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嘉斡上师停步,多吉措姆也跟着停下。
林轩看到,上师脸颊不停地颤抖着,孩童样的左脸是肌肉在轻颤,而枯干的右脸则是骨骼在抖动,上下牙床不断碰触的痕迹清晰表现出来。
蓦地,嘉斡上师扭头,正对着林轩,两颗眼珠一老迈凹陷一稚嫩清亮,同时射出诧异而惊喜的光芒来。
“名卡热(藏语:你叫什么名字)?名卡热?”他问。
林轩之前已经答过一次,但仍然恭恭敬敬地回答:“我叫林轩。”
嘉斡上师举起手来,食指向着林轩勾了三次。
多吉措姆浑身一震,瞪着林轩看了几秒钟,然后深深地鞠躬,保持那种姿势足有十秒钟,才慢慢地直起身。作为一名在阿里地区非常有名的掘藏师,他的辈分与见识都相当之高,如果不是发生了特殊情况,绝不会向林轩这样的年轻人鞠躬行礼。
这种礼仪的等级,仅次于朝圣者的“五体投地”大礼。
林轩一怔,立即鞠躬还礼,因为他是一个谦虚而谨慎的人,自认为承受不起多吉措姆的大礼。
嘉斡上师又说了一句话,林轩从他的用词中知道那是古梵语中的一句,但却不懂其中意思。
“最能保存秘密的是蜘蛛,它用丝线来编织记忆。”多吉措姆轻声解释。
林轩绞尽脑汁思索这句话的意思,他明白嘉斡上师是在点化自己,但这些线索太隐晦,急切间找不到答案。
几个人全都站在巨大的光幢中,骆原和堂娜满脸茫然,不知道两位高僧与林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林轩耳中,玛旁雍措和拉昂错的湖水拍岸声越来越响,仿佛阵阵战鼓,震撼着他的思想。
嘉斡上师的身子晃了晃,多吉措姆便轻轻搀着他起步,慢慢离开光幢,消失在黑暗之中。
这段意外插曲令骆原非常不满,以至于看着林轩的眼光都变了,充满了愤怒和嫉妒。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骆原问。
林轩摇头,径直进屋,靠到炭盆旁边去烘烤双手。他当然不知道两位大师来去匆匆是为了什么,对于嘉斡上师最后的动作也是一头雾水。
“林轩,嘉斡上师似乎对你情有独钟啊?”骆原不死心,再次追问。
林轩苦笑,不抬头,只看那些燃烧中的木炭。
“我虽然不知道你做过什么,但别忘了,你是医生,别做治病救人之外的事。”骆原越发愤怒了。
林轩慢慢抬起头,凝视骆原那张气急败坏的脸:“什么是治病救人之外的事?迄今为止,我根本什么都没做,是你让堂娜小姐率领的探险队到诊所去落脚。骆先生,道不同不相为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说这些话,真的有些过分了。”
骆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挠了挠头,长叹一声,不再出声。他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一旦冷静下来,便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自己追究林轩的过错,实在是无中生有,很没意思。
“好了好了,这件事就过去了,我们还是来讨论探信笺的问题好了。”堂娜忙着打圆场。
围绕那封亲笔信,骆原又谈了三点:“第一、信是真的;第二、元首到过西藏;第三、元首必定是寻得了别人不知道的奥妙,乐不思蜀,注意力的集中点不再是战争,而是转向个人修养的极致。像他那一类人,一旦偏执起来,是很可怕的,就像他写的《我的奋斗》那样。”
他得出的结论是:“元首必定与高原上的修行者做过接触,并得到了巨大的启示。我在飞机上看到的诡异影像,就是高原磁场莫名其妙变化时无意中得到的。所以,我们的思考方向没错,就是要在群山之中找到元首隐身之所。”
林轩没开口,但他明白,骆原的目标,绝对不是一个女人那么简单。
堂娜夹在两个男人中间,谨慎而小心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于鬼湖的探索是件相对容易的事,毕竟湖面区域是相对固定的,范围比较小,只要花点力气,就能穷其究竟。相反,喜马拉雅山脉范围极广,而且涉及不同国家,山中气候和地形又是千变万化,凶险之所比比皆是。所以说,那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我的人暂时能做的,就是探湖,其它事情,押后再说。”
林轩见过海上与大漠上的海市蜃楼,也在某些极端条件下体验过“幻视”。综合对比之后,他认为刚刚湖上出现的那奇怪景象,并不属于以上两者的范畴。
“二战潜艇?可能吗?”他在心底自问。
答案显而易见,因为德国远在欧洲,要想将一艘体积庞大的潜艇运送至西藏,并且要躲过盟军间谍的刺探、空军的轰炸、特遣队的破坏等等——非常难,以当时的工业水平和运输能力来计算,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林医生,在想什么?”堂娜打断了林轩的思索。
林轩抬头,见堂娜正双手捧着一杯茶,送到自己面前。
堂娜是个美丽、聪慧又果敢、坚强的女孩子,她谈吐优雅,显示出了良好的教养。这样优秀的女孩子,在如今的俄罗斯乃至整个欧洲,已不多见。
“谢谢。”林轩接过茶杯,“我在想,藏地情况复杂,大家不要操之过急。你的人最好先休整两天,适应了高原环境后,再考虑下水作业。”
他愿意给堂娜帮忙,希望她的藏地之行善始善终,而不是损兵折将,遭遇人生的滑铁卢。
堂娜那双亮晶晶的大眼睛闪了闪,唇角浮起微笑,脸颊上现出两个迷人的酒窝。
“谢谢林医生的忠告,他们都是行业里的精英,饱经风浪,富有各种复杂地形里的探险经验。请不要为我们担心,不会有事的。”
三个人话不投机,又谈了一阵,堂娜便主动告辞,跟林轩一起出来。
“这样的谈话真是……无趣极了。”堂娜说,“不过我今晚发现,林医生是个很有趣的人,表面低调淡定,实际内心却热情温暖,乐于助人。在藏地,能遇到像林医生这样的朋友,是我入藏最大的收获。”
夜色中,她的眼眸脉脉含情,直视林轩的双眼。
林轩摇头微笑:“过奖了,悲天悯人是医生这一工作的特性决定的,我愿意看到所有人入藏之后,求者有所得,思者有所知,兴冲冲地来,乐悠悠地去。堂娜小姐从事的是项危险工作,越小心,就越平安。”
他欣赏堂娜——美人如花,谁会不喜欢跟美人打交道呢?
堂娜向他伸出右手:“谢谢,那我先回诊所去。”
林轩怔了怔:“嗯,其实我也是要回诊所去,堂娜小姐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堂娜笑起来,压低声音回答:“两位高僧与林医生有约,我知道的。你不要管我,先去忙自己的事吧。”
她拉住林轩的右手,轻轻握了握,然后转身,飘然离去。
“人长得美,又聪慧绝顶,怪不得在探险界能独树一帜,声名鹊起!”林轩忍不住赞叹。
林轩的确是想单独留下来去见多吉措姆,正在考虑编一个理由跟堂娜分开,没想到对方早就猜到了自己的心思。真正的聪明人在一起,有些事不点即透,其中默契,不言自喻,与堂娜这样的女孩子交往,真的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林轩沿着古老的石板路向右去,迂回了大半圈,贴着极物寺的北面围墙走了一段,渐渐接近多吉措姆的藏经阁。
“额啊线松(藏语:我明白了)……额啊线松……”多吉措姆的声音传来。
林轩抬头看,夜色中,多吉措姆倚着门框立着,仰着头,眼睛向夜空中看,两手各握着与卷经书,正一个人自言自语。
林轩站住,遥望多吉措姆。
“口卡桑(藏语:昨天)……特日(藏语:今天)……色宁(藏语:明天)……口卡桑、特日、色宁……色宁、特日、口卡桑……”他又在喃喃自语。
之后,多吉措姆又念了极长的一段藏语经文。
林轩非常喜欢听藏传佛教经文,那些古老而晦涩的文字,能让人心平气和,修身养性,慢慢地磨平浮躁之气,变成一个温和而文雅的人。
多吉措姆放下经卷,从口袋里取出两块石头,慢慢地敲击了三下,发出“笃、笃、笃”三声。
林轩记得,嘉斡上师曾向自己勾了三次手指,正好应对着石头的敲击声。
第二十八章 掘藏师的困惑
他缓步向前,到了多吉措姆近旁。
“我不知道……你知道些什么,但我知道你一定知道些什么。嘉斡上师是阿里地区最年长的尊者,他能够从玛尼石中吸收博大精深的智慧与精华,再通过岩脉之水的融合,供养自己不生不灭。没有人能说清他的来历,没有人预知他的未来,可以说,他已经是极物寺里的一道独特风景,与两湖、两山共存……”多吉措姆并不正视林轩,而是对着空寂的夜色低语。
作为一名掘藏师,多吉措姆一向以冷静、镇定、释然、通达著称,即使是别人视为山精树鬼、怪力乱神的诡谲至极的事,在他眼中也淡然视之,毫不动容。可是这一次,林轩分明在他眼中看到了巨大的迷惘。
“大师,我不知道。”林轩简单地回答。
“嘉斡上师认为你知道,所以你一定知道。”多吉措姆说。
林轩微笑:“那么,带我去见上师可以吗?”
多吉措姆摇头:“不,还不到时候,我在等他的召唤。”
林轩没有多问,默默地站着,等待多吉措姆的下文。这是他在做人上的最大优点,多听、多看、多思而尽量不要问那些毫无营养的问题。
“那小女孩在看经卷。”多吉措姆换了个话题。
林轩点点头,知道他说的是来历奇特的格桑。
“我曾自以为对于藏传佛教门中的所有典籍、要义、宗旨有所顿悟,对各教宗的经文广泛涉猎,总能解答别人的疑问。现在,我一下子推翻了自己从前的想法,在那小女孩面前,察觉自己的悟性实在是糟糕之极。我明明知道她看懂了那经卷,却不知道她究竟看懂了什么,也无法跟她交流。那经卷是本寺的立足根本,从我记事以来,没有人能看懂它——我不知道这究竟是坏事还是好事,你以为呢?”多吉措姆问。
“我不知道。”林轩坦然承认,“但我知道世间万事都是有序地向前发展,四季更替,日夜互换,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奥秘。我们不该执迷不悟于一人、一事、一物,而应该总是向前看,用辩证的眼光来看问题。如果总觉得自己看不透、解不开,那么就一定会事事看不透、件件解不开,最终导致走火入魔、气血逆行、思维大乱、脑力枯竭而亡。”
作为一名医生,林轩看过大量这方面的病例,深知人的思维是有极限的,正如一台汽车发动机是有转速极限那样。超速运转,只会因过度发热而车毁人亡。很多精神病、抑郁症、妄想症患者正是如此,只懂得让思维尽情驰骋,如脱缰野马一般,却不懂得适可而止,最终自己杀死了自己。
“答疑,解惑,是一名掘藏师与生俱来的使命,所以我不能停止思索。”多吉措姆摇头,并不认同林轩的观点。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林轩微笑着,用一句汉语中的古语作答。
多吉措姆凝视林轩,忽然苦笑:“我知道,中国汉语古书中有很多深奥的道理,哪怕只懂几句,就能受用终身。可是,我又常想,自己连藏传佛教中的奥义都思索不清,还有什么余力与资格研习汉语文化呢?”
林轩从来不想用大道理教育别人,但他见多吉措姆困于思维陷阱而无法自拔,忍不住提醒:“大师,中国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说一个人不在于懂多少,更不在于什么时候觉悟,只要他能够觉悟,即使是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天醒来,也是一位值得尊重的智者。藏传佛教之中,为什么有的大师能够在修行的极限之日‘肉身虹化’?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在生命结束的刹那间做到了真正的顿悟——那是思想的深度顿悟,而不是语言上的表面顿悟……”
藏传佛教高僧的“虹化”亦是“西藏十大未解之谜”之一,有据可查的例子至少过百,口口相传的例子则多不胜数。
林轩所说的,是自己对“虹化”的理解,因为他的确费了很大力气探究过,“虹化”与“肉身成佛”、“坐化”、“遗蜕成仙”等等有许多相通之处,都是修炼到极致后的自然进阶反应。
多吉措姆双手抱着头,如一只把头插进沙地里去的鸵鸟一般,喉咙里不停发出痛苦的*声。
林轩长叹,本来佛教中的修行是让人变得聪慧并快乐的一种方法,像多吉措姆这样,因修行困顿而痛不欲生,其实已经违背了“修行”的真正目的。
“呼”的一声,林轩面前的地上忽然起了一阵势头很急的旋风,卷起一大堆落叶,飞起五六米高,然后再纷纷扬扬地抛撒下来。
同样的事,连续重复了三次,枯叶撒了两人满头满脸。
“上师召唤咱们了。”多吉措姆说。
他头前带路,引领着林轩,沿一条小道倾斜向下,曲折行进了百十米,在一大片玛尼石垒成的石阵前面止步。
“就是这里,但玛尼石阵势相当复杂,我们无法进去,一进去就会被困住。”他说。
组成石阵的玛尼石大小不等,最大的如磨盘,最小的如算盘珠,总共堆成了近百个玛尼堆,高的近三米,矮的只及林轩的腰带。
玛尼石是藏族的传统民间艺术,上面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佛造像或者是各种吉祥图案,是藏民们祛邪求福的寄托物之一。玛尼石可组成为玛尼堆或玛尼墙,在藏区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
在阿里地区,极物寺的玛尼石是最出名的,数量极多,年代悠久,上面绘制的图案相当精美,并且被寺中的僧人完美保存下来,成为朝圣者留给阿里地区的最虔诚印记。
“嘉斡上师就在里面吧?”林轩问。
多吉措姆点头:“对,没错,他在玛尼石阵的中央下陷部分,那里有个小小的水洼,他就靠那个生存。”
林轩没有犹豫,大步进阵。他看懂了,这个阵势与中国古代兵法中的《八阵图》近似,其布阵原理与破解之法大同小异。
“喂,小心啊!”多吉措姆在背后叫,但声音相距甚远,就像两人站在两个相邻的山头上喊山一样。
林轩没有回头,而是一直向前。
《八阵图》最早的来历可以追溯至三皇五帝时期,成名于三国时期的西蜀丞相诸葛亮之手。相传,诸葛亮以乱石堆成石阵御敌,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几乎将东吴精兵全部困杀。
这种奇门阵法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复杂的变化,就算是天下最勤奋的将才,都无法穷其究竟。
在林轩眼中,脚下的每一块玛尼石都有妙用,而非简简单单的摆设,而石头上的不同花纹,则代表了阵势门户的正确行进路线。
史上最完整的《八阵图》分别以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命名,加上中军共是九个大阵。中军由十六个小阵组成,周围八阵则各以六个小阵组成,共计六十四个小阵。八阵中,天、地、风、云为“四正”,龙(青龙)、虎(白虎)、鸟(朱雀)、蛇(螣蛇)为“四奇”。另外,尚有二十四阵布于后方,以为机动之用。
林轩要找的,就是嘉斡上师所代表的“中