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文章!好字!”没等李好进书房的门,里面传来李二和老房的满口称赞声。李好进去一看,发现两人正盯着自己准备会给吴王的岳阳楼序在看,脸上满是兴奋的神色。
老房更是看着上面的内容,一个个的念了出来,声音特别的雄浑激动,让人听了之后就会有一股油然而起的兴奋感,想来老房平时没少背奏章。
贞观十年春,吴王恪都督潭州府并岳州等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古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贞观十一年四月十五日。
老范的岳阳楼记好不好?这个不用李好来论证,后世东方谁人不知?
李二和老房两人的见识不低,他们一眼就能看到这篇文章的精华之处。而且李好的毛笔字水平因为小时候经常练习,也不错,看起来很雄浑漂亮。
对于喜欢书法的李二来说,他只看到这字就喜欢上了,更何况这序还是一篇能名震千古的文章。看了这文章后,李好怎么安排李二心里也大致有底了,这少年不能从医。
“皇上,请用膳!”没等李好吭声,李好身边的宦官已经提前出声了。李好准备的鸡汤面香味十足,单是闻了就让人胃口大开,这样的美食肯定能让皇帝喜欢,自己到时也能得到惠利。
“咦,子佳给我们准备了什么吃食?味道如此之香?”李二听到宦官的提示后扭头看了过来,见李好已经带着吃食过来,小心的把自己手上的文稿收好,然后笑着问道。
“三鲜鸡汤面。这里还有泡的酸菜和辣椒,皇上如果觉得味道清淡了点,可以加上这些。”李好不太清楚李二喜欢什么样的口味,所以口味稍稍清淡。
把面端上来摆好,李好便自己演示一番给李二看,李二很快就明白怎么加配菜。等李二开始吃的时候,李好同老房两人才跟着对付自己碗里的面条。
“好!真好吃!这面条是何面条?竟然能做成如此细的圆条出来,被这鸡汤一煮,加上这三鲜配料和配菜,味道实在是太鲜美了,宫中御膳,味道也不过如此而已啊!”
李二开始吃的速度不快,品尝一番汤汁好配菜后,他就已经管不住自己的口了,很快就风卷残云一般,把满满的一大碗三鲜鸡汤面一口气吃掉。“不知道这碗鸡汤面价值几何?”
“按照长安城的物价,十文钱一碗,成本已经足够,还包括人工和三四成的利润。如果做的量越多,这成本就越低。”李好听后头也没抬回到,这东西根本就不值什么钱。
但是到了宫中后,这些东西要值多少钱,李好还真说不准。但是把一些成本分薄下来,这些东西实际上就不怎么值钱了。宫中的膳食有很多陋规,不过李好没想过去改变那边的规矩,那样得罪的人太多。
“吃了这碗鸡汤面后,我对李少君的厨艺再次感到叹服。天然居的美食已经很好吃了,没想到一碗简单的面条也能给少君做的如此美味,少君可以称的上食神了。”
老房这个时候已经把自己碗里的那份吃完,吃了之后也忍不住称赞起来。对于他们这种地位的大咖,什么美食没吃过,现在竟然被一碗简单的鸡汤面征服,李好的厨艺可想而知。
“房相过奖了,这面条吃完了,臣想向皇上和房相给这面条讨个名字,以后这种面条就能在我大唐随处可以销售了。”李好拿出这个鸡汤面出来,不是没想法的。
在这古代,没有什么东西比皇帝亲自命名称号的东西更好卖,也没有谁的广告代言作用能比皇帝好,更何况还有一个名相。
“你这小子,这面条做了出来,恐怕就是早等着我们两了吧。”李二听后并没什么不满,今天的他心情很好,看到一篇千古好文章,还吃了一碗味道鲜美的三鲜鸡汤面,所以这事情他揽下来了。
这挂面还有故事的,既然皇帝愿意给它御赐名字,李好觉得还是把故事讲了出来好。而且林县令那人不错,李好不介意在李二面前给他吹吹风,提高下印象分。
“原来此面还有如此来历,倒是辛苦子佳了。不仅治愈了那些染上瘟疫的百姓,还为他们想出如此一条谋生之路,那林县令也不错,甚好!”李二和老房听了之后沉默了下,然后给出一个评语。
随即李二在李好的书房里面写了春丝挂面四个字,这便是李好今天做的那鸡汤面条用到的挂面的名字。名字是老房想的,字是李二题的,这春丝挂面由此美名将在整个大唐传播。
李好得到这副题字后,心中不知道是喜还是郁闷。因为他的岳阳楼记却被李二霸道的没收了,回给李恪的信他还得自己另外再写一份,但是原本写好的那份现在已经不属于他了。
“这篇文章连着这副字我都收了,回头我让宫中给你拔些赏赐过来,算是给你新婚的礼物。”李二笑的很得意,尤其是看到老房嘴角扯了一下后笑的更得意起来。
如果李二不动手把那份文稿抢了,老房也在动这个念头。准备到时让自家的房二来拿,他自己拉不下老脸,不好意思抢后辈的东西。可惜他的权利没李二大,脸皮也没李二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二先霸道的抢走。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婚(谁为谁停留万赏加更)
“原来这时代要想出名,竟然如此容易。”
李好真没想到,自己不过抄了一篇岳阳楼记而已,这文学界的地位一下子就飙升起来。要知道自己以前吟的诗词也不少了,但是名头始终没有现在这般响。那时自己也就跟房二他们吹吹水,这些家伙还年轻,名气不够响。
名气这东西果然还是需要重要人物捧,稍稍捧个场自己就火起来了,比如现在的老房和李二。难怪那些考进士的年轻人会把自己的文章包装好,然后送给当代的名臣大家过目一番,原来还有这效果。
不过这东西给李好带来的影响没什么有用的意义,只是让他从此变成了一个名人而已,或者字画能多卖点钱,他自己对此毫不在意。他的影响已经够大了,现在整个大唐,有几人不知道神医李好?就这一个身份就足够了。
“薛兄怎么这个时候才过来长安?当初我们约定的不是年后一段时间里么?如果不是运气的话,你现在来长安可是碰不上我,这个时候我应该在潭州了。”
赶跑了这几个土匪后,李好的生活并没有就此安静下来。因为薛礼带着老婆孩子跑了过来,同行的还有上次跟他一起的那个年轻人。李好有点好奇,他跟薛礼约好的是年后,这家伙延迟了几个月了。
“我们本来年后就要到长安的,只是刚过了洛阳的时候,碰上路上的人说长安有瘟疫,只好返回洛阳那边停留了一段时间。这一等就是几个月,眼看身上的盘缠快要用完,这个时候听说这边瘟疫没了,所以才往长安而来。”
薛礼还没吭声,他身边的年轻人巴拉巴拉的把迟来的原因说了出来。他们这来的时间也有点凑巧,之前自己正好也在洛阳,偏偏因为一点点时间错开,而他们就只能滞留在洛阳。
如果不是因为长安这边的瘟疫,这个时候的自己恐怕就到了潭州去了,而薛礼他们就只能让忠叔给先安顿下来。没想到现在反而阴差阳错的还碰上了,这也算是运气了。
“小弟我这段时间正要结婚,两位大哥就先在长安城住上一段时间,我让人帮你们把家人安顿下来。”老薛这次竟然破釜沉舟般的把自家田地卖了,然后带着家人孩子跑来长安城投奔自己,李好自然不能委屈他们一家。
不过老薛的这个举动倒是让李好好生佩服一番,这个时候的人,能把自己的田地卖掉那可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做到。前世的老薛可没这样干,而是自己去了从军,混出头后才回家把老婆孩子接到身边。
在天然居亲自招待了薛礼一家后,李好让人给这一家子送了不少日用品过来,还给了几百两银子给他们开支。住的地方也安排好了,李好现在在长安城有不少物业,腾个地方出来即可。
这一番行为下来,让薛礼对李好的态度越发恭敬起来。这个时候薛礼才知道,眼前的少年这个时候竟然以经是四品的爵位和官品了,真正的年轻有为啊,跟他自己比起来,差距太大。
安顿好老薛的事情后,薛礼带着自己一家又往李好府上跑了过来。李好就要结婚了,府上肯定有很多事情要忙。老薛自认自己有几把力气,也能吃苦,所以就过来帮帮忙,尽点自己的心意。
薛夫人的想法也差不多,她是过来人,还够勤快,他们一家来长安后暂时也没什么事情要忙,来这边帮帮手正好。李好也没矫情,这夫妻两愿意帮忙,那就让他们帮忙做点事情就好。
贞观十一年五月初八,天晴,有风。
黄历上说这天诸事皆宜,大吉,正是婚嫁最好的日子。
李好大婚正是选在这天黄昏,这不过是迎亲而已。而之前已经经历过好几道程序,迎婚不过是其中一道而已。饶是李好已经不是第一次结婚了,跑到这大唐来结一次婚,仍让把他折腾的够呛。
大唐的婚礼跟后世那种简化的婚礼不一样,这里的讲究多多,规矩也多多。迎亲选择黄昏,这个李好还算了解,他后世结婚的时候迎亲也是这个时候,这个传统保存到了后世。
但是中间各种讲究李好就真吃不消了,他从头到位都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能按照各种要求老老实实的把婚礼的过程完成,光捉大雁就捉了好几次,更不要提背诗了。
这要是放后世,铁定要给自己定一个伤害野生动物罪。一次两只大雁,整个婚事完全下来就得近十只大雁,这需求真有点大啊。
这场婚事最意外的应该是武夫人了,她原本只想过在婚宴上面用美味漂亮的菜式跟那些贵妇人炫耀下,满足下自己某方面的面子,却没想到李好给他的惊喜太大了。
首先是迎亲的队伍够气派,宰相国公家的公子做男傧。尽管从李府到武府非常近,迎亲的队伍硬是转了一个圈跑到武府来迎亲,看的同一个坊间的人满是羡慕。
然后是皇宫那边李二的赏赐,赐封武顺为诰命妇人。让武顺刚嫁过来后就成了诰命夫人,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财物赏赐,十分丰厚。让那些来观看的人更是羡慕,这少年圣眷正浓啊。
皇宫的赏赐完毕后,接着朝堂重臣老房,程府,河间王,卫王李靖等,也受邀跑了过来参加婚宴,让整个婚宴的档次一下就提高了无数个等级。
一个四品官员结婚而已,竟然能惊动当今皇帝,还能让这么多的重要人物捧场。这面子可是十足啊,那些过来的贵妇看向武夫人无不是羡慕不已,武家找了个好女婿!
不仅长的英俊帅气,还满腹才华,写的文章皇帝和朝中大臣纷纷称好,更是吟的一手好诗。挣钱能力强,做出来的吃食美味无比,还有一手无双的医术,这是真正的金龟女婿啊。
尽管各种惊喜不断,李好花心思准备的酒宴在这个时候依然一样显目。那个木牌上面刻着的菜名,配合着做的精致味美的美食,让所有过来参加婚宴的人吃了之后就忘不了。心中剩下的全是桌上的美食,其他东西全部给忘记了。
这让坐在女眷主席的武夫人很有一种成就感,她一直很看好李好,却没想到仍然还是小看了自己这个大女婿的能力。连皇帝在婚礼的时候都随了一份礼,这荣誉可不是一般的人能拿到。
武顺的两个同父异母的兄长也来参加婚姻了,作为女方亲戚。这两家伙在一边看到李好的风光后,心中全是畏惧。虽然他们继承了武士的一些东西,但是跟眼下的李好还是没法比。
看来以后他们得在这个妹夫面前夹着尾巴过日子了,或许那位妹夫念好,然后给他们弄一个更好的出身出来。这要是对着干,以李好的性格,分分钟把他们玩坏。
过来的宾客中还有陇西李家以及崔家的人,看到李府如此风光,他们心中不禁警惕起来。那少年才多大年纪,竟然就在大唐弄下偌大一份家业出来,如果再给他时间,恐怕会更恐怖。
他们却早已得罪了这个少年,还因此损失了不少死士,更是送了几个嫡亲子弟的性命,他们跟李好之间早已没有了和解的可能。只是现在被李二压着,不能马上找李好麻烦而已。
李好这个时候已经和武顺入了洞房,并不清楚外面的事情。等服侍的人全部出去后,房间就剩他和武顺两人,李好终于可以好好的松了一口气,这婚礼太特么的折腾人了。
这个时候李好才知道,为什么唐朝的人那么会吟诗,因为这里的人都是练过的。光结个婚,李好自己都不记得这一路他吟了多少次诗了,什么催妆诗等等,几乎处处都要。
这大唐的每个男人都要经历这么一遭,越是家中不错的,有背景的,就越讲究这些。这样给了那么多年熏陶下去,这大唐的男人不都能淫的一手好湿?
除了这个,李好还知道为什么唐朝人会那么喜欢大雁了,看结婚的时候的需要就知道了。几个过程,处处都要用到大雁,就是迎亲的时候也不能少了这个。这大唐人,能对大雁不上心么?
“郎君,我们就寝吧。”虽然长松了一口气,但是李好也不敢完全放松下来,眼下还有最后一步。盖头一掀,交杯酒一喝,把这个办完,自己的这场婚事才算真正完成。
给武顺去了盖头,这妹子已经满脸红晕,也不敢抬头看李好。李好看着灯光下的武顺,眼中一片迷醉,他从来不知道,原来武顺穿了嫁妆后会是如此漂亮,所以忍不住呆看起来。
直到武顺小声催促他的时候,李好才反应过来,接下来该是喝交杯酒洞房的时候了。不能让武顺妹子一直等下去,这样会太丢面子,接下来的一切该自己主动了。
这个晚上并没发生什么**一刻值千金的故事出来,也没什么芙蓉帐暖度**。李好就那样抱着武顺睡了一个晚上,什么都没做,他们两现在年纪都不够!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了一把
“少郎君,这婚宴的酒宴怎么摆?要用那些菜单,武夫人让我来询问你的意见,她说你对这个东西最有资格,所以婚宴的菜单全由你做主。”
李二顺了一副岳阳楼记走了,走的时候心满意足。老房一看李二这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