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将军,你得好生努力。若是立下战功,本宫一定会在父皇面前替将军美言几句的。”南阳公主也很看好李信,这个男子不但勇猛,更重要的是他待人接物的那种态度,不会因为对方是乞丐而高傲不可及,有不会因为自己是公主而屈膝卑躬,无论是男是女,在他面前都是一样,这一点,在这个世界上是难见到的。李信就好像是一汪清潭,看上去清澈见底,可是仔细看的时候,却又发现根本就看不清楚对方。这让南阳公主有种想研究他的想法。

    李信出了皇宫,并不知道,在皇宫之中,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公主,正想着研究自己,看穿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第八十三章 如晦归心

    “克明,你说皇上这么做是为什么?我一个小小的虎牙郎将,就为我付出这么多?”回到城外的军营之中,李信有些迟疑的说道。

    “因为皇上手中无人了。”杜如晦身影躲在黑暗的地方,阴晴不定,轻声说道:“皇上看上去高高在上,手握天下大权,但是我们这位皇帝手中却是无人可用,宇文成都等人实际上都是关陇世家的弟子,在军中掌权的也是如此,朝中文臣多是奸佞之臣,这些人平日里溜须拍马尚且可以,处理一下政务勉强能行,但是若是行军打仗,治理天下,却是差了许多。而将军却是不同,将军虽然出身赵郡李氏,可是实际上,与赵郡李氏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关系。将军身后无人,正是皇帝陛下用你的原因,至于让唐国公嫁女,也是给关陇世家一个信号,让这些人认为唐国公就是将军的靠山,而唐国公就算是反对将军,碍于情面上,也不能将将军如何?”

    “唐国公这次可是倒霉了。”李信想到李渊的模样,顿时摇摇头,感觉到世事变化,当初自己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是时候,只是想着抱大腿,让自己活的更加的轻松一点,可是如今却是走上了一条不能回头的路,这让李信感觉到一丝迷茫。

    “将军,下面该怎么走?”杜如晦小心翼翼的看着李信,脸色有些复杂。

    “自然是皇上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了?还能怎么走,过两年我们再看吧!现在说这些早了一点。”李信自然知道杜如晦心中所想,只是这个时候说这些还有些早,杨广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谁这个时候出手,就是找死。

    “将军,此战过后,将军最好能选一个地方。外放是最好了。”杜如晦想到高孝基的叮嘱,更是有些复杂了。

    “克明认为什么地方最好?”李信皱了皱眉头,无论做什么,都必须要有根基,现在李信所缺少的就是根基。李渊等那些反王们能快速发展起来,就是靠的是根基,李信的根基在哪里?

    “将军能选择的无外乎四角之地,四角之中,幽州、凉州、巴蜀或者江南,只是巴蜀和江南多是世家生存之地,幽州虽然不错,只是靠近河北,一向是关东世家的后花园,这些世家多是当年齐国的遗老遗少。”杜如晦说道这里,就偷偷的望着李信一眼。

    “我以前很怀疑克明为什么会跟着我这个并不出名的人,后来想到了高孝基大人,克明,高孝基大人是不是知道了我的身世,还有段齐,是不是也知道了?”李信苦笑道。

    “略知一二。”杜如晦沉吟了半响,才低声说道。

    “公子。”段齐却是跪在地上,低声不语。

    “他们是想找一个傀儡呢?还是想辅佐我,更或者说,我也只是一个打手?”李信把玩着手中的兵符,冷哼哼的说道。大帐之中忽然多了一些肃杀之气。这段时间李信实际上一直在思索着这件事情,他可不会相信自己有王八之气,引得杜如晦这样的大才都能纳头便拜,这里面肯定是有缘故的,仔细考虑了四周,最后目标锁定在渤海高孝基身上,顿时明白了一些。这个时候看着杜如晦和段齐两人,这才明白了许多。

    “段齐,你出去了吧,不管以后如何,这段时间多谢你了。”李信看了看段齐一眼,摆了摆手说道。对于段齐他还是很信赖的,说道:“去安心休息,明日随我一起回寿阳。”

    “是。”段齐嘴角轻轻动了一下,这才退了下去。

    “克明,你继续说下去。”李信面色顿时冷静下来,望着杜如晦,等待着杜如晦的回答。

    “敢问将军,当年的兰陵王勇猛盖世,因何而死?”杜如晦轻声问道。

    “将自己的性命交给别人的时候,生死都由不得自己,兰陵王没有看透这一点而已。”李信冷笑道:“克明不会以为我也是这种人吧!”

    “将军不是。”杜如晦冷静的摇摇头,说道:“将军表面上风轻云淡,甚至不惜与李家交好,实际上,心中装着魔鬼,随时都会爆发出来,谁威胁了将军的性命,哪怕是天王老子也会反抗。如晦虽然不知道老师到底有什么心思,但是却知道,谁触动了将军的利益,必定会遭到将军的打击。”

    “四角之说,好像只能选择西凉了,可是西凉人口稀少,非成大事之地,日后中原一纸圣旨,恐怕就算我不想死,身边的将军们也会跟着后面造反的。”李信摇摇头说道。

    “在我大隋,别的没有,可是人却是很多,尤其是天下大乱,流民甚多,这些流民多是无家可归之人,这些人奋起造反,有的人却是良田为豪强所占据,生活不下去的人,将军何不上书天子,迁移这些流民前往西凉?还有西凉各族,将军行铁血政策,将这些人击败之后,散落在西凉各地,与我汉人杂居。”杜如晦很冷静的说道:“不出三五年的时间,将军治下就有数百万众。就算西凉本土的豪强畏惧中原,也成不了大事。将军的治下,多为杂居,那些豪强们就算想翻身也是不可能的。”

    “不错。”李信点了点头,杜如晦这是在弄了一个平衡的手段,胡汉杂居,却又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执掌军队的将军必须出自自己的亲信,这样才能维持一只军队的忠诚,当下又好奇的问道:“克明以为幽州如何?”

    “幽州可用之,而不可信之。”杜如晦见李信已经接受了自己,很高兴,说道:“将军占据西凉,横扫并州,进入幽州,虎视河北,最后才是挟持北方之力,一统中原,这才是最好的办法,世家虽然很大,可是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都是虚妄。”

    不得不说,智者就是智者,杜如晦就是这个时代的智者,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看出了天下将乱,隋失江山。若是以前他不会轻易的上李信船只的,肯定是待价而沽,现在却是不同,被高孝基怂恿上了李信的战船,今日更是不得下来,无奈之下,干脆就给李信出了一个主意。

    “世家有其强大的一面,也是有弱点,那就是世家不能动,有军队可以强而击之,尤其是在乱世之中。只要将军强大,世家就不足为虑。”杜如晦对世家却是不屑一顾。

    “多谢克明指点,我得克明,宛若周公得子牙,高祖得张良。”李信面色欢喜,站起身上,恭恭敬敬的朝杜如晦行了一礼。

    “此乃属下本分之事,当不得将军如此。”杜如晦心中也很高兴。辅佐一个世家哪里有自己创造出一个人主更加有意义呢?杜如晦心中豪情万丈,李信未必不能成事,最起码他拥有两点,盖世的武艺和背后靠山,有杨广的扶持,加上个人武艺,足够他成事了。

第八十四章 随营军校(继续加更,不解释)

    “将军根基较浅,何不在军中培养心腹?以备将来之用?”杜如晦望着李信好奇的问道。

    “这些骁果大军多是出自关中,关中世家众多,盘根错节,我若是在这里培养心腹,日后还不知道便宜什么人。”李信摇摇头说道:“克明认为此战过后,还有多少人还是我李信的麾下呢?”李信也不是没有想过培养一批心腹,只是这个时候培养心腹这些心腹以后会不会跟他在一起,谁也不能保证。若是最后成了李渊的人马,那李信哭都来不及。

    “将军不试试如何能保证呢?”杜如晦却有不同的看法,说道:“在世上,莫若亲情血脉或者是师生关系,将军可以传授他们武艺和兵法,他们肯定会奉将军为老师,哪里有弟子背叛老师的道理,若是真有此事,恐怕会引起天下人的唾骂,非一般的人可以做到,将军今日播下火种,日后或许就能收获许多好处。就算对方以后不在将军麾下,可是迟早会在将军麾下不是吗?”

    杜如晦的话给李信带来了很大的震动,在他的心目中,最好就是开展随营军校,军校也许是一个速成班,可是最起码能学得行军布阵的粗略的知识,若是资质好的话,会领悟更多。也许这些人以后会离开自己,可是最起码也能结下一段香火情,若是真得能培养出忠心不二的人,那就是自己的班底。

    “将军认为那些有世家背景的人会投靠到将军麾下吗?这些人根底很厚,受到世家培育,成为名将或许不行,但是一般的行军打仗却是可以的,对那些兵法不熟悉的只有那些寒门将士,将军可以培养这些人。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机会,将军若是给他们这个机会,必定会对将军忠心耿耿,将军以为呢?”杜如晦继续劝说道。

    “克明所言甚是。”李信双眼一亮,真正有背景的人不屑于自己的培养,只有那些没有背景的寒门中人才会珍惜这次机会,当下说道:“既然如此,你我就举办一个随营军校,由克明教授这些将士们识字,本将军亲自教授这些武艺、兵法,首期招收校尉以上的将士进入随营军校,克明以为如何?”

    在隋朝,十人一伙十人,设伙长。五伙为一队五十人,设一队副和一队正。两队为一旅一百人,设旅帅。两旅为一团两百人,设校尉。校尉之上,就是鹰扬次将、郎将、虎牙次将最后才是李信的虎牙郎将。只是李信现在的军队编制不一样,基本上就是虎牙郎将李信,虎牙次将段齐,至于下面的基本上就是朝廷的编制,鹰扬郎将杨宁、鹰扬次将樊如虎、鹰扬次将杜平,后面的三个人都是朝廷派的大军将校,至于后面的长史、司马等等属官,多是朝廷所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李信的根基很浅呢!

    李信现在在旅帅中选取众人进入军校,就有三百多人。当然这里面还要包括一些世家出身的校尉,而且这些校尉中占据了大多数,在这个世家横行的时代,若是没有背景,无人会提拔你的,到了校尉这个阶层,已经是大多数寒门将校的巅峰了,再望上面,那就不是寒门能够期盼到的了,像李信这样也只是一个特例而已。李信在原则上选三百多人,可是真正能入选的却是很少,就算是在校尉这个阶层中,还有不少人是跟世家有很大关系的,这些人岂会没事来听李信讲解。到时候到场的能有一百人或许已经很不错了。

    “将军英明,属下这就是去行文全军,让段齐将军去安排。”杜如晦很高兴的点了点头,这次出征在杜如晦看来,基本上是来捞功劳的,李信要做的就是趁机赚取功劳,扩大自己的实力。

    “恩,这就有劳克明了,以后每天晚上,大军安营扎寨之后,就让这些校尉们聚集大帐之中,来去自由,告诉那些将军校尉们,本将军没有任何要求。”李信嘴角扬起一阵诡异的笑容,若是强行命令,杨宁等人肯定会前来的,毕竟就算是这些人是世家子弟,可是李信却是军中主官,不得不来,可若是来去自由的话,这些人就不一定来了。而且李信也不希望他们来。

    兵法李信有的是,且不说当初兰陵王让人编撰出来的兵法,就说是在后世,也不知道有多少的案例,就可以教导这些人,相传后来的建奴就是凭借着一步三国演义就夺取了整个天下。想要教导这些校尉,李信还是很有信心的。

    第二天,李信率领的大军上路了,而杜如晦连夜下达的命令也引起了军队的一阵沸腾,传授武艺、兵书,在这个时代,非亲非故,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些东西多是将门世家内部的东西,非一般人是不得传授的,可是李信这位将军却是要建立随营军校,传授诸多校尉的武艺和兵法。怎么可能不引起众人的惊奇。一时间,感兴趣的有人,漠视者有之,讥讽者有之。但是不管怎么样,李信总算是在这只六千人的军队中发出了声音。

    “公子,有人来送公子了。”渭水之边,段齐指着远处说道。

    李信望了过去,却是李秀宁和李芷婉两个人,心中一动,一个是曾经期盼着结合在一起的人物,一个却是为了利益结合起来的女子,眼下两人都在出现了,会发生什么,倒是会让李信好奇。

    “劳烦两位小姐相送,李信感激不尽。”李信面带笑容意气风发,率领六千大军,其中有将近一半是骑兵,这样的军队已经不是一个虎牙郎将能够统领的了。对于李家来说,也是如此,一个鹰扬郎将或许还没有入李渊的眼睛,日后这只包括府兵、辎重兵等等组成的军队足以万余人,李渊就不得不重视了,就算心中别扭,也派了两个女儿前来。

    “三郎出征在即,父亲已经上朝不能亲自来送,所以就派我姐妹前来相送,还请三郎见谅。”李秀宁面带笑容,目光深处还有一丝复杂之色闪过。

    “多谢李小姐。回去禀报唐国公,李信绝对不会辜负伯父的期望,奋战疆场,建功立业。”李信意气风发,脸上更是堆满了笑容,心中却是一阵苦涩。

    世家女子就是世家女子,在家族利益面前,一切都是虚妄,眼前的李秀宁乃是女中豪杰,可是面对家族的利益,当日的朦胧感情也消失的无影无踪。虽然亲自来送,却是充斥着拉拢和利用的意味在里面,李渊若真是有心,会自己前来,何必派两个女人前来相送。这种手段让李信极为不齿,而李秀宁的做法更是让他失望。

第八十五章 随营军校 (二,加更不解释)

    “三郎,这次你和父亲去怀远镇,父亲年纪大了,大哥和世民两人军伍之事不怎么熟悉,你可要帮助他们一二。”李秀宁看了一遍的李芷婉一眼,笑吟吟的说道:“等你回来,恐怕就要和四娘定亲了。到时候,我一定会送上一份大礼。”

    “小姐放心,李信知道了。”李信点了点头,说道:“小姐,军情紧急,李信先行告辞了。”此刻的李秀宁,李信一刻都不想在这里呆下去,在李秀宁的眼中,或许她还记得当初的情谊,但是更多的却是李家的利益。或许她本身上就是这种人,只是以前需要自己,才会有如此做法而已。

    “将军,征战疆场,要小心为妙。”李秀宁面带笑容,笑吟吟的对李信说道。还朝身后的李芷婉望了一眼,却见李芷婉仍然是如同一座冰山一样,站在渭水边上,神情高傲,一副没有将李信放在眼中的模样。

    “将军,大军已经过河,就等将军了。”这个时候,段齐飞马而来,看也不看李秀宁和李芷婉两人,真是等候李信的命令。

    “过河,出发。”李信飞身上马,就冲过了渭河,准备在蒲津桥度过黄河,前往河东,经过并州寿阳县,进军幽州,到达怀远镇。

    “姐姐真是厉害,面对李将军面不改色。小妹佩服。”李芷婉望着李信远处的背影,目光中露出一丝迷茫来,却是对李秀宁说道。

    “四娘,虽然以后不久你会嫁给李信,但是记住了,你是李家的女儿,现在父亲在京师几乎是寸步难行,李信手握大军,正好能够帮助父亲。”李秀宁正容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