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名靠在门框上的士兵扭过脑袋来,看着他们拼上性命保卫着的皇帝在屋子里发狂的叫喊,心中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滋味。要知道他们的家人还在皇宫外面等着和他们团聚,可是他们却注定要和这样已经疯了的人一起埋葬在这里。
“轰!”一枚手榴弹被丢进了地下室走廊的入口,两名坚持在那里的士兵被巨大的气浪掀翻在地上,随后一个接着一个的大明帝国士兵冲下了楼梯,有些被走廊另一端开火的叛军击毙在楼梯上,有些则成功的进入到了走廊之中,和两侧用仓库门当做掩体的叛军,激烈的对射起来。
“突突突!”“呯!”“突突!突突!”枪声再一次密集起来,直接淹没了叶赫郝哲那绝望的叫喊。一名靠在门边上的叛军士兵被子弹打中,栽倒在地面上,随后就有明军士兵踩着他的尸体越过了他坚守的阵地,想地下室内更深处的地方前进过去。
叶赫郝哲的贴身侍卫拎着一支枪口还略微冒烟的手枪退进了叶赫郝哲所在的酒窖内,他单膝跪地,看着还在叫喊着反击的叶赫郝哲,哀声大喊道:“陛下!陛下!明军已经到了4号库房,距离这里就剩下二十多米远的距离了!”
“打退他们啊!打退他们!这里是我的皇宫!我的皇宫!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会儿,亲王的大军就会来救我啦……不,是来救朕啦!”叶赫郝哲挥舞着胳膊,激动的叫喊道:“几分钟!只要你们坚持几分钟,朕的大军就会打败他们,朕就要到紫禁城里去做皇帝啦!朕是九五之尊啦!”
摇了摇头,也不理会叶赫郝哲的疯癫,这名侍卫长站起身来,看向了屋子里剩下的几名士兵以及角落里哆嗦着的仆人:“皇上疯了……现在我们只能靠自己了!我还有几发子弹,你们呢?”
“我也没有多少子弹了,刚才平均分配的时候,大多数都给了门外的兄弟们。”几名脑袋后面留着辫子的士兵掏出了口袋里所剩不多的子弹,绝望的说道。
一名士兵看着手里仅剩的十几发子弹,开口对侍卫长哀声的祈求道:“大人,事情已经这样了……要不然,我们投降吧……把这个疯子交出去,也许能活命,我还有老婆孩子在外面,我想……”
“呯!”他嘴里的话还没有说完,侍卫长就扬起了手里的那支手枪,一枪打穿了这名哭着哀求他投降的士兵,那名士兵头部中弹,鲜血从脑后的窟窿里流出,顺着后脑勺挂着的那条难看的辫子,淌满了整个背后。他瞪着双眼缓缓的失去平衡,然后猛然倒在了地板上,发出了咚的一声闷响。
侍卫长打死了这个想要投降的士兵,然后将目光看向了剩下的那些个战战兢兢的士兵,开口说道:“这个时候了,还想着活命?你们几时听说,明军接受女真人的投降了?脑袋后面有辫子的,都要砍头垒京观的!”
这侍卫长原本也是想要投降的人,可是在大明帝国上午炮击长春的时候,他全家还有积攒了多年的钱财,都毁于明军激烈的炮火之中。这也从根本上断了他投降的念想,让他坚定了战死在这里的决心,要不是他的积极游说,叶赫郝哲根本坚持不到现在,早就在发疯之前投降了。
与其说是叶赫家族内出了叶赫郝哲这么一个敢于抵抗的另类,倒不如说是他被人裹挟着没办法脱身,找不到投降的机会罢了。结果这个同样不愿意接受死亡的叶赫族人,因为过度害怕,在最后的关头彻底吓疯了。
“顶住!为了自己,也要杀一个明军!杀一个够本,杀两个我们还有的赚!”挥舞着手里的枪,侍卫长高声给几个手下壮胆,不过他的说辞几乎没有什么说服力,因为门外明军密密麻麻的枪声依旧持续着,几个守在门外的士兵也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下。
“呯!”回过身,同样已经有些情绪不稳的侍卫长一枪打死了蹲在角落里哆嗦的那个叶赫郝哲的仆人,这一枪正好打在这名仆人的胸口,让他靠在墙壁上哆嗦了两下,就垂下脑袋没有了声息。
“废物!没有活着的必要了。”他冷冷的说了这么一句,完全不管还在挥舞着手臂怪叫的叶赫郝哲,带着剩下的几名士兵,走向了酒窖的门口:“守住门口,战斗到最后一刻!我们要让明军看一看,女真人宁死不屈!”
女真人是不是真的宁死不屈,侍卫长并不知道,可女真人即便再如何悍勇,也不过只是血肉之躯而已,这一点却是非常肯定的。面对大明帝国士兵扫射过来的密密麻麻的子弹,这些留着辫子的叛军仅仅只坚持了几秒钟,就纷纷倒在地上痛苦或者不痛苦的死去。
等到侍卫长捂着肩膀上的窟窿,踉跄着再一次退回到酒窖的时候,除了门口掩护他的两名卫兵之外,地下室里已经没有抵抗的活人了。大明帝国的士兵在外面酝酿着最后的冲击,而酒窖里的卫兵等待着他们最后的时刻来临。
“陛下!我们失败了……现在门外就是大明帝国的士兵了,您必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侍卫长也没有下跪行礼,直接坐在了酒窖里临时搬过来的椅子上,一边大口的喘息着,一边盯着疯癫的叶赫郝哲。
“朕乃天子!外面的人会遭到天谴的!天雷!听朕的命令,劈死这些造反的混蛋!劈死他们!劈死他们九族!哈哈哈哈!”谋权篡位的叶赫郝哲看着天花板,一边拍手一边高声叫喊着。
“我不知道你是真疯还是假疯……今天你都只能死在这里了。”侍卫长吃力的举起了自己的手枪,对准了叶赫郝哲。他胸前已经被鲜血染红了一大片,肩膀上的伤口可比想象中大得多,给他带来的影响,也比想象中更大。
“朕乃天子!怎么可能死?反对朕的人,都要死!都要死啊!”叶赫郝哲依旧疯疯癫癫的叫喊,仿佛没有听到侍卫长威胁他的话一般。
不过没有再给他疯癫的机会,侍卫长一枪就打碎了这位只当了十几天皇帝的金国最后一位“皇帝陛下”的脑袋。鲜血飞溅到了天花板上,尸体直挺挺砸在了椅子上,撞翻了椅子又侧着身砸在了地上。
差不多同一时刻,门口的两名卫兵也被明军的士兵打中,惨叫着倒在了地上。侍卫长手里的手枪摇晃了一下,吃力的指向了门口的方向,他还有几颗子弹,他还要在临死之前,拉几个明军士兵,和自己一起下地狱去。
不过他的视线已经开始模糊,端着手枪的胳膊也颤抖起来,和他平日里稳健的射击风格比起来,现在的他根本没有一丝准头了。可是他还是坚持着,坚持着瞄准门口的方向。
然后他突然感觉到举着枪的手瞬间没有了重量,接着就听到了金属撞击地面的声音。他吃力的转移自己的目光,发现自己的手已经握不住手枪,任由它掉落到了地上。
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他想挣扎着从椅子上站起来,却最后只能如同尸体一样跌倒在地上,仿佛一名心脏病患者病发一样,蜷缩在冰冷的地面上抽搐。
原来,死亡是一件这么漫长而且痛苦的事情。用自己最后的意识,侍卫长在脑海里这么想道。然后他拼劲自己的全力,对着门外大声的喊出了他想喊的最后一句话:“我不是狗!我叫……”
门口小心翼翼的明军士兵最终还是鼓起了勇气,他们端着冲锋枪还有插上了刺刀的步枪,一口气涌入了这间最后的酒窖之内。
映入了他们眼帘的,是倒在地上已经死去的各种各样的尸体:有仆人的,有穿着龙袍的,还有三名卫兵,以及一名流干了鲜血的侍卫长的。
“他刚才喊的什么?”一名端着冲锋枪,用枪口指着地上尸体的明军士兵问身边的人。
“没听清!”对方只回答了这么一句。(未完待续。)
257大本营会议
日本,东京大本营内,日本首相上杉安达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用一双小三角眼睛,盯着正在发言的,刚刚从朝鲜返回本土的上一任辽东军总司令,三井孝宫。
上杉安达今年已经年过六十了,在他担任日本首相的十年间,可以说是整个日本发展最为迅速的十年。他利用锡兰急于牵制大明,在辽东地区寻求合作伙伴的机会,引进了锡兰先进的冶金还有铸造技术,建立了几个现代化的大规模造船基地。
又从英国还有法国借款,建立了一支让大明帝国颇感头疼的强大海军。与此同时,这位日本首相还大力发展国内经济,让日本一跃成为亚洲仅次于大明和锡兰的第三大工业国家。
可是就在他在辽东经营出了一片天地,让叶赫金国成为大明帝国的心腹之患的时候,冷不防大明帝国振作了起来,在辽东打赢了一系列的战争,让日本辽东部队黯然退场。这也给上杉安达的执政留下了污点,让他这个首相在面对天皇陛下的时候坐立不安。
作为直面大明帝国的反对力量,日本在辽东地区最能感受到大明帝国的强大。那种近乎于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还有无法比拟的强大底蕴,都让日本帝国忌惮万分。可古语说一山不容二虎,日本想要崛起,就必须要对大明帝国敲骨吸髓进行掠夺才行。
“我们失去了辽东,而且是永远的失去了它。随着时代的进步,大明帝国在开发出了‘战车’这种武器的时候,就再也不是我们陆军凭借英勇和人数,可以战胜的对手了。”三井孝宫在根据流程,总结他在辽东指挥战斗的时候得到的经验。
这些经验,有一些是直观的,有一些是将领本人领悟到的。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这些都是一线指挥官们对经历的战斗的最直观的感受,都是最宝贵的经验。
天皇还有其他与会的官员们都一声不响的听着,现在还没有到他们发言的时候。所以不管三井孝宫说的东西他们是厌烦的还是支持的,都必须要诚恳的听下去。这是大日本帝国的生存之道,这也是他们自强的理念之一。
“除非我们停止建造战舰,将有限的钢铁用在和大明帝国比拼建造‘战车’上面。不然的话我们的步兵在进攻的时候,都会面对敌军优势的‘战车’兵力,最终导致进攻失败,损失也会非常惨重。”三井孝宫一边念着自己的演讲稿,一边也是心中苦涩。他好端端的一个辽东军总司令,结果却因为莫名其妙的战败,被迫交出兵权回国述职,能不感到无限憋屈么?
他要是真的做了什么错误的判断和指挥也好,可是他从始至终,也没有让日军遭受什么难以接受的损失。甚至可以肯定的说,三井孝宫在辽东之战中,指挥还是非常得当,并且相当果断坚决的。
在盘锦等地果断的撤退,在鞍山辽阳的果断南下,都让日军在最危机的关头逃出生天。他的失败,或者说丢失辽东的失败,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金国叛军在指挥和作战上出现了失误,而不是因为日军出了什么问题。
在整场辽东之战日军作战全部结束之后,总体损失不超过一万人,这已经可以说是非常好的结局了。要知道数量几乎是日军三倍的金国部队,可是被明军几乎全歼俘虏掉了的,对比起来,日军遭受的损失,绝对是非常微小的。
可是三井孝宫还是输了,输掉了日本依为国运的辽东,输掉了一场关乎金国日本大明三国之间兴衰灭亡的战争。而让他输掉了这场战争的,是一场战争技术体系的革命,并不是指挥或者作战方面出现的问题。
让这位曾经在辽东指挥数十万日军主力的宿将绝望的是,他看不见日本可以扭转劣势的希望,看不见自己可以逆转乾坤的希望——陆军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进入到了钢铁和技术决定胜负的阶段,而日本比起大明帝国来,在很多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以往的战争,双方都用步枪机枪,双方都用士兵在战壕里厮杀,人数还有士兵的英勇以及地形地貌都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是现在,技术还有后勤等因素开始发挥作用,并且在战争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这让日本失去了和大明帝国纠缠的能力。
等三井孝宫念完了自己的发言稿,所有的大臣都侧过头来,看着面色沉郁的玉武天皇。这位省吃俭用为日本海军筹款建造新型战列舰的皇帝陛下,这个时候心中想的是自己究竟还能为这个国家做一些什么。
朕已经为了海军的那几艘战列舰,每天只吃两顿饭了!你们还准备让朕做什么?再去为了陆军的什么狗屁战车,每天只吃一顿饭吗?他皱着眉头看着自己左手边的内阁首相上杉安达,一言不发。
海军大臣织田武博咳嗽了一声,然后开口第一个发言道:“海军是维护帝国本土不被外敌侵犯的屏障,万里海疆是我们的天然城墙……海军建设绝对是帝国的根基所在,万万不能动摇半分!”
他一边说,一边把来自情报部门的一份文件按在了桌子上,推到了会议桌的中央,继续说道:“听说大明帝国正在建造两艘新型的战列舰,到时候海军的些许优势将不复存在,这个时候怎么能分心去发展陆军装备呢?”
“织田将军说的确实不错,可陆军作为守卫帝国领土的最后力量,无论如何也应该补充装备了……毕竟如果只发展海军,难道岸上的敌人我们就坐视不理了吗?”陆军大臣佐藤文不得不在这个时候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来。如果让海军再吃掉所有的资源,那陆军未来如何面对装备更强大的明军?
“哈!笑话!如果让敌人冲上了我们的本土,我们海军还不如全部切腹死了算了!海军最重要的就是御敌于国门之外,怎么可能让敌人打进来?”织田武博看了一眼佐藤文,冷声说道。
佐藤文也不甘示弱,张嘴刚想要反驳对方,那边首相上杉安达就拍了拍桌子,提起嗓子来阻止了他们的争吵:“够了!陛下还没有说什么,你们在这里吵吵闹闹,成什么体统?海军和陆军,乃是我大日本帝国的两大柱石,你们要保持自己应有的风度!”
听到首相大人这么说,两个人也都闭上了嘴巴,一边刚刚葬送了日本海军舰队优势的舰队指挥官东乡贵一闭口不言,免得说错了话引火烧身。他现在和三井孝宫两个人可谓是半斤八两,都属于戴罪之身。
“首先,‘战车’这种武器,我们大日本帝国一定要有!之前拟定的产量,看起来确实不够,要提高一些……暂时,就提高到……三百辆吧。”看了一眼依旧不说话的玉武天皇,首相上杉安达先给了陆军方面一个承诺,虽然说日本陆军的坦克现如今还在图纸上呢,可是这丝毫不耽误上杉给佐藤文画一张看得过去的大饼。
对于上杉安达来说,朝鲜地区的丰富矿产资源,是日本维持经济发展,还有日后与大明帝国争霸的必要保证,如果失去了陆地上的最后一块殖民地,日本帝国也就真正成了海外孤岛,根本就没有崛起的任何可能了。
所以他必须要安抚陆军方面,并且给陆军足够的筹码,让他们在朝鲜半岛鸭绿江防线上,建立起一个值得信赖的防御体系来。这条防线在未来的战争中,必须经受住来自大明帝国的考验,才能给日本留下争霸的最后一丝机会。
所以这一张三百辆战车的大饼,是上杉安达无论如何也要画给陆军方面的。说完了陆军的最低保障,上杉又把目光对准了已经有些不满的海军大臣织田武博,开口说道:“我会通过外交途径,向大英帝国订购一艘战列舰,争取让英国人移交他们现有的战舰给我们,而同时,抓紧时间,在国内建造两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