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袭水浒传-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面环海便处处都是漏洞了。

    金兀术却还有些不信,口中直道:“元帅切莫忧虑,我却不信这宋军能送十万军马走海路而来,是想这燕京外海之上,冰封海面,他那船只如何能进?定然是宋军又用了什么障眼法来。”

    粘罕摇摇头道:“宋军不可小觑,他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奇人异事不少,说不定宋人真有冰上前行的海船呢?我等不知海事,就不能胡乱臆测。”

    金兀术道:“若是如此,今后只能沿岸多筑烽火台,见得海上来敌,便举烽火示警,就近集结兵马阻拦。”粘罕叹口气道:“也只能如此了,好在我北地军民人人尚武,今后教沿海各地军民多备海路,以防不测。”

    正说时,帐下转入一人来,便朗声笑道:“元帅莫慌,那宋人定然是虚张声势。”众将一看,来人却是新降辽将郭药师,此人乃是北地汉人,曾为辽国大将,因献关投金,如今已经成了金国大将。

    见来的是郭药师,粘罕便问道:“怨帅有何高见?”郭药师道:“听闻宋军乘海船,走海路来了十万军马,这我却是不信的。只因我久在辽地,也常有南方宋国商人乘海船前来燕地贩售货物,所见海船最大的也只不过一二百料,能搭载数千斤货物,并水手数十人。小将也曾问过他们,南方最大的海船有多大,那些商民多来自泉州,直说泉州乃是大宋海贸最繁茂之处,那里最大的海船也不过三五百料,宋国官军海船也只不过三百料的海船居多。”

    粘罕闻言,眼前一亮道:“愿闻其详。”郭药师续道:“大宋虽然人力物力颇多,但也多行陆路,海上其实并不看重,也只是江南泉州等地,只因有海上商贸往来,是以才有海上的水师,其实也不会走很远,多是内河水师。盖因建造一艘大海船,所费颇多,听闻只要造一艘三百料海船便需上好大木数千根,所需花费在七八千贯,每船最多能搭载一百余人。若按此算,要备建运送十万军马远航的船队,所需花费只怕大宋一年的岁入都不够,更何况这许多军马还需要多少海船运送粮草?我看就算宋国再有钱粮,也是支应不起的。”

    粘罕一拍大腿笑道:“还是怨帅所言甚是,一席话令人茅塞顿开。”金兀术问道:“那这支宋军从何而来?”郭药师笑道:“宋军虽然不可能运送十万军马走海路而来,但集结船只,送个七八千人马到来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那金国使节皱眉道:“不可能只有七八千人马,我看的清楚,往来骑军便有三四万人马。”郭药师笑道:“此乃障眼法尔,试想贵使到他那里时,已经天黑,宋军若是虚张声势,教骑军打着火把走个圈,来回不歇的绕圈走,三四千人也能看似三四万人来。至于所见联营便更是简单,想来多数都是空营,内里只有数十人虚张灯火,以为疑兵而已。”

    金兀术此时也回过神来,一拍大腿道:“险些被他们骗了,宋人果然狡诈!”顿了顿金兀术道:“既然这股宋军只有数千之众,元帅可命我再提一二万军马过去,将他们一鼓作气,尽数歼灭,也好出了这口恶气。”

    郭药师却摆摆手,阴测测的一笑道:“此时也只是我等揣测,既然他说要来燕京接他商民,我们便答应他来,约定明日放开燕京东面城门,教他们前去那里接人,而后我等军马皆布置左近,若是看得他兵马当真不多,便可一鼓作气灭了这群大胆包天的宋军,若是他真有许多军马,不可力敌,便做个顺水人情,放他商民离开,与我也无损。”

    粘罕却皱眉道:“如今我大金与宋军未曾开战,如此灭他一路军马,定然开两国战端,只恐坏了主上大事。”郭药师摇头道:“宋人懦弱,我猜他这股军马也是擅自北上,若真是宋军出动,宋廷也会先知会我等,灭了他们这股军马,宋廷也不会多说什么。”

    打定主意后,粘罕正待命那金国使节再回去传令,然后全军便要按郭药师所言行事,却在这时,又来了一位金国大臣,拿了大金皇帝旨意,直入营内。

    粘罕等将急忙接旨,那大臣将旨意说了之后,诸将不禁面面相觑,原来这旨意上说的却是宋国已经答允与金国结盟,共同伐辽,今后两家军马便为联军,一同出兵辽国云云。

    接了旨意之后,粘罕问那金国大臣道:“何以宋军忽然与我军结盟?此前不是因他国中反叛未平,一直迟迟不敢答允的么?再者如今辽军已经被我大军打得奄奄一息,又何必再要宋军前来分一杯羹?”

    那金国大臣笑道:“此乃陛下旨意,另有陛下一封手书与元帅,元帅看了之后便知。”当下那大臣将一封书信呈上,粘罕恭恭敬敬接了后,望北拜了拜,方才拆开看了。(未完待续。)

第圩六章先谋正事预则立 再图内应未为晚

    看完之后,粘罕哈哈笑道:“陛下果然神机妙算,我等不如也。”金兀术等都摸头不着脑,当下粘罕遣退左右,单独将书信与金兀术看了后,金兀术又惊又喜道:“原来陛下此刻已经开始部署南下之事了啊。”

    粘罕笑道:“不错,此时与宋军结盟,看似无用,但却意味深远,只因我等未曾与宋军大队交手,不知虚实,昨天小股兵马交锋虽有小败,但却是败于那梁山宋军之手。此刻结盟,陛下之意,一则便是教宋军北上来,观其虚实,二则便是麻痹宋军,待得辽军一灭,我军便可以盟约完结为口实,趁宋军精锐皆在北地,一鼓聚歼宋军精锐,而后南下侵攻中原,便再无阻力了。”

    金兀术沉吟片刻后,也有些忧虑的问道:“若是宋军战力强悍呢?”粘罕笑道:“既然定了盟约,若是宋军势大,那就让宋军占些辽地,得些好处,宋金永为兄弟之邦,便用盟约缚住宋军手脚便是了。他宋廷之内,文人主政,听闻这些文人还是比较看重脸面,这等两国约盟大事上,还是不会背信弃义的。”

    金兀术道:“那梁山宋军那边该当如何?”金兀术叹口气道:“既然有了盟约,两家便要联兵伐辽,前番厮杀都互有损伤,小不忍则乱大谋,这笔帐我们先记下,将来再讨还便是。陛下意思便是将燕京留下,先围而不攻,待得宋军来了,请宋军攻城便是,既然梁山宋军已经到了这里,便派使者说明原委,他要接人也好,要攻城也罢,都交给他们好了,我们作壁上观便可。不过被他俘虏的七十八人都要讨回来,便派人去联络宋军,说明利害!”

    当下商议定了,两个便派了使者,将金国皇帝旨意带了,便再次出使宋营去了。

    却说林冲那里,三更天时分听闻金国使节回来,便急忙升帐召见,那使者将金国皇帝旨意说了,林冲等将也是面面相觑,都没想到这个时候宋金居然结盟伐辽了。

    当下林冲先命人款待金国使者,他那里不敢怠慢,便命人将消息连夜送往丽卿号去了。

    丽卿号上,三娘酣睡至日上三竿方才醒来,方才梳洗更衣罢了,便有琼英前来禀报道:“黎明前有林教头派来传消息之人,已经等了三四个时辰了。”

    三娘正在镜前,玉莲替她梳头,闻言微微皱眉道:“为何不叫醒我?”琼英道:“公孙道长便先听了消息,直说这消息无关大碍,是以未曾惊扰主公。”三娘咦了一声问道:“是什么消息?”

    琼英道:“听闻是金国使节带来了宋金两国结盟伐辽的消息。”听得此言,三娘嘿了一声笑道:“的确如公孙道长所言,宋金结盟与否,与我山东路无关大碍。”

    梳洗更衣后,三娘便来到前舱堂内,见了那传递消息的小校,看了林冲的手书后,一旁公孙胜道:“宋金此刻结盟,想必是宋廷与方腊那里已经分出胜负,宋廷只望能靠结盟伐辽,收复燕云十六州来。”

    三娘皱眉道:“此趟北上也是大意了,燕京那里郑鹰的信鸽棚头已然不能放出消息来,我们海上这里也是许久没有信鸽传递消息过来,想必是信鸽未曾走过海路,许多信鸽都走岔了。也不知道这些时日江南战况如何。”

    公孙胜沉吟道:“尚能启用的最近信鸽棚头便在蓟州,可差轻骑去蓟州那里打探消息。”顿了顿公孙胜又道:“既然金国派遣使者前来,说明宋金结盟的消息,想必是不愿意与我军刀兵相见,看来此趟从燕京城内接出郑鹰等兄弟来,便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三娘沉吟片刻后,便吩咐道:“可让林冲先回复金国使节,既然两国结盟,那我们两军自然可握手言和,但要女真人答允我们去燕京城接回商民,那被我们俘虏的七十八个女真人可以放回去给他们。若女真人还有什么无理要求,大可直接拒绝。我们先把要办的正事给办完了,其余的事要等有了朝廷正式旨意再说。”

    当下报信的小校领命去了,三娘思忖片刻后,又吩咐玉莲取来笔墨纸砚,随后手书一封,用火漆封了,吩咐道:“请道长派人传信与我师兄,教那杨庭和亲自手持书信去燕京城内见那北辽皇帝,当年我与他有旧,看了书信,他必定会差人将郑鹰等兄弟安然送出城来。”

    又转念一想,三娘改口道:“罢了,还是命巡哨船去岸上大营将杨庭和接来此间,我亲自与他吩咐。”公孙胜应了便按三娘吩咐,差人去接杨庭和。

    两个时辰之后,杨庭和到了丽卿号上,前舱堂内见了三娘,奉茶已了,三娘将手书交给杨庭和道:“此间就你我与那北辽皇帝,便是此前的晋王相识,你拿了我的书信前去,他看了书信自然会将郑鹰等兄弟送出城来。”顿了顿三娘又道:“我这书信上写了劝说晋王随我等南下的话,他看了若是肯乔装出走,便一同接应出来,随我等一同南下便是了。”

    杨庭和不明所以问道:“要接这晋王南下却是为何?”三娘道:“晋王守燕京三载,北地军民皆信服于他,晋王北地声望无出其右者,燕京迟早城破,不如将他接回山东路去,将来我军大举北伐之时,一来师出有名,二来可靠他声望,得北地军民助力。”

    公孙胜颔首道:“主公计较得是,虽然辽国覆亡在即,但破船也有三千钉,金国占了辽地之后,定会有心怀故国的辽人举事,或暗地里潜伏,只等机会复国,将来我军若能北伐金国,有晋王这枚棋子在手,可省不少事来。”

    杨庭和道:“原来如此,此去定当竭力将晋王接应出来。但若是他不肯弃他军民前来,又当如何?”三娘也知道晋王那烂好人的脾气,如今他如何肯弃了燕京城军民单独逃命?想到这里,三娘叹口气道:“尽人事,听天命吧。”

    最后三娘嘱咐道:“虽然金国遣使来说了宋金两国结盟之事,便有示好之意,但金国乃虎狼之国,此去也要防他一手,教林冲差拔三千军马护送你们过去,大队军马随后接应,金人看我势大,必不敢有所异动。”

    当下商议定了,杨庭和便辞出,自乘船回大营去了。杨庭和走后,公孙胜见三娘依旧眉头紧锁,便道:“主公可是还在为那北辽皇帝之事忧虑?”

    三娘颔首道:“正是,我这人做事,从来都是走一步看三步,晋王这枚棋子若能为我所用,将来北伐必定大有裨益,但这趟就怕他这人仁义过头,不肯离开燕京啊。”

    公孙胜沉吟片刻后道:“我与乔道清、神驹马灵三个都在这里,愿留在北地接应这晋王,若将来城破,我三个便接应他出来便是了。”

    三娘颔首道:“道长、乔道清、马灵三个出手,定然能将人接出,但就怕燕京城到时候兵荒马乱的,金军势大,恐有不测。”跟着三娘沉吟半晌后,忽然灵机一动道:“道长,你们三个今晚便去金军大营内,找一个人来,将他带回来,若有此人为内应,我等便事成一半。”

    公孙胜奇道:“不只是何人?”三娘笑道:“便是将来的三姓家奴郭药师!”

    与此同时,金军大营内,郭药师正在与一众旧部,帐内畅饮,猛然间打个哆嗦,喷嚏连打几个,揉揉鼻子暗暗道:“他娘的,不知何人背后说老子。”

    吃喝了半日功夫,郭药师安睡片刻后,被心腹小校叫醒,直说粘罕元帅有请。粘罕乃是自己的恩主,郭药师不敢怠慢,急忙起身梳洗了,披挂整齐,便去相见。

    到了粘罕大帐内见了,粘罕道:“宋军那里已经回了书信,原来他们这一伙正是山东路的梁山宋军,此来便是接应燕京城内三千多名山东路商民的。如今统军的林冲回信来,便说请我等放开东门,他们提带兵马自去接人。”

    郭药师奇道:“辽人能放那些汉人商民出城么?”粘罕道:“我也觉着疑惑,但书信上说了,他们自有办法,只消我们让开条路便是了。本帅拿不定主意,是以请你来商议。”

    没等郭药师开口,一旁金兀术道:“只怕我们这里放开条路,他梁山宋军那里便将粮草器械送进城去,支援给辽人了。切莫忘了,这梁山与燕京可是往来通商三载有余,光商民留在燕京的便有三千多人啊。”

    郭药师闻言却道:“郎君不必多虑,此刻金宋既然已经结盟,宋廷最想的便是收复燕云十六州,这燕京是志在必得,即便这梁山军马送粮草器械进去,也不必管他,反正按陛下的意思便是,教宋军打一打燕京,好看看宋军虚实。她若是送粮草进去更好,也省得辽人支撑不到宋军到来的那一天。”

    粘罕道:“正合我意,昨夜得了金宋结盟消息后,宋廷那边之意乃是,他们就算出兵到燕京,最快也要到明年开春,便请我金军先围而不攻,但我军围城所耗钱粮,都由宋廷支给。哈哈,宋人还真是大方,一开口就是我们的粮草全都包了,到时候还可支付一笔赎城费,便是请我金国放弃燕京。主上顺水推舟,便答允了,哈哈哈。”(未完待续。)

第圩七章二仙山名无虚传 四海伏波有实据

    金兀术与郭药师也都笑了起来,粘罕续道:“此前我还怕燕京粮草支撑不住,宋军来了之后兵不血刃便占了燕京,便少了两家厮杀一场的精彩,既然梁山宋军要去送粮,便是再好不过,就怕她不送。”

    郭药师献媚道:“元帅成竹在胸,小将也是这个意思。辽人吃饱了,等宋人来了之后,方才有一场精彩的厮杀可看啊。元帅果真是女真智者,赛过诸葛孔明。”

    金兀术鄙夷的看了郭药师一眼,很是不屑,粘罕道:“既然如此,我们便答允梁山宋军,放开条路。嗯,到时候我几个都去军前看看,瞧瞧梁山宋军是如何接人的,也好看看梁山宋军虚实。”

    当下商议定了,粘罕便差郭药师前去回书。郭药师领了回书,领了数十骑扈从,便往宋营而来,到得午后方才到了宋营。到得宋营,郭药师见得梁山精锐兵马,顿时暗暗心惊,心头暗道:“这股肃杀之气,非是百战余生的精锐不能有的,这梁山宋军能打得宋廷开藩镇招安,果然名不虚传。”

    入到林冲帐内,郭药师见得帐内两班站了二三十员战将,个个威风凛凛,皆盔甲鲜明,帐内布置奢华,郭药师看了顿时暗暗咋舌,暗想道:“只看营内小卒军马皆是铠甲锐器,衣甲旌旗鲜明,再看这帐内陈设奢华,看来这梁山不但军马精锐,更是有钱的主儿,钱粮不缺,方才能有此等装束。”

    见过林冲之后,郭药师报上姓名,将粘罕书信递上,宋军统帅林冲看了书信后,脸上不动声色,淡淡说道:“既然粘罕元帅也答允了,那我们便约好明日午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