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唐-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七十三章谁是最后的赢家(3)

    这让孔晟意识到,对于自己的保安工作必须要加强。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种神出鬼没的江湖人手段如果不小心一定会阴沟里翻船。

    孔晟望向了穆长风。

    穆长风会心点了点头,他早就向孔晟建议,招徕一些江湖奇能异士为侯府所用,轮班值守,保护孔晟出行,防备的就是江湖人的手段。

    以穆长风的名望和他的交游广阔,再加上孔晟的盛名,长安侯府养几个江湖人门客,根本不成问题。

    原来孔晟没有太当回事儿,但现在看来,这已经是当务之急了。

    穆长风立即下去安排。孔晟深吸了一口气,走向了内庭。

    内院的花厅前,飘然若仙的司马承祯笑吟吟地迎风而立,身侧是一脸激动之色的道童阿泰。孔晟眼眸中掠过一丝难得一见的激动,这一生当中,能让他激动的人和事绝对不多了,司马承祯和阿泰算是其中之一。

    司马承祯堪称改变他人生命运的关键人物。若不是与司马承祯在江宁城中偶遇,得其传授道家上清传统内家功法,并在郭子仪面前再三举荐,经郭子仪之手上达天听,哪里会有孔晟的封侯拜将的今日!

    一个人,你再有本事,没有机遇也是白搭。金子埋在土里,永远都是土坷垃。

    对于司马承祯,孔晟一直怀有很真挚的感激情感。

    孔晟几步上前,拜倒在地:“孔晟拜见恩师!”

    司马承祯微微一笑,示意阿泰将孔晟搀扶起来道:“贫道何德何能,敢让名满长安的长安候大礼参拜?”

    孔晟凝声道:“恩师授艺举荐之恩,孔晟毕生铭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尊光临,孔晟敢不顶礼膜拜?”

    司马承祯抚须大笑:“孔晟,你这痴儿!贫道果然没有看错你,以你今日之功名爵位,能不忘初心,弥足珍贵。为师已经在你这长安侯府呆了数日了,我们师徒在长安相逢,也算是注定的缘分。”

    阿泰也笑吟吟地抓住孔晟的胳膊,热切道:“孔师弟,你在那大理寺大狱中没有受屈吧?多日不见,师弟一向可好?阿泰听闻你在河南甚是得意,如今又来长安做了逍遥自在的长安候,这才拖着师傅来长安见你……”

    孔晟哈哈大笑着,与阿泰紧紧拥抱了一下。

    师徒三人相见,寒暄不过几声,司马承祯就又提及孔晟自酿的美酒。这两日,司马承祯在长安侯府可是没少畅饮这等烈酒,早已食髓知味。

    孔晟大笑着吩咐乌显乌解摆酒设宴,他要与司马承祯和阿泰不醉不休。但酒宴刚摆上,李辅国就到了。

    孔晟不得不撇下司马承祯师徒,出厅迎接李辅国。司马承祯对李辅国这种宫里的太监不感兴趣,自然回避不见。

    李辅国笑了笑状若关心道:“听闻长安候遇刺,杂家心甚震惊,匆忙赶来,见长安候安然无恙,杂家也就放心了。”

    孔晟微微笑着抱拳道:“有劳李大总管挂念!”

    李辅国受皇命在身,也不敢怠慢,更不敢拖延,因为皇帝还在宫里等候着孔晟。而在麟德殿之外,还有以楚王李俶为首的众多朝臣在等候皇帝召见。

    “长安候,陛下口谕,传你速速入宫见驾!”

    孔晟讶然:“臣遵旨——李大总管,陛下突然召我入宫,可有什么事吗?”

    李辅国目光灼灼地望着孔晟道:“长安候,今日相州兵败的军报传到宫中,陛下震怒。今楚王殿下率群臣在麟德殿外请陛下召见,但陛下却闭门不见,只是命杂家出宫来传你入宫,想必,想必与相州兵败之事有关吧。”

    孔晟沉默了一下,缓缓点头:“请李大总管稍待,孔某更衣,便随总管进宫见驾!”

    孔晟匆忙换上了从三品长安候的正式朝服,冠带整齐,也没有带车,径自登上李辅国的马车,两人同乘一车进宫而去。

    司马承祯师徒继续饮酒。

    阿泰有些心神不宁,道:“师傅,那皇帝突然召孔师弟入宫,莫非还要刁难于他?”

    司马承祯轻笑一声:“你这小厮着实无趣,喝你的酒就是,管那么多的闲事!孔晟是朝廷的臣子,长安候,皇帝召他进宫议事,岂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况且,如今相州兵败,震动天下,贫道估摸着皇帝要让孔晟披甲出征了。”

    “说来,孔晟的表现也出乎了贫道的意料之外。当日贫道向郭子仪举荐他出仕为官,不过是帮他营运一条生路,本来以为,以他的才学将来获个一官半职封妻荫子也是寻常事。岂料他竟然是领军打仗的绝世奇才,短短一年时间,在河南力挽狂澜,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排军布阵之能竟丝毫不亚于郭子仪这些当世名将,让贫道刮目相看。”

    司马承祯探手拍了拍阿泰的肩膀:“喝酒!孔晟这酒,当真是琼浆玉露,有些让贫道乐不思蜀了。”

    阿泰嘟囔道:“这官有什么好当的?争来斗去,将来都没有好下场。阿泰看孔师弟也不是贪恋富贵之人,不如让他随我们进山修炼,清风明月,岂不快哉?”

    司马承祯轻笑一声:“阿泰,孔晟终归不是我道中人,他是注定要封侯拜相之人,好了,喝你的酒,莫要管这些闲事,因此乱了心境,得不偿失!”

    司马承祯当头断喝,阿泰心头凛然,默默垂下头去。

    在进皇城之前,李辅国的马车路经一座宽大幽深的府邸,看那规模规制,显然就是达官显贵之家。只是这座府邸门庭紧闭,阖府居丧,门口悬挂着白绫,内府又隐隐传出哀声一片。

    孔晟微微一动:“这是何人府邸?为何居丧?”

    李辅国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这是虢国公、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府上,李嗣业兵败而死,尸身还在运回长安的路上,家眷治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孔晟哦了一声,“李嗣业位居国公高位,又是当世名将,李府治丧,为何不见人来吊唁?”

    李辅国嘴角一抽,心道你是装糊涂还是明知故问?

    “长安候,相州兵败,李嗣业虽然战死殉国,但朝廷对此尚无定论,自然无人敢来吊唁。这李嗣业活着时门庭若市,死了后却是如此冷清,足见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不足为外人道啊。”李辅国微微有些感慨。

    孔晟默然片刻,突然扬声道:“停车,本候要过府拜祭李大将军!”

    李辅国吃了一惊,皱眉道:“长安候,没有陛下的诏命,你擅自拜祭李嗣业,未免有些不妥。若是朝廷将他视为有罪之臣,夺去爵禄,你岂不是又要因此惹上一身麻烦?”

    “李大总管,李嗣业忠诚为国,一生戎马,如今死都死了,祸不及死者,还能怎样?孔晟的麻烦已经够多了,也不差这一节。况且,孔晟久仰李嗣业大名,既然遇上李府治丧,就不能错过。大总管,你先入宫回复陛下,孔某祭拜完李大将军,随后就来!”说话间,孔晟就跳下马车来。

    李辅国无法阻拦,只得皱着眉头眼看他上前去叩门,稍稍迟疑,还是吩咐随从立即启程进宫,不在李嗣业府门前过多停留,免得惹祸上身。

    至于孔晟,李辅国觉得自己该说的都说了,他执意不听,那是孔晟自己的事情,他又何必多管闲事?

    若没有兵败身死这茬,李嗣业绝对是长安城中为数不多的功臣权贵之一。但谁知道天降横祸,相州兵败如山倒,李嗣业本人也死于战争之中,噩耗传至李府,阖府上下悲痛欲绝。

    只是治丧之时,满城文武大臣没有一个登门吊唁,包括李嗣业昔日的下属乃至至交好友。面对可能降临的天子之怒,面对李嗣业身死后虢国公府失势的现实,原本的门庭若市瞬间变成了无人问津。

    李嗣业的妻儿老小大为悲伤愤怒,却也无可奈何。

    其实不光是李嗣业的境遇,这事儿若是摊到其他权贵身上,也是一样。兵败之将,纵然战死沙场也并不光彩。若是皇帝不肯承认他的功绩,事后非但不予追封,还要追究责任,莫非丧礼无人吊唁,就是李嗣业的后人也要备受牵连。

    且不说孔晟进李嗣业府上吊唁拜祭,赵王李系大张旗鼓去了大理寺,却听说孔晟已经回府,微微有些失望。李系本想去长安侯府见孔晟,突然听说楚王李俶纠集了满朝文武,进宫去面圣,要联名上书,弹劾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的败兵之责,心头大震。

    略一沉吟,李系就命令护卫随从立即调转方向,从大理寺衙门改道直奔皇城。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种节骨眼上,孔晟一定会被皇帝召到宫里去。

    而李系也实在不敢想象,一旦让李俶得逞,相州兵败的责任就会落在郭子仪这些人头上,而一旦郭子仪李光弼因此受到惩处,这大唐天下兵马的大权就彻底和完完整整地落入了楚王的掌控,再没有人对他构成制衡。

    而假以时日,李俶在军中安插上自己的人手,不要说李系这种普通皇子,就是皇帝本人,也不得不对楚王保持着相应的忌惮。(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四章 谁是最后的赢家(4)

    第三百七十四章谁是最后的赢家(4)

    李嗣业的长子李佐国披麻戴孝在府中操持丧事。尽管李家亲朋好友断门,老爷子又蒙上了兵败身陨的耻辱,但丧事却不能不办,没有人来吊唁,李家的子孙后代就自己表示哀悼。

    昔日喧嚣的虢国公府如今一片愁云惨雾,哀声四起。

    得到下人回报说长安候孔晟过府吊唁,李佐国先是愕然,良久才命仆从打开中门,亲自出面迎孔晟进府。

    孔晟站在李嗣业府上门口,凝望着身着麻衣的李佐国率兄弟姐妹数人面带哀色迎出来,便紧走了两步,上前略一拱手:“本候闻听噩耗,特来拜祭虢国公!”

    李佐国泪流满面:“多谢长安候!”

    所谓患难时刻见真情,在长安城权贵对李嗣业一家避之唯恐不及的前提下,孔晟冒着重大的政治风险前来吊唁,这本身不仅仅是一种姿态,还是一种盛情高义,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社会舆论对李嗣业的肯定。

    这是李佐国最在乎的东西。

    孔晟默然还礼,他从李府仆从手中接过一条白绫,礼节性地系在自己腰间,匆匆跟随在李佐国身后直奔前院设立的李嗣业的灵堂,因为李嗣业的尸身还未抵达长安,所以灵堂上只设立了李嗣业的灵位名牌。李嗣业的妻室子女跪拜在侧,哀声不绝,孔晟面色肃然,深吸一口气向李嗣业的灵位拜了三拜。

    大礼参拜。

    孔晟礼毕,慨然拜祭道:“虢国公当世名将,孔晟久仰多时了。公骁勇善战,一生忠心报国,每逢出战皆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屡立战功。先后败小勃律、石国、大食等国,多次击败叛军,收复长安及河南、河东两道郡县。而且,素闻公为官清廉,从不办置家产……公英灵不远,名垂史册!”

    孔晟一番祭拜之词,将李嗣业一生的功绩大概描述。虽然孔晟只是代表他个人,但李佐国等人莫不感激泪流泣不成声。

    李佐国等李家后人万万没想到从未有来往的长安候孔晟,竟然对李嗣业的经历功绩如此熟稔,与之相比,李家过去那些至交好友和权贵亲戚,都该羞煞了。

    孔晟深吸了一口气,目光从李嗣业的灵位上移开,面向李佐国等家属拱手一礼:“孔某现在进宫面圣,当竭尽全力为虢国公请功正名!告辞!”

    李佐国流着泪拜伏了下去,感动得差点哭晕了过去。李嗣业一家与孔晟并未往来,可以说是陌生人中的陌生人,孔晟不仅亲自到府吊唁,还表示要在皇帝面前为李嗣业正名,不管成功还是不成功,这都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情谊。

    “长安候如此高义盛情恩待李家,老身等感激涕零,拜别侯爷!”出于感激和感动,李嗣业的遗孀薛氏亲自率一家老小送出府来,面向孔晟飘然而去的背影,拜了下去。

    孔晟轻叹一声,回头挥了挥手,然后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处。

    他与李嗣业并无交情。只是李嗣业这些人是他仰慕的大唐名将、真正意义上的盖世英雄,在李嗣业死后祭拜一番,对于他来说其实动机非常单纯。

    至于政治上的风险,他压根没有考虑太多。实际上也没什么风险,皇帝现在因为相州兵败而处在暴怒状态之中,但过后皇帝一定会给予李嗣业一个基本的交代——在孔晟看来,皇帝也不是傻子,兵败归兵败,但平叛还未结束,还需要三军将士奋勇争先,若是冷待李嗣业这种影响力强的军中名将,今后还有谁会死心塌地给朝廷卖命呢?

    大明宫麟德殿外,李俶等人凝立在殿前广场上,日暮的斜阳铺洒着淡淡的余晖,呼啸的西北风席卷而过,宫中落叶纷飞,长安城的冬天气温极低,尽管这些朝臣们都裹着厚厚的裘皮,但经不住在室外等的时间太长,浑身都冻透了。

    不少人搓着手跺着脚,抱怨连声。

    皇帝就在殿中,却迟迟不肯召见群臣,只有一道让群臣殿外待命的诏命。

    李俶领头而站,见李辅国匆忙回来,眉梢一挑,就上前两步沉声道:“李省监!”

    李辅国不得不停下脚步,回头来向李俶陪笑着拱手见礼:“见过楚王殿下!”

    “李省监急匆匆出宫,莫非是陛下安排……”李俶试探着问了一句。

    李辅国目光闪烁,他在李俶和张皇后之间摇摆不定,并未真正投靠李俶这一派。但现在的局势表明,张氏这边没有什么优势,张氏生的两个儿子年纪还小,又无功绩威望,朝中更无根基,皇帝不可能将太子之位传过去,而李俶被立为储君的概率正在不断提升。

    考虑到皇帝对自己的猜忌和防范,忌惮于鱼朝恩这个眼中钉正窥伺在自己背后,李辅国终于在这一瞬间拿定了主意。

    心念决了,自然态度就变了。他后退两步,向着李俶拜了下去,媚笑着压低声音道:“陛下震怒,正在殿中。着杂家出宫去请长安候孔晟……还请殿下早作准备。”

    李俶眼眸中掠过一丝喜色。李辅国如此姿态,无疑说明了他的投靠。在这个他争夺皇储的关键时刻,李辅国作为宫中总管、皇帝身边的当红近臣的投靠,意义重大。

    至少,李辅国的投靠,对于李俶掌握宫中动向和获得皇帝诸多信息,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价值。

    “李省监,父皇召孔晟进宫?”

    李辅国嗯了一声:“陛下发了一通火,发落了鱼朝恩,又派杂家出宫传孔晟进宫,至于陛下的意图,杂家不敢妄自揣度,还请殿下谅解。”

    “那么,孔晟何在?”李俶凝声道。

    李辅国苦笑一声:“长安候不顾杂家劝阻,路过李嗣业府上,非要去吊唁,杂家就先回宫来向陛下禀报了。”

    孔晟去吊唁李嗣业?李俶的长眉抖动了一下,却是默然挥了挥手:“李省监请自便!”

    李辅国向李俶拱手,然后匆忙进了殿。

    麟德殿中,李亨独自一人凝立在皇台上,梁柱的帷幕之后一道黑影一闪而逝,李辅国快步上前,拜倒在丹墀下面:“陛下,长安候孔晟在进宫路上,临时去李嗣业府上吊唁,不久就到!”

    李亨嘴角一抽:“相州兵败,数万官军儿郎命丧黄泉,就连李嗣业这种当世勇将都死在阵前,折损了朕之膀臂。国之忠臣战死沙场,可这满朝文武之中,却只有一个孔晟去吊唁李嗣业,让朕甚是心寒……”

    “这些人,就知道在朕面前呱噪!朕不用见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