竟然如此不知变通,动不动就寻死觅活,有的时候真的想一走了之,不再管他了,可是她却想起主公刘琦的嘱托,同时也想起了昔日的感情,不由暗暗叹了一口气。

    原来当初吕布在长安战败,只带了百余骑匆匆出武关,根本没有顾及家眷,幸亏了张辽率十几名勇士冒死潜入长安,又用计将吕玲绮母女带出长安,辗转送到了吕布身边,在这些日子里,张辽为了保护她们母女,多次受伤流血。

    如果没有张辽,恐怕她们母女很难再有见到吕布的机会,即便是顺利逃出武关,也一定会被沿途的流民抢走或者是害死。

    所以,她对张辽一直非常感恩,虽然她只是比他小十岁,却把他当做是长辈一般的敬重。

    但是今日,看到这个固执的有点愚蠢的张辽,她却是一脸怒其不争的神色,只不过是疾言厉色的斥责了一番,他竟然就要动刀抹脖子。

    所以,原本她只是假生气,可是看到张辽想要自杀这一幕之后,却是真生气了。

    可是介于张辽已经有过自杀的念头,吕玲绮道不敢再以言语相逼了,因为又怕自己说得太过了,真的把他给逼死,那可就麻烦了,于是她抢下按捺下怒气,缓缓说道:“张文远,我最后叫你一声张叔叔,我真没想到你这十三年来竟然变成了这幅样子,堂堂男儿,又是一方统帅,竟然效仿那些小儿女,动不动就抹脖子,其实你想一想,你就算死了又如何?后来人评价你的时候该怎么说?难道会夸赞你是一个识大体、知忠义的好汉子?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张叔叔正当盛年,又有一身文武艺,为何不用来扶保汉室,造福万民?只要你为汉室立下大功,有谁会念念不忘当初效力国贼的污点?”

    张辽闻言也是默然不语,想了片刻之后又苦笑着说道:“可是如今天子身在洛阳,魏王集结重兵进行护卫,休说辽如今兵卒尽皆溃散,即便是如在淮南一般拥兵数万,也万万不可能攻到洛阳解救天子,纵然辽有心扶保天子,又哪里有这样的实力?”

    “呵呵,张叔叔,亏你智计无双,聪明一世,如今为何如此糊涂呢?虽然天子在洛阳,汉室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然而楚王身为汉室宗亲,这么多年来一直以恢复汉室,扶保万民为己任,如今楚王大军连克颍川、汝南、谯郡、淮南等地,楚王麾下大将周瑜和甘宁的大军正在猛攻函谷关,关防虽然坚厚,却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楚王再整顿兵力,联合汝南、谯郡诸部军力会攻曹洪驻守的阳翟,纵然司马懿再多智,也无法弥补实力的绝对差距,你说说,汉室的复兴还远吗?只要你投靠楚王,然后辅佐楚王扫荡天下群凶,恢复我汉家河山,还有谁会对你说半个不字呢?”

    “可是……”张辽犹豫了一下,然后又看了一眼周围众将,这才小声的说道:“谁能保证待得楚王迎回了天子,不是另外一个董卓或曹操?等到我发现我第三次委身国贼的时候,恐怕就算是死也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了。”

    不料吕玲绮和周围众将尽皆嘿嘿冷笑,像是白痴一般的看着张辽。

    “你们何故发笑?”张辽微微一愣,然后随口问道。

    便听得楚军的扬州刺史徐庶说道:“呵呵,我等自然是因为你说话可笑,我们楚王本就是汉室宗亲,就算是继承皇位都是合法的,又如何会成为国贼?更何况楚王一向对天子恭敬有礼,直到现在虽然位极人臣,若论实力来说比曹操都强上不少,可是却从来没主动要求过享有什么特权,也从来没有过任何逾越礼制的行为,即便是封公封王,也是由于国贼曹操所迫的无奈之举,否则我王堂堂汉室宗亲,岂不是被曹贼比下去了?更何况我王为扶保汉室立下如此大功,为何不能称公称王?”

    徐庶缓了缓,接下来又愤愤地说道:“反而是曹贼,一再破坏高祖皇帝白马之盟的盟誓,迫使天子违背‘非刘氏不得称王’的祖训,尊其为王,甚至强迫天子将其女立为皇后,又擅自做主,处死原本的皇后,还鸩杀了太子,如此令人发指的行为,天地不容,人神共弃。除此之外,曹操还迫使天子许其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这样的依仗于天子有何区别?如若不是因为有楚王的制约,恐怕他早就一脚踢开天子,自己称帝了。楚王与曹贼虽同被封王,然而孰是孰非,天下有时之士尽皆知之,难道只有文远看不清楚吗?”

    张辽闻言顿时浑身一震,又看着周围众将尽皆点了点头,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心中的堤防顿时就崩溃了,这时却又听得徐庶在他耳边悄悄说道:“光武帝并非孝哀帝子孙,可他开创的依旧是大汉王朝,正是赖于他的英明神武,国祚得以延长二百余载,如若让孺子婴或更始帝统管天下,汉室焉能保存?虽则光武帝取更始帝而代之,又有谁说是国贼乎?即便是当今天子,也不过是董卓废立之功,你如若真要效忠汉室,是不是要效忠少帝?你要知道,万民和群臣效忠的是汉室江山,并非是一个无力保有天下的傀儡。”

    张辽默默地思索了半晌,终于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缓缓叹了一口气,然后躬身说道:“张辽愿意归降楚王,扶保汉室。”(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章 会攻阳翟

    听到张辽终于答应投降了,徐庶、赵云、太史慈、吕玲绮、魏续、宋宪、侯成等人尽皆欣喜不已。

    徐庶、赵云、太史慈三将主要是因为张辽的能力,此人虽然智不如徐庶,勇不如赵云、太史慈,然而在用兵方面比起三人中的任何一个都丝毫不弱,甚至还稍有过之,像这样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自然是他们的主公刘琦最为渴慕的。

    而吕玲绮的高兴不仅仅是因为张辽的才能,更多的却是因为当年她父亲帐下第一勇将、那个被她视之如同亲人一般的张辽终于又和她处于同一阵营之中了。

    魏续、宋宪、侯成等人也同样高兴不已,因为他们在一开始就同属于吕布帐下的八健将,后来郝萌造反被杀,成廉、曹性死于下邳之役,他们四个和臧霸则归降曹操,八健将就此瓦解。

    但是后来张辽奉命守卫淮南之时,魏续等三人仍然被划归到张辽帐下为将,只不过后来在六安之战中,曹仁败绩,他们三人先后败于太史慈之手,被太史慈擒住之后进行招降,从此就与张辽互为敌国。如今老兄弟再次聚在一起,他们自然也是欣喜不已。

    随着张辽的投降,他的这数万将士自然宣告瓦解,而这一场伏击与追杀的战役总算是结束,经过了一番商议,徐庶决定暂时率军驻守竹邑,与赵云一道将详细的战报禀报刘琦,等待刘琦下一步的命令。

    却说刘琦在颍阴得到了赵云的战报,听说淮南平定,张辽全军覆没,在无奈之下接受了徐庶、赵云、吕玲绮等人的劝说,率众归降。不由得大喜,当即便决定任命张辽为安东将军,领彭城太守,令其率在整个竹邑之战中归降大汉的万余军队及彭城的两万府兵依旧驻守彭城,伺机图谋沛国,太史慈为谯郡太守。部将魏续、宋宪、侯成等人,及两万大军朱守谯郡,伺机图谋梁国,而赵云则被任命为兖州刺史,领汝南太守,持节,率麾下五千骑兵及谯郡的驻军前往汝南进行镇守,伺机图谋陈留,并负责督汝南、谯郡、彭城诸军事。

    同时又应徐庶的请求。改命刘晔为扬州刺史,调任徐庶为司隶校尉、河南尹,领兵部侍郎衔,而刚刚投靠的荀攸也被任命为光禄大夫,掌议论,加金章紫绶,号为金紫光禄大夫,从三品。

    而吕蒙的大军则被征地熬到了颍阴。与刘琦的大军合并一处,除了七万正规军之外。又征调了五万府兵,共计十二万人,步步为营,浩浩荡荡的向曹洪的阳翟驻地开了过来,大军来到了曹洪营地之外的十里处下寨,并且立刻命人向曹洪下战书。令其率军投降,否则的话,“大军过境,定让你麾下军马片甲不留。”

    收到刘琦所下战书的曹洪不由得面如土色,双手发抖。头上的汗水一滴滴的流了下来,将战书都给浸湿了。

    幸亏司马懿还保持着镇定,缓缓说道:“回去告诉你家楚王,贵军气势汹汹而来,以十万之众而寇我阳翟弹丸之地,如有实力可自取也,不必做此激将之法。”

    说完之后,司马懿便直接下令送客。

    待得使者退去之后,曹洪惊惶的说道:“仲达,你也看到了,如今刘琦亲率十万之众前来攻城,阳翟弹丸之地,而我军兵力仅有三万,如若与之相争,不啻以卵击石,更兼刘琦破我子孝兄长,又连下汝南、谯郡、淮南、等地,士气正盛,虽然我军坚守不出,却也根本守不了多长时间。如今敌强我弱,却为之奈何?”

    司马懿屏退左右,然后轻轻叹道:“虽则如此,主公对我等赋予重托,我等怎可不战而逃?阳翟乃洛阳门户,一旦失去,数百里之地将再无险可守,如此一来就相当于我们直接把洛阳拱手让给刘琦,将军你想一想,洛阳乃天子驻地,一旦天子为刘琦所得,则我大魏立刻就会被指为叛逆,主公多年来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优势将会全部失去。”

    “那我们怎么办?死守阳翟吗?如果死守真的能够为孟德兄长换来生机的话,本将绝对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一条路,可是我们根本没有一丝胜利的希望,我们的青州军精锐都快拼光了,如果这一仗之后,我们这三万军士全都死光的话,我们还用什么来守阳翟?刘琦统治的地盘那么广大,人口是我们的数倍,完全可以再征兵,可我们呢?我们还有兵力吗?”

    曹洪说到情动之处,愤愤的用拳头捶了一下桌案,然后哽咽着说道:“这些军士中有不少人都是我从一开始陈留起兵之时就带过来的老兵,他们征战十余年,为我赴汤蹈火,南征北战,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是他们得到了什么?他们的妻子儿子没有依靠,只是守着公家分给的几亩薄田度日。可是他们的妻子儿女却还是有一线希望,希望天下太平之后,他们的丈夫和父亲回去陪他们安度晚年。可是他们一旦死去,所有的希望瞬间破灭,你能体现那些军士的家眷们心中的苦痛吗?”

    曹洪虽然说得慷慨激昂,但是司马懿却知道他话中的真实之意,曹洪为人一向吝啬,对于自己一手创建的军队更是视若珍宝,如果是为了保护曹操而立功的话,他当然会义无返顾的牺牲和拼杀,可是在这里就算是他的大军全部死光也不可能会立什么功劳,反而会受到曹操的惩罚,怎么可能会随便让他们牺牲在此地呢?

    但是司马懿却有他的打算,正色的对曹洪说道:“将军身为主公之弟,主公之业即将军之业,所以,将军事事当为主公大业着想,岂能吝惜身边的将士呢?再者说了,一将功成万骨枯,打仗如何可能不死人?当然,下官死守之议并非是一位死守,而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来探知刘琦军中的一个大秘密,将军可知当初刘琦攻陷汝南之时的天将雷火之事么?说句实话,对于此事末将是不信的,末将相信刘琦肯定有一个大秘密,只要我们能够探知刘琦的这个大秘密,一定会为主公立下大功的,到时候少不了我们的赏赐,而只要我们提前做好谋划,相信一定可以把损失降到最小,或许我们还有希望反败为胜,大破刘琦。”

    曹洪闻言眼前顿时一亮,欣喜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